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教育学基础》习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5

教师的行为和看法,往往体现了某种理论的观点。如“新的教学内容必须被合理组织后再提供给学生”,就体现出(  )。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 D.生态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7

微格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一般为(  )。

  • A.3~5分钟
  • B.5~20分钟
  • C.5~10分钟
  • D.10~30分钟
8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相对性评价
10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 A.教书育人
  • B.教学
  • C.班级管理
  • D.道德教育
12

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
  • B.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
  • C.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D.能较好的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13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生产力
  • D.社会性质
16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

  • A.《学记》
  • B.《普通教育学》
  • C.《大教学论》
  • D.《教育论》
17

(  )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 B.说服教育法
  • C.情感陶冶法
  • D.锻炼法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 A.选修课程
  • B.地方课程
  • C.实践课程
  • D.必修课程
20

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

  • A.教师多提问.让学生多回答
  • B.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活动
  • C.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
  • D.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2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A.学生具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3

下列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

  • A.爱国主义教育
  • B.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
  • C.集体主义教育
  • D.生命教育
25

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 A.开设哪些科目
  • B.学科开设的顺序
  • C.各科教学的时数
  •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27

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

  • A.学科课程论
  • B.结构主义课程论
  • C.实用主义课程论
  • D.综合课程论
29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 B.封建社会末期
  • C.奴隶社会初期
  • D.原始社会末期
30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 B.社会环境的要求
  • C.教育要求的内化
  •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31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2

“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

  • A.教育属性
  • B.教育目的
  • C.教育功能
  • D.教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