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预测试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Feid反应呈阳性的是

  • A.茜草素
  • B.大黄素
  • C.丹参
  • D.番泻苷
  • E.紫草素
2

人参、西洋参、三七都含有的成分有

  • A.人参皂苷
  • B.拟人参皂苷
  • C.三七皂苷R1
  • D.多糖
  • E.阿魏酸
3

我国生产及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有

  • A.咖啡因
  • B.可待因
  • C.福尔可定
  • D.哌替啶
  • E.蒂巴因
4

下列属于硫化物的中药材有

  • A.朱砂
  • B.雄黄
  • C.芒硝
  • D.白矾
  • E.自然铜
5

含木脂素的药材有

  • A.白芷
  • B.五味子
  • C.厚朴
  • D.紫花前胡
  • E.枳实
6

地榆含的化学成分有

  • A.三萜类及其皂苷
  • B.鞣质
  • C.地榆酸双内酯
  • D.黄酮类化合物
  • E.甾醇
7

含有靛蓝、靛玉红的药材有

  • A.板蓝根
  • B.紫苏叶
  • C.大青叶
  • D.蓼大青叶
  • E.青黛
8

香豆素可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呈红色.是因为其结构中有

  • A.酚羟基
  • B.内酯环结构
  • C.1745~1715 cm一1
  • D.甲氧基
  • E.3600~3200 cm一1
9

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结构特征的是

  • A.C/D环顺式稠合
  • B.B/C环反式稠合
  • C.都是β一构型
  • D.连接五元不饱和内酯
  • E.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
10

香豆素结构中仅一吡喃酮引起的红外吸收在

  • A.酚羟基
  • B.内酯环结构
  • C.1745~1715 cm一1
  • D.甲氧基
  • E.3600~3200 cm一1
11

多数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是因为其结构中有

  • A.酚羟基
  • B.内酯环结构
  • C.1745~1715 cm一1
  • D.甲氧基
  • E.3600~3200 cm一1
12

能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的是

  • A.柠檬烯
  • B.鱼腥草素
  • C.龙胆苦苷
  • D.穿心莲内酯
  • E.丁香酚
13

属于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的是

  • A.柠檬烯
  • B.鱼腥草素
  • C.龙胆苦苷
  • D.穿心莲内酯
  • E.丁香酚
14

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的是

  • A.柠檬烯
  • B.鱼腥草素
  • C.龙胆苦苷
  • D.穿心莲内酯
  • E.丁香酚
15

用于鉴别不饱和内酯环类物质

  • A.Feig1反应
  • B.Mo1ish反应
  • C.1abat反应
  • D.Emerson反应
  • E.1ega1反应
16

能与氨基酸加热产生有色沉淀的是

  • A.柠檬烯
  • B.鱼腥草素
  • C.龙胆苦苷
  • D.穿心莲内酯
  • E.丁香酚
17

用于鉴别所有醌类

  • A.Feig1反应
  • B.Mo1ish反应
  • C.1abat反应
  • D.Emerson反应
  • E.1ega1反应
18

用于鉴别糖苷类

  • A.Feig1反应
  • B.Mo1ish反应
  • C.1abat反应
  • D.Emerson反应
  • E.1ega1反应
19

用于鉴别对位有游离酚羟基的氢

  • A.Feig1反应
  • B.Mo1ish反应
  • C.1abat反应
  • D.Emerson反应
  • E.1ega1反应
20

质谱缩写符号是

  • A.IR
  • B.UV
  • C.MS
  • D.NMR
  • E.VIS
21

核磁共振缩写符号是

  • A.IR
  • B.UV
  • C.MS
  • D.NMR
  • E.VIS
22

紫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 A.IR
  • B.UV
  • C.MS
  • D.NMR
  • E.VIS
23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 A.IR
  • B.UV
  • C.MS
  • D.NMR
  • E.VIS
24

秋水仙碱碱性弱是由于

  • A.分子内氢键
  • B.N为酰胺型
  • C.氮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 D.氮阳离子和氢氧根以离子键形式结合
  • E.空间效应
25

东莨菪碱碱性小于莨菪碱

  • A.分子内氢键
  • B.N为酰胺型
  • C.氮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 D.氮阳离子和氢氧根以离子键形式结合
  • E.空间效应
26

罂粟碱碱性小于可待因是由于

  • A.分子内氢键
  • B.N为酰胺型
  • C.氮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 D.氮阳离子和氢氧根以离子键形式结合
  • E.空间效应
27

麻黄碱碱性小于伪麻黄碱是由于

  • A.分子内氢键
  • B.N为酰胺型
  • C.氮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 D.氮阳离子和氢氧根以离子键形式结合
  • E.空间效应
28

小檗碱碱性强是由于

  • A.分子内氢键
  • B.N为酰胺型
  • C.氮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 D.氮阳离子和氢氧根以离子键形式结合
  • E.空间效应
29

腺苷和巴豆苷

  • A.次生苷
  • B.氰苷
  • C.氮苷
  • D.硫苷
  • E.碳苷
30

芦荟苷

  • A.次生苷
  • B.氰苷
  • C.氮苷
  • D.硫苷
  • E.碳苷
31

不产生Vita1i反应的莨菪烷类生物碱

  • A.麻黄碱
  • B.小檗碱
  • C.莨菪碱
  • D.山莨菪碱
  • E.樟柳碱
32

指出下列苷的结构类型苦杏仁苷

  • A.次生苷
  • B.氰苷
  • C.氮苷
  • D.硫苷
  • E.碳苷
33

萝卜苷

  • A.次生苷
  • B.氰苷
  • C.氮苷
  • D.硫苷
  • E.碳苷
34

加氯化汞产生黄色,加热后转为红色

  • A.麻黄碱
  • B.小檗碱
  • C.莨菪碱
  • D.山莨菪碱
  • E.樟柳碱
37

能被碱水解的是

  • A.苦杏仁苷
  • B.野樱苷
  • C.二者皆可
  • D.二者皆不可
  • E.不能判断
38

属于氰苷的是

  • A.苦杏仁苷
  • B.野樱苷
  • C.二者皆可
  • D.二者皆不可
  • E.不能判断
39

能被稀酸水解的是

  • A.苦杏仁苷
  • B.野樱苷
  • C.二者皆可
  • D.二者皆不可
  • E.不能判断
40

属于次生苷的是

  • A.苦杏仁苷
  • B.野樱苷
  • C.二者皆可
  • D.二者皆不可
  • E.不能判断
41

提取受热易破坏的成分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浸渍法
  • B.渗漉法
  • C.煎煮法
  • D.回流提取法
  • E.连续提取法
42

柴胡皂苷是

  • A.I型柴胡皂苷
  • B.Ⅱ型柴胡皂苷
  • C.Ⅲ型柴胡皂苷
  • D.Ⅳ型柴胡皂苷
  • E.V型柴胡皂苷
43

分离多糖混合物用

  • A.大孔吸附树脂色谱
  • B.聚酰胺吸附色谱
  • C.离子交换色谱
  • D.纤维素色谱
  • E.凝胶色谱
44

土当归酸的提取制备可采用

  • A.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
  • B.碱水提取法
  • C.吉拉尔试剂法
  • D.中性醋酸铅沉淀法
  • E.碱性醋酸铅沉淀法
45

来源于豆科的是

  • A.加拿大油树脂
  • B.没药
  • C.吐鲁香
  • D.枫香脂
  • E.洋乳香
46

醋酸水溶液用氢氧化钠碱化至pH9,用乙醚萃取,萃至乙醚层的生物碱是

  • A.秋水仙碱
  • B.小檗碱
  • C.氧化苦参碱
  • D.可待因
  • E.麻黄碱
47

在糖的纸色谱中,常用上述显色试剂,其中使糖中有邻二羟基结构者呈蓝底白斑的是

  • A.硝酸银试剂
  • B.三苯四氮唑盐试剂
  • C.苯胺一邻苯二甲酸盐试剂
  • D.3.5一二羟基甲苯一盐酸试剂
  • E.过碘酸一联苯胺试剂
48

在黄酮类化合物中。黄酮

  • A.三碳链的2,3位上有双键,而3位无羟基
  • B.三碳链的2,3位上有双键,而3位有羟基
  • C.三碳链的2,3位上无双键,而3位无羟基
  • D.三碳链的2,3位上无双键,而3位有羟基
  • E.三碳链的1,2位处开裂,2,3位与4 位羟基构成仅,B-饱和酮
50

穿心莲内酯属于

  • A.二萜类
  • B.二蒽酮类
  • C.二蒽醌类
  • D.双糖类
  • E.双黄酮类
51

赭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三氧化二铁
  • B.四氧化三铁
  • C.硫化砷
  • D.三硫化二砷
  • E.四氧化三铅
52

预试某中药中是否含有黄酮类成分.最常用的反应是

  • A.盐酸一镁粉反应
  • B.四氢硼钠反应
  • C.氨性氯化锶反应
  • D.三氯化铝反应
  • E.锆一构橼酸反应
53

小檗碱

  • A.具发汗平喘作用
  • B.具抗菌作用
  • C.具镇痛作用
  • D.具镇静麻醉作用
  • E.具抗肿瘤作用
54

甲型强心苷的紫外最大吸收是在

  • A.217~220 nm
  • B.270~278 nm
  • C.300~330 nm
  • D.254~270 ntn
  • E.300~345 nm
55

按有机化学的分类,醌类化合物是

  • A.不饱和酮类化合物
  • B.不饱和酸类化合物
  • C.不饱和醛类化合物
  • D.多元醇类化合物
  • E.多元酸类化合物
56

来源于防己科的药材为

  • A.粉防己
  • B.延胡索
  • C.板蓝根
  • D.白芍
  • E.北豆根
57

溶剂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

  • A.丙酮
  • B.氯仿
  • C.95%乙醇
  • D.石油醚(60℃~90℃)
  • E.石油醚(30℃~60℃)
58

赤芍含的化学成分有

  • A.芍药苷
  • B.鞣质
  • C.苯甲酸
  • D.挥发油
  • E.生物碱
59

味连的性状特征有

  • A.根茎多分枝,常弯曲互抱,形如鸡爪
  • B.表面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具“过桥”
  • C.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有放射状纹理
  • D.髓部红棕色
  • E.气微.味极苦
60

味连粉末的显微特征有

  • A.石细胞黄色,壁厚
  • B.中柱鞘纤维黄色,纺锤形或梭形.壁厚
  • C.木纤维较细长
  • D.鳞叶表皮细胞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
  • E.具油细胞
61

附子所含强心苷成分为

  • A.中乌头碱
  • B.乌头碱
  • C.去甲基乌药碱
  • D.棍掌碱
  • E.去甲猪毛菜碱
62

白芍粉末中可见

  • A.草酸钙簇晶较多
  • B.有的一个细胞含2至数个簇晶
  • C.木纤维长梭形.壁厚
  • D.导管为具缘纹孑1或网纹
  • E.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团块
63

横切面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的是

  • A.川乌
  • B.草乌
  • C.赤芍
  • D.白芍
  • E.盐附子
64

源于蔷薇科的药材为

  • A.木瓜
  • B.瓜蒌
  • C.乌梅
  • D.沙苑子
  • E.金樱子
65

生狗脊片的性状特征为

  • A.不规则的长条形圆形纵片
  • B.周边不整齐,有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茸毛
  • C.切面浅棕色,较平滑
  • D.近外皮处有一条明显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
  • E.质地坚硬。角质样
66

防风的性状特征有

  • A.长圆锥形或圆柱形
  • B.根头部有密集的横环纹,习称“蚯蚓头”
  • C.体轻,质松,易折断
  • D.断面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质部浅黄色
  • E.气微,味苦
67

山茱萸粉末显微特征中可见

  • A.果皮表皮细胞,垂周壁连珠状增厚
  • B.草酸钙针晶
  • C.中果皮组织橙黄色,细胞多皱缩
  • D.石细胞
  • E.菊糖结晶
68

紫菀的性状特征为

  • A.根茎呈不规则块状,根茎簇生多数细根
  • B.多编成辫状
  • C.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
  • D.质较柔韧
  • E.气微香,味甜、微苦
69

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包装材料和成品是

  • A.产品
  • B.原料
  • C.物料
  • D.辅料
  • E.新药
70

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是

  • A.产品
  • B.原料
  • C.物料
  • D.辅料
  • E.新药
71

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用投入物(辅料除外)是

  • A.产品
  • B.原料
  • C.物料
  • D.辅料
  • E.新药
72

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称为

  • A.产品
  • B.原料
  • C.物料
  • D.辅料
  • E.新药
73

中间产品和成品称为

  • A.产品
  • B.原料
  • C.物料
  • D.辅料
  • E.新药
75

应当验明产品合格证和其他标识的应是

  • A.生产者
  • B.销售者
  • C.两者均是
  • D.两者均不是
76

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是

  • A.生产者
  • B.销售者
  • C.两者均是
  • D.两者均不是
77

不得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是

  • A.生产者
  • B.销售者
  • C.两者均是
  • D.两者均不是
79

有乳汁管和菊糖的药材是

  • A.天麻
  • B.西洋参
  • C.桔梗
  • D.莪术
  • E.石菖蒲
80

有晶纤维和油细胞的药材是

  • A.天麻
  • B.西洋参
  • C.桔梗
  • D.莪术
  • E.石菖蒲
81

有树脂道和草酸钙簇晶的药材是

  • A.天麻
  • B.西洋参
  • C.桔梗
  • D.莪术
  • E.石菖蒲
82

莪术是

  • A.姜科蓬莪术、温郁金、广西莪术的根茎
  • B.姜科姜黄的根茎
  • C.姜科温郁金的根茎纵切片
  • D.姜科姜黄、郁金、温郁金、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
  • E.姜科姜黄的块根
83

郁金是

  • A.姜科蓬莪术、温郁金、广西莪术的根茎
  • B.姜科姜黄的根茎
  • C.姜科温郁金的根茎纵切片
  • D.姜科姜黄、郁金、温郁金、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
  • E.姜科姜黄的块根
84

姜黄是

  • A.姜科蓬莪术、温郁金、广西莪术的根茎
  • B.姜科姜黄的根茎
  • C.姜科温郁金的根茎纵切片
  • D.姜科姜黄、郁金、温郁金、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
  • E.姜科姜黄的块根
85

虎杖的气味是

  • A.气微,味微苦、涩
  • B.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 C.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 D.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 E.气香,味微甘而苦涩
86

绵马贯众的气味是

  • A.气微,味微苦、涩
  • B.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 C.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 D.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 E.气香,味微甘而苦涩
87

肉桂、丁香的挥发油测定使用

  • A.烘干法
  • B.甲苯法
  • C.减压干燥法
  • D.甲法
  • E.乙法
88

大黄的气味是

  • A.气微,味微苦、涩
  • B.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 C.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 D.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 E.气香,味微甘而苦涩
89

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的是

  • A.烘干法
  • B.甲苯法
  • C.减压干燥法
  • D.甲法
  • E.乙法
90

当归、白芷的水分测定使用

  • A.烘干法
  • B.甲苯法
  • C.减压干燥法
  • D.甲法
  • E.乙法
91

石决明的药用部位是

  • A.背甲
  • B.贝壳
  • C.干燥全体
  • D.角
  • E.干燥分泌物
92

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测定水分的是

  • A.烘干法
  • B.甲苯法
  • C.减压干燥法
  • D.甲法
  • E.乙法
93

药用部位是干燥柱头的药材是

  • A.红花
  • B.西红花
  • C.槐花
  • D.蒲黄
  • E.款冬花
94

药用部位是干燥花粉的药材是

  • A.红花
  • B.西红花
  • C.槐花
  • D.蒲黄
  • E.款冬花
95

斑蝥的药用部位是

  • A.背甲
  • B.贝壳
  • C.干燥全体
  • D.角
  • E.干燥分泌物
97

饮片形状为细而不规则的小段,切面皮部类白色,木部细小,气香,味微辛凉的是

  • A.虎杖饮片
  • B.南沙参饮片
  • C.胡黄连饮片
  • D.北沙参饮片
  • E.徐长卿饮片
99

虫体似蚕,外表黄白色,去掉菌膜后褐色,子座单生或分支,表面黑色的是

  • A.蛹虫草
  • B.草石蚕
  • C.凉山虫草
  • D.冬虫夏草
  • E.亚香棒虫草
100

狗脊

  • A.断面在紫外灯下皮部显淡蓝紫色、木部黄色荧光
  • B.断面木部在紫外灯下显金黄色荧光
  • C.断面在紫外灯下显亮黄色荧光
  • D.粉末在紫外灯下显亮淡绿色荧光
  • E.醚提取液在紫外灯下显蓝色荧光
101

延胡索

  • A.断面在紫外灯下皮部显淡蓝紫色、木部黄色荧光
  • B.断面木部在紫外灯下显金黄色荧光
  • C.断面在紫外灯下显亮黄色荧光
  • D.粉末在紫外灯下显亮淡绿色荧光
  • E.醚提取液在紫外灯下显蓝色荧光
102

黄连

  • A.断面在紫外灯下皮部显淡蓝紫色、木部黄色荧光
  • B.断面木部在紫外灯下显金黄色荧光
  • C.断面在紫外灯下显亮黄色荧光
  • D.粉末在紫外灯下显亮淡绿色荧光
  • E.醚提取液在紫外灯下显蓝色荧光
103

以地衣体人药的是

  • A.冬虫夏草
  • B.茯苓
  • C.昆布
  • D.松萝
  • E.灵芝
104

以藻体人药的是

  • A.冬虫夏草
  • B.茯苓
  • C.昆布
  • D.松萝
  • E.灵芝
105

以子实体入药的是

  • A.冬虫夏草
  • B.茯苓
  • C.昆布
  • D.松萝
  • E.灵芝
106

叶基部耳状偏斜,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的药材是

  • A.石韦
  • B.番泻叶
  • C.紫苏叶
  • D.大青叶
  • E.蓼大青叶
107

叶蓝绿色或蓝黑色,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的药材是

  • A.石韦
  • B.番泻叶
  • C.紫苏叶
  • D.大青叶
  • E.蓼大青叶
108

属于黄柏的显微特征是

  • A.石细胞壁常有一面菲薄三面增厚
  • B.石细胞多呈分枝状,纤维束外有晶鞘
  • C.石细胞众多,有的胞腔中含有胶丝团块
  • D.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 E.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109

属于肉桂的显微特征是

  • A.石细胞壁常有一面菲薄三面增厚
  • B.石细胞多呈分枝状,纤维束外有晶鞘
  • C.石细胞众多,有的胞腔中含有胶丝团块
  • D.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 E.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110

蛤土蟆油为

  • A.活动期捕捉的动物药材
  • B.冬眠时捕捉的动物药材
  • C.孵化成虫前采集卵鞘的动物类药材
  • D.随时可采的动物类药材
  • E.人药部位未骨化之前采集的动物类药材
111

鹿茸为

  • A.活动期捕捉的动物药材
  • B.冬眠时捕捉的动物药材
  • C.孵化成虫前采集卵鞘的动物类药材
  • D.随时可采的动物类药材
  • E.人药部位未骨化之前采集的动物类药材
112

全蝎为

  • A.活动期捕捉的动物药材
  • B.冬眠时捕捉的动物药材
  • C.孵化成虫前采集卵鞘的动物类药材
  • D.随时可采的动物类药材
  • E.人药部位未骨化之前采集的动物类药材
113

根茎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点于滤纸上加稀乙醇扩散后,在紫外光灯下显亮蓝紫色的是

  • A.掌叶大黄
  • B.唐古特大黄
  • C.药用大黄
  • D.以上都是
  • E.以上都不是
114

叶片深裂,裂片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窄线形的是

  • A.掌叶大黄
  • B.唐古特大黄
  • C.药用大黄
  • D.以上都是
  • E.以上都不是
115

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的是

  • A.掌叶大黄
  • B.唐古特大黄
  • C.药用大黄
  • D.以上都是
  • E.以上都不是
116

叶片浅裂成齿状的是

  • A.掌叶大黄
  • B.唐古特大黄
  • C.药用大黄
  • D.以上都是
  • E.以上都不是
117

具有两个侧枝的花鹿茸习称

  • A.单门
  • B.二杠茸
  • C.莲花
  • D.三岔茸
  • E.四岔茸
118

叶柄基部横切面有5~13个分体中柱,其原植物是

  • A.单芽狗脊蕨
  • B.狗脊蕨
  • C.紫萁
  • D.荚果蕨
  • E.粗茎鳞毛蕨
119

药用部位为虫瘿的药材是

  • A.五倍子
  • B.青黛
  • C.海金沙
  • D.儿茶
  • E.冰片
121

蟾酥在采收加工过程中禁用

  • A.铁器
  • B.瓷器
  • C.竹器
  • D.木器
  • E.玻璃器皿
122

水浸后种皮呈龟裂状,有明显黏液,子叶皱缩折叠的药材是

  • A.五味子
  • B.补骨脂
  • C.牵牛子
  • D.女贞子
  • E.菟丝子
123

无草酸钙结晶的是

  • A.大黄
  • B.太子参
  • C.党参
  • D.甘草
  • E.人参
124

三七加工时剪下的芦头、支根、须根晒干后,其商品规格依次是

  • A.剪口、筋条、绒根
  • B.筋条、剪口、绒根
  • C.芦头、筋条、绒根
  • D.芦头、腿、须
  • E.根头、支根、须
125

辛夷的药用部位是

  • A.花序
  • B.开放的花
  • C.花柱
  • D.花蕾
  • E.雄蕊
126

为双悬果,呈长圆柱形,分果背面有5条隆起的纵棱线的药材是

  • A.小茴香
  • B.蛇床子
  • C.巴豆
  • D.吴茱萸
  • E.牵牛子
128

叶肉组织为等面叶型的药材为

  • A.石苇
  • B.番泻叶
  • C.大青叶
  • D.枇杷叶
  • E.紫苏叶
129

药材传统鉴别术语“狮子盘头”指

  • A.防风根头有明显密集的环纹及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
  • B.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 C.桔梗根项端有较短的根茎
  • D.北柴胡根顶端有残留茎基或短纤维状的时‘基
  • E.川木香根头上的油状物
130

花粉粒类球形,表面有条形雕纹的药材是

  • A.金银花
  • B.洋金花
  • C.丁香
  • D.红花
  • E.菊花
131

下列哪一项不是黄连的粉末特征

  • A.石细胞类圆形、黄色、壁厚
  • B.中柱鞘纤维纺锤形、壁厚
  • C.鳞叶表皮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
  • D.导管主为螺纹和环纹
  • E.木纤维较细长,有稀疏点状纹孔
132

百部的药用部位是百部科植物百部的

  • A.块根
  • B.根茎
  • C.块茎
  • D.鳞茎
  • E.球茎
133

杭白芷与白芷外形上最大的区别点是

  • A.外表颜色
  • B.根的形状
  • C.质地
  • D.皮孔样的横向突起的排列方式
  • E.气味
134

黄芪横切面上有少数石细胞,其位于

  • A.木栓层
  • B.近栓内层
  • C.韧皮部
  • D.木质部
  • E.射线内
135

人参粉末中可见

  • A.草酸钙方晶
  • B.草酸钙砂晶
  • C.草酸钙簇晶
  • D.草酸钙针晶
  • E.草酸钙柱晶
136

北柴胡皮层散有

  • A.油细胞
  • B.油室
  • C.油管
  • D.树脂道
  • E.油室和油管
137

白附片与黑顺片性状最主要的区别点是

  • A.形状
  • B.颜色
  • C.气味
  • D.质地
  • E.无外皮
138

“糟皮粉渣”是形容哪种药材的性状特征

  • A.黄连
  • B.白芍
  • C.地榆
  • D.太子参
  • E.赤芍
139

以下哪种药材药用部位不是根

  • A.怀牛膝
  • B.北豆根
  • C.川牛膝
  • D.山豆根
  • E.银柴胡
140

太子参来源于

  • A.五加科
  • B.玄参科
  • C.桔梗科
  • D.石竹科
  • E.伞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