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题1000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  )。

  • A.前制度化教育
  • B.制度化教育
  • C.义务教育
  • D.非制度化教育
15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 A.目标评价模式
  • B.成果评价模式
  •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D.CIPP评价模式
  • E.CSE评价模式
16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思维概括性的是()。

  • A.借助思维,人们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
  • B.借助思维,人们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都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为一类,称之为“枣树”
  • C.人们通过有关秦朝的历史资料和兵马俑等文物,回顾秦始皇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的状况
  • D.内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各种体检数据,推测病人的病情
17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

  • A.奖学金
  • B.对成绩的认可
  • C.表扬
  • D.给予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18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

  • 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 B.加速个体发展
  • C.具有延时价值
  •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20

以下属于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 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 B.独立型与顺从型
  • C.沉思型与冲动型
  • D.辐合型与发散型
  • E.外倾型与内倾型
21

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属于学习策略
  • B.学习策略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 C.学习策略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22

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包括()。

  • A.温度和光照
  • B.座位排列
  • C.师生关系
  • D.校风
  • E.社会文化背景
23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的客观条件有()。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B.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5

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是( )。

  • A.美国的舒尔茨
  • B.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 C.中国的于光远
  • D.美国的凯恩斯
27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A.生活教师
  • B.任课教师
  • C.班主任
  • D.学校管理干部
2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的是()

  • A.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B.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 C.能力突出、专注科研
  • D.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9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43

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不稳定、可控的
  • 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
  • C.内部、稳定、可控的
  •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44

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导向性
  • B.全局性
  • C.超前性
  • D.示范性
45

教育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

  • A.有法可依
  • B.有法必依
  • C.执法必严
  • D.违法必究
46

下列关于学习风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辐合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 B.场独立型的学生偏爱自然学科且成绩较好
  • C.视觉型的学生对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
  • D.冲动型的学生更擅长从整体上来分析问题
47

一个人既不想牙疼,也不愿意忍受治牙的痛苦,这是一种()。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多重趋避式冲突
53

为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应做到()。

  • A.劳逸结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首要目标
  • B.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先
  • C.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要求其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
  • D.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