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试述德育的任务。
- 19
-
义务教育具有( )
- A.强制性
- B.免费性
- C.公开性
- D.公平性
- E.普及性
- A.教学内容
- B.教学媒体
- C.教学组织形式
- D.教学方法
- E.教学对象
- A.强制性
- B.基础性
- C.灵活性
- D.普遍性
- E.科学性
- 22
-
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
- A.导向
- B.激励
- C.规定
- D.评价
- E.示范
- A.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 C.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
- D.学校不得设重点班
- E.平等对待学生
- A.自我学习
- B.自我调节
- C.自我控制
- D.自我反省
- A.讲解
- B.示范
- C.练习
- D.反馈
-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 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 D.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 B.政治经济制度
- C.社会意识形态
- D.民族文化传统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 B.实验教育学
- C.文化教育学
- D.批判教育学
- A.目标、原则、方法、程序
- B.目标、原则、策略、方法
- C.主题、目标、原则、策略
- D.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 A.陶冶教育
- B.榜样示范
- C.实际锻炼
- D.品德评价
- A.形成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终结性评价
- D.相对性评价
- A.稳定性
- B.独特性
- C.整合性
- D.功能性
- A.顺从
- B.认同
- C.内化
- D.改变
- A.十四周岁
- B.十五周岁
- C.十六周岁
- D.十八周岁
- A.黏液质
- B.抑郁质
- C.多血质
- D.胆汁质
- A.孔子
- B.杜威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 C.知行统一的原则
-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 B.19世纪80年代
-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 A.全体学生的个别教育
- B.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 C.道德差的学生的教育
- D.全体每个学生的教育
- A.近因效应
- B.晕轮效应
- C.社会刻板效应
- D.首因效应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行为
- D.道德意识
- A.3%
- B.4%
- C.6%
- D.8%
- 43
-
综合实践活动是( )
- A.地方课程
- B.必修课程
- C.选修课程
- D.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