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内部密押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有关气雾剂中药物吸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吸入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反比
  • B.发挥全身作用的吸人气雾剂,雾滴的粒径愈小愈好
  • C.发挥全身作用的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一般以0.5~1 μm为宜
  • D.起局部治疗作用的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一般以3.10 μm为宜
  • E.吸入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
2

宜采用单独粉碎的药物有

  • A.含糖类较多的黏性药物
  • B.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
  • C.贵重细料药
  • D.刺激性药物
  • E.含毒性成分的药物
3

属于水溶性软膏基质的有

  • A.蜂蜡
  • B.甘油明胶
  • C.聚乙二醇
  • D.液状石蜡
  • E.甲基纤维素
4

药物吸收的方式有

  • A.被动扩散
  • B.主动转运
  • C.促进扩散
  • D.胞饮
  • E.吞噬
5

可选作水溶性颗粒剂辅料的有

  • A.甘露醇
  • B.糖粉
  • C.处方中部分药材细粉
  • D.乳糖
  • E.可溶性糊精
6

已用于中药制剂研究或生产的新技术有

  • A.固体分散技术
  • B.B一环糊精包合技术
  • C.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
  • D.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E.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精制技术
7

炒黄是将药材炒至

  • A.表面呈黄色
  • B.表面呈焦褐色
  • C.种皮爆裂
  • D.发泡起鼓
  • E.较原色稍深
8

参麦注射液中的聚山梨酯一80为

  • A.抗氧剂
  • B.抑菌剂
  • C.增溶剂
  • D.金属离子络合剂
  • E.乳化剂
9

用滑石粉炮制的药物有

  • A.象皮
  • B.黄狗肾
  • C.阿胶
  • D.刺猬皮
  • E.水蛭
10

正清风痛宁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作用是

  • A.抗氧剂
  • B.抑菌剂
  • C.增溶剂
  • D.金属离子络合剂
  • E.乳化剂
11

千里光眼药水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作用是

  • A.抗氧剂
  • B.抑菌剂
  • C.增溶剂
  • D.金属离子络合剂
  • E.乳化剂
12

正清风痛宁中,亚硫酸氢钠的作用是

  • A.抗氧剂
  • B.抑菌剂
  • C.增溶剂
  • D.金属离子络合剂
  • E.乳化剂
13

属于动力学不稳定分散体系的是

  • A.溶胶
  • B.混悬液
  • C.乳浊液
  • D.混悬液+乳浊液
  • E.溶胶+混悬液+乳浊液
14

属于动力学稳定分散体系的是

  • A.溶胶
  • B.混悬液
  • C.乳浊液
  • D.混悬液+乳浊液
  • E.溶胶+混悬液+乳浊液
15

乳剂放置时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称

  • A.分层
  • B.絮凝
  • C.转相
  • D.破裂
  • E.酸败
16

属于热力学不稳定分散体系的是

  • A.溶胶
  • B.混悬液
  • C.乳浊液
  • D.混悬液+乳浊液
  • E.溶胶+混悬液+乳浊液
23

乳浊液的制备可以采用

  • A.水蒸气蒸馏法
  • B.回流法
  • C.新生皂法
  • D.研磨分散法
  • E.渗漉法
24

溶胶的制备可以采用

  • A.水蒸气蒸馏法
  • B.回流法
  • C.新生皂法
  • D.研磨分散法
  • E.渗漉法
25

水杨酸与枸橼酸钠

  • A.生成分子复合物
  • B.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合物
  • C.通过复分解形成可溶性盐类
  • D.使用潜溶剂
  • E.增溶
26

薄荷水的制备可以采用

  • A.水蒸气蒸馏法
  • B.回流法
  • C.新生皂法
  • D.研磨分散法
  • E.渗漉法
27

挥发油

  • A.生成分子复合物
  • B.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合物
  • C.通过复分解形成可溶性盐类
  • D.使用潜溶剂
  • E.增溶
28

增加下列药物溶解度,需应用药剂领域的方法是碘加碘化钾

  • A.生成分子复合物
  • B.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合物
  • C.通过复分解形成可溶性盐类
  • D.使用潜溶剂
  • E.增溶
29

咖啡因加苯甲酸钠

  • A.生成分子复合物
  • B.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合物
  • C.通过复分解形成可溶性盐类
  • D.使用潜溶剂
  • E.增溶
30

石灰擦剂的分散体系属于

  • A.溶液型药剂
  • B.胶体溶液型药剂
  • C.混悬液型药剂
  • D.乳浊液型药剂
  • E.混合分散体系
31

炉甘石洗剂的分散体系属于

  • A.溶液型药剂
  • B.胶体溶液型药剂
  • C.混悬液型药剂
  • D.乳浊液型药剂
  • E.混合分散体系
32

硼酸甘油的分散体系属于

  • A.溶液型药剂
  • B.胶体溶液型药剂
  • C.混悬液型药剂
  • D.乳浊液型药剂
  • E.混合分散体系
33

硼酸甘油的分散体系属于

  • A.溶液型药剂
  • B.胶体溶液型药剂
  • C.混悬液型药剂
  • D.乳浊液型药剂
  • E.混合分散体系
34

聚维酮碘溶液的分散体系属于

  • A.溶液型药剂
  • B.胶体溶液型药剂
  • C.混悬液型药剂
  • D.乳浊液型药剂
  • E.混合分散体系
35

起泡.去污作用好的是

  • A.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D.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E.上述均不对
36

有起昙现象的是

  • A.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D.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E.上述均不对
37

杀菌作用强的是

  • A.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D.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E.上述均不对
38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

  • A.普朗尼克
  • B.新洁尔灭
  • C.卵磷脂
  • D.洗衣粉类
  • E.硅藻土
39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

  • A.普朗尼克
  • B.新洁尔灭
  • C.卵磷脂
  • D.洗衣粉类
  • E.硅藻土
40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

  • A.普朗尼克
  • B.新洁尔灭
  • C.卵磷脂
  • D.洗衣粉类
  • E.硅藻土
41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

  • A.普朗尼克
  • B.新洁尔灭
  • C.卵磷脂
  • D.洗衣粉类
  • E.硅藻土
43

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称为

  • A.外用散
  • B.调敷散
  • C.撒布散
  • D.煮散
  • E.倍散
44

醋制延胡索时,延胡索与米醋的比例是

  • A.100:10
  • B.100:15
  • C.100:20
  • D.100:25
  • E.100:30
45

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休止角和流速表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休止角大,流速快,流动性好
  • B.休止角大,流速慢,流动性好
  • C.休止角小,流速快,流动性好
  • D.休止角小,流速慢,流动性不好
  • E.休止角小,流速慢,流动性好
46

药剂学配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炸
  • B.变色
  • C.产气
  • D.聚合
  • E.潮解
47

制备时需加崩解剂的片剂是

  • A.缓释片
  • B.口含片
  • C.舌下片
  • D.浸膏片
  • E.咀嚼片
48

下列哪种药物不用麸炒法

  • A.山药
  • B.白术
  • C.僵蚕
  • D.斑蝥
  • E.枳壳
49

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穿透是指

  • A.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上
  • B.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
  • C.药物透人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
  • D.药物透过基质到达基质表面
  •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50

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

  • A.挥发油的乙醇溶液
  • B.O/W型乳剂
  • C.维生素E
  • D.橙皮酊
  • E.药物的水溶液
51

关于休止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休止角可用来描述微粉的流动性.流动性越大,休止角越大
  • B.流动性越好,形成的圆锥越矮
  • C.流动性越好,形成的圆锥越高
  • D.休止角一般在8001800范围内
  • E.休止角大一般流速也快
52

用水醇法提取不能较多除去的是

  • A.蛋白质
  • B.鞣质
  • C.多糖
  • D.淀粉
  • E.黏液质
53

可使物料瞬间干燥的是

  • A.冷冻干燥
  • B.沸腾干燥
  • C.喷雾干燥
  • D.减压干燥
  • E.鼓式干燥
54

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是

  • A.流通蒸汽灭菌法
  • B.热压灭菌法
  • C.低温间歇灭菌法
  • D.煮沸灭菌法
  • E.高速热风法
55

关于浸膏剂与流浸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制备时所用溶剂均为不同浓度的乙醇
  • B.流浸膏剂的浓度为每1 m1相当于原药材1g,而浸膏剂每1 m1相当于原药材2-5g
  • C.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成品均应测定含醇量
  • D.除另有规定外,渗漉法制备流浸膏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
  • E.浸膏剂的含水量约为5%
56

不属于浸出药剂的剂型有

  • A.汤剂
  • B.酒剂
  • C.散剂
  • D.浸膏剂
  • E.流浸膏剂
57

下列关于热压灭菌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用湿饱和蒸汽杀灭微生物
  • B.利用饱和蒸汽或过热水喷淋等手段杀灭微生物,灭菌能力强,应用最为广泛
  • C.下值控制在8~12
  • D.不适于手术器械及用具灭菌
  • E.通常温度控制在160℃-170℃
58

黄芪和白术都具有的功效是

  • A.补气升阳
  • B.固表止汗
  • C.补气利水
  • D.安胎
  • E.托毒生肌
59

雄黄的使用注意是

  • A.忌火煅
  • B.孕妇忌服
  • C.不入汤剂
  • D.不能大面积涂
  • E.不能长久或大量服
60

既能敛汗,又能安神的药物是

  • A.柏子仁
  • B.酸枣仁
  • C.五味子
  • D.五倍子
  • E.麦冬
61

具平肝潜阳之功的药物是

  • A.石决明
  • B.牡蛎
  • C.磁石
  • D.代赭石
  • E.龙骨
62

钩藤的功效是

  • A.息风止痉
  • B.解毒散结
  • C.清热平肝
  • D.通络
  • E.利尿
63

温里药的主要适应证有

  • A.风寒表证
  • B.风寒湿痹
  • C.中焦寒证
  • D.脾肾阳虚
  • E.经寒痛经
64

产后乳汁不下.常用

  • A.穿山甲
  • B.王不留行
  • C.木通
  • D.通草
  • E.翟麦
65

治寒湿中阻,常以苍术配

  • A.厚朴
  • B.佩兰
  • C.泽泻
  • D.猪苓
  • E.陈皮
66

络石藤的功效有

  • A.散寒止痛
  • B.祛风通络
  • C.利水消肿
  • D.凉血消肿
  • E.化痰散结
67

龙胆草的功效有

  • A.清热
  • B.燥湿
  • C.杀虫
  • D.利尿
  • E.泻肝火
68

菊花与桑叶均具的功效有

  • A.疏散风热
  • B.清肺润燥
  • C.平肝明目
  • D.凉血止血
  • E.清热解毒
69

温热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有

  • A.伤阳
  • B.助火
  • C.伤阴
  • D.耗气
  • E.助寒
70

炮制五味子采用

  • A.明煅法
  • B.焊法
  • C.煮法
  • D.煅淬法
  • E.蒸法
71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是

  • A.明煅法
  • B.焊法
  • C.煮法
  • D.煅淬法
  • E.蒸法
72

炮制石膏常用

  • A.明煅法
  • B.焊法
  • C.煮法
  • D.煅淬法
  • E.蒸法
73

炮制苦杏仁采用

  • A.明煅法
  • B.焊法
  • C.煮法
  • D.煅淬法
  • E.蒸法
74

炮制附子常用

  • A.明煅法
  • B.焊法
  • C.煮法
  • D.煅淬法
  • E.蒸法
76

常用砂炒法炮制的药物是

  • A.黄连
  • B.黄芩
  • C.鸡内金
  • D.山药
  • E.泽泻
77

土炒法常用于炮制

  • A.黄连
  • B.黄芩
  • C.鸡内金
  • D.山药
  • E.泽泻
78

为缓和麻黄辛散发汗作用,增强其润肺止咳之功,炮制方法应选用

  • A.酒炙法
  • B.盐炙法
  • C.醋炙法
  • D.蜜炙法
  • E.油炙法
79

主要目的为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作用的炮制方法是

  • A.酒炙法
  • B.盐炙法
  • C.醋炙法
  • D.蜜炙法
  • E.油炙法
80

宜先煎的药材是

  • A.石斛
  • B.秫米
  • C.牛黄
  • D.青蒿
  • E.蜂蜜
81

宜烊化的药材是

  • A.石斛
  • B.秫米
  • C.牛黄
  • D.青蒿
  • E.蜂蜜
82

宜后下的药材是

  • A.石斛
  • B.秫米
  • C.牛黄
  • D.青蒿
  • E.蜂蜜
83

宜包煎的药材是

  • A.石斛
  • B.秫米
  • C.牛黄
  • D.青蒿
  • E.蜂蜜
84

宜冲服的药材是

  • A.石斛
  • B.秫米
  • C.牛黄
  • D.青蒿
  • E.蜂蜜
86

常用油炙的药物是

  • A.知母
  • B.地榆
  • C.淫羊藿
  • D.苍术
  • E.柴胡
89

炒炭法用于炮制

  • A.知母
  • B.地榆
  • C.淫羊藿
  • D.苍术
  • E.柴胡
90

治热毒血痢的良药是

  • A.白头翁
  • B.蒲公英
  • C.败酱草
  • D.土茯苓
  • E.鱼腥草
91

主治肠痈腹痛的药物是

  • A.白头翁
  • B.蒲公英
  • C.败酱草
  • D.土茯苓
  • E.鱼腥草
92

治肺痈要药的是

  • A.白头翁
  • B.蒲公英
  • C.败酱草
  • D.土茯苓
  • E.鱼腥草
93

治乳痈最佳的药物是

  • A.白头翁
  • B.蒲公英
  • C.败酱草
  • D.土茯苓
  • E.鱼腥草
94

治梅毒要药的是

  • A.白头翁
  • B.蒲公英
  • C.败酱草
  • D.土茯苓
  • E.鱼腥草
95

木香止痛宜用

  • A.煨熟
  • B.醋制
  • C.酒制
  • D.盐炒
  • E.炒炭
96

木香止泻宜用

  • A.煨熟
  • B.醋制
  • C.酒制
  • D.盐炒
  • E.炒炭
97

宜生用的驱虫药是

  • A.使君子
  • B.贯众
  • C.南瓜子
  • D.雷丸
  • E.鹤草芽
98

宜炒香嚼服的驱虫药是

  • A.使君子
  • B.贯众
  • C.南瓜子
  • D.雷丸
  • E.鹤草芽
99

宜饭后用温开水调服的驱虫药是

  • A.使君子
  • B.贯众
  • C.南瓜子
  • D.雷丸
  • E.鹤草芽
100

宜早晨空腹服的是

  • A.使君子
  • B.贯众
  • C.南瓜子
  • D.雷丸
  • E.鹤草芽
101

治痰阻经络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多用

  • A.天南星
  • B.桔梗
  • C.旋覆花
  • D.半夏
  • E.白芥子
102

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多用

  • A.天南星
  • B.桔梗
  • C.旋覆花
  • D.半夏
  • E.白芥子
103

治风痰所致的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多用

  • A.天南星
  • B.桔梗
  • C.旋覆花
  • D.半夏
  • E.白芥子
104

莲子肉的功效是

  • A.清心除烦
  • B.补益肝肾
  • C.养心安神
  • D.补脾祛湿
  • E.益气养阴
105

治梅核气、结胸证多用

  • A.天南星
  • B.桔梗
  • C.旋覆花
  • D.半夏
  • E.白芥子
106

芡实的功效是

  • A.清心除烦
  • B.补益肝肾
  • C.养心安神
  • D.补脾祛湿
  • E.益气养阴
107

能清火生津的药是

  • A.党参
  • B.人参
  • C.西洋参
  • D.太子参
  • E.刺五加
108

能大补元气的药是

  • A.党参
  • B.人参
  • C.西洋参
  • D.太子参
  • E.刺五加
109

能安神益智的药是

  • A.党参
  • B.人参
  • C.西洋参
  • D.太子参
  • E.刺五加
110

能益肾强腰的药是

  • A.党参
  • B.人参
  • C.西洋参
  • D.太子参
  • E.刺五加
111

葶苈子的功效是

  • A.降气止呕
  • B.泻肺平喘
  • C.消痰软坚
  • D.祛风止痉
  • E.燥湿化痰
112

旋覆花的功效是

  • A.降气止呕
  • B.泻肺平喘
  • C.消痰软坚
  • D.祛风止痉
  • E.燥湿化痰
113

既疏散风热。又疏肝的药是

  • A.柴胡
  • B.淡豆豉
  • C.浮萍
  • D.葛根
  • E.升麻
114

海藻的功效是

  • A.降气止呕
  • B.泻肺平喘
  • C.消痰软坚
  • D.祛风止痉
  • E.燥湿化痰
115

既疏散风热.又生津的药是

  • A.柴胡
  • B.淡豆豉
  • C.浮萍
  • D.葛根
  • E.升麻
116

能活血祛瘀、利尿消肿的药是

  • A.姜黄
  • B.丹参
  • C.没药
  • D.自然铜
  • E.益母草
117

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药是

  • A.姜黄
  • B.丹参
  • C.没药
  • D.自然铜
  • E.益母草
118

桑叶不具有的功效是

  • A.平肝明目
  • B.清肺润燥
  • C.疏散风热
  • D.凉血止血
  • E.透疹止痒
119

既可解表,又可除烦的药物是

  • A.升麻
  • B.辛夷
  • C.柴胡
  • D.淡豆豉
  • E.蔓荆子
120

性味皆属升浮的是

  • A.辛、苦,热
  • B.辛、甘,温
  • C.淡、甘,寒
  • D.甘、酸,凉
  • E.以上皆非
121

《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 B.《新修本草》
  • C.《证类本草》
  • D.《本草纲目》
  • E.《本草纲目拾遗》
122

既可散风解表,通窍止痛,又可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 A.防风
  • B.白芷
  • C.荆芥
  • D.细辛
  • E.辛夷
123

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 B.健脾利水药
  • C.益脾滋肾药
  • D.滋补脾肾药
  • E.温补脾肾药
124

下列属于苦味表示的作用是

  • A.行气血
  • B.补益
  • C.软坚散结
  • D.燥湿
  • E.渗湿利水
125

既利尿通淋,又通经下乳的药是

  • A.石韦
  • B.茵陈
  • C.篇蓄
  • D.滑石
  • E.木通
126

寒凉药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

  • A.伤阴
  • B.耗气
  • C.伤阳
  • D.敛邪
  • E.生热
127

善治肝阳眩晕的药对为

  • A.柴胡、黄芩
  • B.桑叶、菊花
  • C.代赭石、旋覆花
  • D.地龙、白僵蚕
  • E.葛根、桑叶
128

治疗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常选用

  • A.羌活配独活
  • B.生姜配威灵仙
  • C.紫苏配木瓜
  • D.桂枝配五加皮
  • E.白芷配秦艽
129

治疗肝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 A.车前子
  • B.茯苓
  • C.木通
  • D.通草
  • E.茵陈蒿
130

清热利湿而利胆退黄。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的中药是

  • A.金钱草
  • B.茵陈
  • C.茯苓
  • D.猪苓
  • E.滑石
131

功能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的药物是

  • A.木瓜
  • B.防己
  • C.独活
  • D.络石藤
  • E.威灵仙
132

附子与干姜均有的功效是

  • A.补火
  • B.回阳
  • C.温肺
  • D.止呕
  • E.降逆
135

用于治疗肺痈的药物组合是

  • A.金银花、连翘
  • B.生地黄、玄参
  • C.鱼腥草、栀子
  • D.牡丹皮、赤芍
  • E.败酱草、鱼腥草
136

可以清热安胎的药材是

  • A.黄连
  • B.自术
  • C.知母
  • D.黄芩
  • E.黄柏
137

下列哪项不属大黄的适应证

  • A.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 B.瘀血经闭,瘾瘕积聚
  • C.血热吐血.衄血便血
  • D.火热上攻,牙龈肿痛
  • E.寒湿痹痛.脘腹冷痛
138

具有外散风热、内疏肝郁、利咽透疹功效的药物是

  • A.薄荷
  • B.蝉蜕
  • C.柴胡
  • D.菊花
  • E.葛根
139

中药的作用是指

  • A.中药的治疗效用
  • B.中药的功效
  • C.中药的不良反应
  • D.中药的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
  • E.中药的药性理论
140

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咽喉肿痛宜选用

  • A.葛根
  • B.柴胡
  • C.菊花
  • D.蝉蜕
  • E.牛蒡子
141

有“呕家圣药”之称的是

  • A.白芷
  • B.桂枝
  • C.紫苏
  • D.生姜
  • E.香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