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文种使用不当
- B.发文机关代字正确
- C.发文号表述不规范
- D.发文机关的简称规范
- E.成文时间不规范
- A.该局无权向各乡镇人民政府行文
- B.该公文中引用上级单位公文的书名号使用不规范
- C.该公文的用语有不当之处
- D.该公文缺附件
- E.该公文行文方向属于下行文
- A.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 B.构成了非法拘禁罪
- C.构成了侵犯公民住宅罪
- D.情有可原,不宜以犯罪论处
- E.是替父讨公道的正当行为,不构成犯罪
- A.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
- B.以轻工业为主导
- C.以内燃机和交通工具创制为主要标志
- D.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实践经验
- E.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 A.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 B.甲主观上对乙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 C.甲主观上没有过错,其行为不能认定为犯罪
- D.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 E.乙的死亡应认定为意外事件
- A.属于需求管理
- B.是财政政策工具
- C.是货币政策工具
- D.是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
- E.是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
- A.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不合格
- B.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 C.事业单位的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 D.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 E.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 A.规范性
- B.稳定性
- C.社会性
- D.统一性
- E.强制性
- A.“动态”
- B.“简讯”
- C.“要情”
- D.“摘报”
- E.“工作通讯”
- A.四川省在2005年—2014年期间曾经出版过的杂志和报纸为485种
- B.在2005年—2014年期间,2011年四川省印刷杂志和报纸的印张量最大
- C.四川省的杂志和报纸的印数都从2010年开始逐年下降
- D.2005年—2014年期间,每年四川省报纸总印张数都至少是杂志总印张数的10倍以上
- A.处罚合情合理
- B.超越执法权限
- C.违反立法目的
- D.符合严格执法的原则
- E.处罚太重,轻点即可
- A.1
- B.2
- C.3
- D.4
- A.减少1.2张
- B.减少2.6张
- C.增加1.2张
- D.增加2.6张
- A.1
- B.2
- C.3
- D.4
- A.俄罗斯
- B.卡塔尔
- C.乌拉圭
- D.巴西
- A.2010年
- B.2011年
- C.2012年
- D.2013年
- A.孔子
- B.孟子
- C.庄子
- D.墨子
- 18
-
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列机构不再保留的是( )①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④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⑤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A.只有①②③
- B.只有④⑤
- C.①②③④⑤
- D.只有②③⑤
- A.《易经》
- B.《论语》
- C.《诗经》
- D.《尚书》
- A.《水经注》
- B.《金匮要略》
- C.《齐民要术》
- D.《汉书·食货志》
- A.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B.王勃的《滕王阁序》
- C.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D.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 A.节约资源
- B.降低能耗
- C.经济效益优先
- D.环境保护优先
- A.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
- B.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
- C.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
- D.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
- A.信用制度
- B.债权制度
- C.产权制度
- D.股权制度
- A.数据类型多样
- B.数据由垄断企业获取
- C.数据价值大
- D.数据规模大
- A.上海
- B.成都
- C.广州
- D.银川
- A.收入增加,价格下降
- B.收入增加,价格上升
- C.收入不变,价格上升
- D.收入不变,价格下降
- A.汽车进口业
- B.服装出口业
- C.房地产业
- D.食品加工业
- A.供给不变,需求增加
- B.供给增加,需求增加
- C.供给不变,需求减少
- D.供给减少,需求减少
- A.平均消费倾向等于0
- 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
- C.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
- D.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
- A.受到警告
- B.被扣减工资福利待遇
- C.被记过
- D.被撤职
- A.招聘考试可以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 B.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
- C.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 D.对拟聘人员应当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15—30日
- A.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与开除处分
- B.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立案期间,不得解除聘用合同
- C.在受记过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
- D.违法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
-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A.七级
- B.八级
- C.九级
- D.十级
- A.通告
- B.公报
- C.启事
- D.通知
- A.决议
- B.决定
- C.意见
- D.命令
- A.“一、”“二、”“三、”
- B.“(一)、”“(二)、”“(三)、”
- C.“1.”“2.”“3.”
- D.“(2)”“(2)”“(3)”
- A.报告、通知、决定、指示
- B.公报、议案、决议、公告
- C.意见、请示、批复、通告
- D.命令、通报、纪要、通告
- A.越级行文
- B.逐级行文
- C.多级行文
- D.直达行文
- A.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 B.办事公道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
- C.“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是对爱岗敬业的描述
- D.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奉献社会
- A.请予以批准
- B.盼复
- C.请核准
- D.请审阅
- A.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 B.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与时俱进的精神
- C.包容协作是中华民族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优势
- D.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动力
- A.迄今为止先后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 B.维护原始社会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原始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
- C.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
- D.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 A.文明礼貌
- B.服务群众
- C.明礼诚信
- D.团结友善
- A.意外事件,不产生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 B.刘阿姨应对可可的死亡承担民事责任
- C.可可的父母未尽到监护责任,应对可可的死亡承担责任
- D.事发地为工作单位,单位管理人员疏于管理使小朋友进入,故工作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 A.侵害了甲的身体权
- B.侵害了甲的身体权和肖像权
- C.侵害了甲的身体权和影楼的著作权
- D.侵害了甲的肖像权和影楼的著作权
- A.该房产归丙所有,乙不得向丙主张房产所有权
- B.该房产归乙所有,因乙与甲的约定在先,且已支付购房款
- C.乙应当向甲主张侵权责任,因乙已经取得该房产所有权
- D.乙可以向丙主张侵权责任,因乙已经取得该房产所有权
- A.妨害公共安全
- B.扰乱公共秩序
- C.侵犯财产权利
- D.妨害社会管理
- A.张某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主张赔偿
- B.张某不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主张赔偿
- C.张某可以向A商场主张赔偿
- D.张某可以向甲品牌护肤品生产厂家主张赔偿
- A.甲与乙约定在某时某地商谈合作事宜
- B.甲对乙说,如果你能够在中心城区购房,我就嫁给你
-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饮酒过量死亡
- D.甲、乙两人分别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双方约定,等孩子们长大就让他们结婚
- A.警告
- B.行政拘留5日
- C.行政拘留3日
- D.警告和行政拘留3日
- A.对李四可以减轻处罚,只拘留其3日
- B.民警进入张三家检查时,不需要检查证明文件
- C.对张三应该以教唆吸毒和提供毒品两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 D.张三教唆他人违法,可以从重处罚,也可以不从重处罚
- A.侦查终结后
- B.送达交通事故认定书后
- C.移送检察院起诉后
- D.法院有罪判决后
- A.甲的行为属于诽谤
- B.甲的行为属于侮辱他人
- C.甲的行为属于寻衅滋事
- D.对甲乙纠纷不可以调解
- A.盗窃罪
- B.侵占罪
- C.贪污罪
- D.诈骗罪
- A.属于正当防卫
- B.属于防卫过当
-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
- D.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 A.国务院总理
- B.国家副主席
- C.军委副主席
-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A.单位既可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也可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 B.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 C.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负责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 D.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 B.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C.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D.公民在年老、疾病或极度贫困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