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支一扶考试模拟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社会公德的特点有()。

  • A.基础性
  • B.强制性
  • C.广泛性
  • D.稳定性
2

下列属于市场失灵现象的是()。

  • A.垄断的形成和对产业的控制
  • B.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失误
  • C.公共产品的生产
  • D.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3

下列属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的有()。

  • A.金融区域化
  • B.金融自由化
  • C.金融证券化
  • D.金融创新化
4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有()。

  • A.完善的社会保障
  • B.健全的财税制度
  • C.降低垄断收入
  • D.加印人民币
5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 B.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 C.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 D.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6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邓小平于1985年在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提出的论断。下列对于这一论断的理解正确的有()。

  • A.改革同样是解放生产力
  • B.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 C.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 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7

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 B.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 C.发展和改革是进一步稳定的基础
  • D.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8

下列不正确地表述了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系的是()。

  • A.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思想认识与时俱进的过程
  • B.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 C.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9

小吴是某公司的销售人员,他现在与公司因下列事务发生争议,其中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 A.该公司没有按约定给付小吴的销售业绩提成
  • B.小吴因经常迟到、旷工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 C.小吴因业绩突出,认为这次调整中层领导自己应当被升为部门经理,但结果落空
  • D.在试用期内,小吴要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允许
13

下列情形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是()。

  • A.职工在工作时因故意犯罪而受伤的
  • B.职工在工作时因醉酒或吸毒而受伤的
  • C.职工在工作时因自残或自杀而受伤
  • D.职工因出差遇到车祸而受伤的
14

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权()。

  • A.提出上诉
  • B.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 C.作出停止执行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
  • D.改变自己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相对人是受行政行为直接影响的个人、组织
  • B.非法人组织不能作为行政相对人
  • C.行政机关、非法人组织也可能作为行政相对人
  • D.国家公务员不可能作为行政相对人
16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 A.国家订货合同
  • B.供用电合同
  • C.房屋租赁合同
  • D.劳务合同
17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处罚是()。

  • A.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
  • B.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
  • D.扣留与罚款
19

行政诉讼原告和被告是()。

  • A.不明确的
  • B.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C.恒定的
  • D.提起诉讼的是原告
21

下列行政处罚无效的是()。

  • A.做出处罚决定前,未履行告知义务
  • B.做出处罚决定前,行政机关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 C.行政处罚没有法律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
  • D.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无财产
22

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A.行政征收
  • B.行政许可
  • C.行政确认
  • D.行政立法
23

甲厂生产的一种易拉罐碳酸饮料,消费者丙从乙商场购买这种饮料后在开启时被罐内强烈气流灼伤眼部。以下说法中最正确的是()。

  • A.丙只能向乙索赔
  • B.丙只能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其确定向谁索赔
  • C.丙只能向甲索赔
  • D.丙可以向甲、乙中的任何一方索赔
24

某小区的物业公司将小区内业主共有的道路划出停车位对外出租,其收益应归()所有。

  • A.物业公司
  • B.小区业主所有
  • C.房地产开发商
  • D.小区所在地居委会
31

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A.小明,8岁,以100元将自己家新买的电脑卖给同学小丽
  • B.小王,20岁,以3000元售出一台液晶电视
  • C.李某,30岁,自愿将其摩托车转让给朋友陈某
  • D.张某,35岁,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借给同事沈某
34

段某将李某打昏在地后逃走,此时张某路过,见李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机、钱包拿走。本案中()。

  • A.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夺罪
  • B.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 C.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没有犯罪
  • D.段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
35

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C.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的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39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条件是()。

  •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年满十八周岁
  •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年满十六周岁
40

下列选项不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 A.法院
  • B.检察院
  • C.政府
  • D.国家总工会
41

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 A.最高审判机关
  • B.专门审判机关
  • C.最高司法机关
  • D.特别审判机关
43

关于宪法规范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具有根本的创制性,是国家各种具体制度的最终根据及渊源
  • B.宪法规范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
  • C.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反比,与对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正比
  • D.宪法规范具有稳定性
44

在法理学上,法的部门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标准是()。

  • A.法律调整的对象
  • B.法律调整的后果
  • C.法律调整的频率
  • D.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45

宪法存在的最终价值指向()。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 B.国家的利益
  • C.全社会的利益
  • D.公民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