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

  • A.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
  • B.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 C.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
  • D.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22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  )。

  • A.关系转换说
  • B.形式训练说
  • C.共同要素说
  • D.经验类化说
  • E.认知结构说
23

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  )。

  • A.娱乐性
  • B.教育性
  • C.技能性
  • D.生存性
24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掌握的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有(  )。

  • A.教育经济学
  • B.教育学
  • C.心理学
  • D.学科教材教法
25

对教育评价信息的要求有(  )。

  • A.有效性
  • B.全面性
  • C.简洁性
  • D.可靠性
26

下列属于《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 A.教学相长
  • B.道法自然
  • C.及时而教
  • D.道而弗牵
28

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将操作技能分为(  )。

  • A.连续型操作技能
  • B.断续型操作技能
  • C.细微性操作技能
  • D.粗放型操作技能
29

以下活动属于问题解决的有(  )。

  • A.走楼梯
  • B.研究登山路线
  • C.回忆办公室门号
  • D.走象棋
30

“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  )。

  • A.家庭环境
  • B.社会环境
  • C.教育环境
  • D.禀赋
31

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  )。

  • A.教学目标
  • B.课堂教学
  • C.课程计划
  • D.课程标准
  • E.教科书
32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观点有(  )。

  • A.内发论
  • B.社会影响论
  •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 D.外铄论
33

学校这个子系统包括(  )基本要素。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教育媒体
  • D.教育影响
34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是(  )。

  • A.精确性提高
  • B.概括性更强
  • C.目的更明确
  • D.持久性明显发展
35

以下属于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有(  )。

  • A.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 B.高效性
  • C.循序渐进性
  • D.实践性强
37

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待遇主要包括(  )。

  • A.工资待遇
  • B.教龄津贴
  • C.教师住房
  • D.教师的医疗保健
39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 A.提问
  • B.记忆术
  • C.做笔记
  • D.生成性学习
40

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哪几方面加以把握?(  )

  •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 B.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 C.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 D.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41

教育测量的功能有(  )。

  • A.选拔
  • B.就业指导
  • C.诊断
  • D.评价
43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

  • A.获得与消退
  • B.刺激泛化与分化
  • C.操作性行为
  • D.条件刺激
44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  )不同。

  • A.评价主体
  • B.评价目的
  • C.评价时间
  • D.对评价结果的概括化程度
45

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选项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  )。

  • A.情绪困扰儿童
  • B.学习困难儿童
  • C.资质优异儿童
  • D.智力落后儿童
46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

  • A.强调学生独立思考
  • B.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 C.注重对教学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
  • D.强调教师讲解
47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

  • A.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 B.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 C.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 D.李某等8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8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49

情绪与情感的反应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 A.情境性
  • B.持久性
  • C.内隐性
  • D.外显性
50

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  )。

  • A.思想政治教育
  • B.道德教育
  • C.法律教育
  • D.性教育
52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

  • A.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 B.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 C.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 D.素质教育面向学生的所有方面,着眼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53

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

  • A.同伴关系
  • B.同学关系
  • C.教师与校长的关系
  • D.师生关系
55

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 B.自发活动
  • C.个人活动
  • D.小组活动
56

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  )。

  • A.随意注意
  • B.随意后注意
  • C.注意的动摇
  • D.不随意注意
57

(  )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 A.华生
  • B.斯金纳
  • C.班杜拉
  • D.桑代克
59

“温故而知新”属于(  )。

  • A.顺向负迁移
  • B.逆向正迁移
  • C.顺向正迁移
  • D.逆向负迁移
60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 A.教育法律
  • B.教育政府规章
  • C.教育单行条例
  • D.教育行政法规
61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反映的是(  )。

  • A.环境决定论
  • B.教育万能论
  • C.二因素论
  • D.遗传决定论
62

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  )。

  • A.杜威
  • B.梅伊曼
  • C.鲍尔斯
  • D.赫钦斯
64

下列对瞬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保持时间为几十到几百毫秒
  • B.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
  • C.容量的平均数量是7
  • D.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
67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 A.创造力
  • B.观察力
  • C.思维力
  • D.记忆力
68

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  )。

  • A.预防和促进
  • B.治疗
  • C.补救和矫正
  • D.外部指导
69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 A.卢梭
  • B.裴斯泰洛齐
  • C.杜威
  • D.赫尔巴特
70

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  )。

  • A.热爱学生
  • B.热爱教育事业
  • C.为人师表
  • D.团结协作
72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 A.公正评价权
  • B.隐私权
  • C.人格尊严权
  • D.名誉权和荣誉权
73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 A.策略性知识
  • B.条件性知识
  • C.程序性知识
  • D.陈述性知识
76

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

  • A.性格的意志特征
  • B.性格的情绪特征
  • C.性格的理智特征
  • D.性格的态度特征
77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  )。

  • A.具体运算阶段
  • B.感知运动阶段
  • C.前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78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类型的数量,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 A.讲授课和巩固课
  • B.单一课和综合课
  • C.新授课和检查课
  • D.技能课和讲授课
79

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

  • A.兼士
  • B.圣人
  • C.绅士
  • D.君子
81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 A.奥苏贝尔
  • B.桑代克
  • C.布鲁纳
  • D.班杜拉
82

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  )。

  • A.社会集资
  • B.国家财政拨款
  • C.城乡教育附加费
  • D.教育专项资金
83

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

  • A.《普通教育学》
  • B.《论共产主义教育》
  • C.《新教育大纲》
  • D.《教育过程》
85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

  •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C.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86

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

  • A.创造性人格
  • B.创造性技能
  • C.创新意识
  • D.创造性思维
87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 B.促进生活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 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 D.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89

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 A.行为主义
  • B.构造主义
  • C.认知主义
  • D.实用主义
92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 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C.勤奋感对自卑感
  • D.亲密感对孤独感
93

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

  • A.学科顺序
  • B.课时分配
  • C.学周安排
  • D.课程设置
94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  )。

  •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 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C.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95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 A.自我期待感
  • B.自我效能感
  • C.自我归因感
  • D.自我预期感
96

下列不属于校园文化特征的是(  )。

  • A.互动性
  • B.显著性
  • C.渗透性
  • D.传承性
97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 A.常模参照性
  • B.总结性
  • C.发展性
  • D.标准参照性
98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罗杰斯
  • B.保罗·朗格朗
  • C.索尔蒂斯
  • D.布鲁纳
100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  )。

  • A.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 B.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 C.教师的教学水平
  • D.学生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