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犯罪预备
 - B.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不构成犯罪
 
- A.李某发现丁某与自己的妻子通奸,遂当场将丁某打成重伤
 - B.精神病人赵某拿刀捅向张某,被张某一脚踢飞,致其死亡
 - C.王某知道付某意图杀害自己,在付某从商店购买匕首返回途中,先下手将付某杀害
 - D.钱某携巨款赶路,唐某紧跟其身后,钱某以为唐某图谋不轨,遂将唐某打伤。后查明,唐某因家中孩子生病,急于回家照顾
 
- A.王某可将电脑交给执勤警察,也可以自己用
 - B.王某联系李某后声称可以返还,但要求李某支付50元快递费
 - C.李某登报悬赏3000元寻找电脑,王某表示愿意归还,但李某以悬赏金额过高为由只同意支付1000元
 - D.王某将电脑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发布招领公告,经过6个月无人认领,电脑应归王某所有
 
- A.矿藏、水流、海域
 - B.农民宅基地
 - C.野生动植物资源
 - D.无线电频谱资源
 
- A.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 B.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 C.用人单位发现本单位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况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
 - D.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不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的费用
 
- A.阴天——晴天——阴天
 - B.进步——倒退——进步
 - C.动乱——稳定——动乱
 - D.分裂——统一——分裂
 
- A.87000元37000元
 - B.57000元26000元
 - C.98000元48000元
 - D.120000元15000元
 
- A.将原因当成结果
 - B.将个别当成一般
 - C.将部分当成整体
 - D.将要素当成系统
 
- A.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C.事物的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 A.人口多,底子薄
 - B.环境恶化严重
 -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改革开放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D.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 A.国家副主席
 - B.中央军委副主席
 - C.国务院副总理
 -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 B.事物之间的对立是绝对的
 - C.事物之间的否定是有条件的
 - D.事物之间的转化是绝对的
 
-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 B.事物量变的最佳点
 - C.矛盾的主要方面
 - D.矛盾的次要方面
 
- A.过失杀人罪
 - B.故意杀人罪
 - C.虐待罪
 - D.遗弃罪
 
- A.下行文
 - B.越级行文
 - C.平行文
 - D.上行文
 
- A.行政拘留
 - B.拘役
 - C.司法拘留
 - D.刑事拘留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A.社会和谐
 - B.改革开放
 - C.和平发展
 - D.公平正义
 
- A.甲对乙错
 - B.甲错乙对
 - C.甲乙都错
 - D.甲乙都对
 
- A.半小时
 - B.一小时
 - C.一个半小时
 - D.两小时
 
- A.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B.调整经济结构
 - C.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D.保障和改善民生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党的基本路线
 -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A.城乡发展一体化
 - B.城镇化
 -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D.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 A.参加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
 - B.帮助、指导职工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 C.要求单位纠正违反民主管理制度的行为
 - D.认为单位处分职工不适当的提出意见
 
- 26
 - 
									
“今隶”指的是()。
 
- A.秦代的隶书
 - B.汉代的隶书
 - C.古代的隶书
 - D.现代的隶书
 
- A.部分行为能力人
 - B.完全行为能力人
 - C.无行为能力人
 - D.限制行为能力人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 B.内因能够加速或者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 C.外因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 D.外因能够加速或者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 A.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由其代表机构行使
 - B.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 C.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对外也可依出资比例予以清偿
 - D.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完全平等,所以国家机关不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A.双方协商
 - B.向人民法院起诉
 - C.向旅游投诉受理机构申请调解
 - D.在未达成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 A.保障和改善民生
 - B.创新驱动发展规划
 - C.城镇化建设
 - D.化境保护
 
- A.有期徒刑
 - B.拘留
 - C.管制
 - D.拘役
 
- A.中法战争
 - B.中日甲午战争
 - C.鸦片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34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房顶被风掀翻是由于屋内的大气压力高于室外的大气压力
 - B.用手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内气压始终髙于胎内气压
 - C.高海拔地区气压低于平原地区是由于氧浓度变化造成的
 - D.轮胎充气后,内胎气压升高、摩擦力增大,起到了缓冲作用
 
- A.可以不执行相减原则
 - B.可以执行相减原则
 - C.无需执行吸收原则
 - D.仍需执行相加原则
 
- A.赤潮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而出现急剧繁殖或大量地聚集在一起,使大面积的海水颜色发生改变的一种现象
 - B.赤潮是一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消耗了海水中的氧气,使海水变成“死水”
 - C.全球气温上升,也会对赤潮的形成产生影响
 - D.赤潮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使海水形成褐红色
 
- A.电能
 - B.水能
 - C.生物能
 - D.风能
 
- 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 B.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 C.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 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 A.海水温度异常增高
 - B.全国大范围髙温和干旱
 - C.大气层出现臭氧空洞
 - D.原本少雨地区暴雨成灾
 
- A.精神懈怠的危险
 - B.能力不足的危险
 - C.脱离群众的危险
 - D.消极腐败的危险
 
- A.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依据
 - B.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后发展为法律文件
 - C.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 D.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 A.对文件中根据实际需要而创设或使用的有关名词术语含义的规定
 - B.对该文件与其他文件的关系的规定
 - C.对不同文字文本效用的规定
 - D.对附件效用数量的规定
 
- A.《雅》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 B.《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 C.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 D.《西游记》和《水浒传》为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 A.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
 - B.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 C.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减少一半以上
 - D.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
 
- A.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建国一百周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 C.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D.建国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 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 D.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定力没有变
 
- A.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
 - B.空气湿度很低时就会发生雾霾天气
 - C.雾霾天气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
 - D.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