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应收账款”
- D.“盈余公积”
- E.“本年利润”
- A.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 B.材料买价
-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D.市内采购材料的运杂费
- E.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生产成本”
- D.“银行存款”
- E.“财务费用”
- A.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核算资料、明细分类账户提供详细核算资料
- B.总分类账户统驭、控制明细分类账户
- C.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
- D.所有账户必须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 E.明细分类账户补充说明与其相关的总分类账户
- A.资产增加
- B.增加负债
- C.减少负债
- D.增加所有者投资
- E.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
- A.预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短期借款
- D.预提费用
- E.管理费用
- A.期初余额
- B.期末余额
- C.本期增加额
- D.本起减少额
- E.本期发生额
- A.设置账户
- B.复试记账
- C.编制会计报表
- D.登记账簿
- E.成本计算
- A.确实无法偿还的应付账款
- B.企业提取公积金.公益金
- C.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 D.企业公积金转增资本
- E.用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 A.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购货款
- B.用现金支付福利费
- C.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短期借款
- D.以现今发放职工工资
- E.用银行存款交纳税金
- A.国家以机器设备对企业投资
- B.外商以货币资金对企业投资
- C.销售产品已收货款存入银行
- D.购买材料未付款
- E.企业接受捐赠汽车一辆
- A.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 B.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 C.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D.资产增加和所有者权益减少
- E.资产减少(增加)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发生减少(增加)
- A.某项经济业务未登记入账
- B.借贷双方同时多记了相等的金额
- C.只登记了借方金额,未登记贷方金额
- D.应借应贷的账户中错记了借贷方向
- E.借贷双方同时少记了相等的金额
- A.利润实现额
- B.利润分配额
- C.未分配利润
- D.未弥补亏损
- A.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广告费
- B.销售产品的价款
- C.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
- D.销售产品所收取的税款
- A.已经预提但尚未支付的费用
- B.实际支出数大于预提数的差额
- C.已经支出而尚未摊销的费用
- D.已经摊销而尚未支付的费用
- A.产品销售的收入
- B.出售废料收入
- C.固定资产盘盈
- D.出租固定资产的收入
- A.5月份实现的利润总额
- B.1~5月份累计实现的营业利润
- C.1~5月份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 D.1~5月份累计实现的产品销售利润
- A.“短期借款”
- B.“财务费用”
- C.“预提费用”
- D.“银行存款”
- A.固定资产
- B.银行存款
- C.实收资本
- D.资本公积
- A.“利润分配”
- B.“所得税”
- C.“应交税金”
- D.“产品销售税金”
- A.“产品销售收入”
- B.“产品销售税金”
- C.“应交税金”
- D.“所得税”
- 23
-
预提费用是指()
- A.先支付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 B.先预收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 C.先预提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 D.先计入成本或损益后支付的费用
- 24
-
待摊费用是指()
- A.先支付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 B.先计入成本或损益后支付的费用
- C.先预收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 D.先预提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 A.15000元
- B.16200元
- C.15200元
- D.19200元
- A.完工产品成本
- B.半成品成本
- C.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 D.期末在产品成本
- A.有借方余额
- B.有贷方余额
- C.有时在借方,有时在贷方出现余额
- D.无余额
- A.市内采购材料的运杂费
-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C.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 D.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
- 29
-
甲企业购进材料100吨,货款计1000000元,途中发生定额内损耗1000元,并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材料的运杂费1000元,保险金5000元,增殖税进项税为170000元。则该材料的采购成本为()元
- A.1000000
- B.1005000
- C.1006000
- D.1175000
- A.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
- B.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 C.生产工人的工资
- D.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 A.制造费用
- B.生产成本
- C.营业费用
- D.营业成本
- A.平行登记
- B.补充登记
- C.试算平衡
- D.复试记账
- A.“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方”反之
- B.“借方”登记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反之
- C.“借方”登记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方”反之
- D.“借方”登记资产的减少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A.一个记增加另一个记减少
- B.两个都记增加
- C.两个都记减少
- D.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
- A.每个资产账户借方数大于贷方
- B.每个资产账户贷方数大于借方
- C.所有资产账户的借方数大于负债账户的贷方数
- D.所有资产账户的借方数大于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数
- A.账户的结构
- B.账户的性质
- C.账户的用途
- D.账户的类型
- A.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增加
- B.资产、成本和费用增加
- C.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减少
- D.资产、损益减少
- A.减少额
- B.增加额
- C.借方发生额
- D.贷方发生额
- A.一借多贷
- B.一贷多借
- C.一借一贷
- D.多借多贷
- A.一个
- B.两个
- C.两个或更多
- D.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