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蛋白质
- B.还原糖的检查
- C.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 D.亚硫酸盐和可溶性淀粉
- E.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 A.马钱子碱
- B.金鸡纳碱
- C.莨菪碱
- D.那可汀
- E.其他生物碱
- A.苯巴比妥
- B.盐酸氯丙嗪片
- C.地西泮片
- D.盐酸氯丙嗪注射剂
- E.氯氮<IMG border=0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b4/3d45784b2660f1eefd2a63e58b5bcc.gif">片
- A.砝码受蚀
- B.天平两臂不等长
- C.称量中样品受潮
- D.观察者对终点不敏感
- E.温度变化对测定有较大影响
- A.直接滴定
- B.剩余滴定
- C.置换滴定
- D.间接滴定
- E.空白滴定
- A.需已知药物的吸收系数
- B.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应接近
- C.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
- D.可以在任何波长处测定
- 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之一
- A.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 B.对比空白实验的一致性
- C.比较吸收度比值的一致性
- D.比较<IMG border=0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85/f486f0506b87e01749f606aead7535.jpg">的一致性
- E.对比吸收光谱的特征参数
- A.色谱柱的尺寸
- B.特殊指定的色谱柱的材料
- C.固定相品种
- D.检测器的种类
- E.固定液涂布浓度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绝对误差
- B.相对误差
- C.系统误差
- D.偶然误差 ( )由某种确定的原因引起的误差。
- A.纯水
- B.液氨
- C.冰醋酸
- D.甲苯
- E.甲醇 苯酚、水杨酸、盐酸、高氯酸的均化溶剂应选择的溶剂为(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测定维生素C时采用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测定维生素E时采用
- 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测定维生素K时采用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测定维生素B<SUB>1</SUB>时采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
- 正确
- 错误
- 15
-
气相色谱法(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与过氧化氢反应,显血红色
- B.加盐酸加热使水解,与亚硝酸钠和碱性β-萘酚显红色
- C.与硫氢酸铵反应,析出白色结晶
- D.与三硝基苯酚反应,产生黄色沉淀
- E.遇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受热呈油状 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反应为(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Marquis反应
- B.绿奎宁反应
- C.Vitaili反应
- D.双缩脲反应 硫酸奎宁的特征鉴别反应为( )。
- 正确
- 错误
- A.醋酸铅棉花
- B.溴化汞试纸
- C.金属锌与盐酸
- D.碘化钾和酸性氯化亚锡试液 砷盐检查中产生新生态氢需要的试药为( )。
- 正确
- 错误
- A.淀粉指示剂
- B.喹哪啶红-亚甲蓝混合指示剂
- C.二苯胺指示剂
- D.邻二氮菲指示剂
- E.酚酞指示剂 非水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原料药的含量,应选( )。
- A.22.44
- B.22.43
- C.22.42
- D.22.40
- E.22.45 22.4449修约后的数字为( )。
- 正确
- 错误
- A.三氯化铁反应
- B.羟肟酸铁反应
- C.戊烯二醛反应
- D.与强酸显色反应
- E.麦芽酚反应
- A.紫外检测器
- B.荧光检测器
- C.热导检测器
- 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E.质谱检测器
- A.非水溶液滴定法
- B.溴酸钾法
- C.HPLC法
- D.紫外分光光度法
- E.旋光法
- A.1.301
- B.2.601
- C.13.01
- D.26.01
- E.18.01
- A.非水溶液滴定法
- B.紫外分光光度法
- C.氮测定法
- D.亚硝酸钠滴定法
- E.碘量法
- A.与缓冲液和电场强度成正比
- B.与电泳淌度和电场强度成反比
- C.与电泳淌度和电荷数成反比
- D.与电泳淌度和电场强度成正比
- E.与电泳淌度和样品浓度成正比
- A.酸量法
- B.碱量法
- C.银量法
- D.溴量法
- E.比色法
- A.Fe<SUP>3+</SUP>水解
- B.所含羧基与Fe<SUP>3+</SUP>成盐
- C.Fe<SUP>3+</SUP>氧化其所含酚羟基成醌
- D.所含酚羟基将Fe<SUP>3+</SUP>还原成Fe<SUP>2+ </SUP>E.所含酚羟基与Fe<SUP>3+</SUP>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
- A.0.001%
- B.0.01%
- C.0.1%
- D.1.0%
- E.1.5%
- A.是某些物质受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后发出的
- B.荧光的能量大于激发光的能量
- C.荧光的波长长于激发光
- D.荧光的平均寿命很短
- E.除去激发光源,荧光立即熄灭
- A.0.20g
- B.2.0g
- C.0.020g
- D.1.0g
- E.0.10g
- A.亚硫酸盐
- B.铁盐
- C.有机溶剂残留量
- D.炽灼残渣
- E.干燥失重
- A.药监局制定
- B.国务院制定
- C.卫生部制定
- D.药典委员会制定
- E.中检所制定
- A.1/1000
- B.1/100
- C.1/1万
- D.1/10万
- E.1/100万
- A.结晶紫
- B.碘化钾-淀粉
- C.偶氮紫
- D.碘液
- E.电位法
- A.0.2ml、
- B.0.4ml
- C.2ml
- D.1ml
- E.3ml
- A.闭经
- B.凝血功能亢进
- C.乳汁减少
- D.乳汁增多
- E.功能性子宫出血
- A.紫杉醇
- B.长春碱
- C.紫杉特尔
- D.L-门冬酰胺酶
- E.喜树碱
- A.利尿同时可能引起高血钾
- B.利尿作用较强
- C.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 D.促进K+-Na+交换
- E.常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
- A.可提高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
- B.可抑制钙离子内流,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 C.可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 D.目前作为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常规用药
- E.此类药物包括扎莫特罗、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
- A.属苯烷胺类钙拮抗药
- B.主要不良反应为外周水肿
- C.可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
- D.可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治疗
- E.明显抑制房室传导
- A.降低自律性
- B.加快传导速度
- C.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
- D.减慢传导
- E.以上均不对
- A.抑制ACE,产生血管舒张作用
- B.减少醛固醇分泌
- C.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
- D.抑制缓激肽水解
- E.特异性肾血管扩张
- A.中枢性镇痛作用
- B.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 C.激活了脑内“抗痛系统”
- D.阻断痛觉传导
- E.激动阿片受体
- A.青霉素
- B.多粘菌素
- C.氨苄西林
- D.头孢拉定
- E.卡那霉素
- A.阿替洛尔
- B.吲哚洛尔
- C.拉贝洛尔
- D.美托洛尔
- E.噻吗洛尔
- A.为高效广谱抗生素
- B.对麻风杆菌有强大抑制作用
- C.与其他抗结核药问无交叉耐药性
- D.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 E.作用机制为选择性抑制细菌依赖性DNA的RNA聚合酶
- A.窦性心动过速
- B.虹膜睫状体炎
- C.胃肠绞痛
- D.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 E.感染性休克伴高热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阿霉素
- B.环磷酰胺
- C.博来霉素
- D.顺铂
- E.L-门冬酰胺酶 大剂量可产生耳毒性,出现耳鸣、听力减低的药物为( )。
- 58
-
癫痫大发作首选(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卡马西平
- B.苯妥英钠
- C.丙戊酸钠
- D.地西泮
- E.乙琥胺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 )。
- 正确
- 错误
- A.干扰菌体RNA的合成
- B.干扰细菌叶酸的合成
- C.抑制分枝杆菌酸的合成
- D.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 E.抑制细菌依赖性DNA的RNA聚合酶 异烟肼的抗结核菌作用原理为( )。
- 正确
- 错误
- 65
-
过敏性休克首选(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酚妥拉明
- B.肾上腺素
- C.去氧肾上腺素
- D.异丙肾上腺素
- E.阿托品 盗汗可选用(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胰岛素
- B.甲硫氧嘧啶
- C.二甲双胍
- D.甲巯咪唑
- E.格列苯脲 胰岛素依赖型重症糖尿病宜用( )。
- 正确
- 错误
- A.减慢药物灭活,作用增强
- B.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 C.加速药物灭活,作用减弱
- D.竞争性对抗
- E.抗凝作用基本不变 双香豆素与苯巴比妥合用( )。
- A.硝酸甘油
- B.硝苯地平
- C.普萘洛尔
- D.双嘧达莫
- E.地尔硫<IMG border=0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d/f8f791106f895c9417cebf41fca40a.gif"> 易产生耐受性的抗心绞痛药是(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地高辛
- B.洋地黄毒苷
- C.维司力农
- D.多巴酚丁胺
- E.毒毛花苷K 血浆半衰期最长的强心苷是(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奎尼丁
- B.利多卡因
- C.普萘洛尔
- D.维拉帕米
- E.阿托品 窦性心动过缓宜选用( )。
- A.变态反应
- B.特异质反应
- C.副作用
- D.毒性反应
- E.后遗效应 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的反应是( )。
- 正确
- 错误
- A.6-巯基嘌呤
- B.环磷酰胺
- C.白消安
- D.博来霉素
- E.多柔比星
- A.吡喹酮
- B.酒石酸锑钾
- C.乙胺嗪
- D.哌嗪
- E.噻嘧啶
- A.磺胺醋酰
- B.磺胺嘧啶
- C.磺胺多辛
- D.柳氮磺吡啶
- E.磺胺异噁唑
- A.肺炎球菌
- B.脑膜炎球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溶血性链球菌
- E.白喉杆菌
- A.溶血链球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军团菌
- D.沙眼衣原体
- E.大肠杆菌
- A.严重精神障碍
- B.消化道溃疡
- C.骨质疏松
- D.可发生肾上腺危象
- E.糖尿病
- 88
-
天然的雌激素是( )。
- A.雌二醇
- B.戊酸雌二醇
- C.炔雌醚
- D.尼尔雌醇
- E.己烯雌酚
- A.不受月经周期限制
- B.每月只需服用1次
- C.可替代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 D.同居14天以内服用1片即可
- E.以上都不是
- A.叶酸
- B.维生素K
- C.硫酸亚铁
- D.维生素B<SUB>12</SUB>
- E.卡巴克洛
- A.激动H<SUB>1</SUB>受体
- B.阻断H<SUB>1</SUB>受体
- C.激动H<SUB>2</SUB>受体
- D.阻断M受体
- E.激动D<SUB>2</SUB>受体
- A.镇痛作用强
- B.成瘾性较吗啡小
- C.作用持续时间长
- D.抑制呼吸作用弱
- E.镇咳作用比吗啡强
- A.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 B.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相同
- C.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中枢
- D.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有效
- E.长期应用易产生耐受及成瘾性
- A.丙戊酸钠
- B.乙琥胺
- C.卡马西平
- D.苯巴比妥
- E.苯妥英钠
- A.哌替啶
- B.吗啡
- C.氯丙嗪
- D.氯氮平
- E.利血平
- A.增加Cl-通道开放时间
- B.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
- C.激动GABA<SUB>B</SUB>受体
- D.使骨骼肌松弛
- E.增加Cl-通道开放频率
- A.为连续用药,可不择手段地获得药品
- B.用药量有加大的趋势
- C.停药后病人有戒断症状
- D.对用药本人危害不大
- E.以上都不是
- A.治疗作用
- B.后遗效应
- C.变态反应
- D.毒性反应
- E.副作用
- A.升高血糖
- B.轻、中度心性水肿的首选药
- C.促进尿酸排泄
- D.有降压作用
- E.轻度抑制碳酸酐酶
- 100
-
治疗外周神经痛可选用( )。
- A.苯巴比妥
- B.地西泮
- C.卡马西平
- D.乙琥胺
- E.丙戊酸钠
- A.利多卡因
- B.维拉帕米
- C.乙胺碘呋酮
- D.普萘洛尔
- E.奎尼丁
- 102
-
可乐定的降压机制主要是( )。
- A.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 B.使交感递质耗竭
- C.阻断中枢与外周a<SUB>2</SUB>受体
- D.激动中枢与外周a<SUB>2</SUB>受体
- E.阻断血管a<SUB>1</SUB>受体
- A.苯海拉明
- B.异丙嗪
- C.阿司咪唑
- D.吡苄明
- E.氯苯那敏
- A.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 B.心室纤颤
-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D.心房纤颤
- E.室性早搏
- A.最小有效量
- B.治疗剂量
- C.中毒剂量
- D.阈剂量
- E.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