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教育学基础》习题(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遗传
  • B.学校教育
  • C.环境
  • D.家庭教育
8

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

  • A.目标评价模式
  •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 D.以上都不对
9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 B.杜威和赫尔巴特
  • C.赫尔巴特和杜威
  •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0

“骑士七技”属于(  )。

  • A.学科课程
  • B.综合课程
  • C.选修课程
  • D.隐性课程
11

孔子提出了“力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知行统一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13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 A.教师随堂评价
  • B.教师自编测验
  • C.随堂考试
  • D.课堂提问测验
15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系统化
  • B.专门化
  • C.复杂化
  • D.多样化
16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 A.思想德育
  • B.政治思想
  • C.思想品德
  • D.政治品德
21

我国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是(  )。

  • A.教研组
  • B.学年组
  • C.教导组
  • D.教研室
24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  )。

  • A.搜集信息的能力
  • B.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 C.创新能力
  • D.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 A.启发性
  • B.直观性
  • C.因材施教
  • D.巩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