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汇率
- B.超额准备金
- C.利率
- D.基础货币
- A.国际开发协会
- B.国际金融公司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D.国际清算银行
- A.匀速的
- B.非匀速
- C.逐渐提高
- D.减缓的
- A.英国
- B.美国
- C.日本
- D.中国
- A.货币含金量
- B.铸币平价
- C.中心汇率
- D.货币实际购买力
- A.六
- B.九
- C.十
- A.单一银行制
- B.总分行制
- C.持股公司制
- D.连锁银行制
- A.第一道防线
- B.第二道防线
- C.第三道防线
- D.第四道防线
- A.汇丰银行
- B.花旗银行
- C.英格兰银行
- D.丽如银行
- A.消费需求
- B.投资需求
- C.社会总储蓄
- D.社会总需求
- A.利率
- B.超额准备金
- C.基础货币
- D.汇率
- A.货币金属说
- B.货币名目说
-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 D.创造发明说
- A.利率
- B.税率
- C.汇率
- D.价格
- A.证券发行市场
- B.货币市场
- C.资本市场
- D.证券转让市场
- A.该时期的货币流量
- B.该时期的货币存量
- C.该时期末的货币余额
- D.该时期初的货币存量
- A.马来西亚
- B.印度尼西亚
- C.泰国
- D.新加坡
- A.8%
- B.4%
- C.13%
- D.5%
- A.短期拆借市场
- B.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 C.票据承兑市场
- D.票据贴现市场
- A.卖方信贷
- B.买方信贷
- C.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 D.政府贷款
- A.1765
- B.1921
- C.1694
- D.1473
- A.利小于弊
- B.利弊各半
- C.有利无弊
- D.利大于弊
- A.利率
- B.存款准备金率
- C.贷款计划
- D.公开市场业务
- A.货币债券
- B.公债券
- C.政府货币债券
- D.国库券
- A.5%
- B.4%
- C.8%
- D.10%
- A.产业资本
- B.借贷资本
- C.货币资本
- D.商业资本
- A.经济部门
- B.金融部门
- C.金融与经济发展
- D.经济与国家发展
- A.金块本位制
- B.金本位制
- C.金汇兑本位制
- D.银本位制
- 28
-
商品的价格( )。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 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 D.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 A.一定的
- B.决定性
- C.不确定
- D.推动
- A.5%
- B.8%
- C.4%
- D.10%
- A.溢价
- B.平价
- C.折价
- D.竞价
- 32
-
信用是( )。
- A.买卖关系
- B.赠予行为
- C.救济行为
-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 A.经济部门
- B.金融部门
- C.经济与国家发展
- D.金融与经济发展
- A.价格
- B.利率
- C.税率
- D.汇率
- A.原始存款
- B.定期存款
- C.活期存款
- D.储蓄存款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 A.同方向
- B.反方向
- C.无任何直接关系
- D.A与B都可能
- A.经常项目
- B.资本项目
- C.平衡项目
- D.错误与遗漏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 B.流动偏好论
- C.可贷资金论
- D.实际利率论
- A.货币金属说
- B.货币名目说
-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 D.国家的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