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
额外福利
- 6
-
ABC分类法
- 7
-
在订货点
- A.每一个成本能更新的占地面积
- B.成本中心制造的产品的销售价格
- C.成本中心的人工工时
- D.成本中心使用的设备价值
- A.完全成本法把固定成本计入分配给完工产品成本
- B.完全成本法下存货的价值与财务报表数据更接近
- C.边际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更容易操作
- D.变动成本对存货的计价更真实
- A.幼儿园设施
- B.招聘成本
- C.培训成本
- D.高福利服务成本
- A.计件工资计划
- B.高工资率计划
- C.日工作量法
- D.业绩相关支付计划
- 12
-
下列属于额外福利的是()
- A.支付的奖金
- B.个人医疗保险
- C.公司汽车
- D.抵押或贷款工具
- A.先进先出法比较耗费时间
- B.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计价接近重置成本
- C.加权平均法能平滑加个波动
- D.加权平均价格与实际成本不符合
- A.20%的存货价值占80%的存货数量
- B.基于存货价值与数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 C.80%的存货价值占20%的存货数量
- D.基于存货分类与价值之间的统计关系
- A.使订货成本与持有成本最低的订货量
- B.特别订货时的订货量
- C.避免缺货时的订货量D用于缓冲存货的订货量
- A.增大报告的利润
- B.降低报告的利润
- C.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
- D.使报告的利润不变
- 17
-
不属于持有成本的是()
- A.为补充存货而进行额外紧急订货所花费的成本
- B.企业自己制造而不是从供应商处购买存货所花费的成本
- C.采购存货发生的运输成本
- D.购置存货所借款的利息费用
- A.预定存货
- B.购买存货
- C.收取存货
- D.将存货发送给销货商并保持合适的存货水平
- A.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件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
- B.边际成本法在计算销售成本时只计算变动成本
- C.如果边际贡献总额小于固定成本,则企业产生亏损
- D.直接材料不属于边际成本
- 20
-
企业持有的存货包括( )
- A.原材料
- B.在产品
- C.受托加工物资
- D.闲置的零部件
- A.员工退休
- B.员工移民
- C.员工生病
- D.员工误解计划
- A.控制制造费用
- B.将制造费用分摊给产品
- C.将制造费用分摊给成本中心
- D.在几个成本中心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 23
-
边际成本的最佳定义是()
- A.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固定成本的增加额
- B.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额
- C.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变动成本的增加额
- D.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总间接费用的增加额
- A.生产率100%
- B.生产能力比率125%
- C.生产量比率150%
- D.生产率83.33%
- A.直接人工成本
- B.主要成本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2360
- B.$3338
- C.$3960
- D.$2160
- A.重要性原则
- B.一致性原则
- C.审慎性原则
- D.相关性原则
- A.先进先出法用LIFO表示
- B.后进先出法用FIFO表示
- C.加权平均法要计算平均成本
- D.加权平均法比先进先出法简单
- A.先进先出法
- B.后进先出法
- C.加权平均法
- D.完全成本法
- A.再订货点=存货最高好耗用率*收取订货的最大间隔时间
- B.再订货点=存货最高好耗用率*收取订货的最小间隔时间
- C.再订货点=存货最低好耗用率*收取订货的最大间隔时间
- D.再订货点=存货最低好耗用率*收取订货的最小间隔时间
- A.平均持有量=缓冲持有量+2*再订货量
- B.平均持有量=缓冲持有量+1/2再订货量
- C.平均持有量=缓冲持有量+再订货量
- D.平均持有量=缓冲持有量+1/4再订货量
- A.根据存货的单价进行分类
- B.A类存货较为昂贵
- C.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持有大量C类存货
- D.需要对C类存货进行严格控制
- A.运输货物发生的运输费
- B.保护存货发生的保险费
- C.紧急补充订货的成本
- D.存货毁损而发生的成本
- A.持有成本
- B.订货成本
- C.出差费用
- D.缺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