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基础知识命题预测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 A.是由我国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B.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
  • C.是我国发展和解决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8

关于附条件的合同和附期限的合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
  • B.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 C.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 D.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19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规定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忠于职守”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

  • A.保护所在机构的知识产权
  • B.保护所在机构的专有技术
  • C.保护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
  • D.维护所在机构的形象
20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违反有关监管规定的金融机构的惩处措施可包括【】

  • A.责令纪律处分
  • B.取消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 C.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 D.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
2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

  • 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 B.个人才能的发挥依赖于集体
  • C.集体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个人力量的发挥
  • D.集体可以满足个人合理的要求和利益
23

我国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特点是【】

  • A.公务员的义务同时又都是权利
  • B.公务员享有公民所不能享有的某些权利
  • C.公务员的义务因公职而受有一定限制
  • D.公务员的义务与其职业道德规范有密切联系
24

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

  • A.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
  • B.是要式行政行为
  • C.是羁束行政行为
  • D.其后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
25

诉讼时效可因下列哪项而中断.中断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A.提起诉讼
  • B.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
  • C.同意履行义务
  • D.不可抗力
2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

  • A.时代的要求
  • B.人民的要求
  •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 D.改革开放的要求
28

职位通常所具有的特点主要包括【】

  • A.职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的
  • B.职位与任职者相联系
  • C.职位的数量受“事”的制约,是有限的
  • D.职位是人与事结合的中介
29

当今世界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主题是【】

  • A.和平问题
  • B.发展问题
  • C.环境问题
  • D.人口问题
30

为了扩大有效需求,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我国宏观调控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 A.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促进投资需求较快增长
  • B.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开拓城乡居民的消费市场
  • C.扩大出口,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 D.降低利率,实施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
3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包括【】

  • A.德国古典哲学
  •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2

下面属于债券在发行与买卖时的关键因素的有【】

  • A.价格
  • B.到期期限
  • C.票面利率
  • D.发行人
33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省人民代表大会
  • C.国务院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4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主要包括【】

  • A.信息
  • B.机构
  • C.业务
  • D.高级管理人员
3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

  •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 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 C.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
  • D.维护社会秩序的永恒法则
37

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全体会议决定【】

  • A.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 B.五分之一以上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
  • C.地方人大的专门委员会
  • D.地方人民政府
38

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唯一手段
  • B.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宝”
  • C.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 D.2004年,我国进一步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40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 A.生产活动的组织者
  • B.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 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41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接连遭到飞机恐怖袭击,造成3000多人死亡或失踪.举世谴责恐怖主义这种野蛮暴行,这表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 B.恐怖主义是全世界的共同敌人
  • C.打击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 D.各国必须把反恐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42

奴隶制作为最惨无人道的压迫制度,其显著的特点是【】

  • A.剥削奴隶
  • B.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
  • C.把战俘作为奴隶
  • D.给奴隶套上无形的精神枷锁
43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

  • A.军事实力的较量
  •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
  • C.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
  • D.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4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 A.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 B.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C.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5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A.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
  • B.民主集中制原则
  •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 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6

目前,我们所称的“五大行”是指【】

  • A.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 B.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 C.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 D.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47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案件实行【】

  • A.合理性审查原则
  • B.合法性审查原则
  • C.合法性审查原则为辅、合理性审查原则为主的原则
  • D.合法性审查原则为主、合理性审查原则为辅的原则
48

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 A.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 B.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 C.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49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

  • A.农业
  • B.教育和科学
  • C.工业
  • D.商业
51

关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享有权利,就不能履行义务
  • B.履行义务,就不能享有权利
  • 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 D.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52

撰写公文的基本步骤之一是【】

  • A.收集材料,调查研究
  • B.观点正确,主题突出
  • C.用语得体,简明生动
  • D.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53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一致的.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

  •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57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58

公务员连续两年不称职,应当【】

  • A.辞职
  • B.降职
  • C.辞退
  • D.开除
60

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的名称是【】

  • A.“和平”号
  • B.“挑战者”号
  • C.“太阳神”号
  • D.“哥伦比亚”号
61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A.行政相对方
  • B.行政主体
  • C.国家行政机关
  • D.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62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强调【】

  •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6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

  • A.正确的理论原则
  • B.人们的主观愿望
  • C.群众的意见要求
  • D.客观存在的事实
64

“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内”是指【】

  •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 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
  • 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 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
6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C.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 D.物体位置的移动和场所的变更
66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 A.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 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C.是否承认时间和空间与事物运动的内在统一性
  • D.是否承认事物运动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性的客观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