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望面色中,如面色发白则主(  )。

  • A. 实寒证
  • B. 虚寒证
  • C. 水饮
  • D. 失血证
  • E. 肾虚
2

气血虚弱导致的痛经主要症状有(  )。

  • A. 小腹隐隐作痛
  • B. 喜揉按
  • C. 舌质淡
  • D. 脉细弱
  • E. 月经量多
3

易挥发的剂型是(  )。

  • A. 片剂
  • B. 酊剂
  • C. 膏滋
  • D. 芳香水剂
  • E. 蜜丸
4

对部分新药进口药品进行上市后的监测,以便发现未知的不良反应属于何种监测方法(  )。

  • A. 重点医院监测
  • B. 记录应用
  • C. 重点药物监测
  • D. 记录联结
  • E. 自愿呈报系统
5

不能与芒硝同用的药有(  )。

  • A. 姜黄
  • B. 大黄
  • C. 硫磺
  • D. 三棱
  • E. 三七
6

下列毒性中药中哪些为二类毒性中药( )。

  • A. 水银
  • B. 生南星
  • C. 红砒
  • D. 白砒
  • E. 轻粉
7

非处方药的特点有(  )。

  • A. 不需要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由购买
  • B. 安全有效
  • C. 缓解轻度不适、治疗轻微的病症
  • D. 无毒、无药物依赖性
  • E. 质量稳定
8

中西药联用的特点是(  )。

  • A. 协同增效
  • B. 减低毒副反应
  • C. 减少剂量
  • D. 减少禁忌、扩大适应范围
  • E. 减低成本
10

脾胃虚寒者需慎用的中成药有(  )。

  • A. 感冒退热颗粒
  • B. 清开灵口服液
  • C. 清热解毒颗粒
  • D. 双黄连口服液
  • E. 感冒舒颗粒
11

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  )。

  • A. 遗传
  • B. 饮食
  • C. 地理环境
  • D. 情志
  • E. 年龄
12

下列养护技术,哪些属于传统的养护技术 ( )。

  • A. 对抗贮存法
  • B. 气调养护技术
  • C. 密闭养护法
  • D. 高温养护法
  • E. 包装防霉养护法
13

药师与患者沟通的意义在于(  )。

  • A. 沟通能互补使患者获得有关用药的指导,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提高用药的有效性、依    从性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 B. 可通过药师专业、科学、严谨、耐心的回答,解决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 C. 伴随沟通的深入,交往频率的增加,使药师和患者的情感和联系加强,贴近患者,增加 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 D. 可确立药师的价值感,树立药师形象,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 E. 体现药师的素质,增强人们购买药物时的信心
15

下列属于外感病因的是( )。

  • A. 六气
  • B. 六淫
  • C. 饮食失宜
  • D. 七情
  • E. 疫疠
16

下面属于止吐六味散的使用注意事项的是(  )。

  • A.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B.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 C. 服用3天后,症状元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 D. 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 E. 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7

乌头碱的中毒量及致死量分别是(  )。

  • A. 0.1m9,1~2mg
  • B. 0.1m9,2~3m9
  • C. 0.1m9,2~4mg
  • D. 0.2m9,2~3mg
  • E. 0.2m9,2~4mg
18

肾中所藏精气具有下列哪些功能(  )。

  • A. 生殖作用
  • B. 促进生长发育
  • C. 生髓化血
  • D. 滋养作用
  • E. 化生津液
19

婴幼儿类中药使用原则(  )。

  • A. 用药及时,用量宜轻
  • B. 宜用轻清之品
  • C. 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 D. 宜佐凉肝定惊之品
  • E. 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20

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监测方法是(  )。

  • A. 自愿呈报系统
  • B. 重点医院监测
  • C. 记录联结
  • D. 记录应用
  • E. 集中监测系统
22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润肠通便
  • B.泻火通便
  • C.理气通便
  • D.滋阴补肾,润肠通便
  • E.燥湿健脾,润肠通便    {TS}麻仁丸的功能是
23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温-肾敛肺
  • B.温肾益精
  • C.温肾纳气
  • D.滋阴清热
  • E.温补气血    {TS}五子衍宗丸的功能是
24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生脉饮
  • B.消渴丸
  • C.人参归脾丸
  • D.六味地黄丸
  • E.补中益气丸    {TS}热邪尚盛、表证未解者忌用的是
25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小柴胡颗粒
  • B.正柴胡饮颗粒
  • C.防风通圣丸
  • D.九味羌活丸
  • E.银翘解毒颗粒    {TS}治外感风寒挟湿的中成药是
27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半夏露糖浆
  • B.二母宁嗽丸
  • C.桂龙咳喘宁胶囊
  • D.通宣理肺丸
  • E.蛇胆川贝枇杷膏    {TS}具润肺止咳,祛痰定喘功能的是
31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沉香化滞丸
  • B.加味左金丸
  • C.温胃舒胶囊
  • D.加味保和丸
  • E.开胃山楂丸    {TS}能健胃理气、利湿和中的中成药是
32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风热咳嗽
  • B.风寒咳嗽
  • C.肺热咳嗽
  • D.燥咳无痰
  • E.痰湿阻肺    {TS}养阴清肺丸善治疗
34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泻火通便,清肝明目
  • B.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C.清热通便,散风止痛
  • D.清热泻火,消肿通便
  • E.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    {TS}黄连上清丸的功能是
35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四逆汤
  • B.钩藤散
  • C.半夏泻心汤
  • D.竹叶石膏汤
  • E.桂枝茯苓汤    {TS}与地高辛联用,可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自觉症状的中成药是
36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当归苦参丸
  • B.七制香附丸
  • C.槐角丸
  • D.妇科得生丸
  • E.八珍益母丸    {TS}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的是
38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辨析病证不准确
  • B.延误疾病治疗
  • C.确认有无药物过敏史
  • D.协同增效
  • E.降低药物疗效    {TS}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39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抗癫痫药
  • B.氢化可的松
  • C.灰黄霉素
  • D.甲基多巴
  • E.镇静药    {TS}与甘草合用协同抗感染、抗变态反应的西药是
40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安全、有效、经济、简便
  • B.浪费医药资源
  • C.准确辨析患者病证
  • D.合理配伍用药
  • E.认真审方堵漏    {TS}不合理用药的后果之一是
44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丹参注射液
  • B.四逆汤
  • C.加味逍遥散
  • D.清肺汤
  • E.香连化滞丸    {T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时与甲巯咪唑联用的是
46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格列本脲
  • B.麻黄碱、氯化铵等
  • C.氢氯噻嗪
  • D.安乃近、氯苯那敏等
  • E.阿托品    {TS}降压类中成药中可含有
47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开胃消食,润肠通便
  • B.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 C.健脾开胃,行气消痞
  • D.温中散寒,消食化积
  • E.消食导滞,行气泻水    {TS}香砂枳术丸的功能是
48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健脾温肾,涩肠止泻
  • B.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 C.清热燥湿,行气止痛
  • D.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 E.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TS}葛根芩连丸的功能是
50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调和药性
  • B.益气养心
  • C.润肠泻下
  • D.导致便秘
  • E.低钾水肿    {TS}甘草用量5~159
51

甘草用量1~39

  • 正确
  • 错误
52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泻下
  • B.活血
  • C.行气
  • D.逐瘀
  • E.破血    {TS}苏木小剂量
53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泻下
  • B.活血
  • C.行气
  • D.收敛
  • E.补气    {TS}大黄用量1~59能
55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20%~30%
  • B.30%~40%
  • C.40%~50%
  • D.50%~57%
  • E.60%~67%    {TS}藿香正气水乙醇含量为
56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阿莫西林
  • B.地高辛
  • C.阿司匹林
  • D.法莫替丁片
  • E.地塞米松    {TS}麝香保心丸不宜联用的是
57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35℃~42℃
  • B.30℃~40℃
  • C.±0.5kPa
  • D.±0.3k℃
  • E.±0.15℃    {TS}三角形、元宝形棒式口腔用和内标式腋下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58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
  • B.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
  • C.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 D.第四类医疗器械产品
  • E.第五类医疗器械产品    {TS}医用脱脂棉和医用脱脂纱布属于
60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风寒感冒
  • B.风热感冒
  • C.外感内热,表里俱实
  • D.夏令感冒,表寒里热
  • E.外感风寒,乏力倦怠    {TS}荆防颗粒适用于
62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可疑不良反应
  • B.一般不良反应
  • C.严重不良发应
  • D.罕见不良反应
  • E.新的不良反应    {TS}造成器官损伤与致残的不良反应属于
63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川贝止咳露
  • B.镇咳宁糖浆
  • C.蛇胆川贝液
  • D.二陈丸
  • E.清肺抑火丸    {TS}孕妇及体虚者慎用的药是
66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服用含轻粉的中成药
  • B.服用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 C.服用含蟾酥的中成药
  • D.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
  • E.服用含天南星的中成药    {TS}中毒表现为惊厥、痉挛,甚至角弓反张,是因为
67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及时供氧
  • B.洗胃、灌肠
  • C.服用鸡蛋清
  • D.饮服甘草、绿豆汤
  • E.停用一切药物    {TS}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首先应
70

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 A.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引起
  • B.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
  • C.常由中药配伍发生相互作用引起
  • D.常与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有关
  • E.与疾病引起的器质性改变无明显区别    {TS}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
71

古人所谓的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热远热主要遵循的原则是(  )。

  • A. 正治
  • B. 反治
  • C. 调整阴阳
  • D. 因时制宜
  • E. 治病求本
72

可用于高脂血及肥胖症的胃脘痛类非处方中成药是(  )。

  • A. 洁白胶囊
  • B. 胃安胶囊
  • C. 六味能消胶囊
  • D. 乌贝颗粒
  • E. 香砂平胃散丸
73

肾阴虚宜用(  )。

  • A. 当归六黄汤
  • B. 附子理中汤
  • C. 右归丸
  • D. 左归丸
  • E. 大补元煎
74

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是(  )。

  • A. 手太阴肺经
  • B. 手太阳小肠经
  • C. 手少阴心经
  • D. 手厥阴心包经
  • E. 手少阳三焦经
75

手三阴经与足三阴经交于(  )。

  • A. 头
  • B. 背部
  • C. 手指末端
  • D. 足趾末端
  • E. 胸腹
76

若肝癌患者身体赢弱无力极为严重,腹大如臌,此时治疗时应( )。

  • A. 扶正
  • B. 祛邪
  • C. 先扶正后祛邪
  • D. 先祛邪后扶正
  • E. 祛邪扶正兼顾
77

含酶制剂不可与有下列哪种中药联用(  )。

  • A. 碱性药物
  • B. 富含鞣质药物
  • C. 富含蛋白药物
  • D. 酸性药物
  • E. 以上均不是
78

二十五松石丸的功能是(  )。

  • A. 开窍醒神,镇惊熄风,活血通络
  • B. 疏肝健胃,消肿散结,解毒止痛
  • C. 舒肝解郁,利胆退黄,消炎解毒
  • D. 醒脑开窍,疏筋通络,化瘀止痛
  • E. 和胃健脾,导滞消积,润肠通便理气,降脂
79

下列非处方药中哪一个不属于中暑类药(  )。

  • A. 六合定中丸
  • B. 复方草豆蔻酊
  • C. 六一散
  • D. 参贝北瓜膏
  • E. 砂仁驱风油
80

形寒,肢冷,舌淡,属于(  )。

  • A. 阳偏衰
  • B. 阴偏衰
  • C. 阴阳互损
  • D. 阴寒偏盛
  • E. 热盛伤阴
81

具有清热泻火,消肿通便而治疗火毒内蕴之便秘的非处方中成药是(  )。

  • A. 麻仁丸
  • B. 便秘通
  • C. 通乐颗粒
  • D. 清宁丸
  • E. 以上均不是
82

当粪便中红细胞成堆出现且被破坏时,可能是下述那种疾病导致(  )。

  • A. 阿米巴痢疾
  • B. 伪膜性肠炎
  • C. 急性肠炎
  • D. 溃疡性结肠炎
  • E. 结肠炎
83

治疗不寐症时哪类病人可自己选择用药(  )。

  • A. 慢性疲劳综合征
  • B. 感染、中毒后诱发不寐的
  • C. 严重精神分裂症
  • D. 神经衰弱
  • E. 抑郁症
84

盗汗的特点是(  )。

  • A. 大汗淋漓
  • B. 经常出汗,动则更甚
  • C. 手足心出汗
  • D. 入睡出汗,醒后汗止
  • E. 半侧身体出汗
85

内伤见红绛舌主 (  )。

  • A. 实寒证
  • B. 虚寒证
  • C. 实热证
  • D. 虚热证
  • E. 表证
87

最早提出“体质”的论是(  )。

  • A. 《伤寒论》
  • B. 《金匮要略》
  • C. 《内经》
  • D. 《巢氏病源》
  • E. 《本草经集注》
89

肺为(  )。

  • A. 先天之本
  • B. 华盖
  • C. 后天之本
  • D. 仓禀之官
  • E. 君主之官
9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阴虚体质的老人宜选用轻补型滋补剂
  • B. 阳虚体质的老人宜选用温补型滋补剂
  • C.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宜用红参进补
  • D. 秋冬进补最佳
  • E.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宜用沙参进补
9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使用滴眼剂时勿使滴管口碰及眼睑
  • B. 使用滴眼剂时眼内分泌物过多时应先清净分泌物
  • C. 同时使用两种滴眼药液应同时滴加
  • D. 使用超过一个月的眼膏剂不宜再用
  • E. 白天宜用滴眼液反复多次滴加
92

气体灭菌养护技术中使用的气体灭菌杀虫剂是(  )。

  • A. 二氧化碳
  • B. 硫黄
  • C. 环氧乙烷
  • D. 氧气
  • E. 60C0-γ
93

含粘液质的饮片易(  )。

  • A. 散失气味
  • B. 虫蛀、霉变
  • C. 泛油、酸败
  • D. 风化、潮解
  • E. 变色、软化
94

三因学说中的三因源于 ( )。

  • A. 四气
  • B. 五行
  • C. 五元
  • D. 五脏
  • E. 六腑
95

下列属于饮食停滞型呕吐的临床表现的是(  )。

  • A. 突然呕吐,伴发热恶寒
  • B. 呕吐酸腐,嗳气厌食
  • C. 呕吐吞酸,胸胁满闷
  • D. 呕吐清水痰涎
  • E. 食欲不振,食入难化
96

下列药物中需要临时捣碎的是(  )。

  • A. 大风子
  • B. 土鳖虫
  • C. 山药 
  • D. 磁石
  • E. 细辛
97

下列具有养阴敛肺,止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咳嗽的非处方中成药是(  )。

  • A. 强力枇杷露
  • B. 祛痰灵口服液
  • C. 清肺抑火丸
  • D. 复方鲜竹沥液
  • E. 以上均不是
99

测定饮片含水量的方法不能用(  )。

  • A. 减压干燥法
  • B. 甲苯法
  • C. 气相色谱法
  • D. 液相色谱法
  • E. 烘干法
100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学的(  )。

  • A. 治病求本原则
  • B. 辨证论治原则
  • C. 因人制宜原则
  • D. 因时制宜原则
  • E. 整体观念
101

胆汁的生成与排泄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

  • A. 肝的疏泄功能
  • B. 心主神志功能
  • C. 脾的运化功能
  • D. 肺主一身之气功能
  • E. 肾的藏精功能
102

在五色望诊中,白色的主病是(  )。

  • A. 湿证
  • B. 水饮
  • C. 痛证
  • D. 夺气
  • E. 瘀血
103

肝血虚型虚劳病临床应用何方治疗( )。

  • A. 养心汤
  • B. 四物汤
  • C. 归脾汤
  • D. 七福饮
  • E. 沙参麦冬汤
104

赤色主证是(  )。

  • A. 热证
  • B. 寒证
  • C. 虚证
  • D. 瘀血证
  • E. 实证
105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可用于 ( )。

  • A. 胃阴不足
  • B. 脾胃虚弱
  • C. 外邪犯胃
  • D. 肝气犯胃
  • E. 饮食停滞
106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

  • A. 变脆
  • B. 发霉
  • C. 风化
  • D. 潮解
  • E. 泛油
107

生石灰块的吸潮率可达(  )。

  • A. 5%~l5%
  • B. 10%~20%
  • C. 20%~25%
  • D. 20%~30%
  • E. 25%~30%
108

武力拔寒散主要是(  )。

  • A. 白酒调敷
  • B. 醋调敷
  • C. 花椒油调敷
  • D. 蛋清调敷
  • E. 茶水调敷
110

中药材贮藏时,饮片水分应控制在(  )。

  • A. 7%~l3%
  • B. 6%~l0%
  • C. 5%~l0%
  • D. 2%~3%
  • E. 以上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