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试述数据设计过程
- A.S锁
- B.X锁
- C.S锁和X锁
- D.S锁或X锁
- A.属性名都不相同
- B.去掉了重复的列
- C.行都不相同
- D.属性值都不相同
- A.从R中选择值为3的分量小于第4个分量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 B.从R中选择第3个分量值小于第4个分量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 C.从R中选择第3个分量的值小于4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 D.从R中选择所有元组组成的关系
- A.÷,∞,π和σ
- B.∪,∞,π和σ
- C.∪,∩,×,和σ
- D.∩,∞,π和σ
- A.总体结构设计
- B.概念结构设计
- C.物理结构设计
- D.逻辑结构设计
- A.实体完整性规则
- B.参照完整性规则
- C.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 D.主键
- A.特征
- B.性质
- C.属性
- D.特点
- A.子模式
- B.模式
- C.存储模式
- D.内模式
- A.只能被一个用户的一个应用程序使用
- B.不能被一个用户的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 C.可以被同一个用户的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 D.可以被所有用户的应用程序使用
- A.关系模型
- B.网状模型
- C.层次模型
- D.概念模型
- A.BCNF
- B.1NF
- C.2NF
- D.3NF
- 16
-
系统死锁属于( )。
- A.事务内部故障
- B.病毒引起
- C.系统故障
- D.介质故障
- A.数据查询
- B.数据操纵
- C.数据定义
- D.数据控制
- 18
-
ER图中实体用( )表示
- A.矩形
- B.椭圆
- C.菱形
- D.三角形
- A.取列运算
- B.投影运算
- C.联结运算
- D.选择运算
- A.遵守两段封锁协议的并发事务一定是可串行化的
- B.可串行化的并发事务一定遵守两段封锁协议
- C.遵守两段封锁协议的并发事务不一定是可串行化的
- D.遵守两段封锁协议的并发事务一定不会产生死锁
- A.AC
- B.ABC
- C.AB
- D.BC
- A.并发控制
- B.完整性控制
- C.一致性控制
- D.安全性控制
- A.不允许有空行
- B.主键不允许有空值
- C.不允许有空列
- D.外键不允许有空值
- A.SELECT
- B.ORDER BY
- C.FROM
- D.WHERE
- A.需求分析阶段
- B.逻辑设计阶段
- C.概念设计阶段
- D.物理设计阶段
- A.只能读不能写
- B.只能写不能读
- C.既可读又可写
- D.不能读不能写
- A.左外联接
- B.右外联接
- C.外部并
- D.外联接
- A.需求分析
- B.概念结构
- C.逻辑结构
- D.物理设计
- 29
-
静态级约束包括:( )
- A.列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
- B.列级约束,元组约束,关系约束
- C.函数依赖约束,统计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
- D.以上都不对
- A.学号
- B.姓名
- C.性别
- D.出生日期
- A.部分函数依赖
- B.传递函数依赖
- C.多值依赖
- D.都不对
- A.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
- B.人工管理阶段、磁盘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
- C.原始管理阶段、磁盘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
- D.手工阶段、计算机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
- A.内模式
- B.模式
- C.外模式
- D.存储模式
- A.概念
- B.层次
- C.网状
- D.关系
- A.应用系统
- B.应用开发工具
- C.DBMS
- D.操作系统
- A.文字
- B.图形
- C.声音
- D.字段
- A.属性名都不相同
- B.去掉了重复的列
- C.行都不相同
- D.属性值都不相同
- A.∪和-
- B.π和σ
- C.∪和σ
- D.∞和σ
- A.对数据实行X锁并读数据
- B.对数据实行S锁并写数据
- C.对数据实行X锁并写数据
- D.不加封锁的读数据
- A.总体结构设计
- B.概念结构设计
- C.物理结构设计
- D.逻辑结构设计
- A.属性
- B.实体
- C.实体之间的联系
- D.实体与属性之间的联系
- A.DBS
- B.DB
- C.DBMS
- D.MIS
- A.等值连接
- B.F连接
- C.自然连接
- D.笛卡儿积
- 44
-
数据库镜象可以用于( )
- A.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 B.实现数据库安全性
- C.进行数据库恢复或并发操作
- D.实现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