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偏心距较大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多
- B.偏心距较大且受拉一侧钢筋不太多
- C.偏心距较小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多
- D.偏心距较小且受拉一侧钢筋偏少
- A.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
- 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 C.偏心距的大小
- D.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
- A.增大截面高度
- B.增大箍筋强度
- C.增大截面宽度
- D.增大混凝土强度的等级
- A.三者都属于塑性破坏
- B.前者属于塑性破坏,后两者属于脆性破坏
- C.三者均属于脆性破坏
- D.前者属于脆性破坏,后两者属于塑性破坏
- A.均属于脆性破坏
- B.剪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其他两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 C.均属于延性破坏
- D.斜拉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其他两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 A.标准值
- B.设计值
- C.准永久值
- D.频遇值
- A.Ⅰa阶段
- B.Ⅱa阶段
- C.Ⅲa阶段
- D.Ⅱ阶段
- A.提高混凝土强度
- B.提高钢筋强度
- C.增加截面高度
- D.增加截面宽度
- A.加大构件尺寸
- B.增大水泥用量
- C.减小荷载值
- D.改善构件的养护条件
- A.二者之间的粘结力
- B.二者的线膨胀系数相近
- C.混凝土对钢筋的防锈作用
- D.钢筋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
- A.促凝
- B.缓凝
- C.助磨
- D.膨胀
- A.比例极限
- B.弹性极限
- C.屈服极限
- D.强度极限
- A.碳化
- B.水化
- C.陈伏
- D.硬化
- A.热处理钢筋
- B.刻痕钢丝
- C.Ⅱ级热轧钢筋
- D.Ⅳ级热轧钢筋
- A.有机
- B.无机
- C.气硬性
- D.水硬性
- 20
-
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
- A.硅酸盐水泥
- B.矿渣水泥
- C.普通水泥
- D.高铝水泥
- A.屈服点
- B.塑性
- C.屈强比
- D.抗拉强度
- A.强度
- B.流动性
- C.粘聚性
- D.保水性
- A.烧结多孔砖
- B.烧结空心砖
- C.粉煤灰砌块
- 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 A.塑性
- B.冲击韧性
- C.弹性
- D.硬度
- A.针入度
- B.延度
- C.软化点
- D.闪点
- A.单位用水量、水泥用量、砂率
- B.水灰比、水泥用量、砂率
- C.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砂率
- D.水泥强度、水灰比、砂率
- A.石灰膏
- B.麻刀
- C.石膏
- D.细石
- A.强度及耐久性
- B.强度
- C.耐久性
- D.和易性与强度
- A.吸水性
- B.吸湿性
- C.耐水性
- D.渗透性
- A.石灰
- B.石膏
- C.水玻璃
- D.水泥
- A.建筑功能
- B.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 C.建筑形象
- D.建筑的经济性
- A.下水管
- B.自来水管
- C.电讯管
- D.暖气管
- 33
-
钢结构的特点在于()。
- A.防火性能好
- B.较经济
- C.强度高、施工快
- D.构造简单
- A.楼梯段改变方向时,休息平台处的宽度不应小于楼梯段宽度。
- B.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20级,亦不应小于3级。
- C.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
- D.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梯井净宽不应大于200mm,栏杆垂直净距不应大于110mm。
- A.利用预制板的搁置
- B.选用轻质材料找坡
- C.利用油毡的厚度
- D.利用结构层
-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 B.门厅中位置明显的部位
-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 A.平拱砖过梁
- B.弧拱砖过梁
- C.钢筋砖过梁
- D.钢筋混凝土过梁
- A.使墙角挺直
- B.加快施工速度
- C.增强建筑物的刚度
- D.可按框架结构考虑
- 39
-
基本模数的数值为()。
- A.600mm
- B.300mm
- C.100mm
- D.50mm
- A.1.2m
- B.1.3m
- C.1.4m
- D.1.5m
- A.200mm
- B.300mm
- C.400mm
- D.500mm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5年
- A.井式天窗
- B.矩形天窗
- C.矩形避风天差窗
- D.井式避风天窗
- A.住宅、堤坝等
- B.学校、电塔等
- C.工厂、水塔
- D.工厂、展览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