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特岗教师真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5

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

  • A.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
  • B.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广泛性
  • C.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自觉性
  • D.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一般性
16

未成年人保护的首要原则是( )。

  •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
  •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7

在教育法规实施中,作为准绳的是( )。

  • A.事实
  • B.法律规范
  • C.教育规律
  • D.教育方针
18

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权利是( )。

  • A.教育教学权
  • B.学生管理权
  • C.学术自由权
  • D.参与学校管理权
19

我国有权规定教育法律的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B.国务院
  •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D.教育部
20

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是( )。

  • A.动机
  • B.态度
  • C.迁移
  • D.元认知
21

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中,作为“母法”的是( )。

  • A.《教师法》
  • B.《教育法》
  • C.《义务教育法》
  • D.《宪法》
22

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高低差异,大部分人的智力属于( )。

  • A.高等水平
  • B.中等水平
  • C.较低水平
  • D.不确定
24

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哪两项任务?( )

  • A.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
  • B.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
  • C.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素质培养
  • D.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维护
25

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划分依据是( )。

  • A.依迁移的结果
  • B.依迁移产生的情境
  • C.依迁移的内容
  • D.依迁移产生的方向
26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

  • A.加涅
  • B.托尔曼
  • C.斯金纳
  • D.马斯洛
28

下列理论中不属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是( )。

  • 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B.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
  • C.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D.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29

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其认知发展正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30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 A.心理发展具有平衡性
  • B.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 C.心理发展具有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 D.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31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 A.冯特
  • B.詹姆斯
  • C.桑代克
  • D.弗洛伊德
32

教学设计首先要确定的是(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内容
  • C.教学策略
  • D.教学评价
33

在班主任管理风格中,值得提倡的是( )。

  • A.专制型
  • B.民主型
  • C.放任型
  • D.松散型
34

学校校风、学风属于( )。

  • A.物质性隐性课程
  • B.观念性隐性课程
  • C.制度性隐性课程
  • D.心理性隐性课程
35

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杜威
  • B.蔡元培
  • C.陶行知
  • D.夸美纽斯
36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 A.课堂教学
  • B.教书育人
  • C.学生管理
  • D.道德教育
37

教育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

  • A.专业理想
  • B.专业能力
  • C.专业知识
  • D.专业自我
39

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B.科学发展观
  •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D.辩证唯物主义
40

教育应该“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发展具有( )。

  • A.个体差异性
  • B.顺序性
  • C.阶段性
  • D.不平衡性
41

作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康德
  • C.赫尔巴特
  • D.杜威
42

教育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体现的功能属于( )。

  • A.个体享用
  • B.经济发展
  • C.文化选择
  • D.个体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