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有关磺胺类抗菌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氨基苯磺酰胺为必需结构
  • B.苯环为必需基团
  • C.苯环上有取代基活性增加
  • D.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 E.与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不同
2

结构式中含有亚砜基团产生手性中心的药物是

  • A.兰索拉唑
  • B.西咪替丁
  • C.法莫替丁
  • D.泮托拉唑
  • E.雷贝拉唑
3

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

  • A.碱性条件下易水解
  • B.酸性条件下,β一碳原子易发生消旋化
  • C.露置空气中与光线下易氧化
  • D.易形成多聚物
  • E.侧链易脱羧
4

下列药物中在光照下会发生颜色变化的有

  • A.硫喷妥钠
  • B.卡马西平
  • C.苯妥英钠
  • D.氯丙嗪
  • E.奋乃静
5

关于解热镇痛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镇痛范围仅限于对牙痛。肌肉痛、头痛等慢性钝痛,对创伤性疼痛和内脏绞痛无效
  • B.除苯胺类药物外,均有一定消炎作用
  • C.按化学结构分为芳基烷酸类、苯胺类和毗唑酮类
  • D.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作用于体内环氧酶,从而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
  • E.该类药物化学性质稳定,不宜分解
6

美沙酮结构中含有的基团有

  • A.二甲氨基
  • B.哌啶环
  • C.苯环
  • D.酮羰基
  • E.氢化菲环
7

某8岁男孩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有

  • A.哌拉西林
  • B.罗红霉素
  • C.环丙沙星
  • D.盐酸多西环素
  • E.左氧氟沙星
8

以化学结构分类,抗精神失常药可分为

  • A.吩噻嗪类
  • B.噻吨类
  • C.巴比妥类
  • D.丁酰苯类
  • E.二苯并二氮革类
9

治疗脚气病及多发性神经炎和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是

  • A.维生素E
  • B.维生素A
  • C.维生素B1
  • D.维生素B2
  • E.维生素B6
10

临床用于治疗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等的药物是

  • A.维生素E
  • B.维生素A
  • C.维生素B1
  • D.维生素B2
  • E.维生素B6
11

治疗干眼症、夜盲症、皮肤干燥、角膜软化症等的药物是

  • A.维生素E
  • B.维生素A
  • C.维生素B1
  • D.维生素B2
  • E.维生素B6
13

用于习惯性流产、不育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药物是

  • A.维生素E
  • B.维生素A
  • C.维生素B1
  • D.维生素B2
  • E.维生素B6
14

对第VIl时脑神经有损坏,可引起耳聋的是

  • A.青霉素
  • B.头孢噻肟钠
  • C.克拉霉素
  • D.克拉维酸钾
  • E.阿米卡星
15

不可逆l3-内酰胺酶抑制药

  • A.青霉素
  • B.头孢噻肟钠
  • C.克拉霉素
  • D.克拉维酸钾
  • E.阿米卡星
16

结构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有三个光学异构体的药物是

  • A.左氧氟沙星
  • B.盐酸乙胺丁醇
  • C.利巴韦林
  • D.齐多夫定
  • E.磺胺嘧啶
18

对肾有毒性的药物是

  • A.青霉素
  • B.头孢噻肟钠
  • C.克拉霉素
  • D.克拉维酸钾
  • E.阿米卡星
19

属于青霉烷砜类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 A.氨曲南
  • B.亚胺培南
  • C.舒巴坦钠
  • D.克拉维酸钾
  • E.替莫西林
20

结构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药物是

  • A.左氧氟沙星
  • B.盐酸乙胺丁醇
  • C.利巴韦林
  • D.齐多夫定
  • E.磺胺嘧啶
21

属于碳青霉烯类的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 A.氨曲南
  • B.亚胺培南
  • C.舒巴坦钠
  • D.克拉维酸钾
  • E.替莫西林
22

属于氧青霉烷类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 A.氨曲南
  • B.亚胺培南
  • C.舒巴坦钠
  • D.克拉维酸钾
  • E.替莫西林
23

以噻唑为母环的药物是

  • A.盐酸赛庚啶
  • B.富马酸酮替芬
  • C.马来酸氯苯那敏
  • D.奥美拉唑
  • E.法奠替丁
24

又名为扑尔敏的药物是

  • A.盐酸赛庚啶
  • B.富马酸酮替芬
  • C.马来酸氯苯那敏
  • D.奥美拉唑
  • E.法奠替丁
25

属于H+,K+.ATP酶抑制药的是

  • A.盐酸赛庚啶
  • B.富马酸酮替芬
  • C.马来酸氯苯那敏
  • D.奥美拉唑
  • E.法奠替丁
26

含有1.5分子结晶水的Hl受体拮抗药是

  • A.盐酸赛庚啶
  • B.富马酸酮替芬
  • C.马来酸氯苯那敏
  • D.奥美拉唑
  • E.法奠替丁
27

含有噻吩环的药物是

  • A.盐酸赛庚啶
  • B.富马酸酮替芬
  • C.马来酸氯苯那敏
  • D.奥美拉唑
  • E.法奠替丁
29

在体内R型异构体可转化为S型异构体的是

  • A.水杨酸
  • B.秋水仙碱
  • C.塞来昔布
  • D.布洛芬
  • E.萘丁美酮
30

为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药的口服抗抑郁药是

  • A.盐酸氯丙嗪
  • B.氟西汀
  • C.阿米替林
  • D.唑吡坦
  • E.吗氯贝胺
31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选择性消炎作用的是

  • A.水杨酸
  • B.秋水仙碱
  • C.塞来昔布
  • D.布洛芬
  • E.萘丁美酮
32

对环氧合酶.2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是

  • A.水杨酸
  • B.秋水仙碱
  • C.塞来昔布
  • D.布洛芬
  • E.萘丁美酮
33

为选择性和可逆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药的抗抑郁药是

  • A.盐酸氯丙嗪
  • B.氟西汀
  • C.阿米替林
  • D.唑吡坦
  • E.吗氯贝胺
34

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的是

  • A.盐酸氯丙嗪
  • B.氟西汀
  • C.阿米替林
  • D.唑吡坦
  • E.吗氯贝胺
35

维生素C的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予,4个光学异构体,其中活性最强的是

  • A.L一(一)-抗坏血酸
  • B.D一(+)-抗坏血酸
  • C.L-(+)-抗坏血酸
  • D.D-(一)-抗坏血酸
  • E.同样强度
36

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药,具有三环结构的是

  • A.盐酸氯丙嗪
  • B.氟西汀
  • C.阿米替林
  • D.唑吡坦
  • E.吗氯贝胺
37

红霉素的结构类型属于

  • A.氨基糖苷类
  • B.四环素类
  • C.大环内酯类
  • D.β-内酰胺类
  • E.氯霉素类
38

对甲氧苄啶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结构中含有三个甲氧基
  • B.属于磺胺类抗菌药
  • C.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使其抗菌作用增强
  • D.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 E.又名为甲氧苄胺嘧啶
39

临床上使用单一光学异构体的质子泵抑制药是

  • A.奥美拉唑
  • B.兰索拉唑
  • C.泮托拉唑
  • D.雷贝拉唑
  • E.埃索美拉唑
41

巴比妥类药物的解离度与药物的pKa和环境的pH有关。在生理pH=7.4时,分子态形式和离子态形式比例接近的巴比妥类药物是

  • A.异戊巴比妥(pKa7.9)
  • B.司可巴比妥(pKa7.9)
  • C.戊巴比妥(pKa8.0)
  • D.海索比妥(pKa8.4)
  • E.苯巴比妥(pKa7.3)
42

同时具有l6位

  • A.甲基和9位氟原子,抗炎活性强,钠潴留作用小的药物是
  • B.醋酸氢化可的松
  • C.醋酸氟轻松
  • D.醋酸地塞米松
  • E.醋酸泼尼松龙
  • F.醋酸曲安奈德
43

符合下列结构的药物是

  • A.自消安
  • B.环磷酰胺
  • C.美法仑
  • D.卡铂
  • E.卡莫司汀
44

当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出现中毒时,可选用的解毒药物是

  • A.磷酸苯丙哌林
  • B.乙酰半胱氨酸
  • C.盐酸溴己新
  • D.羧甲司坦
  • E.右美沙芬
45

具有如下结构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

  • A.抗高血压
  • B.降血脂
  • C.抗心律失常
  • D.抗心绞痛
  • E.强心药
46

大多数强效抗胆碱药物的分子中,氮原子通常位于

  • A.伯胺或伸胺
  • B.叔胺或季铵盐
  • C.硝基
  • D.酰胺
  • E.四氮唑
47

以下药物中右旋休药效高的是

  • A.氧氟沙星
  • B.贝诺酯
  • C.萘丁美酮
  • D.萘普生
  • E.安乃近
48

下列药物中属于氨基酮类合成麒痛药的是

  • A.萘丁美酮
  • B.盐酸纳洛酮
  • C.盐酸胺碘酮
  • D.右丙氧芬
  • E.盐酸曲马朵
49

结构与甲状腺素类似,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

  • A.盐酸胺碘酮
  • B.盐酸普鲁卡因胺
  • C.奎尼丁
  • D.盐酸美西律
  • E.盐酸普罗帕酮
51

固体分散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 A.溶剂法
  • B.熔融法
  • C.研磨法
  • D.相分离.凝聚法
  • E.重结晶法
52

具有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物质

  • A.二甲亚砜
  • B.微粉硅胶
  • C.月桂氮革酮
  • D.薄荷脑
  • E.乳糖
53

可用作混悬剂中稳定剂的有

  • A.增溶剂
  • B.助悬剂
  • C.乳化剂
  • D.润湿剂
  • E.絮凝剂
54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

  • A.粒径
  • B.搅拌速度
  • C.温度
  • D.同离子效应
  • E.药物的晶型
55

有关高分子溶液剂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 B.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与溶胶不同,有较高的渗透压
  • C.制备高分子溶液剂要经过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过程
  • D.有限溶胀过程,常需加以搅拌或加热等步骤才能完成
  • E.形成高分子溶液过程称为胶溶
56

关于D值与2值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所需的时间
  • B.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10%所需的时间
  • C.D值小,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强
  • D.D值小,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差
  • E.z值系指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减少到原来的l/10时所需升高的温度值
57

可用于静脉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剂有

  • A.豆磷脂
  • B.阿拉伯胶
  • C.卵磷脂
  • D.普朗尼克F68
  • E.明胶
58

膜剂的特点有

  • A.含量准确
  • B.稳定性好
  • C.多层膜可实现控制释药
  • D.成膜材料用量大
  • E.载药量少,仅适用于剂量小的药物
59

注射液污染热原的途径有

  • A.从灭菌注射用水中带入
  • B.从其他原辅料中带入
  • C.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设备等带入
  • D.从制备环境中带入
  • E.从输液器带入
60

不宜制成硬胶囊的药物

  • A.具有不良臭味的药物
  • B.吸湿性强的药物
  • C.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 D.药物水溶液或乙醇溶液
  • E.难溶性药物
61

有关肛门栓剂中药物吸收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栓剂使用时塞入越深,药物吸收越好
  • B.栓剂的吸收与在直肠中的保留时间成正比
  • C.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易溶解于体液中,有利于吸收
  • D.pKa>10的弱碱性药物,吸收较慢
  • E.基质的溶解特性与药物相反时,有利于药物的释放与吸收
62

下列组分中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崩解剂的是

  • A.淀粉、L-HPC、HPC
  • B.HPMC、PVP、L-HPC
  • C.PVPP、HPC、CMS.NA
  • D.CCNa、PVPP、CMS-Na
  • E.淀粉、L-HPC、CMS-NA
63

巴比妥类中毒抢救时,给予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 A.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
  • 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 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 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 E.有利于排泄
64

吗啡与阿托品联合使用的目的是

  • A.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
  • 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 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 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 E.有利于排泄
65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前停止滴注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 A.C=ko(1-e-kl)VK
  • B.logC'=(-k/2.303)t'+log(1(k0/Vk)
  • C.logC'=(-k/2.303)t'+log[ko(1-e-kt)/VK)]
  • D.logC=(-k/2.303)t+logC0
  • E.logX=(-k/2.303)t+logXo
66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过程中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 A.C=ko(1-e-kl)VK
  • B.logC'=(-k/2.303)t'+log(1(k0/Vk)
  • C.logC'=(-k/2.303)t'+log[ko(1-e-kt)/VK)]
  • D.logC=(-k/2.303)t+logC0
  • E.logX=(-k/2.303)t+logXo
67

药物从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的过程为

  • A.肠肝循环
  • B.首关效应
  • C.胃排空速率
  • D.吸收
  • E.分布
68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后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 A.C=ko(1-e-kl)VK
  • B.logC'=(-k/2.303)t'+log(1(k0/Vk)
  • C.logC'=(-k/2.303)t'+log[ko(1-e-kt)/VK)]
  • D.logC=(-k/2.303)t+logC0
  • E.logX=(-k/2.303)t+logXo
70

药物从给药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的过程为

  • A.肠肝循环
  • B.首关效应
  • C.胃排空速率
  • D.吸收
  • E.分布
71

聚乙烯是

  • A.溶蚀性骨架材料
  • B.亲水凝胶型骨架材料
  • C.不溶性骨架材料
  • D.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半透膜材料
  • E.常舟的植入剂材料
72

羟丙甲纤维素是

  • A.溶蚀性骨架材料
  • B.亲水凝胶型骨架材料
  • C.不溶性骨架材料
  • D.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半透膜材料
  • E.常舟的植入剂材料
73

硬脂酸是

  • A.溶蚀性骨架材料
  • B.亲水凝胶型骨架材料
  • C.不溶性骨架材料
  • D.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半透膜材料
  • E.常舟的植入剂材料
74

肠溶性固体分散物载体材料是

  • A.PVP
  • B.EC
  • C.HPMCP
  • D.MCC
  • E.EudragitRL、RS
75

水溶性固体分散物载体材料是

  • A.PVP
  • B.EC
  • C.HPMCP
  • D.MCC
  • E.EudragitRL、RS
76

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是

  • A.r一环糊精
  • B.甲基一β-环糊精
  • C.a-环糊精
  • D.乙基-β-环糊精衍生物
  • E.β-环糊精
77

疏水性环糊精衍生物是

  • A.r一环糊精
  • B.甲基一β-环糊精
  • C.a-环糊精
  • D.乙基-β-环糊精衍生物
  • E.β-环糊精
78

已被《中国药典》收载的、最常用的包合材料是

  • A.r一环糊精
  • B.甲基一β-环糊精
  • C.a-环糊精
  • D.乙基-β-环糊精衍生物
  • E.β-环糊精
79

由6个葡萄糖分子形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是

  • A.r一环糊精
  • B.甲基一β-环糊精
  • C.a-环糊精
  • D.乙基-β-环糊精衍生物
  • E.β-环糊精
80

离子强度对药物降解反应影响的方程式是

  • A.k=Ae-E/RT
  • B.Logk=logk-kZAZB/E
  • C.10gk=logkH+-pH
  • D.10gk=logko+1.02ZAZBpl/2
  • E.logk=logkoHlogkw+pH
81

温度对药物降解反应影响的方程式是

  • A.k=Ae-E/RT
  • B.Logk=logk-kZAZB/E
  • C.10gk=logkH+-pH
  • D.10gk=logko+1.02ZAZBpl/2
  • E.logk=logkoHlogkw+pH
82

专属酸催化对降解速度常数影响的方式程式是

  • A.k=Ae-E/RT
  • B.Logk=logk-kZAZB/E
  • C.10gk=logkH+-pH
  • D.10gk=logko+1.02ZAZBpl/2
  • E.logk=logkoHlogkw+pH
83

溶剂介电常数对药物降解反应的影响方程式是

  • A.k=Ae-E/RT
  • B.Logk=logk-kZAZB/E
  • C.10gk=logkH+-pH
  • D.10gk=logko+1.02ZAZBpl/2
  • E.logk=logkoHlogkw+pH
84

涂剂是

  • A.清洗阴道、尿道的液体制剂
  • B.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
  • C.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
  • D.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
  • E.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口、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85

搽剂是

  • A.清洗阴道、尿道的液体制剂
  • B.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
  • C.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
  • D.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
  • E.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口、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86

洗剂是

  • A.清洗阴道、尿道的液体制剂
  • B.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
  • C.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
  • D.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
  • E.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口、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87

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是

  • A.糖浆剂
  • B.溶胶剂
  • C.芳香水剂
  • D.高分子溶液剂
  • E.溶液剂
88

低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是

  • A.糖浆剂
  • B.溶胶剂
  • C.芳香水剂
  • D.高分子溶液剂
  • E.溶液剂
89

固体药物以l~100nm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液体分散体系是

  • A.糖浆剂
  • B.溶胶剂
  • C.芳香水剂
  • D.高分子溶液剂
  • E.溶液剂
90

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是

  • A.糖浆剂
  • B.溶胶剂
  • C.芳香水剂
  • D.高分子溶液剂
  • E.溶液剂
91

氯化钠在醋酸可的松混悬型注射液处方中的作用是

  • A.渗透压调节剂
  • B.抑菌剂
  • C.助悬剂
  • D.润湿剂
  • E.抗氧剂
92

聚山梨酯80在醋酸可的松混悬型注射液处方中的作用是

  • A.渗透压调节剂
  • B.抑菌剂
  • C.助悬剂
  • D.润湿剂
  • E.抗氧剂
93

羧甲基纤维素钠在醋酸可的松混悬型注射液处方中的作用是

  • A.渗透压调节剂
  • B.抑菌剂
  • C.助悬剂
  • D.润湿剂
  • E.抗氧剂
94

O/W乳膏剂中常用的防腐剂是

  • A.月桂醇硫酸钠
  • B.羊毛脂
  • C.丙二醇
  • D.羟苯乙酯
  • E.凡士林
95

硫柳汞在醋酸可的松混悬型注射液处方中的作用是

  • A.渗透压调节剂
  • B.抑菌剂
  • C.助悬剂
  • D.润湿剂
  • E.抗氧剂
96

O/W乳膏剂中常用的乳化剂是

  • A.月桂醇硫酸钠
  • B.羊毛脂
  • C.丙二醇
  • D.羟苯乙酯
  • E.凡士林
97

O/W乳膏剂中常用的保湿剂是

  • A.月桂醇硫酸钠
  • B.羊毛脂
  • C.丙二醇
  • D.羟苯乙酯
  • E.凡士林
98

干燥失重不得超过2.0%的剂型是

  • A.气雾剂
  • B.颗粒剂
  • C.胶囊剂
  • D.软膏剂
  • E.膜剂
99

需要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是

  • A.气雾剂
  • B.颗粒剂
  • C.胶囊剂
  • D.软膏剂
  • E.膜剂
100

需要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 A.气雾剂
  • B.颗粒剂
  • C.胶囊剂
  • D.软膏剂
  • E.膜剂
101

具有焦耳.汤姆逊冷却效应,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粉碎设备是

  • A.球磨机
  • B.气流式粉碎机
  • C.V型混合机
  • D.冲击式粉碎机
  • E.胶体磨
102

物料在定子和转子间的缝隙问受剪切作用而制成混悬剂或乳剂的设备是

  • A.球磨机
  • B.气流式粉碎机
  • C.V型混合机
  • D.冲击式粉碎机
  • E.胶体磨
103

崩解时限为60min的是

  • A.普通压制片
  • B.分散片
  • C.糖衣片
  • D.咀嚼片
  • E.口含片
104

利用热能除去湿物料中水分或其他溶剂的过程

  • A.传热过程
  • B.传质过程
  • C.干燥过程
  • D.辐射干燥
  • E.介电加热干燥
105

崩解时限为l5min的是

  • A.普通压制片
  • B.分散片
  • C.糖衣片
  • D.咀嚼片
  • E.口含片
106

湿物料中的水分不断气化并向热空气中移动的过程

  • A.传热过程
  • B.传质过程
  • C.干燥过程
  • D.辐射干燥
  • E.介电加热干燥
107

黏合力强、可用于增加片剂的硬度,但吸湿性较强的辅料是

  • A.硫酸钙
  • B.微晶纤维素
  • C.淀粉
  • D.糖粉
  • E.药用碳酸钙
108

滴眼剂的给药途径属于

  • A.腔道给药
  • B.黏膜给药
  • C.注射给药
  • D.皮肤给药
  • E.呼吸道给药
109

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干黏合剂”使周的辅料是

  • A.硫酸钙
  • B.微晶纤维素
  • C.淀粉
  • D.糖粉
  • E.药用碳酸钙
110

舌下片剂的给药途径属于

  • A.腔道给药
  • B.黏膜给药
  • C.注射给药
  • D.皮肤给药
  • E.呼吸道给药
111

大多数药物穿过生物膜的扩散转运速度

  • A.与药物的解离常数无关
  • B.与吸收部位浓度差成正比
  • C.取决于载体的作用
  • D.取决于给药途径
  • E.与药物的脂溶性无关
112

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处理方法,不包括

  • A.改变贮存条件
  • B.改变调配次序
  • C.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 D.调整溶液的pH
  • E.测定药动学参数
113

有关TTs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避免肝的首关效应
  • B.可减少给药次数
  • C.可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
  • 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贮库作用
  • E.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
11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 A.注入法
  • B.化学交联固化法
  • C.超声波分散法
  • D.逆相蒸发法
  • E.薄膜分散法
116

固体分散物的特点不包括

  • A.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 B.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 C.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D.采用水溶性载体材料可达到缓释作用
  • E.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
117

属于化学法制备微囊的方法是

  • A.单凝聚法
  • B.复凝聚法
  • C.溶剂.非溶剂法
  • D.辐射交联法
  • E.喷雾干燥法
119

关于稳定性试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制剂必须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 B.原料药只需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长期试验
  • C.为避免浪费,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应尽可能少量生产
  • D.长期试验的温度是60"C,相对湿度是75%
  • E.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均只需一批供试品
120

可用于酸性和碱性溶液杀菌剂的表面活性剂是

  •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等量混合物
  • E.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量混合物
122

不能用于制备乳剂的方法是

  • A.油中乳化剂法
  • B.水中乳化剂法
  • C.相转移乳化法
  • D.两相交替加入法
  • E.新生皂法
123

关于注射液配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供注射用的原料药,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 B.配液方式有浓配法和稀配法
  • C.配制所用注射用水,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2h
  • D.活性炭在碱溶液中吸附作用较强,在酸性溶液中有时出现“胶溶”或脱吸附作用
  • E.配制油性注射液一般先将注射用油在150~160℃灭菌1-2h
124

关于热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热原是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 B.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阳性杆菌产生的热原
  • C.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 D.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
  • E.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和致热中心
125

有关眼膏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眼膏剂具有疗效持久、能减轻眼睑对眼球摩擦的特点
  • B.用于眼外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
  • C.眼膏剂成品中不得检验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 D.制备眼膏剂所用的容器与包装材料均应严格灭菌
  • E.不溶性药物应先研成细粉并通过1号筛,再制成混悬型眼膏剂
126

有关膜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膜剂的给药途径较多,但不能用作皮肤创伤的覆盖
  • B.膜剂的种类有单层膜、多层膜和夹心膜
  • C.合成高分子成膜材料的成膜性能优于天然高分子物质
  • D.膜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无明显气泡
  • E.膜莉由主药、成膜材料和附加剂组成
127

关于软膏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软膏剂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
  • B.对于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能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 C.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
  • D.软膏剂应具有适当的黏稠度且易于涂布
  • E.混悬型软膏剂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检出>180目的粒子
129

有关片剂质量检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观应色泽均匀、无杂斑、无异物
  • B.≥l0.30g的片重差异限度为J:5.0%
  • C.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是15min
  • D.浸膏片的崩解时限是60min
  • E.若A+1.45S>15.0,则片剂的含量均匀度不合格
130

有关栓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栓剂属于固体剂型
  • B.栓剂的重量与基质的密度无关
  • C.栓剂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 D.肛门栓可通过直肠吸收药物,产生全身作用
  • E.栓剂中的药物不受胃肠pH的破坏
131

有关胶囊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常用硬胶囊的容积以5号为最大,0号为最小
  • B.硬胶囊是由囊体和囊帽组成的
  • C.软胶囊的囊壁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构成
  • D.软胶囊中的液体介质可以使用植物油
  • E.软胶囊中的液体介质可以使用PEG400
132

影响片剂成形的因素不包括

  • A.药物的可压性
  • B.药物的熔点
  • C.药物的结晶形态
  • D.药物的密度
  • E.颗粒中的含水量
133

对物料恒速干燥阶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物料内部的水分及时补充到物料表面
  • B.物料表面的水分气化过程完全与纯水的气化情况相同
  • C.干燥速率主要受物料外部条件的影响
  • D.提高空气流速可以加快干燥速率
  • E.降低空气温度或提高空气中湿度可以加快干燥速率
134

可作片剂崩解剂使用的辅料是

  • A.CMC—Na
  • B.CMS—Na
  • C.PEG4000
  • D.HPC
  • E.P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