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预测试题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制备解离组织片常用的解离试剂有

  • A.水合氯醛试液
  • B.5%氢氧化钾溶液
  • C.甘油一醋酸试液
  • D.硝铬酸试液
  • E.硝酸溶液(1一2)及氯酸钾
2

皂苷元的结构类型有

  • A.齐墩果烷型
  • B.倍半萜烷型
  • C.螺旋甾烷型
  • D.异螺旋甾烷型
  • E.萜烷型
3

香豆素母核上的1H—NMR特征有

  • A.H一3,H一6和H一8在较高场
  • B.H-4,H一5和H一7在较低场
  • C.H一3和H一4的偶合常数约为9Hz
  • D.H-3,H一6和H一7在较高场
  • E.H一4,H-5和H一8在较低场
4

中药鉴定常用的四大鉴定方法是

  • A.来源鉴定
  • B.性状鉴定
  • C.显微鉴定
  • D.理化鉴定
  • E.粉末鉴定
5

属于甲基五碳糖的是

  • A.葡萄糖
  • B.果糖
  • C.夫糖
  • D.鼠李糖
  • E.阿拉伯糖
6

下列有关生物碱纸色谱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用水作固定相,宜用亲水性的溶剂系统作展开剂
  • B.用水作固定相,宜用亲脂性的溶剂系统作展开剂
  • C.用甲酰胺作固定相,宜用亲水性的溶剂系统作展开剂
  • D.用甲酰胺作固定相,宜用亲脂性的溶剂系统作展开剂
  • E.用酸性缓冲液作固定相,宜用亲水性的溶剂系统作展开剂
7

检识麻黄碱的方法有

  • A.茚三酮反应
  • B.碱性硫酸铜反应
  • C.二硫化碳一碱性硫酸铜反应
  • D.碘化铋钾反应
  • E.雷氏铵盐沉淀反应
8

可用于化合物的纯度测定的方法有

  • A.薄层色谱(T1C)
  • B.气相色谱(GC)
  • C.高效液相色谱(HP1C)
  • D.熔点
  • E.均匀一致的晶型
9

含黄酮和萜类内酯的是

  • A.槐花
  • B.银杏叶
  • C.满山红
  • D.陈皮
  • E.黄芩
10

含橙皮昔的是

  • A.槐花
  • B.银杏叶
  • C.满山红
  • D.陈皮
  • E.黄芩
11

含芦丁的是

  • A.槐花
  • B.银杏叶
  • C.满山红
  • D.陈皮
  • E.黄芩
12

凝胶过滤法分离物质的根据是

  • A.物质氢键吸附强弱的差别
  • B.物质分子大小的差异
  • C.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的差别
  • D.物质的解离程度的差别
  • E.物质折光率大小的差别
13

离子交换色谱法法分离物质的根据是

  • A.物质氢键吸附强弱的差别
  • B.物质分子大小的差异
  • C.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的差别
  • D.物质的解离程度的差别
  • E.物质折光率大小的差别
14

猪苓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成分是

  • A.原儿茶酸
  • B.绿原酸
  • C.蛋白质
  • D.鞣质
  • E.多糖
15

聚酰胺吸附法分离物质的根据是

  • A.物质氢键吸附强弱的差别
  • B.物质分子大小的差异
  • C.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的差别
  • D.物质的解离程度的差别
  • E.物质折光率大小的差别
16

五倍子中收敛止血的成分是

  • A.原儿茶酸
  • B.绿原酸
  • C.蛋白质
  • D.鞣质
  • E.多糖
17

四季青中具有抑菌作用的成分是

  • A.原儿茶酸
  • B.绿原酸
  • C.蛋白质
  • D.鞣质
  • E.多糖
18

天花粉中具有引产作用的成分是

  • A.原儿茶酸
  • B.绿原酸
  • C.蛋白质
  • D.鞣质
  • E.多糖
19

欲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醇类成分.需加

  • A.氢氧化钠
  • B.盐酸
  • C.Girard试剂
  • D.邻苯二甲酸酐
  • E.碳酸氢钠
20

金银花中抑菌的成分是

  • A.原儿茶酸
  • B.绿原酸
  • C.蛋白质
  • D.鞣质
  • E.多糖
21

欲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碱性成分,需加

  • A.氢氧化钠
  • B.盐酸
  • C.Girard试剂
  • D.邻苯二甲酸酐
  • E.碳酸氢钠
22

欲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酚性成分,需加

  • A.氢氧化钠
  • B.盐酸
  • C.Girard试剂
  • D.邻苯二甲酸酐
  • E.碳酸氢钠
23

欲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醛类成分.需加

  • A.氢氧化钠
  • B.盐酸
  • C.Girard试剂
  • D.邻苯二甲酸酐
  • E.碳酸氢钠
24

欲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羧酸类成分,需加

  • A.氢氧化钠
  • B.盐酸
  • C.Girard试剂
  • D.邻苯二甲酸酐
  • E.碳酸氢钠
25

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

  • A.间二硝基苯试剂反应
  • B.三氯化锑反应
  • C.过碘酸一对硝基苯胺反应
  • D.仅一萘酚一浓硫酸反应
  • E.三氯化铁反应
26

作用于仅一去氧糖的反应是

  • A.间二硝基苯试剂反应
  • B.三氯化锑反应
  • C.过碘酸一对硝基苯胺反应
  • D.仅一萘酚一浓硫酸反应
  • E.三氯化铁反应
27

作用于C一17位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是

  • A.间二硝基苯试剂反应
  • B.三氯化锑反应
  • C.过碘酸一对硝基苯胺反应
  • D.仅一萘酚一浓硫酸反应
  • E.三氯化铁反应
28

贯众鞣质

  • 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 B.抗流感病毒
  • C.抑制早期妊娠
  • D.促进细胞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 E.降血压
29

作用于甾体母核的反应是

  • A.间二硝基苯试剂反应
  • B.三氯化锑反应
  • C.过碘酸一对硝基苯胺反应
  • D.仅一萘酚一浓硫酸反应
  • E.三氯化铁反应
30

半夏蛋白

  • 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 B.抗流感病毒
  • C.抑制早期妊娠
  • D.促进细胞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 E.降血压
31

昆布素

  • 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 B.抗流感病毒
  • C.抑制早期妊娠
  • D.促进细胞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 E.降血压
32

杯苋甾酮

  • 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 B.抗流感病毒
  • C.抑制早期妊娠
  • D.促进细胞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 E.降血压
33

秦皮

  • A.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
  • B.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
  • C.主要含三萜皂苷
  • D.主要含甾体皂苷
  • E.主要含挥发油
34

人参

  • A.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
  • B.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
  • C.主要含三萜皂苷
  • D.主要含甾体皂苷
  • E.主要含挥发油
35

薄荷

  • A.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
  • B.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
  • C.主要含三萜皂苷
  • D.主要含甾体皂苷
  • E.主要含挥发油
36

分离黄酮苷元最适宜的方法是

  • A.大孔吸附树脂
  • B.凝胶过滤法
  • C.硅胶色谱法
  • D.液一液萃取法
  • E.聚酰胺
37

五味子

  • A.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
  • B.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
  • C.主要含三萜皂苷
  • D.主要含甾体皂苷
  • E.主要含挥发油
38

主要用于极性较大的物质的分离和富集的吸附剂是

  • A.大孔吸附树脂
  • B.凝胶过滤法
  • C.硅胶色谱法
  • D.液一液萃取法
  • E.聚酰胺
39

用正丁醇将皂苷类成分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A.大孔吸附树脂
  • B.凝胶过滤法
  • C.硅胶色谱法
  • D.液一液萃取法
  • E.聚酰胺
41

属于半化学吸附的是

  • A.硅胶吸附色谱
  • B.氧化铝吸附色谱
  • C.活性炭吸附色谱
  • D.碱性氧化铝对酚酸的吸附
  • E.聚酰胺对黄酮的氢键吸附
42

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 A.大孔吸附树脂
  • B.凝胶过滤法
  • C.硅胶色谱法
  • D.液一液萃取法
  • E.聚酰胺
43

下列关于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苷类多呈左旋。水解后混合物呈右旋
  • B.因为含有糖。所以苷具有甜味
  • C.苷是由苷元和糖或糖的衍生物通过糖的端基碳连接而成
  • D.苷的亲水性往往随着糖基的增多而增大
  • E.苷类一般采用水或醇提取
44

可用于鉴别马钱子碱的反应是

  • A.在酸水中通入,溶液变为樱红色
  • B.Vita1i反应呈阳性
  • C.过碘酸氧化,乙酰丙酮缩合反应呈阳性
  • D.加浓硝酸即呈深红色,继加氯化亚锡溶液即由红色转为紫色
  • E.加试剂呈蓝紫色
45

化学成分主要含水硅酸镁的药材是

  • A.石膏
  • B.芒硝
  • C.赭石
  • D.自然铜
  • E.滑石
46

麝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麝香酮
  • B.降麝香酮
  • C.雄性酮
  • D.氨基酸
  • E.肽类
47

1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 A.氯仿一浓硫酸
  • B.冰醋酸一乙酰氯
  • C.五氯化锑
  • D.三氯醋酸
  • E.醋酐一浓硫酸
48

I型强心苷的连接方式是

  • A.苷元一(D一葡萄糖)Y
  • B.苷元一(6--去氧糖)X一(D一葡萄糖)Y
  • C.苷元一(2,6一去氧糖)X一(D一葡萄糖)Y
  • D.苷元一(6--去氧糖)X一(D一葡萄糖)Y
  • E.苷元一(D一葡萄糖)Y一(2,6一去氧糖)X
49

绵马贯众具有驱虫与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 A.生物碱类化合物
  • B.间苯三酚类化合物
  • C.三萜类化合物
  • D.内酯类化合物
  • E.蒽醌类化合物
50

川乌中镇痛的主要成分是

  • A.中乌头碱
  • B.乌头碱
  • C.苯甲酰乌头碱
  • D.苯甲酰中乌头碱
  • E.中乌头胺
51

白术的主要成分是

  • A.生物碱
  • B.挥发油
  • C.黄酮
  • D.鞣质
  • E.萜类
52

地黄薄层色谱法试验中的对照品为

  • A.二氢梓醇
  • B.梓醇
  • C.桃叶珊瑚苷
  • D.哈帕苷
  • E.氨基酸
53

半夏中的辛辣刺激性物质为

  • A.甾醇类成分
  • B.原儿茶醛
  • C.胆碱
  • D.天门冬氨酸
  • E.左旋盐酸麻黄碱
54

能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的是

  • A.柠檬烯
  • B.鱼腥草素
  • C.龙胆苦苷
  • D.新穿心莲内酯
  • E.丁香酚
55

常用于分析挥发油类成分的方法是

  • A.离子交换树脂法
  • B.大孔吸附树脂法
  • C.分馏法
  • D.气相色谱法
  • E.硝酸银络合色谱法
56

芹菜素的结构是

  • A.5,7,4’一三羟基黄酮
  • B.5,7,3’,4 一四羟基黄酮
  • C.3,5,7,4’一四羟基黄酮
  • D.3,5,7,3 ,4’一四羟基黄酮
  • E.3,5,7,3’,4’,5 一五羟基黄酮
57

薄壁细胞中含有针晶束的有

  • A.天麻
  • B.巴戟天
  • C.麦冬
  • D.何首乌
  • E.秦皮
58

来源于软体动物门的药材有

  • A.地龙
  • B.石决明
  • C.珍珠
  • D.牡蛎
  • E.桑螵蛸
59

100级洁净室用于

  • A.无菌而灌装前不需除菌滤过的药液的配制及注射剂的灌封、分装、压塞
  • B.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大容量注射液的灌封
  • C.灌装前不需除菌滤过的生物制品的生产
  • D.直接接触无菌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后的暴露环境
  • E.无菌原料药的暴露环境
60

从事互联网络药品信息服务应具备的条件是

  • A.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
  • B.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C.有两名以上了解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学知识的专业人员
  • D.其两名专业人员应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考核认可
  • E.有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安全的管理措施
61

今后国家建立并完善的制度是

  • A.药品生产企业实行GMP认证制度
  • B.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 C.基本药物制度
  • D.中央与省两级医药储备制度
  • E.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制度
62

“十对”的内容包括

  • A.对科别、姓名、年龄
  • B.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
  • C.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 D.对医生签名
  • E.对临床诊断
63

北豆根的性状特征为

  • A.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
  • B.表面黄棕色,多有细根。外皮易剥落
  • C.质硬而脆.易折断
  • D.木质部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
  • E.气微,味苦
64

粉末中可见草酸钙方晶的药材为

  • A.苦楝皮
  • B.合欢皮
  • C.黄柏
  • D.地骨皮
  • E.秦皮
65

黄连的特征性成分为

  • A.表小檗碱
  • B.黄连碱
  • C.甲基黄连碱
  • D.药根碱
  • E.小檗碱
66

党参来源于桔梗科哪些植物的根

  • A.管花党参
  • B.土党参
  • C.素花党参
  • D.川党参
  • E.党参
67

味连根茎横切面的特征有

  • A.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 B.皮层有石细胞和叶迹维管束散
  • C.中柱鞘维管束木化,伴有少数石细胞
  • D.外韧型维管束断续环列
  • E.髓部有石细胞群散在
68

山茱萸粉末中可见

  • A.草酸钙簇晶
  • B.石细胞
  • C.晶纤维
  • D.分泌细胞
  • E.菊糖
69

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块根是

  • A.黄丝郁金
  • B.绿丝郁金
  • C.温郁金
  • D.桂郁金
  • E.姜黄
70

姜科植物广西莪术的干燥块根是

  • A.黄丝郁金
  • B.绿丝郁金
  • C.温郁金
  • D.桂郁金
  • E.姜黄
71

鹿茸的化学成分是

  • A.蛋白质、脂肪、氨基酸
  • B.碳酸钙、氨基酸
  • C.脑素、雌酮
  • D.角蛋白、磷酸钙
  • E.胆红素、胆酸
72

叶披针形或长卵形,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为

  • A.狭叶番泻叶
  • B.尖叶番泻叶
  • C.耳叶番泻叶
  • D.罗布麻叶
  • E.大青叶
73

石决明的化学成分是

  • A.蛋白质、脂肪、氨基酸
  • B.碳酸钙、氨基酸
  • C.脑素、雌酮
  • D.角蛋白、磷酸钙
  • E.胆红素、胆酸
74

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无毛或近无毛的药材为

  • A.狭叶番泻叶
  • B.尖叶番泻叶
  • C.耳叶番泻叶
  • D.罗布麻叶
  • E.大青叶
75

常混在番泻叶中的伪品是

  • A.狭叶番泻叶
  • B.尖叶番泻叶
  • C.耳叶番泻叶
  • D.罗布麻叶
  • E.大青叶
76

主含靛玉红、靛蓝、虫漆蜡醇、B一谷甾醇等成分的药材是

  • A.大青叶
  • B.蓼大青叶
  • C.番泻叶
  • D.石韦
  • E.紫苏
77

主含番泻苷A、B、C、D及芦荟大黄素双蒽酮苷成分的药材是

  • A.大青叶
  • B.蓼大青叶
  • C.番泻叶
  • D.石韦
  • E.紫苏
78

主含靛玉红、靛蓝、色胺酮、黑芥子苷等成分的药材是

  • A.大青叶
  • B.蓼大青叶
  • C.番泻叶
  • D.石韦
  • E.紫苏
79

粉末中可见不等式气孔和靛蓝结晶

  • A.侧柏叶
  • B.大青叶
  • C.蓼蓝叶
  • D.番泻叶
  • E.紫苏叶
80

粉末中可见平轴式气孔和多列式非

  • A.侧柏叶
  • B.大青叶
  • C.蓼蓝叶
  • D.番泻叶
  • E.紫苏叶
81

主产于印度和埃及

  • A.侧柏叶
  • B.大青叶
  • C.蓼蓝叶
  • D.番泻叶
  • E.紫苏叶
82

气清香.味微辛

  • A.侧柏叶
  • B.大青叶
  • C.蓼蓝叶
  • D.番泻叶
  • E.紫苏叶
83

信石的主要成分是

  • A.三氧化二砷
  • B.二硫化二砷
  • C.含水硫酸钠
  • D.含水硅酸镁
  • E.含水硫酸钙
84

滑石的主要成分是

  • A.三氧化二砷
  • B.二硫化二砷
  • C.含水硫酸钠
  • D.含水硅酸镁
  • E.含水硫酸钙
85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

  • A.三氧化二砷
  • B.二硫化二砷
  • C.含水硫酸钠
  • D.含水硅酸镁
  • E.含水硫酸钙
86

花鹿茸的主产地是

  • A.浙江、江西、福建
  • B.广西、云南、广东
  • C.俄罗斯、新疆北部
  • D.黑龙江、吉林、内蒙、新疆、青海
  • E.吉林
87

石膏的主要成分是

  • A.三氧化二砷
  • B.二硫化二砷
  • C.含水硫酸钠
  • D.含水硅酸镁
  • E.含水硫酸钙
88

蕲蛇的主产地是

  • A.浙江、江西、福建
  • B.广西、云南、广东
  • C.俄罗斯、新疆北部
  • D.黑龙江、吉林、内蒙、新疆、青海
  • E.吉林
89

百部的加工方法是

  • A.晒至六七成干,捶扁,切长段,晒干
  • B.去皮或不去皮,晒干
  • C.蒸或在沸水中烫至无白心,晒干
  • D.撞去表皮,加熟石灰或贝壳粉,吸去浆汁.晒干或烘干
  • E.去粗皮。清水漂洗,蒸透心,低温干燥
90

天麻的加工方法是

  • A.晒至六七成干,捶扁,切长段,晒干
  • B.去皮或不去皮,晒干
  • C.蒸或在沸水中烫至无白心,晒干
  • D.撞去表皮,加熟石灰或贝壳粉,吸去浆汁.晒干或烘干
  • E.去粗皮。清水漂洗,蒸透心,低温干燥
91

浙贝母的加工方法是

  • A.晒至六七成干,捶扁,切长段,晒干
  • B.去皮或不去皮,晒干
  • C.蒸或在沸水中烫至无白心,晒干
  • D.撞去表皮,加熟石灰或贝壳粉,吸去浆汁.晒干或烘干
  • E.去粗皮。清水漂洗,蒸透心,低温干燥
92

具皮层异常维管束的是

  • A.沉香
  • B.大黄
  • C.牛膝
  • D.何首乌
  • E.狗脊
93

具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的是

  • A.沉香
  • B.大黄
  • C.牛膝
  • D.何首乌
  • E.狗脊
94

具内含韧皮部的是

  • A.沉香
  • B.大黄
  • C.牛膝
  • D.何首乌
  • E.狗脊
95

狗脊主产于

  • A.福建、四川
  • B.四川、陕西
  • C.江苏、山东、安徽
  • D.黑龙江、吉林、辽宁
  • E.河南
96

牛膝主产于

  • A.福建、四川
  • B.四川、陕西
  • C.江苏、山东、安徽
  • D.黑龙江、吉林、辽宁
  • E.河南
97

太子参主产于

  • A.福建、四川
  • B.四川、陕西
  • C.江苏、山东、安徽
  • D.黑龙江、吉林、辽宁
  • E.河南
98

附子主产于

  • A.福建、四川
  • B.四川、陕西
  • C.江苏、山东、安徽
  • D.黑龙江、吉林、辽宁
  • E.河南
99

茜草的性状特征是

  • A.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老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断面较平整,纤维性强
  • B.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老根外皮疏松常呈鳞片状剥落,断面疏松
  • C.表面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 D.表面淡棕红色,老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
  • E.根茎呈结节状,下部着生多条细长根.根表面红棕色或棕色,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术部
100

野生丹参的性状特征是

  • A.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老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断面较平整,纤维性强
  • B.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老根外皮疏松常呈鳞片状剥落,断面疏松
  • C.表面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 D.表面淡棕红色,老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
  • E.根茎呈结节状,下部着生多条细长根.根表面红棕色或棕色,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术部
101

栽培丹参的性状特征是

  • A.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老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断面较平整,纤维性强
  • B.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老根外皮疏松常呈鳞片状剥落,断面疏松
  • C.表面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 D.表面淡棕红色,老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
  • E.根茎呈结节状,下部着生多条细长根.根表面红棕色或棕色,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术部
106

石菖蒲横切面可见

  • A.油管
  • B.油细胞
  • C.含橙黄色物的分泌细胞
  • D.油室
  • E.乳汁管
107

桔梗横切面可见

  • A.油管
  • B.油细胞
  • C.含橙黄色物的分泌细胞
  • D.油室
  • E.乳汁管
108

柴胡横切面可见

  • A.油管
  • B.油细胞
  • C.含橙黄色物的分泌细胞
  • D.油室
  • E.乳汁管
109

珠贝

  • A.块茎圆锥形,不分瓣,一侧有纵向凹沟,味苦微麻,含秋水仙碱
  • B.鳞茎呈圆锥形或心脏形,外侧鳞片大小悬殊、紧密抱合,顶端闭合,基部平.微凹人;淀粉粒呈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整齐、略作分枝状
  • C.鳞茎呈扁球形,外侧鳞片略呈肾形.较大而肥厚,呈元宝状;单粒淀粉粒多,圆形或卵圆形,脐点位于小端,大粒可见偏心性层纹,含细小草酸钙晶体
  • D.鳞茎呈扁球形或圆锥形,外侧鳞片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
  • E.鳞茎呈长圆锥形,表面稍粗糙,有黄棕色“虎皮斑”,外侧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淀粉粒为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层纹明显
110

炉贝

  • A.块茎圆锥形,不分瓣,一侧有纵向凹沟,味苦微麻,含秋水仙碱
  • B.鳞茎呈圆锥形或心脏形,外侧鳞片大小悬殊、紧密抱合,顶端闭合,基部平.微凹人;淀粉粒呈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整齐、略作分枝状
  • C.鳞茎呈扁球形,外侧鳞片略呈肾形.较大而肥厚,呈元宝状;单粒淀粉粒多,圆形或卵圆形,脐点位于小端,大粒可见偏心性层纹,含细小草酸钙晶体
  • D.鳞茎呈扁球形或圆锥形,外侧鳞片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
  • E.鳞茎呈长圆锥形,表面稍粗糙,有黄棕色“虎皮斑”,外侧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淀粉粒为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层纹明显
111

青贝

  • A.块茎圆锥形,不分瓣,一侧有纵向凹沟,味苦微麻,含秋水仙碱
  • B.鳞茎呈圆锥形或心脏形,外侧鳞片大小悬殊、紧密抱合,顶端闭合,基部平.微凹人;淀粉粒呈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整齐、略作分枝状
  • C.鳞茎呈扁球形,外侧鳞片略呈肾形.较大而肥厚,呈元宝状;单粒淀粉粒多,圆形或卵圆形,脐点位于小端,大粒可见偏心性层纹,含细小草酸钙晶体
  • D.鳞茎呈扁球形或圆锥形,外侧鳞片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
  • E.鳞茎呈长圆锥形,表面稍粗糙,有黄棕色“虎皮斑”,外侧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淀粉粒为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层纹明显
112

松贝

  • A.块茎圆锥形,不分瓣,一侧有纵向凹沟,味苦微麻,含秋水仙碱
  • B.鳞茎呈圆锥形或心脏形,外侧鳞片大小悬殊、紧密抱合,顶端闭合,基部平.微凹人;淀粉粒呈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整齐、略作分枝状
  • C.鳞茎呈扁球形,外侧鳞片略呈肾形.较大而肥厚,呈元宝状;单粒淀粉粒多,圆形或卵圆形,脐点位于小端,大粒可见偏心性层纹,含细小草酸钙晶体
  • D.鳞茎呈扁球形或圆锥形,外侧鳞片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
  • E.鳞茎呈长圆锥形,表面稍粗糙,有黄棕色“虎皮斑”,外侧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淀粉粒为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层纹明显
113

牡蛎的入药部位是

  • A.卵鞘
  • B.贝壳
  • C.骨状内壳
  • D.雌虫干燥体
  • E.背甲
114

土鳖虫的入药部位是

  • A.卵鞘
  • B.贝壳
  • C.骨状内壳
  • D.雌虫干燥体
  • E.背甲
115

鳖甲的入药部位是

  • A.卵鞘
  • B.贝壳
  • C.骨状内壳
  • D.雌虫干燥体
  • E.背甲
116

积壳果皮气孔为

  • A.平轴式
  • B.直轴式
  • C.不等式
  • D.不定式
  • E.近环式
117

桑螵蛸的人药部位是

  • A.卵鞘
  • B.贝壳
  • C.骨状内壳
  • D.雌虫干燥体
  • E.背甲
118

组织中含碳酸钙结晶(钟乳体)的药材是

  • A.穿心莲
  • B.薄荷
  • C.麻黄
  • D.细辛
  • E.广藿香
119

桑寄生的药用部位是

  • A.根
  • B.草质茎
  • C.肉质茎
  • D.全草
  • E.带叶茎枝
120

麻黄纵剖面置紫外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

  • A.黄色荧光
  • B.红色荧光
  • C.亮总色荧光
  • D.亮蓝色荧光
  • E.紫红色荧光
121

苦参粉末中可见

  • A.草酸钙方晶
  • B.草酸钙簇晶
  • C.草酸钙砂晶
  • D.草酸钙针晶
  • E.草酸钙柱晶
122

紫花地丁的植物来源是

  • A.堇菜科
  • B.紫堇科
  • C.蔷薇科
  • D.罂粟科
  • E.毛茛科
123

地黄来源于

  • A.豆科
  • B.毛茛科
  • C.玄参科
  • D.蔷薇科
  • E.百合科
125

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的水分测定法为

  • A.烘干法
  • B.甲苯法
  • C.减压干燥法
  • D.气相色谱法
  • E.高效液相色谱法
126

根和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期一般为

  • A.春季
  • B.夏季
  • C.春夏之交
  • D.秋冬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
  • E.全年均可
127

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采收期应是

  • A.全年均可
  • B.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
  • C.采收情况不一
  • D.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 E.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
128

目前测定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薄层色谱法
  • B.气相色谱法
  • C.高效液相色谱法
  • D.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9

断面有时可见同心环纹的药材是

  • A.天麻
  • B.紫茉莉
  • C.大丽菊
  • D.芭蕉芋
  • E.马铃薯
130

气微,味苦、咸的药材为

  • A.朱砂
  • B.雄黄
  • C.胆矾
  • D.石膏
  • E.芒硝
131

阿胶的药用部位为

  • A.动物的干燥整体
  • B.除去内脏的动物体
  • C.贝壳类
  • D.脏器类
  • E.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
132

粉末镜检可见黄色石细胞和纤维的药材是

  • A.大黄
  • B.黄连
  • C.红芪
  • D.黄芪
  • E.甘草
133

外表面灰白色,密布灰白色圆点状皮孔的是

  • A.厚朴
  • B.肉桂
  • C.杜仲
  • D.秦皮
  • E.牡丹皮
134

药用部位为全草的是

  • A.紫花地丁
  • B.钩藤
  • C.穿心莲
  • D.通草
  • E.槲寄生
135

“海珠”来源于

  • A.鲍科
  • B.牡蛎科
  • C.珍珠贝科
  • D.蚌科
  • E.乌贼科
136

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为

  • A.0.06~0.14g
  • B.1.5~2.5g
  • C.1.95~2.05g
  • D.1.96~2.04g
  • E.1.995~2.005g
137

极细的深蓝色粉末,撒于水中能浮于水面的是

  • A.儿茶
  • B.青黛
  • C.海金沙
  • D.冰片
  • E.五倍子
138

皮层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的是

  • A.洋金花
  • B.红花
  • C.金银花
  • D.西红花
  • E.丁香
139

人参药材来源于

  • A.伞形科
  • B.石竹科
  • C.豆科
  • D.毛茛科
  • E.五加科
140

胡黄连中主含

  • A.皂苷
  • B.黄酮
  • C.生物碱
  • D.香豆素
  • E.环烯醚萜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