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医疗机构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 B.医疗机构未按照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报告,调差、评价和处理
- C.医疗机构不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
- D.医疗机构没有向相关部门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 A.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应是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备中药调剂员资格
- B.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3年以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中药采购人员应是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
- C.中药采购人员应是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 D.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应具备执业药师资格
- A.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含麻黄碱复方制剂,除处方药按处方制剂销售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5个最小包装
- B.药品零售企业不得开架销售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应设专柜由专人管理
- C.从事含麻黄碱复方制剂批发业务的药品经营企业,应具有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经营资质
- D.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应查验购买者的身份证件并进行登记
- A.乙发布广告,宣传其生产的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称“6个月临床观察,96.7%患者的语言、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 B.甲通过电视台发布其所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的广告
- C.丁通过某网站发布其所生产的枸橼酸西他那肺片的广告
- D.丙为其配置的医疗机构制剂,通过某医学杂志发布广告
- A.所有零售药店主要管理者具备执业药师资格
- B.实施执业药师国家资格互认,完善国际执业药师交流
- C.健全执业药师制度体系,强化继续教育与实训培养
- D.所有零售药店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
- A.医疗机构仅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品种
- B.委托其他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
- C.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
- D.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临床需要的市场上无供应的中药饮片
- A.疫苗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B.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
- C.疫苗运输工具和接送人签字
- D.疫苗启运和到达时间
- A.该药品零售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
- B.对该药品零售企业的行为应按照销售假药进行处罚
- C.由设区的市级卫生主管部门给予处罚
- D.该药品零售企业应经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从事该药品的零售业务
- A.经治医师报告
- B.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 C.药品经营企业报告
- D.药品生产企业报告
- A.复方大青叶合剂为中药一级保护品种
- B.中药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申请延长保护期限
- C.擅自仿制和生产复方大青叶合剂的,以生产假药论处
- D.这6家企业必须是中国境内的生产企业
- A.变更质量负责人属于许可事项变更,扩大经营范围属于登记事项变更
- B.变更企业负责人属于登记事项变更,扩大经营范围属于许可事项变更
- C.变更质量负责人和扩大经营范围都属于登记事项变更
- D.变更质量负责人和扩大经营范围都属于许可事项变更
- A.生马钱子
- B.疫苗
- C.苯巴比妥
- D.A型肉毒素
- A.属于《药物经营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
- B.属于应该重新办理《药物经营许可证》的事项
- C.属于《药物经营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
- D.属于只需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的企业注册登记事项变更
- A.第一类精神药品
- B.含麻黄碱复方制剂
- C.第二类精神药
- D.A型肉毒素
- A.人血白蛋白属于西药制剂,未超出该企业许可经营范围
- B.人血白蛋白尚未售出,不应按超经营范围处罚
- C.违规销售生物制品,属于超许可证经营范围的行为
- D.不明原因的陈列生物制品,不属于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
- A.2019年4月7日至2019年10月7日
- B.2019年7月8日至2019年10月8日
- C.2019年10月7日至2020年4月7日
- D.2019年10月8日至2020年1月8日
- A.甲具有医师处方权,可以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
- B.不管甲是否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才可以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
- C.因疾病治疗需要,凭医疗诊断书,甲可以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
- D.不管甲是否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都不能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
- A.《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为5年
- B.A综合医院向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办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 C.A综合医院须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向本省(区、市)范围内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
- D.A综合医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变更应当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 A.甲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在医院内有处方权,也自动有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资格
- B.如果甲经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后获得副高级职称,即可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
- C.甲应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
- D.甲应经A综合医院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
- A.2019年6月30日
- B.2019年7月1日
- C.2019年7月4日
- D.2019年7月5日
- A.乙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原件
- B.乙企业销售人员签名的身份证复印件
- C.加盖乙企业公章原印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 D.乙企业的药品养护记录
- A.L如果是乙类非处方药,甲企业可以采取赠送的方式
- B.甲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取赠送药品的方式
- C.L是近效期药品,甲企业不得赠送近效期药品
- D.L如果是甲类非处方药,甲企业可以采取赠送的方式
- A.保存期限应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在2020年7月以后可以将供货单位的相关凭证和记录销毁
- B.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且应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在2020年7月以后可以将供货单位的相关微盘和记录销毁
- C.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在2023年5月5日以后可以将供货单位的相关凭证和记录销毁
- D..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在2020年5月5日以后可以将供货单位的相关凭证和记录销毁
- A.抗菌药物清退意见只能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提出
- B.清退品种或者品规原则上不得重新进入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 C.清退意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
- D.清退意见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 A.执业药师不在岗时,调剂药品H
- B.执业药师不在岗时,销售药品I、J
- C.执业药师不在岗时,未挂牌告知
- D.执业药师不在岗时,销售药品K
- A.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药学部门提出意见,经抗菌药物管理组全体成员审议同意
- B.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抗菌药物管理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审议同意
- C.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药学部门提出意见,经抗菌药物管理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并须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审核同意
- D.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药学部门提出意见,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二分之一以上委员审核同意
- A.加强处方审核,如果患者为运动员时,应该拒绝调剂
- B.对包装标签标示“运动员慎用”的药品一律不得上架陈列
- C.对含兴奋剂的药品必须采用专柜双人双锁,专用账册
- D.对调剂的处方保存2年
- A.老包装的B药必须在变更包装、标注“运动员慎用”后,才能继续流通使用
- B.B药应按含兴奋剂药品管理
- C.新老包装的B药均应按处方药严格管理
- D.老包装的B药在有效期内可继续流通使用
- A.A药属于甲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范围(化学药制剂),按照处方药管理
- B.甲企业应对A药参照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措施实施严格管理
- C.A药是药品零售企业禁止购销的品种,甲企业不能再从具备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A药
- D.甲企业可以市场短缺、没有可供货源为由,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临时购进A药
- A.在有效期内可以继续销售和使用,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 B.在2015年版《兴奋剂目录》发布后不得继续销售
- C.将20盒A药按规定销售至医疗机构
- D.20盒A药应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