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叙述与维生素C相符的是

  • A.其水溶液为中性
  • B.存在连二烯醇结构,水溶液显酸性
  • C.固体在干燥时稳定,在潮湿和光照下,颜色逐渐变黄
  • D.在碳酸氢钠或稀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可生成3一烯醇钠盐,而2一羟基因与羰基形成氢键酸性弱于3一羟基,不能形成钠盐
  • E.在强碱性条件下,内酯水解开环
2

下列关于洛伐他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中含δ内酯环
  • B.不属于前体药物
  • C.在贮存过程中,其六元内酯环上的羟基会被氧化
  • D.在酸碱催化下,内酯环可迅速水解
  • E.HMG-C.oA.还原酶
3

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有

  • A.亚胺培南
  • B.克拉维酸钾
  • C.氨曲南
  • D.舒巴坦钠
  • E.甲氧苄啶
4

糖皮质激素的结构特点为

  • A.将21位羟基酯化可延长作用时间
  • B.1,2位的碳脱氢,抗炎活性增强
  • C.9a位引入氟原子,抗炎作用增强,但钠潴留也增强
  • D.6位碳引入氟原子后口服吸收率增加
  • E.在9位碳引入氟的同时16位引入羟基或甲基可消除9位引入氟引起的钠潴留
5

含两个手性碳全合成的他汀类药物有

  • A.洛伐他汀
  • B.阿伐他汀
  • C.辛伐他汀
  • D.氟伐他汀
  • E.瑞舒伐他汀
6

具有如下化学结构的药物与下列哪些药物的药理作用一致

  • A.沙美特罗
  • B.索他洛尔
  • C.沙丁胺醇
  • D.普萘洛尔
  • E.班布特罗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皮质激素与盐皮质激素类的差别在于17位有没有甲基
  • B.醋酸地塞米松甲醇溶液与碱性酒石酸酮共热,生成氧化亚铜的橙红色沉淀
  • C.醋酸地塞米松固体在空气中稳定,对光不敏感
  • D.甾体化合物含有环戊烷并多氢蒽母核
  • E.糖皮质激素都是以孕甾烷为母体的
8

环磷酰胺在肿瘤组织中的代谢产物是

  • A.4一羟基环磷酰胺
  • B.4一酮基环磷酰胺
  • C.磷酰氮芥
  • D.去甲氮芥
  • E.丙烯醛
9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水杨酸
  • B.秋水仙碱
  • C.塞来昔布
  • D.布洛芬
  • E.吲哚美辛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选择性的消炎作用
10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吗啡喃结构
  • B.苯吗喃结构
  • C.哌啶结构
  • D.氨基酮结构
  • E.环己基胺结构    盐酸美沙酮含有
13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阿奇霉素
  • B.罗红霉素
  • C.克拉霉素
  • D.琥乙红霉素
  • E.麦迪霉素    含氮原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抗生素是
14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奥沙西泮
  • B.三唑仑
  • C.左吡坦
  • D.艾斯佐匹克隆
  • E.扎来普隆    结构中含有吡咯烷酮,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达80%的药物
15

异烟肼属于

  • 正确
  • 错误
16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作为酶诱导剂可增强代谢酶活性,最初服药2周内导致进行性血药浓度下降和t1/2缩短
  • B.在体内被乙酰化酶代谢,具有高浓度此酶的个体代谢较快,需要调节给药剂量
  • C.在体内羟基氧化代谢为羧酸,失去生物活性,昼夜内口服量一半以上原形药物由尿排出
  • D.半衰期短,排泄快,因此使用剂量大,以及只对结核杆菌有效,故很少单独使用
  • E.在pH 5.5或更低时具有抗结核活性,使结核杆菌不能生长,口服吸收迅速    利福平属于
18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克拉维酸钾
  • B.舒巴坦钠
  • C.亚胺培南
  • D.氨曲南
  • E.甲氧苄啶    具有氧青霉烷结构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
20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赖诺普利
  • B.福辛普利
  • C.马来酸依那普利
  • D.卡托普利
  • E.雷米普利    含磷酰基,在体内可经肝或肾双通道代谢生成活性物的ACE抑制剂是
21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0/3491f3e398ea0a7657cc8fadf08ded.jpg" height="98" width="171" />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70/e5736deda9aa1c630d798c834d1005.jpg" height="107" width="159" />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1/783b168d9e7bfaacdf65607280960b.jpg" height="99" width="171" />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c/72143d9256c084234ba36c880b7f82.jpg" height="105" width="201" />
  • E.<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c/e95f442f248a8f51ee024c90a061ce.jpg" height="96" width="126" />&nbsp;&nbsp;&nbsp;&nbsp;尼莫地平
22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苯妥英钠
  • B.阿苯达唑
  • C.利多卡因
  • D.普萘洛尔
  • E.舒林酸&nbsp;&nbsp;&nbsp;&nbsp;体内代谢产物生物活性比原药提高的药物是
23

下列对阿司匹林叙述错误的是

  • A.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
  • B.阿司匹林可溶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 C.结构中有酚羟基
  • D.有较强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 E.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用于防治动脉血栓和心肌梗死
24

可以作为抗晕动药的是

  • A.氯雷他定
  • B.盐酸苯海拉明
  • C.马来酸氯苯那敏
  • D.盐酸西替利嗪
  • E.盐酸赛庚啶
25

对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描述错误的是

  • A.含有一个结晶水时为固体
  • B.水溶液不稳定,溶解后应在短期内使用
  • C.代谢后生成去甲氮芥,直接产生烷基化作用
  • D.代谢后产生成4一羟基磷酰胺,直接产生烷基化作用
  • E.代谢后生成丙烯醛,可引起膀胱毒性
26

盐酸雷尼替丁的化学结构是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d/59c2b5d8db587d1c87b3d5a344e6e0.jpg" height="56" width="142" />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8/eb67ecac2fbb4c31a40adb65c1278d.jpg" height="48" width="225" />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c/ce1d016e3656cdf911d7b9a03deba0.jpg" height="121" width="189" />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14/526844614b60507062e4db709cc35f.jpg" height="48" width="227" />
  • E.<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2/1dc6f8c2cad08159e54a21b6c924a9.jpg" height="96" width="206" />
27

有较强的亲脂性、易通过血脑屏障、并适用于脑肿瘤治疗的药物是

  • A.美法仑
  • B.塞替派
  • C.顺铂
  • D.环磷酰胺
  • E.卡莫司汀
28

结构中存在两个手性中心,临床上使用右旋体的药物是

  • A.硫酸链霉素
  • B.盐酸乙胺丁醇
  • C.吡嗪酰胺
  • D.对氨基水杨酸钠
  • E.利福平
29

抑制细菌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发挥作用,口服代谢后尿液呈橘红色的是

  • A.利福平
  • B.异烟肼
  • C.对氨基水杨酸
  • D.乙胺丁醇
  • E.比嗪酰胺
30

关于甲硝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碱性条件下,酰胺键发生水解反应,失去活性
  • B.具有硝基呋喃结构,羟基被乙磺酰基取代得到衍生物替硝唑
  • C.对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的作用较好,对多数厌氧菌无效
  • D.在体内代谢为2一羟甲基甲硝唑和硝基眯唑的乙酸衍生物,失去活性
  • E.加氢氧化钠溶液温热后即显紫红色,滴加盐酸成酸性后变成黄色,再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则变成橙红色
31

  • A.抗高血压药
  • B.抗心绞痛药
  • C.抗心力衰竭药
  • D.抗心律失常药
  • E.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32

第一个上市的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是

  • A.茚地那韦
  • B.利巴韦林
  • C.司他夫定
  • D.阿昔洛韦
  • E.奥司他韦
33

吩噻嗪类药物所特有的毒副反应是

  • A.胃肠道刺激
  • B.肝脏损坏
  • C.肾脏损坏
  • D.光毒化过敏反应
  • E.凝血障碍
34

关于加巴喷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巴喷丁是GABA的环状衍生物,具有较高脂溶性
  • B.加巴喷丁口服易吸收,在体内不代谢,以原型从尿中排除
  • C.加巴喷丁对神经性疼痛有效
  • D.加巴喷丁通过作用GABA受体而发挥作用
  • E.加巴喷丁可与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使用
35

关于维生素A醋酸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A醋酸酯对酸不稳定
  • B.维生素A醋酸酯对紫外线稳定
  • C.维生素A醋酸酯易被空气氧化
  • D.维生素A醋酸酯化学稳定性比维生素A好
  • E.维生素A醋酸酯长期储存时,会发生异构化,使活性下降
36

下列非甾体抗炎药中哪一个具有1,2一苯并噻嗪类的基本结构

  • A.吡罗昔康
  • B.吲哚美辛
  • C.羟布宗
  • D.芬布芬
  • E.非诺洛芬
37

丙酸氟替卡松被推荐为治疗哮喘的吸入药物,其理由是该药在体内可水解代谢成

  • A.无活性17α硫代羧酸衍生物,避免皮质激素的全身作用
  • B.无活性17β-硫代羧酸衍生物,避免皮质激素的全身作用
  • C.活性17α硫代羧酸衍生物,使其治疗作用增强
  • D.活性17β-硫代羧酸衍生物,使其治疗作用增强
  • E.氟替卡松,发挥治疗作用
38

仅可作皮肤外用药的是

  • A.醋酸泼尼松龙
  • B.醋酸氢化可的松
  • C.醋酸氟轻松
  • D.醋酸甲地孕酮
  • E.醋酸地塞米松
39

对混悬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悬剂中可加入一些高分子物质抑制结晶生长
  • B.沉降体积比小说明混悬剂稳定
  • C.干混悬剂有利于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
  • D.重新分散试验中使混悬剂重新分散所需次数越多,混悬剂越稳定
  • E.混悬剂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40

对注射用无菌粉末描述正确的是

  • A.简称粉针剂
  • B.对热不稳定或易水解的药物宜制成此剂型
  • C.按无菌操作法操作
  • D.为无菌的干燥粉末或海绵状物
  • E.只能通过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来制备
41

下列关于缓控释制剂评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缓控释制剂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检查
  • B.缓控释制剂需进行体外崩解度检查
  • C.缓控释制剂应进行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 D.缓控释制剂不必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试验
  • E.释放度检查时释放介质的量要能使药物溶出保持良好的漏槽状态
42

以下哪些因素是影响乳剂乳化的因素

  • A.乳化剂的性质
  • B.相容积分数
  • C.乳化的温度与时间
  • D.乳化剂的用量
  • E.以上均不是
43

玻璃器皿除热原可采用

  • A.高温法
  • B.蒸馏法
  • C.吸附法
  • D.酸碱法
  • E.凝胶过滤法
44

用PEG类作为基质制备滴丸剂不可选用的冷凝液有

  • A.液状石蜡
  • B.水
  • C.甲基硅油
  • D.乙醇
  • E.植物油
45

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有

  • A.离子交换树脂法
  • B.电渗析法
  • C.反渗透法
  • D.重蒸馏法
  • E.凝胶过滤法
46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有

  • A.pH
  • B.温度
  • C.溶剂
  • D.离子强度
  • E.光线
47

影响筛分的因素有

  • A.物料粒度
  • B.物料含湿量
  • C.物料中粒子形状
  • D.物料粒密度
  • E.筛分装置参数设置
48

某药物制剂的处方为: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5g,乙醇296.5g,维生素C 1.0g,HFA-13a适量,共制成1000g,对该处方的分析及制法描述正确的有

  • A.维生素C为抗氧剂
  • B.HFA一13a为抛射剂
  • C.乙醇为助溶剂
  • D.制备时采用压灌法压人HFA-13a
  • E.此处方为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混悬剂
49

纯化水常作为

  • A.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
  • B.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
  • C.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
  • D.中药注射剂灭菌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
  • E.中药滴眼液灭菌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
50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静脉注射
  • B.口服制剂
  • C.肌内注射
  • D.气雾剂
  • E.经皮吸收制剂&nbsp;&nbsp;&nbsp;&nbsp;直接进入体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百分之百利用
51

甘油明胶可用于

  • A.凝胶剂
  • B.软膏剂
  • C.注射剂
  • D.栓剂
  • E.胶囊壳
52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D.值
  • B.Z值
  • C.F0值
  • D.F值
  • E.Z0值&nbsp;&nbsp;&nbsp;&nbsp;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是
54

羧甲基淀粉钠

  • 正确
  • 错误
55

氢化植物油

  • 正确
  • 错误
56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pH调节剂
  • B.抗氧剂
  • C.金属络合剂
  • D.溶剂
  • E.主药&nbsp;&nbsp;&nbsp;&nbsp;维生素C注射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分别为&nbsp;&nbsp;&nbsp;&nbsp;NaHC03
57

NaHS03

  • 正确
  • 错误
58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润滑剂
  • B.崩解剂
  • C.着色剂
  • D.黏合剂或润湿剂
  • E.稀释剂&nbsp;&nbsp;&nbsp;&nbsp;甘露醇
61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高温试验
  • B.高湿度试验
  • C.强光照射试验
  • D.加速试验
  • E.长期试验&nbsp;&nbsp;&nbsp;&nbsp;供试品要求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六个月
62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ZEtA电位降低
  •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
  •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 E.乳化剂类型改变&nbsp;&nbsp;&nbsp;&nbsp;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现象的原因是&nbsp;&nbsp;&nbsp;&nbsp;分层
63

絮凝

  • 正确
  • 错误
64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海藻酸钠
  • B.大豆磷脂
  • C.硅橡胶
  • D.动物脂肪
  • E.CAP&nbsp;&nbsp;&nbsp;&nbsp;可用于制备脂质体
66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碘值
  • B.酸值
  • C.皂化值
  • D.氧化值
  • E.还原值&nbsp;&nbsp;&nbsp;&nbsp;表明注射用油中不饱和键的多少
68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颗粒剂
  • B.搽剂
  • C.气雾剂
  • D.软膏剂
  • E.洗剂&nbsp;&nbsp;&nbsp;&nbsp;固体剂型是
69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主动转运
  • B.促进扩散
  • C.吞噬
  • D.膜孔转运
  • E.被动转运&nbsp;&nbsp;&nbsp;&nbsp;逆浓度梯度
70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乳剂不稳定的原因是

  • A.分层
  • B.转相
  • C.酸败
  • D.絮凝
  • E.破裂&nbsp;&nbsp;&nbsp;&nbsp;ZEtA电位降低产生
71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为下列制剂选择最适宜的制备方法

  • A.共沉淀法
  • B.交联剂固化法
  • C.胶束聚合法
  • D.注入法
  • E.重结晶法&nbsp;&nbsp;&nbsp;&nbsp;β环糊精包含物
72

固体分散体

  • 正确
  • 错误
73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气体型注射剂
  • B.溶液型注射剂
  • C.乳剂型注射剂
  • D.混悬型注射剂
  • E.注射用无菌粉末&nbsp;&nbsp;&nbsp;&nbsp;难溶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宜制成
74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判断不同H1B.值下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A.3~8
  • B.8~16
  • C. 13~18
  • D.13~16
  • E.7~9&nbsp;&nbsp;&nbsp;&nbsp;增溶剂
75

o/w型乳化剂

  • 正确
  • 错误
76

下列各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山梨酸
  • 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C.甲基纤维素
  • D.微粉硅胶
  • E.聚乙二醇400&nbsp;&nbsp;&nbsp;&nbsp;片剂中的助流剂
78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未解离型分子比解离型容易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膜
  • B.解离型药物可以通过生物膜含水小孔通道吸收
  • C.脂溶性越强,药物吸收率越高
  • D.分子量较小的药物更容易透过生物膜
  • E.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与药物脂溶性无关
79

润滑剂是在片剂压片时哪个过程加入

  • A.制粒时
  • B.药物粉碎时
  • C.颗粒整粒
  • D.颗粒干燥
  • E.混入黏合剂或湿润剂中
80

下列关于渗透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泵片是由药物、半透膜、渗透性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
  • B.片芯为水溶性药物和辅料
  • C.水可通过半透膜,使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形成渗透压差
  • D.药物通过细孔流出,其流量与渗透进的水量相等
  • E.渗透泵片剂的释药速率与pH有关
82

下列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 A.磁性靶向制剂
  • B.热敏脂质体
  • C.pH敏感脂质体
  • D.长循环脂质体
  • E.栓塞靶向制剂
83

油脂性的基质的灭菌方法可选用

  • A.热压灭菌
  • B.干热灭菌
  • C.气体灭菌
  • D.紫外线灭菌
  • E.流通蒸汽灭菌
84

下列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

  • A.沉淀
  • B.潮解
  • C.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 D.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 E.粒径变化
85

可用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材料是

  • A.阿拉伯胶一琼脂
  • B.西黄芪胶一阿拉伯胶
  • C.阿拉伯胶一明胶
  • D.西黄芪胶一果胶
  • E.阿拉伯胶一羧甲基纤维素钠
86

关于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正确表述是

  • A.血药浓度下降的速度与血药浓度一次方成正比
  • B.血药浓度下降的速度与血药浓度二次方成正比
  • C.当Km》C时,生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是常数
  • D.在药物浓度较大时,生物半衰期随血药浓度增大而减小
  • E.非线性消除的药物,其生物利用度可用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来估算
87

微粒有效径是指

  • A.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粒子直径
  • B.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粒子半径
  • C.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大小的粒子
  • D.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性质的粒子
  • E.以上说法都不对
88

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 A.乙基纤维素
  • B.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 C.微粉硅胶
  • D.甲基纤维素
  • E.甘露醇
89

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时,以下不属于抗氧化措施的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 B.加亚硫酸氢钠
  • C.调节pH为6.0~6.2
  • D.100℃,15分钟灭菌
  • E.将注射用水煮沸放冷后使用
90

表观分布容积V指

  • A.体循环血液总量
  • B.体内含药物的血液总量
  • C.体内含药物的血浆总量
  • 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 E.体内血药浓度与药量之比
91

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优点的不正确表述是

  • A.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 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 C.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 D.使药物具靶向性
  • E.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92

压片时,颗粒最适宜的含水量,应控制在

  • A.10%
  • B.2.5%
  • C.3%
  • D.7.5%
  • E.1%
93

使用乙醇作为片剂的润湿剂时,常用浓度为

  • A.40%~60%
  • B.20%~50%
  • C.35%~85%
  • D.10%~50%
  • E.30%~70%
94

对维生素C注射液错误的表述是

  •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 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使成偏碱性,避免肌注时疼痛
  • 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
  • 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
  • E.采用100℃流通蒸汽,15分钟灭菌
95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液体量
  •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1/h
  •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96

制备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哪一条是正确的

  • A.精滤、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 B.精滤、灌封、安瓿干燥灭菌后冷却为洁净区
  • C.配制、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 D.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 E.配制、精滤、灌封、灯检为洁净区
97

经皮吸收制剂的主要屏障层是

  • A.透明层
  • B.真皮层
  • C.表皮层
  • D.皮下脂肪组织
  • E.角质层
98

为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水分侵入片芯,应进行哪种工序

  • A.包隔离层
  • B.包粉衣层
  • C.包不透层
  • D.包糖衣层
  • E.打光
99

渗透泵型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 A.减小溶出
  • B.减慢扩散
  • C.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 D.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片剂膜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
  • E.片剂外面包控释膜,使药物恒速释出
100

粉体的密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松密度>颗粒密度>真密度
  • B.颗粒密度>松密度>真密度
  • C.真密度>松密度>颗粒密度
  • D.颗粒密度>真密度>松密度
  • E.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
101

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 A.装量差异
  • B.崩解时限
  • C.硬度
  • D.水分
  • E.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