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冲刺提分试题(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关于该药材性状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查看材料

  • A.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条痕白色
  • B.表面逐渐风化而覆盖一层白色粉末
  • C.质脆易碎,断面具玻璃样光泽
  • D.断口贝壳状
  • E.气微,味成
3

下列关于该药材的加工方法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 A.采挖后,除去杂质,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
  • B.挖出矿石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尽含铁的杂质,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
  • C.取“土硝”或“皮硝”,加水溶解、。放置,使杂质沉淀,滤过,滤液加热浓缩,放冷后析出结晶,即得
  • D.采收后拣去杂质,晒干
  • E.采挖后,除去泥沙和杂石
4

下列对该药材的描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 A.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 B.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呈不显著的斑纹
  • C.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
  • D.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l7—25个
  • E.背部具革质鞘翅l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
6

根据材料,回答题

该药材是 查看材料

  • A.马鹿茸
  • B.花鹿茸
  • C.羚羊角
  • D.砍茸
  • E.蛤蚧
8

该药材主产于 查看材料

  • A.吉林、河北等省区
  • B.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区
  • C.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
  • D.云南、广东、广西省区
  • E.黑龙江、新疆、青海等省区
9

该药材的人药部位为 查看材料

  • A.块根
  • B.子根
  • C.根茎
  • D.母根
  • E.根及根茎
10

与该药材来源相同的药材是 查看材料

  • A.附子
  • B.大青叶
  • C.草乌
  • D.北沙参
  • E.赤芍
11

该药材断面形成层呈 查看材料

  • A.波状环纹
  • B.类方形
  • C.多角形
  • D.类圆形
  • E.圆形
14

下列药材和该药材有相同异常构造的是 查看材料

  • A.大黄
  • B.川乌
  • C.黄芩
  • D.何首乌
  • E.川牛膝
15

该药材主要的性状鉴别特征为 查看材料

  • A.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
  • B.断面呈“车轮纹”
  • C.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
  • D.断面呈“金井玉栏”
  • E.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
17

该药材断面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是 查看材料

  • A.双子叶植物根的异常构造
  • B.单子叶植物根的异常构造
  • C.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
  • D.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
  • E.蕨类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
18

与该药材有相同来源的是 查看材料

  • A.郁金
  • B.姜黄
  • C.莪术
  • D.赤芍
  • E.大青叶
19

该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查看材料

  • A.直接晒干
  • B.低温烘干
  • C.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 D.直接煮后干燥
  • E.反复揉搓至于
20

知母皂苷及皂苷元的生物活性有

  • A.止血作用
  • B.降低内热作用
  • C.降血压作用
  • D.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 E.降血糖作用
22

广藿香与薄荷的共同点为

  • A.来源于唇形科植物
  • B.茎方形
  • C.主产于广东、海南
  • D.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
  • E.药用部分为全草
23

铁皮枫斗的性状特征是

  • A.螺旋形或弹簧形
  • B.一般5~6个旋纹
  • C.一般2~6个旋纹
  • D.易折断,断面强纤维性
  • E.嚼之有黏性
24

下列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外观应质地细腻,稠度适宜
  • B.应无焦臭、异味,无返砂
  • C.其相对密度、不溶物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 D.煎膏剂收膏的稠度一般控制相对密度在1.40左右
  • E.加入炼糖或炼蜜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
25

赤芍的性状特征有

  • A.呈圆柱形,稍弯曲
  • B.表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光洁
  • C.质硬而脆,易折断
  • D.断面平坦,粉白色或微红色
  • E.“金井玉栏”
26

茎方柱形,叶对生,气芳香的药材有

  • A.荆芥
  • B.鱼腥草
  • C.薄荷
  • D.广藿香
  • E.紫花地丁
27

下列哪些药材来源于鸢尾科植物

  • A.百部
  • B.芦荟
  • C.射干
  • D.西红花
  • E.川射干
28

以油胶树脂类入药的中药材有

  • A.乳香
  • B.血竭
  • C.没药
  • D.苏合香
  • E.阿魏
29

《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细辛的原植物来源是

  • A.北细辛
  • B.汉城细辛
  • C.华细辛
  • D.花脸细辛
  • E.南坪细辛
30

降香的药用部位为

  • A.树干的心材
  • B.叶
  • C.干皮
  • D.果
  • E.根的心材
31

胶剂制备中加油类辅料的目的是

  • A.矫味作用
  • B.降低胶块的黏度
  • C.增加胶剂的透明度
  • D.沉淀胶液中的泥沙杂质
  • E.在浓缩收胶时,起消泡作用
32

药性温热的药所示的功效是

  • A.凉血止血
  • B.温里散寒
  • C.清热解毒
  • D.回阳救逆
  • E.补火助阳
33

关于副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治疗剂量下发生
  • B.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
  • C.符合治疗目的
  • D.不符合治疗目的
  • E.高剂量下发生
34

下列关于散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干燥粉末状制剂
  • B.刺激性大、腐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 C.内服散剂应为细粉
  • D.倍散制备时,混合应采用等量递增法
  • E.含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35

下列来源于唇形科的药材有

  • A.丹参
  • B.黄芩
  • C.人参
  • D.何首乌
  • E.木香
36

复制法的目的是

  • A.增强疗效
  • B.改变药性
  • C.便于粉碎
  • D.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
  • E.矫臭解腥
37

下列药材来源于毛茛科的有

  • A.防风
  • B.草乌
  • C.赤芍
  • D.威灵仙
  • E.北沙参
38

《中国药典》一部规定,中药的浸出物测定法有

  • A.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 B.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 C.三氯甲烷浸出物测定法
  • D.二甲苯浸出物测定法
  • E.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39

下列关于中药糖浆剂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9/ml)
  • B.糖浆剂是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 C.为防止微生物的污染,糖浆剂常加防腐剂
  • D.可分为矫味糖浆和药用糖浆
  • E.矫味糖浆可分为单糖浆和芳香糖浆
41

糖浆剂的质量要求有

  • A.药用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
  • B.相对密度、pH和乙醇含量符合规定要求
  • C.在贮藏期间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等变质现象
  • D.糖浆应澄清,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 E.装量差异限度均应符合规定要求
42

药材枸杞子的性状特征是

  • A.呈纺锤形或椭圆形
  • B.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
  • C.顶端有花柱痕,基部有果梗痕
  • D.果肉肉质,柔润
  • E.种子类球形,表面红色或红棕色
43

来源于旋花科植物的种子类中药材有

  • A.连翘
  • B.牵牛子
  • C.栀子
  • D.构杞子
  • E.菟丝子
44

远志的性状特征有

  • A.呈圆柱形,稍弯曲
  • B.全体有较深而密的横皱纹,略呈结节状
  • C.质硬而脆,易折断
  • D.皮部易与木部分离
  • E.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45

关于生物碱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大多显碱性
  • B.大多具有酸性
  • C.大多具有生物活性
  • D.结构中都含有氮原子
  • E.结构中都含有金属原子
46

没药来源于

  • A.麒麟竭
  • B.地丁树
  • C.卡氏乳香树
  • D.哈地丁树
  • E.瑞香树
47

可用作气雾剂的附加剂有

  • A.防腐剂
  • B.潜溶剂
  • C.增塑剂
  • D.增稠剂
  • E.抗氧剂
48

来源于大戟科的果种类中药材有

  • A.巴豆
  • B.牵牛子
  • C.千金子
  • D.天仙子
  • E.甘遂
49

临床用药应充分利用的配伍关系是

  • A.相使
  • B.相须
  • C.相畏
  • D.相反
  • E.相杀
50

豆蔻的性状鉴别特征是

  • A.类球形
  • B.表面棕褐色
  • C.种子不规则多面体
  • D.气芳香
  • E.味辛凉,略似樟脑
51

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表现为

  • A.保持药效稳定
  • B.增加或改变药效
  • C.改变剂量
  • D.改变肠道微生态
  • E.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52

药材丹参的性状特征是

  • A.根茎短粗,根长圆柱形,略弯曲
  • B.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具纵皱纹
  • C.老根外皮疏松,鳞片状剥落
  • D.断面可见导管放射状排列
  • E.气微,味苦,微辛凉
53

可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的中药材有

  • A.土贝母
  • B.薯蓣
  • C.天花粉
  • D.瓜蒌
  • E.酸枣仁
54

药用部位为菌核的中药材为

  • A.茯苓
  • B.灵芝
  • C.冬虫夏草
  • D.松萝
  • E.猪苓
55

药用部位是纺锤形块根的是

  • A.附子
  • B.百部
  • C.麦冬
  • D.天冬
  • E.太子参
56

虎杖的性状特征有

  • A.药材多呈圆柱形短段或厚片
  • B.根茎有节,节间长2~3Cm
  • C.质轻泡,易折断
  • D.断面皮部较薄,易与木部分离
  • E.根茎中央有髓,呈空洞状或分隔
57

多用油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 A.骨碎补
  • B.厚朴
  • C.大黄
  • D.淫羊藿
  • E.蛤蚧
58

人药部位带有枝的中药材有

  • A.蓼大青叶
  • B.紫苏叶
  • C.罗布麻叶
  • D.大青叶
  • E.侧柏叶
59

海金沙的性状特征有

  • A.呈粉末状
  • B.黄棕色或淡棕黄色
  • C.捻之有光滑感
  • D.散在水中则沉入水底
  • E.火试发出轻微爆鸣及明亮的火焰
60

羚羊角的性状鉴别特征有

  • A.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
  • B.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老枝有细纵裂纹
  • C.除去“骨塞”后全角呈半透明,有“通天眼”
  • D.有l0~16个隆起环脊,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 E.骨塞与外鞘呈齿状紧密嵌合
61

根据选项,回答问题。

  • A.《证类本草》
  • B.《本草经集注》
  • C.《本草纲目》
  • D.《新修本草》
  • E.《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的代表本草著作是    查看材料
62

根据选项,回答问题。

  • A.腻膈满中
  • B.伤阳助寒
  • C.伤阴助火
  • D.温助阳气
  • E.清热凉血    寒凉性药的不良作用是    查看材料
63

根据选项,回答问题。

  • A.渗利
  • B.活血
  • C.燥湿
  • D.软坚
  • E.和中    辛味的作用是    查看材料
64

根据选项,回答问题。

  • A.850种
  • B.1892种
  • C.365种
  • D.1742种
  • E.730种    《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药味数是 查看材料
65

根据选项,回答问题。

  • A.伤阳
  • B.腻膈
  • C.敛邪
  • D.伤津
  • E.耗气    酸味的不良作用是    查看材料
66

根据选项,回答问题。

  • A.升降浮沉
  • B.四气
  • C.归经
  • D.五味
  • E.有毒无毒    依据病势选药的药性是    查看材料
67

党参的气味为

  • A.气微,味苦、麻舌
  • B.气微,味甘、辛、微苦
  • C.有浓郁的香气,味苦
  • D.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甘、辛、成
  • E.有特殊的香气,味微甜
68

根据选项,回答问题。

  • A.利水渗湿
  • B.清热泻火
  • C.温里散寒
  • D.收敛固涩
  • E.和中缓急    淡味所示的效应是    查看材料
70

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是

  • A.相恶
  • B.相杀
  • C.相须
  • D.相反
  • E.相使
71

青蒿素抗疟原虫作用发生在

  • A.红细胞内期
  • B.红细胞前期
  • C.红细胞外期
  • D.疟原虫配子体
  • E.以上均非
72

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

  • A.毛囊
  • B.汗腺
  • C.皮脂腺
  • D.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
  • E.完整表皮的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
73

石决明煅后增强

  • A.固涩收敛、明目作用
  • B.收湿敛疮作用
  • C.收敛止血作用
  • D.收湿止痒作用
  • E.散瘀止痛作用
74

粉末生化,升华物白色柱形、菱形

  • A.斑蝥
  • B.水蛭
  • C.蜈蚣
  • D.全蝎
  • E.地龙
75

属于甲基五碳糖的是

  • A.D一葡萄糖
  • B.D一果糖
  • C.£一阿拉伯糖
  • D.£一鼠李糖
  • E.D-半乳糖
76

苏木来源于

  • A.苏木科
  • B.豆科
  • C.樟科
  • D.木犀科
  • E.禾本科
77

来源于菊科的中药材是

  • A.金钱草
  • B.大蓟
  • C.淡竹叶
  • D.苦地丁
  • E.广金钱草
78

具有同质多晶型的栓剂基质是

  • A.半合成山苍子油酯
  • B.可可豆脂
  • C.半合成棕榈油酯
  • D.吐温-60
  • E.聚乙二醇-4000—
79

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 A.抗惊厥
  • B.改善血液流变学
  • C.抗血栓
  • D.改善微血流
  • E.改善血流动力学
80

以含锌化合物为主的矿物药是

  • A.赭石
  • B.滑石
  • C.石膏
  • D.炉甘石
  • E.芒硝
81

不属于车前草中车前性状特征的是

  • A.主根直而长
  • B.叶呈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具明显弧形脉5—7条
  • C.穗状花序数条
  • D.蒴果椭圆形,盖裂
  • E.气微香,味微苦
82

片剂制备中,若制颗粒黏合剂用量过多会出现的问题是

  • A.裂片
  • B.花斑
  • C.崩解时间超限
  • D.片重差异超限
  • E.片剂硬度不够
84

目前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镉、汞、铜、砷)最常用的方法是

  • A.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 B.红外分光光度法
  •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D.薄层色谱扫描法
  • E.高效液相色谱法
85

下列有关生理因素影响口服给药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胃液的pH约为l.0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
  • B.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 C.胃肠液中的胆盐能增加所有药物的吸收
  • D.胃排空速率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 E.消化道上皮细胞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影响药物的吸收
86

能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是

  • A.佐助药
  • B.君药
  • C.佐制药
  • D.调和药
  • E.引经药
87

大黄根茎断面可见“星点”环列或散列,分布于

  • A.皮层
  • B.木栓层
  • C.韧皮部及皮部
  • D.髓部
  • E.韧皮部
88

秦艽是几基原的药材

  • A.二基原
  • B.三基原
  • C.四基原
  • D.五基原
  • E.六基原
89

温郁金的药材来源是

  • A.姜科植物温郁金
  • B.鸢尾科植物温郁金
  • C.姜科植物姜黄
  • D.姜科植物广西莪术
  • E.鸢尾科植物蓬莪术
90

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为

  • A.多糖
  • B.蛋白质
  • C.树脂
  • D.叶绿素
  • E.无机盐
91

紫菀的药用部位为

  • A.根
  • B.根茎
  • C.块根
  • D.根及根茎
  • E.块茎
92

一般在35-70。C(1333.22Pa)被蒸馏出来的是

  • A.含氧单萜
  • B.单萜烯
  • C.含氧倍半萜
  • D.倍半萜烯
  • E.二萜
93

目前中药定量分析使用数量最多的方法是

  • A.薄层色谱法
  • B.高效液相色谱法
  • C.气相色谱法
  • D.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4

加工过程中常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是

  • A.金钗石斛
  • B.马鞭石斛
  • C.环草石斛
  • D.黄草石斛
  • E.铁皮石斛
95

泡腾颗粒剂的泡腾物料为

  • A.酒石酸与碳酸钠
  • B.枸橼酸与碳酸钠
  • C.枸橼酸与碳酸氢钠
  • D.酒石酸与碳酸氢钠
  • E.A和C
96

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雕本草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 B.《新修本草》
  • C.《本草经集注》
  • D.《本草纲目拾遗》
  • E.《证类本草》
97

药材蓼大青叶的原植物是

  • A.马蓝
  • B.路边青
  • C.蓼蓝
  • D.菘蓝
  • E.马鞭草
98

药物采用对抗同贮法贮藏的作用是

  • A.防止泛油
  • B.防止粘连
  • C.抑制虫蛀
  • D.防止变色
  • E.防止吸潮
99

与明胶作用后形成水不溶性沉淀的是

  • A.木脂素
  • B.香豆素
  • C.黄酮
  • D.皂苷
  • E.鞣质
100

降血糖属于

  • A.对因功效
  • B.对证功效
  • C.对现代病症功效
  • D.对症功效
  • E.脏腑辨证功效
101

HLB值在8~l6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可作为

  • A.增溶剂
  • B.O/W型乳化剂
  • C.W/O型乳化剂
  • D.消泡剂
  • E.润湿剂
102

蛤蚧的炮制方法除油炙外还可用

  • A.醋炙
  • B.酒炙
  • C.煅制
  • D.蜜炙
  • E.盐炙
103

治疗咳嗽痰黄,宜选择

  • A.归脾经的热性药
  • B.归肺经的寒性药
  • C.归大肠经的温性药
  • D.9-3心经的寒性药
  • E.归胃经的寒性药
104

红花的雄蕊数目是

  • A.3
  • B.4
  • C.5
  • D.6
  • E.7
105

低聚糖含有的糖基个数范围是

  • A.2~9个
  • B.20~70个
  • C.20~80个
  • D.20~90个
  • E.20~100个
106

磁性制剂中的磁性物质常选用

  • A.FeCl3
  • B.Fe304
  • C.FeS04
  • D.ZnO
  • E.二氧化钛
107

判断中药化学成分结晶纯度的依据是

  • A.结晶的熔点和熔矩
  • B.结晶水的数量
  • C.结晶醇的数量
  • D.结晶的速度
  • E.结晶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