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书面报告的优点是成本低,能提供正式的数字、文本和图表,易于复制、携带、传发等特点,是最常见的内部报告形式
- B.口头介绍通常是书面报告的补充形式,并常用于一些紧急状况下
- C.为了便于管理,内部报告只采用定期报告形式
- D.公司董事会是公司重大信息的管理机构
- A.并购合同协议的订立与相关会计记录
- B.并购交易的申请与审批
- C.并购交易的审批与执行
- D.并购合同协议的订立与审核
- A.管理决策者
- B.员工的职业道德
- C.员工的业务素质
- D.内部审计
- A.考核的过程不仅可以促使员工改善现有的工作,还可以在考核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 B.年终考核是指企业于每年年末,对员工本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 C.物质激励在企业的应用方式主要有增加薪酬、颁发奖品、奖金以及休假、疗养、旅游等福利待遇
- D.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应当进行离任审计
- A.会计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人工进行财务信息处理,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 B.企业出纳人员可以兼任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兼任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
- C.企业应当建立信息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 D.信息化会计档案是指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介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包括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 A.对未列入预算的成本费用项目绝不可以支付
- B.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作适当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负责同一业务
- C.企业应当根据成本费用预测决策形成的成本目标,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
- D.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理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
- A.企业应当按照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活动、编制评价报告等程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 B.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 C.内部控制缺陷一般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 D.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仅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评价,不包括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 A.内部控制的思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控制
- B.内部控制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包括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都需要参与进来,但不包括员工
- C.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
- D.内部控制是一种合理保证
- A.企业文化包含四个要素: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这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
- B.员工素质控制包括企业在招聘、培训、考核、晋升与奖励等方面对员工素质的控制
- C.内部环境包含组织基调,具体内容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 D.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范围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检查
- A.分析方法
- B.比率分析方法
- C.定性分析方法
- D.定量分析方法
- A.风险降低
- B.风险规避
- C.风险分担
- D.风险承受
- A.内部环境
- B.风险评估
- C.控制活动
- D.内部监督
- A.15;20
- B.20;15
- C.10;20
- D.20;10
- A.《会计法》
- B.《注册会计师法》
- C.《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 D.《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 15
-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 A.绝对保证财务报表是公允的,是合法的
- B.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是公允的,是合法的
- C.绝对保证经营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经营有效性,促进企业实现发展
- D.合理保证经营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经营有效性,促进企业实现发展
- A.6
- B.12
- C.24
- D.48
- A.内部控制
- B.内部管理
- C.内部监督
- D.内部会计控制
- A.3
- B.5
- C.10
- D.12
- A.大宗商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
- B.一般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
- C.一般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的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
- D.小额零星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直接购买等方式
- A.支付申请→支付审批→办理支付
- B.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 C.支付申请→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 D.支付发生→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 21
-
预算控制的过程包括()。
- A.编制、审定、分析、考核、奖惩
- B.编制、审定、执行、考核、奖惩
- C.审定、执行、分析、考核、奖惩
- D.编制、审定、执行、分析、考核、奖惩
- A.集体讨论
- B.情景分析
- C.问卷调查
- D.标杆分析
- A.内部环境
- B.控制活动
- C.信息与沟通
- D.内部监督
- A.1
- B.3
- C.5
- D.10
- A.工业企业
- B.商品流通企业
- C.金融企业
- D.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 A.内部牵制阶段
- B.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 C.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 D.内部控制框架阶段
- A.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实收资本
- B.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
- C.未分配利润、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 D.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
- A.“统一管理,分级领导”
- B.“统一政策,分级管理”
- C.“分级管理,分级领导”
- D.“分别制订政策,分别进行管理”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财务费用
- D.销售费用
- A.长期资产
- B.长期债务
- C.长期借款
- D.长期投资
- A.年限平均法
- B.备抵法
- C.年数总和法
- D.双倍余额递减法
- A.内部
- B.外部
- C.权益
- D.负债
- A.发行股票
- B.借款
- C.融资租赁
- D.发行债券
- A.各个职工
- B.实现利润最大化
- C.利益相关者
- D.企业管理者
- A.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单个企业难以独立承担的研发项目,或者研发力量集中在集团公司、由其统筹管理集团研发活动的,集团公司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集中收取和支出研发费用,用于研发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 B.销售折扣、折让、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的支出,必须依据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按照企业内部授权审批制度和程序执行。同时,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方式,在依法设立的账簿上按规定明确如实记载。
- C.由企业承担的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可以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 D.拥有国有资本的企业,按规定向国家上缴的税后利润、股利,或者国有产权转让收益等国有资本收益,也属于政府非税收入,通过企业的成本费用列支
- A.1.2
- B.2.0
- C.3.0
- D.6
- A.“谁发生,谁负责”
- B.成本效益
- C.全面控制
- D.成本预算约束
- A.成本预算
- B.财务预算
- C.日常业务预算
- D.现金预算
- A.5/10表示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5%的价格优惠;3/20表示2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3%的价格优惠;n/30表示付款的最后期限为30天,此时付款无优惠
- B.5/10表示5天内付款,可以享受10%的价格优惠;3/20表示3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0%的价格优惠;n/30表示现在付款可以享受30%的折扣
- C.5/10表示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5%的价格优惠;3/20表示2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3%的价格优惠;n/30表示30天以后付款无优惠
- D.5/10表示5天内付款,可以享受10%的价格优惠;3/20表示3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0%的价格优惠;n/30表示30天以后付款无优惠
- A.实行费用分级归口管理,各个归口职能部门,既要完成本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也要负责完成企业下达的归口指标,并进一步把归口指标分解下达到有关执行单位和部门,从而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交错、人人负责的费用管理体系
- B.企业只要将费用预算的各项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即可
- C.根据权、责、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在建立费用管理责任制的同时,必须赋予责任单位和部门一定的经济权限和利益,使其具有控制本单位责任费用的相对自主权
- D.费用归口分级管理是根据“谁发生,谁负责”的原则,将成本指标分解开来,按照成本费用的性质将其划归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再将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成本费用的发生地的一种费用控制方法
- A.质量成本控制
- B.成本定额管理
- C.全面成本管理
- D.成本预算约束
- A.0.6
- B.1.0
- C.1.5
- D.3
- A.品质、能力、风险、抵押、条件
- B.道德、资金、风险、市场、条件
- C.道德、能力、资本、市场、条件
- D.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 A.已获利息倍数
- B.偿债保障倍数
- C.资产负债率
- D.流动比率
- A.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小
- B.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小
- C.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
- D.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高、企业价值最大
- A.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 B.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 C.财务决策制度
- D.财务预警制度
- A.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 B.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 C.适宜的财务发展战略
- D.良好的筹资环境
- A.董事会
- B.股东会
- C.职工(代表)大会
- D.工会组织
- A.2006年12月31日
- B.2007年1月1日
- C.2008年1月1日
- D.2007年7月1日
- A.发展壮大
- B.资金运动
- C.生产协作
- D.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