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教育学基础》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12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

  • A.“教育学的雏形”
  •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  )原则。

  • A.知行统一
  •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14

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总要求或共同质量标准指的是(  )。

  • A.培养目标
  • B.教育方针
  • C.教育目的
  • D.教育法规
16

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 A.暗示教学法
  • B.发现教学法
  • C.探究一研讨法
  • D.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18

《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20

“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理论违背了(  )。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 B.传统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24

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 A.班级公共财产
  • B.班级信息
  • C.学生
  • D.班级资料
25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学校的产生
  • B.学制的建立
  • C.教育实体的出现
  •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26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 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27

下列关于遗传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

  •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 B.遗传素质不会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等
  • C.遗传素质存在个体差异
  • D.遗传素质能预定人的发展
28

全面发展教育中(  )起着灵魂和统率的作用。

  • A.德育
  • B.智育
  • C.美育
  • D.劳动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