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实收资本”账户
- B.“本年利润”账户
- C.“资本公积”账户
- D.“利润分配”账户
- E.“盈余公积”账户
- A.经济周期
- B.经济发展水平
- C.宏观经济政策
- D.公司治理结构
- E.人文结构
- A.A级
- B.B级
- C.C级
- D.D级
- E.E级
- A.零售银行业务
- B.现金管理服务
- C.理财计划
- D.资产管理服务
- E.投资理财服务
- A.职工福利费
- B.专项奖金
- C.职工教育经费
- D.工会经费
- E.业务招待费
- A.风险评价活动的组织情况
- B.风险评价检查发现的问题
- C.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D.被评价单位好的经验做法
- E.整改建议和意见
- A.入股自愿
- B.共担风险
- C.服务优惠
- D.利益共享
- E.风险自担
- A.考虑是否存在舞弊风险因素
- B.考虑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发现的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
- C.考虑客户承接或续约过程中获取的信息
- D.询问管理层针对舞弊风险设计的内部控制
- E.询问了解治理层如何监督管理层
- A.营业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制造费用
- E.滞纳金
- A.全面性
- B.同一性
- C.公证性
- D.重要性
- E.及时性
- A.利润总额/营业收入
- B.营业收入/利润总额
- C.净利润/营业收入
- D.营业收入/净利润
- A.10%
- B.20%
- C.30%
- D.40%
- A.3000元
- B.5000元
- C.10000元
- D.2000元
- A.指定柜员
- B.内勤负责人
- C.后台柜员
- D.稽核人员
- A.工商行政部门
- B.公安部门
- C.人民银行
- D.上级主管部门
- A.10万元(含10万元)
- B.20万元(含20万元)
- C.50万元(含50万元)
- D.30万元(含30万元)
- A.只能开立一个基本账户
- B.可开立多个基本账户
- C.可开立二个基本账户
- D.不受数量的限制
- A.均值估计抽样
- B.比率估计抽样
- C.差额估计抽样
- D.概率比例规模抽样
- A.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 B.通过调低重要性水平,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 C.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对丙公司及其环境的了解
- D.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结果
- A.三栏式明细账
- B.多栏式明细账
- C.横线登记式明细账
- D.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A.147
- B.150
- C.172.5
- D.175.5
- A.每月
- B.每两个月
- C.每季
- D.六个月
- A.3年
- B.5年
- C.6年
- D.7年
- A.10.4%
- B.10%
- C.12%
- D.10.6%
- A.采购员的差旅费
- B.采购部门的基本开支
- C.存货残损变质损失
- D.进价成本
- A.销售预算
- B.现金预算
- C.生产预算
- D.产品成本预算
- A.5%
- B.7%
- C.10%
- D.20%
- A.8000
- B.10000
- C.50000
- D.200000
- A.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发行的债券
- B.甲公司归还所欠丙公司的货款
- C.甲公司从丁公司赊购产品
- D.以上都不正确
- A.每季一次
- B.每月一次
- C.每半年一次
- D.视情况而定
- A.广义投资
- B.狭义投资
- C.对外投资
- D.间接投资
- A.10天
- B.15天
- C.1个月
- D.3个月
- A.20
- B.30
- C.50
- D.100
- A.5
- B.10
- C.15
- D.20
- A.借款借据
- B.借贷合同
- C.准贷证
- D.信贷员通知
- A.1
- B.2
- C.3
- D.4
- A.同时更改决算报表
- B.不需更改决算报表
- C.重新编制决算报表
- D.不需重新编制决算报表
- A.贷款呆账准备
- B.营业外收入
- C.利息支出
- D.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