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 B.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
- C.可以减少给药次数
- 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 E.常称为透皮治疗系统
- A.克拉维酸
- B.氨苄西林
- C.阿莫西林
- D.头孢羟氨苄
- E.头孢克洛
- A.染菌
- B.变色
- C.产生气体
- D.热原反应
- E.出现可见异物与不溶性微粒
- A.UV
- B.IR
- C.GC
- D.HPLC-MS
- E.GC-MS
- A.无菌,生产时需要注意灭菌符合标准
- B.冲洗剂在适宜条件下目测,应澄清
- C.应调节至等渗
- D.开启后应立即使用,不得在开启后保存或再次使用
- E.冲洗剂的容器应符合注射剂容器的
- A.栓剂
- B.气雾剂
- C.膜剂
- D.分散片
- E.乳膏剂
- A.0.05h<sup>-1</sup>
- B.0.06h<sup>-1</sup>
- C.0.07h<sup>-1</sup>
- D.0.08h<sup>-1</sup>
- E.0.09h<sup>-1</sup>
- A.水解反应
- B.还原反应
- C.氧化脱卤素
- D.N-脱甲基
- E.氧化成砜
- A.秋水仙碱
- B.丙磺舒
- C.别嘌醇
- D.非布索坦
- E.苯溴马隆
- A.戒断综合征
- B.耐药性
- C.耐受性
- D.低敏性
- E.高敏性
- A.戒断综合征
- B.耐药性
- C.耐受性
- D.低敏性
- E.高敏性
- A.戒断综合征
- B.耐药性
- C.耐受性
- D.低敏性
- E.高敏性
- A.吸收
- B.分布
- C.代谢
- D.排泄
- E.消除
- A.吸收
- B.分布
- C.代谢
- D.排泄
- E.消除
- A.吸收
- B.分布
- C.代谢
- D.排泄
- E.消除
- A.包隔离层
- B.包粉衣层
- C.包糖衣层
- D.包有色糖衣层
- E.打光
- 17
-
不适宜用作矫味剂的是
- A.苯甲酸
- B.甜菊苷
- C.薄荷油
- D.糖精钠
- E.单糖浆
- 18
-
有关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 A.乳剂中的药物吸收快,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B.水包油型乳剂中的液滴分散度大,不利于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 C.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使用方便
- D.外用乳剂能改善药物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
- E.静脉注射乳剂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 19
-
片剂的物料塑性较差会造成
- A.裂片
- B.黏冲
- C.片重差异超限
- D.均匀度不合格
- E.崩解超限
- A.渗透效率
- B.溶解速率
- C.胃排空速度
- D.解离度
- E.酸碱度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渗透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
- A.阿拉伯胶
- B.西黄蓍胶
- C.豆磷脂
- D.脂肪酸山梨坦
- E.十二烷基硫酸钠
- 22
-
吗啡的代谢为
- A.N-去烷基再脱氨基
- B.酚羟基的葡萄糖醛苷化
- C.亚砜基氧化为砜基或还原为硫醚
- D,羟基化与N-去甲基化
- E.双键的环氧化再选择性水解
- 23
-
与异丙托溴铵不符的是
- A.为M胆碱受体拮抗剂
- B.具有莨菪碱的一般理化性质
- C.在酸碱条件下均比较稳定
- D.分子中托品酸是消旋体
- E.不易透过血一脑屏障,中枢副作用低
- 24
-
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
- B.除无菌外还必须无热原
- C.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 D.为保证无菌,需添加抑菌剂
- E.澄明度应符合要求
- 25
-
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
- A.控释膜材料
- B.骨架材料
- C.压敏胶
- D.背衬材料
- E.药库材料 TTS的常用材料分别是
- A.将对光、湿度和氧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微囊,可防止药物的降解
- B.利用缓、控释材料将药物微囊化后,可延缓药物释放
- C.油类药物或挥发性药物不适宜制成微囊
- D.PLA是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囊材
- E.将不同药物分别包囊后,可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
- A.降压药
- B.抗心绞痛药
- C.抗生素
- D.抗哮喘药
- E.抗溃疡药
- 28
-
属于抗有丝分裂的药物是
- A.伊马替尼
- B.他莫昔芬
- C.氨鲁米特
- D.氟他胺
- E.紫杉醇
- A.高分子溶液是热力学稳定系统
- B.以水为溶剂的高分子溶液也称胶浆剂
- C.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较高
- D.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动液体
- E.高分子水溶液不带电荷
- 30
-
药物微囊化的特点不包括
- A.可改善制剂外观
- B.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 C.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 D.可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 E.可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 A.系统移交
- B.竣工图绘制
- C.系统综合效能测定与调试
- D.各种记录和文件的整理归档
- A.还原代谢
- B.氧化代谢
- C.甲基化代谢
- D.开环代谢
- E.水解代谢
- A.药物在皮肤内蓄积作用有利于皮肤疾病的治疗
- B.汗液可使角质层水化从而增加角质层渗透性
- C.皮肤给药只能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 D.真皮上部存在毛细血管系统,药物到达真皮即可很快地被吸收
- E.药物经皮肤附属器的吸收不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 34
-
孟鲁司特为
- A.M胆碱受体拮抗剂
- B.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C.白三烯受体激动剂
- D.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E.β2受体激动剂
- A.助悬剂
- B.致孔剂
- C.成膜剂
- D.乳化剂
- E.增塑剂
- 36
-
非诺贝特属于
- A.中枢性降压药
- B.苯氧乙酸类降血脂药
- C.强心药
- D.抗心绞痛药
- E.烟酸类降血脂药
- A.导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 B.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固定可靠
- C.轿厢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
- D.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可以有连续缝隙
- A.水泥套管
- B.铸铁套管
- C.金属套管
- D.瓷质套管
- A.滴定分析法
- B.化学分析法
- C.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 D.红外分光光度法
- E.色谱分析法
- A.羟丙甲纤维素
- B.单硬脂酸甘油酯
- C.大豆磷脂
- D.无毒聚氯乙烯
- E.乙基纤维素
- A.渗透泵片是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
- B.渗透泵型片的释药速度与pH有关
- C.渗透泵型片的释药速度与半渗透膜的厚度、渗透性、片芯的处方、释药小孔的直径有关
- D.渗透泵型片以零级释药
- E.渗透泵型片剂工艺较难,价格较贵
- A.1Ω
- B.2Ω
- C.3Ω
- D.4Ω
- A.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 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
- C.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
- 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 E.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
- 44
-
结构中含有噻嗪环的是
- A.氧氟沙星
- B.洛美沙星
- C.环丙沙星
- D.诺氟沙星
- E.芦氟沙星
- 45
-
解痉药654-2是指
- A.天然的山莨菪碱
- B.人工合成的山莨菪碱
- C.天然的东莨菪碱
- D.人工合成的东莨菪碱
- E.人工合成的丁溴东莨菪碱
- A.责令其停止施工
- B.责令其停止使用
- C.纳入抽查范围
- D.予以处罚
- 47
-
用PEG修饰的脂质体是
- A.长循环脂质体
- B.免疫脂质体
- C.半乳糖修饰的脂质体
- D.甘露糖修饰的脂质体
- E.热敏感脂质体
- A.5%
- B.10%
- C.15%
- D.20%
- A.硝酸异山梨酯
- B.双嘧达莫
- C.美托洛尔
- D.地尔硫萆
- E.氟伐他汀
- A.非洛地平
- B.贝那普利
- C.厄贝沙坦
- D.哌唑嗪
- E.利血平
- 51
-
维拉帕米的特点是
- A.不含手性碳,但遇光极不稳定,会产生光歧化反应
- B.含有苯并硫氮杂革结构
- C.具有芳烷基胺结构
- D.二氢吡啶母核,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
- E.具有三苯哌嗪结构
- 52
-
属于肠溶包衣材料的是
- A.Ⅱ号、Ⅲ号丙烯酸树脂
- B.羟丙甲纤维素
- C.硅橡胶
- D.离子交换树脂
- E.鞣酸
- A.哌替啶
- B.布桂嗪
- C.右丙氧芬
- D.布洛芬
- E.曲马多
- A.0.5m
- B.1.0m
- C.1.5m
- D.1.8m
- A.在酶催化下进行
- B.无需酶的催化即可进行
- C.形成水溶性代谢物,有利于排泄
- D.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 E.形成极性更大的化合物
- 56
-
属于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的是
- A.胰岛素
- B.格列齐特
- C.吡格列酮
- D.米格列醇
- E.二甲双胍
- A.福辛普利
- B.氯沙坦
- C.赖诺普利
- D.缬沙坦
- E.厄贝沙坦
- A.12‰
- B.8‰
- C.6‰
- D.5‰
- A.4
- B.5
- C.8
- D.10
- 60
-
普萘洛尔的作用靶点是
-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 B.β肾上腺素受体
- C.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 D.钙离子通道
- E.钾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