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黄芩苷是苷类化合物,因此易溶于水和亲水性有机溶剂
- B.黄芩苷水解后生成黄芩素和葡萄糖
- C.黄芩苷水解后生成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
- D.遇三氯化铁显绿色
- E.遇乙酸铅生成橙红色沉淀
- A.二氢查耳酮类
- B.二萜类
- C.二氢黄酮类
- D.异黄酮类
- E.查耳酮类
- A.醋酐一浓硫酸反应
- B.a-萘酚一浓硫酸反应
- C.三氯乙酸一氯胺T反应
- D.碱性苦味酸反应
- E.三氯化锑反应
- A.苷元-(2,6-二去氧糖)
- B.苷元-(D-葡萄糖)
- C.(2,6-二去氧糖)-(2,6-二去氧糖)
- D.(2,6-二去氧糖)-(D-葡萄糖)
- E.(D-葡萄糖)-(D-葡萄糖)
- A.苦杏仁苷
- B.牡荆素
- C.葛根素
- D.芦荟苷
- E.萝卜苷
- A.生物碱N-氧化物
- B.部分小分子生物碱
- C.酰胺类生物碱
- D.多数叔胺类生物碱
- E.季铵型生物碱
- A.蒽醌
- B.生物碱
- C.黄酮
- D.香豆素
- E.甾体皂苷
- A.6,7-呋喃香豆素
- B.6,7-二羟基香豆素
- C.6-甲氧基香豆素
- D.7,8-二羟基香豆素
- E.7,8-呋喃香豆素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2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长春碱
- B.苦参碱
- C.槟榔碱
- D.莨菪碱
- E.小檗碱 基本母核为吡啶的生物碱是
- 正确
- 错误
- 14
-
水杨苷属于
- 正确
- 错误
- 15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带Ⅰ红移
- B.带工紫移
- C.带Ⅱ红移
- D.带Ⅱ紫移
- E.带工、Ⅱ红移 在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若黄酮7-OH取代,则
- 16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秦皮
- B.五味子
- C.前胡
- D.陈皮
- E.厚朴 主要含简单香豆素的是
- 17
-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 A.葡萄糖醛酸苷
- B.酚苷
- C.碳苷
- D.氮苷
- E.氰苷 天麻苷属于
- 18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5%Na2C03
- B.2%NaOH
- C.Girard T
- D.浓H2SO4
- E.AgN03硅胶柱色谱 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醛、酮类成 分应使用
- 19
-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 A.小檗碱
- B.士的宁
- C.莨菪碱
- D.麻黄碱
- E.苦参碱 存在于黄连中,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是
- 正确
- 错误
- 21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石胆酸
- B.强心苷元
- C.5一羟色胺
- D.L-3一甲基十五环酮
- E.鹅去氧胆酸 牛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22
-
蟾蜍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正确
- 错误
- 23
-
诃子鞣质经酸处理后可生成
- 正确
- 错误
- 24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表儿茶素
- B.逆没食子酸
- C.鞣红
- D.没食子酸
- E.儿茶素 五倍子鞣质经酸处理后可生成
- 25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压榨法
- B.吸收法
- C.分馏法
- D.盐析法
-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常用于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如玫瑰油)的简便方法是
- 26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黄酮
- B.异黄酮
- C.查耳酮
- D.二氢黄酮
- E.花色素 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的是
- 27
-
呈浅黄色的是
- 正确
- 错误
- A.厚朴酚
- B.麻黄素
- C.大黄素
- D.紫草素
- E.紫花前胡素
- 29
-
具有溶血作用的是
- A.香豆素
- B.蒽醌
- C.黄酮
- D.皂苷
- E.木脂素
- 30
-
对碱呈红色的化合物是
- A.番泻苷A
- B.番泻苷B
- C.大黄素
- D.芦荟苷
- E.大黄苷
- 31
-
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 A.黄芪苷I
- B.异黄芪苷I
- C.黄芪苷Ⅱ
- D.黄芪苷Ⅲ
- E.黄芪苷Ⅳ
- A.吸附色谱法
- B.吉拉尔试剂法
- C.紫外光谱法
- D.质谱法
- E.红外光谱法
- A.去甲麻黄碱
- B.秋水仙碱
- C.伪麻黄碱
- D.甲基麻黄碱
- E.咖啡碱
- A.罂粟碱
- B.麻黄碱
- C.小檗碱
- D.莨菪碱
- E.秋水仙碱
- A.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 B.生成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 C.酯键水解开环后又发生环合
- D.生成顺式对羟基桂皮酸
- E.发生脱羧反应
- A.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 B.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C.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 D.大孔吸附树脂
- E.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 37
-
甘草酸的结构类型是
- A.旷香树脂醇型
- B.β香树脂醇型
- C.螺旋甾烷醇型
- D.达玛烷型
- E.羽扇豆烷型
- 38
-
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是
- A.萘醌
- B.蒽醌苷
- C.黄酮醇
- D.二萜
- E.木脂素
- A.①一②一③一④
- B.④一③一②一①
- C.②一③一①一④
- D.③一②一①一④
- E.②一④一③一①
- 40
-
槐米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黄芩苷
- B.槲皮素
- C.芦丁
- D.葛根素
- E.橙皮苷
- 41
-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
- A.单糖与二糖的结合体
- B.单糖与三糖的结合体
- C.糖与非糖的结合体
- D.糖与糖衍生物的结合体
- E.糖与糖醛酸的结合体
- A.胡椒碱
- B.氧化苦参碱
- C.汉防己乙素
- D.益母革碱
- E.延胡索乙素
- A.聚酰胺柱色谱
- B.硅胶柱色谱
- C.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 D.氧化铝柱色谱
- E.pH梯度萃取法
- A.氢氰酸
- B.半乳糖
- C.苯甲醛
- D.葡萄糖
- E.苯甲醇
- A.白及
- B.何首乌
- C.天冬
- D.麦冬
- E.太子参
- 46
-
朱砂的商品规格有
- A.朱宝砂
- B.大朱砂
- C.豆瓣砂
- D.小朱砂
- E.镜面砂
- 47
-
远志药材的性状特征有
- A.呈圆柱形,稍弯曲
- B.全体有较深而密的横皱纹,略呈结节状
- C.质硬而脆,易折断
- D.皮部易于木部分离
- E.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 48
-
以动物贝壳入药的药材有
- A.穿山甲
- B.桑螵蛸
- C.龟甲
- D.牡蛎
- E.珍珠母
- 49
-
下列嚼之有黏性的药材有
- A.黄精
- B.藁本
- C.玉竹
- D.白及
- E.续断
- A.白术
- B.党参
- C.黄芩
- D.龙胆
- E.木香
- 51
-
板蓝根中的化学成分有
- A.靛蓝
- B.靛红玉
- C.芥子苷
- D.生物碱
- E.挥发油
- 52
-
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有
- A.根及根茎类在春、秋季
- B.叶类在花开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 C.皮类在冬季
- D.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
- E.果实种子类在夏、秋季
- 53
-
西红花药材入水,其现象有
- A.水面无油状物漂浮
- B.无沉淀
- C.用玻璃棒搅拌不易破碎
- D.水被染成红色
- E.水被染成黄色
- 54
-
川贝母药材的来源有
- A.川贝母
- B.甘肃贝母
- C.暗紫贝母
- D.梭砂贝母
- E.平贝母
- 55
-
番泻叶粉末的显微特征有
- A.非腺毛为单细胞,基部稍弯曲
- B.晶纤维
- C.腺毛头部为多细胞,腺柄2个细胞并列
- D.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方晶
- E.气孔主要为平轴式
- 56
-
柴胡的皮层及韧皮部有
- 正确
- 错误
- 57
-
泽泻药材的主产地是
- 正确
- 错误
- 58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韧皮纤维及石细胞
- B.油管或油室
- C.韧皮纤维及草酸钙方晶
- D.草酸钙簇及石细胞晶及石细胞
- E.油室碎片、簇状结晶及木纤维 川芎粉末镜检可见
- 59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不等式气孔
- B.不定式气孔
- C.平轴式气孔
- D.直轴式气孔
- E.环式气孔 大青叶镜检可见
- 60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浙江
- B.福建
- C.河南
- D.吉林
- E.江苏 人参药材的主产地是
- 61
-
白芍药材的主产地是
- 正确
- 错误
- 62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黄酮类
- B.挥发油
- C.生物碱
- D.皂苷类
- E.有机酸类 姜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63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甘肃
- B.浙江
- C.河南
- D.吉林
- E.云南 当归药材的主产地是
- 64
-
牛黄药材加少许水溶后可
- 正确
- 错误
- 65
-
乌梢蛇药材有
- 正确
- 错误
- 66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挂甲”
- B.“剑脊”
- C.“方胜纹”
- D.“通天眼”
- E.“当门子” 羚羊角药材有
- 67
-
薄壁组织中含有钟乳体的是
- 正确
- 错误
- 68
-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 A.麻黄
- B.穿心莲
- C.广藿香
- D.细辛
- E.金钱草 髓部薄壁细胞含棕红色块状物的是
- 69
-
用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雄蕊
- B.雌蕊
- C.柱头
- D.已开放的头状花序
- E.未开放的头状花序 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
- 70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花序
- B.花蕾
- C.花粉
- D.柱头
- E.开放的花 菊花的药用部位是
- 71
-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 A.略蒸后晒干
- B.采后直接晒干
- C.蒸或煮至透心,晒干
- D.阴干
- E.堆至“发汗”后晒干 莪术的产地加工是
- 72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浙江
- B.河南
- C.云南
- D.宁夏
- E.四川 三七的主产地是
- 73
-
地黄的主产地是
- 正确
- 错误
- 74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决明子
- B.瓜蒌
- C.马钱子
- D.栀子
- E.巴豆霜 主含蒽醌类成分的药材是
- 75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朱砂
- B.自然铜
- C.雄黄
- D.炉甘石
- E.芒硝 表面深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有光泽的药材是
- 正确
- 错误
- 77
-
龙胆横切面的显微特征是
- 正确
- 错误
- 78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根茎
- B.球茎
- C.根及根茎
- D.鳞茎
- E.块根 莪术的药用部位是
- 79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表皮细胞1列,根被细胞3~5列,内皮层外侧为1列石细胞
- B.表皮残留,内皮层每一个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
- C.后生皮层为木栓化细胞,导管单列,径向或略呈“V”字形排列
- D.木栓层偶有石细胞散在,有的木质部中央有栓化细胞环
- E.木栓层为数列细胞,韧皮部和木质部有晶鞘纤维 黄芩横切面的显微特征是
- 80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黄色
- B.白色
- C.樱红色
- D.浅橘红色
- E.绿黑色 炉甘石的条痕色是
- 81
-
牡丹皮的药用部位是
- 正确
- 错误
- 82
-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 A.儿茶
- B.龙脑冰片
- C.海金沙
- D.青黛
- E.五倍子 撒在火上,即发轻微爆鸣及明亮火焰的药材是
- 83
-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 A.根皮
- B.树皮
- C.根皮及树皮
- D.枝皮
- E.枝皮、根皮及干皮 桑白皮的药用部位是
- A.酸败度
- B.杂质
- C.水分测定
- D.灰分测定
- E.浸出物测定
- A.木质化
- B.木栓化
- C.角质化
- D.硅质化
- E.黏液化
- A.紫苏
- B.萹蓄
- C.穿心莲
- D.败酱草
- E.细辛
- A.牡蛎
- B.海螵蛸
- C.桑螵蛸
- D.石决明
- E.珍珠母
- 88
-
收载国外输入药物的本草是
- A.《神农本草经》
- B.《新修本草》
- C.《海药本草》
- D.《本草纲目》
- E.《植物名实图考》
- 89
-
气微、味甜而特殊的药材是
- A.甘草
- B.黄芪
- C.白头翁
- D.何首乌
- E.狗脊
- A.白芷
- B.当归
- C.羌活
- D.前胡
- E.藁本
- A.有限外韧型
- B.无限外韧型
- C.周韧型
- D.周木型
- E.辐射型
- A.防己
- B.赤芍
- C.黄连
- D.延胡索
- E.白芍
- A.《新修本草》
- B.《本草纲目》
- C.《图经本草》
- D.《开宝本草》
-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94
-
降香的原植物属于
- A.唇形科
- B.豆科
- C.木兰科
- D.茜草科
- E.蔷薇科
- A.巴豆酸
- B.巴豆毒素
- C.巴豆苷
- D.巴豆油酸甘油酯
- E.巴豆醇双酯化合物
- 96
-
有两个侧枝的花鹿茸习称
- A.单门
- B.二杠茸
- C.莲花
- D.三岔茸
- E.四岔茸
- A.0.03cm
- B.0.03mm
- C.0.03m
- D.0.03nm
- E.0.03dm
- A.沙苑子
- B.决明子
- C.补骨脂
- D.酸枣仁
- E.苦杏仁
- A.黑色,具3条白色条纹
- B.黑色,具3条黄色或黄棕色横纹
- C.棕色,具黄白色条纹
- D.黑色,具3条红色条纹
- E.棕色,具黑色条纹
- A.土茯苓
- B.紫菀
- C.黄精
- D.泽泻
- E.自前
- 101
-
明代对中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是
- A.《新修本草》
- B.《证类本草》
- C.《图经本草》
- D.《本草纲目》
- E.《植物名实图考》
- 102
-
蓼大青叶的气孔轴式多为
- A.不等式
- B.不定式
- C.直轴式
- D.平轴式
- E.环式
- A.薄层色谱法
- B.高效液相色谱法
- C.气相色谱法
- D.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A.蓝绿色
- B.黄色
- C.黄绿色
- D.红色
- E.蓝色
- 105
-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是
- A.品种鉴定
- B.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
- C.质量鉴定
- D.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 E.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
- 106
-
木通的药用部位是
- A.心材
- B.含树脂的心材
- C.茎髓
- D.藤茎
- E.茎的翅状附属物
- 107
-
采收红花的最佳时期是
- A.花冠呈黄色时
- B.花冠呈红色时
- C.花冠由红变黄时
- D.花冠由黄变红时
- E.花冠由红变紫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