2017年事业单位审计业务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属于永久性档案保存。

  • A.关联方资料
  • B.企业营业执照
  • C.公司章程
  • D.库存现金盘点表
  • E.计算复核资料
12

下列各项中与取证数量成反向关系的有:

  • A.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 B.固有风险水平
  • C.控制风险水平
  • D.所确定的检查风险水平
  • E.重要性水平
13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可以归成的类别有:

  • A.对期初账户余额的认定
  • B.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
  • C.对账户本期发生额的认定
  • D.对报表列报的认定
  • E.对各类业务的认定
14

企业盘点的库存现金,一般包括().

  • A.尚未送存银行的现金
  • B.零用金
  • C.备用金
  • D.找换金
  • E.借入款项
15

以下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项目计划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审计项目计划由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项目、自行安排项目、授权审计项目、政府交办项目、其他交办、委托或举报项目构成
  • B.审计项目计划由文字和表格两部分构成
  • C.为保证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有效和切实可行,审计机关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必须遵循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的原则,围绕国家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宏观调控重点,分别轻重缓急,妥善安排各项工作
  • D.审计项目计划可以随着周围情况的不同而及时调整,以便更好的完成任务
  • E.为了使审计项目计划更好的落到实处,审计机关可以建立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制度
16

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活动要素的内容有:

  • A.员工素质控制
  • B.业务授权控制
  • C.职责分工控制
  • D.凭证与记录控制
  • E.独立稽核
17

与所有权监督比较,经管权监督的特征在于()

  • A.经管权监督是整个管理控制的有机环节
  • B.经管权监督形成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 C.经管权监督是一种从上至下的监督
  • D.经管权监督是直接服务于管理者自身的
  • E.经管权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18

关于国家审计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专业规范.没有法律效力
  • B.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署依照《审计法》制定的,具有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
  • C.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遵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进行
  • D.审计指南具有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一样的法律效力
  • E.审计指南是办理审计事项的操作规程和方法.全国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19

下列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中,属于对审计人员素质控制的有:

  • A.助理审计人员编制的工作底稿应当由主审人员复核
  • B.建立严格的晋升制度,以保证被提升的审计人员都能胜任其新职务
  • C.建立严格的聘用制度,保证聘用的审计人员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 D.审计人员实施审计之前进行充分的计划
  • E.专职复核人员在审计报告审定前,应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20

下列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说法中,体现审计工作上的独立性的有:

  • A.审计机关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
  • B.审计人员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
  • C.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 D.审计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时,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不得干涉
  • E.审计人员如与被审计单位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21

为规避法律责任诉讼,审计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 A.投保职业责任险
  • B.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 C.对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审计
  • D.遵守职业准则
  • E.审慎选择审计客户
22

社会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 A.编制审计方案
  • B.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
  • C.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调查
  • D.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 E.重新确定重要性水平
23

为了避免法律诉讼,在执业过程中应()

  • A.审慎选择客户
  • B.签定合理有效的审计约定书
  • C.强化审计质量控制
  • D.遵循审计准则
  • E.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24

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所依据的假设包括()

  • A.最佳预期假设
  • B.最佳估计假设
  • C.推测性假设
  • D.推断性假设
  • E.会计期间假设
25

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有()。

  • A.检查法
  • B.函证法
  • C.计算法
  • D.监盘法
  • E.调节法
26

下列各项中,属于控制环境要素的有:

  • A.管理当局的观念和经营风格
  • B.人事政策和员工素质
  • C.不相容职责的分离
  • D.对财产实物的防护措施
  • E.组织结构的设置
27

综合类验资工作底稿通常包括()

  • A.验资报告
  • B.验资计划
  • C.被审验单位基本情况表
  • D.货币出资审验程序表
  • E.验资事项声明书
28

下列哪些是审计依据的特征()

  • A.独立性
  • B.中立性
  • C.时效性
  • D.相关性
  • E.权威性
29

()一般采用突击性盘点。

  • A.现金
  • B.固定资产
  • C.黄金
  • D.产成品
  • E.在产品
30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 A.刑事责任
  • B.民事责任
  • C.行政责任
  • D.吊销执照
  • E.警告
32

对审计目标的确定有最直接影响的是:

  • A.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要求
  • B.审计环境
  • C.审计目的
  • D.审计对象
33

使用重要性水平,可能无助于实现下列目的()。

  • A.确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 B.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 C.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 D.确定重大不确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
34

监盘库存现金是注册会计师查证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程序,被审计单位必须参加盘点的人员是()。

  • A.会计主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
  • B.出纳员和会计主管人员
  • C.现金出纳员和银行出纳员
  • D.出纳员和内部审计人员
35

下列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重大错报风险是因错误使用审计程序产生的
  • B.重大错报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 C.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 D.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予以控制
37

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工作底稿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手段
  • B.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人员责任的依据
  • C.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写审计报告的依据
  • D.非重大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不需要进行复核
38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于()

  • A.1985年
  • B.1988年
  • C.1993年
  • D.1994年
39

财务审计项目中,“完整性”审计目标指的是:

  • A.各项业务记录于会计的正确的会计期间
  • B.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
  • C.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经过正确的计量、计算和分摊
  • D.各项记录或列报经过恰当的分类和描述
40

注册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时,应同时附送已审验并经被审验单位签章的()。

  • A.审计报告
  • B.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
  • C.注册资本(股本)实收情况明细表
  • D.被审验单位投入资本声明书
41

对于审计程序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的是:

  • A.编制审计方案
  • B.发出审计通知书,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 C.对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 D.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42

在判断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是最权威的标准。

  • A.独立审计准则
  • B.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 C.职业道德准则
  • D.后续教育准则
44

审计通知书应由()下达。

  • A.会计师事务所
  • B.国家审计机关
  • C.内部审计机构
  • D.审计小组
45

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标准是:

  • A.审计证据
  • B.审计标准
  • C.审计准则
  • D.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46

下列关于审计目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目标在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 B.审计目标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 C.审计目标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审计证据
  • D.审计目标具有全面性和长期性
47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适用于()。

  • A.国家审计组织的审计
  • B.部门内部审计组织的审计
  • C.民间审计组织的审计
  • D.单位内部审计组织的审计
48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国家审计的首要目标是:

  • A.真实性
  • B.合法性
  • C.效益性
  • D.客观性
49

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是()。

  • A.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日期
  • B.审计报告编制完成日期
  • C.审计取证工作结束日期
  • D.审计报告对外报送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