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执业药师真题及答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完整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使用乌头类药物引起中毒的原因有( )。

  • A.过量服用
  • B.饱酒服用
  • C.使用生品
  • D.煎煮时间太短
  • E.个体差异引起蓄积性中毒
3

饮片处方调配复合的主要内容有( )。

  • A.有无虫蛀、霉变
  • B.毒麻药有无超量
  • C.剂量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 D.特殊煎法的药味是否单包
  • E.有无错味、漏味、多味、异味
4

关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药证不符
  • B.给药量途径不当
  • C.给药剂量失准
  • D.疗程长短失宜
  • E.服药时间不当
5

执业药师对医师开展用药咨询服务的内容包括( )。

  • A.价格信息
  • B.新药信息
  • C.合理用药信息
  • D.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
  • E.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6

在治疗疾病时,因人制宜需考虑的因素包括( )。

  • A.年龄
  • B.性别
  • C.体质
  • D.季节
  • E.生活习惯
7

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应注意的事项有( )。

  • A.为增强疗效,可加大服用剂量,并坚持长期服用
  • B.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 C.辩证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病症
  • D.对体质较弱的患者不随意加药
  • E.服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间隔服药
8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的治法中( )。

  • A.培土生金法
  • B.滋水涵木法
  • C.金水相生法
  • D.益火补土法
  • E.抑木扶土法
9

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的方法有( )。

  • A.讲究卫生
  • B.使用药物
  • C.精神调养
  • D.人工免疫
  • E.防范外伤
10

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

  • A.良附丸加减
  • B.左金丸加减
  • C.附子汤加减
  • D.保和丸加减
  • E.黄芪建中汤加减
12

中医辨证是( )。

  • A.饮食停滞
  • B.肝胃郁热
  • C.脾胃虚寒
  • D.寒凝气滞
  • E.肝胃不和
13

宜选用的治法是( )。

  • A.导滞和胃
  • B.疏肝和胃
  • C.温中散寒
  • D.温中健脾
  • E.温阳散寒
14

脉数主病是( )。

  • A.虚证
  • B.热证
  • C.阴证
  • D.寒证
  • E.表证
18

医师进一步告知,珍菊降压片除含上述西药成分外,还含有( )。

  • A.卡托普利
  • B.硝苯地平
  • C.氢氯噻嗪
  • D.卡马西平
  • E.米诺地尔
21

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 A.少腹逐瘀丸
  • B.安坤赞育丸
  • C.宫血宁胶囊
  • D.乌鸡白凤丸
  • E.人参健脾丸
23

中医辨证是( )。

  • A.气血两虚
  • B.肝肾不足
  • C.气随血脱
  • D.气虚血瘀
  • E.精血亏虚
24

中医治法是( )。

  • A.行气活血
  • B.益气活血
  • C.滋肾利窍
  • D.祛风涤痰
  • E.平肝潜阳
25

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

  • A.天麻钩藤饮加减
  • B.补阳还五汤加减
  • C.镇肝熄风汤加减
  • D.通窍活血汤加减
  • E.血府逐瘀汤加减
26

近一段时间调理,患儿症状有所改善,但仍觉神疲乏力,易感冒,多汗,舌质淡,此时宜选用的中药是( )。

  • A.黄芪、太子参
  • B.陈皮、茯苓
  • C.藿香、薏苡仁
  • D.白扁豆、稻芽
  • E.白芍、稻芽
29

属体虚感冒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

  • A.参苏饮
  • B.清瘟解毒丸
  • C.百合固金汤
  • D.荆防败毒散
  • E.银翘散
30

属时行感冒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

  • A.参苏饮
  • B.清瘟解毒丸
  • C.百合固金汤
  • D.荆防败毒散
  • E.银翘散
31

乌头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

  • A.恶心呕吐、口中有金属味;腹痛腹泻;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烂
  • B.胸闷;心悸;喉咙干痛;四肢无力;心电图是*房室传导阻滞
  • C.头晕;头痛;烦躁不安;面部肌肉**;吞咽困难;*肌与扁肌同时收缩
  • D.严重脱水;低蛋白血症;水肿;精神错乱;幻觉;癫痫样发作
  • E.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牙关紧闭;呼吸衰竭
32

【88-90】 治疗感冒时,属风热感冒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

  • A.参苏饮
  • B.清瘟解毒丸
  • C.百合固金汤
  • D.荆防败毒散
  • E.银翘散
33

阴虚内热的症状特点是( )。

  • A.午后发热,五心烦热
  • B.长期低热,劳累则甚
  • C.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 D.日哺热甚,腹痛便结
  • E.发热烦渴,汗多脉洪
34

【85-87】 轻度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 A.恶心呕吐、口中有金属味;腹痛腹泻;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烂
  • B.胸闷;心悸;喉咙干痛;四肢无力;心电图是*房室传导阻滞
  • C.头晕;头痛;烦躁不安;面部肌肉**;吞咽困难;*肌与扁肌同时收缩
  • D.严重脱水;低蛋白血症;水肿;精神错乱;幻觉;癫痫样发作
  • E.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牙关紧闭;呼吸衰竭
35

宜存放于加盖容器中的饮片是( )。

  • A.黄芪
  • B.桃仁
  • C.鸡血藤
  • D.青黛粉
  • E.五味子
36

湿温潮热的症状特点是( )。

  • A.午后发热,五心烦热
  • B.长期低热,劳累则甚
  • C.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 D.日哺热甚,腹痛便结
  • E.发热烦渴,汗多脉洪
37

【82-84】 气虚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

  • A.午后发热,五心烦热
  • B.长期低热,劳累则甚
  • C.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 D.日哺热甚,腹痛便结
  • E.发热烦渴,汗多脉洪
38

需与红花装于一个药斗的饮片是( )。

  • A.黄芪
  • B.桃仁
  • C.鸡血藤
  • D.青黛粉
  • E.五味子
39

【79-81】 不宜与苦杏仁装于一个药斗的饮片是( )。

  • A.黄芪
  • B.桃仁
  • C.鸡血藤
  • D.青黛粉
  • E.五味子
41

中药处方中含有西红花,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 A.烊化
  • B.兑服
  • C.易煎
  • D.冲服
  • E.服汤代水
42

称为“生痰之器”的脏是( )。

  • A.肝
  • B.脾
  • C.肾
  • D.肺
  • E.心
43

因含有相同有毒中药而不宜使用的药组是( )。

  • A.血府逐瘀丸与妇科千金片
  • B.天王补心丹与朱砂定神丸
  • C.祛痰止咳颗粒与镇咳宁胶囊
  • D.补中益气丸与桂附地黄丸
  • E.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
45

【73-74】 因含有配伍禁忌重要而不宜使用的药组( )。

  • A.血府逐瘀丸与妇科千金片
  • B.天王补心丹与朱砂定神丸
  • C.祛痰止咳颗粒与镇咳宁胶囊
  • D.补中益气丸与桂附地黄丸
  • E.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
46

不宜与人参鹿茸丸同时服用的是( )。

  • A.阿司匹林
  • B.阿卡波糖
  • C.复合维生素B
  • D.地高辛
  • E.法莫替丁
47

【70-72】 不宜与麝香保心同时服用的是( )。

  • A.阿司匹林
  • B.阿卡波糖
  • C.复合维生素B
  • D.地高辛
  • E.法莫替丁
48

不宜与银杏叶同时服用的是( )。

  • A.阿司匹林
  • B.阿卡波糖
  • C.复合维生素B
  • D.地高辛
  • E.法莫替丁
49

属于脾不统血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

  • A.固冲汤
  • B.圣愈汤
  • C.固阴煎
  • D.调肝汤
  • E.四物汤崩患者
50

宜与蛤蚧同贮的是( )。

  • A.牡丹皮
  • B.细辛
  • C.红花
  • D.灯心草
  • E.吴茱萸
51

【68-69】 属于气血两虚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

  • A.固冲汤
  • B.圣愈汤
  • C.固阴煎
  • D.调肝汤
  • E.四物汤崩患者
52

【66-67】宜与山药同贮的是( )。

  • A.牡丹皮
  • B.细辛
  • C.红花
  • D.灯心草
  • E.吴茱萸
53

温盛水肿者忌用( )。

  • A.甘草
  • B.丹参
  • C.升麻
  • D.乌头
  • E.麻黄
54

炒制后的种子类饮片,应贮存于( )。

  • A.阴暗处
  • B.密闭容器内
  • C.避光凉爽处
  • D.通风干燥处
  • E.凉暗处
55

【64-65】体虚多汗者忌用( )。

  • A.甘草
  • B.丹参
  • C.升麻
  • D.乌头
  • E.麻黄
56

治疗消渴时,属阴虚燥热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 A.补肾强身片
  • B.杞菊地黄丸
  • C.金芪降糖片
  • D.人参健脾片
  • E.参岑白术丸
57

【62-63】 含糖分多的饮片,应贮存于( )。

  • A.阴暗处
  • B.密闭容器内
  • C.避光凉爽处
  • D.通风干燥处
  • E.凉暗处
58

治疗消渴时,属脾胃气虚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 A.补肾强身片
  • B.杞菊地黄丸
  • C.金芪降糖片
  • D.人参健脾片
  • E.参岑白术丸
59

处方名积壳,调配时应付( )。

  • A.炒焦品
  • B.麸炒品
  • C.清炒品
  • D.酒炒品
  • E.炒炭品
60

【59-61】 治疗消渴时,属肾阴亏虚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 A.补肾强身片
  • B.杞菊地黄丸
  • C.金芪降糖片
  • D.人参健脾片
  • E.参岑白术丸
61

【56-58】 处方名王不留行,调配时应付( )。

  • A.炒焦品
  • B.麸炒品
  • C.清炒品
  • D.酒炒品
  • E.炒炭品
62

处方名莱菔子,调配时应付( )。

  • A.炒焦品
  • B.麸炒品
  • C.清炒品
  • D.酒炒品
  • E.炒炭品
63

【54-55】 身热反不恶寒,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病机属于( )。

  • A.阴阳格拒
  • B.阴阳互损
  • C.阴阳亡失
  • D.阴阳偏盛
  • E.阴阳偏衰
64

冷汗淋漓,四肢厥逆,神情冷漠,脉微欲绝,病机属于( )。

  • A.阴阳格拒
  • B.阴阳互损
  • C.阴阳亡失
  • D.阴阳偏盛
  • E.阴阳偏衰
65

中药汤剂煎煮时,需包煎的饮片是( )。

  • A.人参
  • B.阿胶
  • C.钩藤
  • D.海金沙
  • E.鹿角霜
66

【52-53】 中药汤剂煎煮时,需后下的饮片是( )。

  • A.人参
  • B.阿胶
  • C.钩藤
  • D.海金沙
  • E.鹿角霜
67

治疗眩晕时,属痰浊上蒙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 A.杞菊地黄丸
  • B.半夏天麻丸
  • C.通天口服液
  • D.当归龙荟丸
  • E.十全大补丸
68

治疗眩晕时,属肝火上扰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 A.杞菊地黄丸
  • B.半夏天麻丸
  • C.通天口服液
  • D.当归龙荟丸
  • E.十全大补丸
69

【49-51】 治疗眩晕时,属肝肾阴虚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 A.杞菊地黄丸
  • B.半夏天麻丸
  • C.通天口服液
  • D.当归龙荟丸
  • E.十全大补丸
70

中西药联用时会引起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下列药组中:陈皮与利福平联用能( )。

  • A.增加药物排泄
  • B.影响药物分布
  • C.影响药物吸收
  • D.影响药物代谢
  • E.减少药物排泄
71

中西药联用时会引起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下列药组中:藿香正气水与二甲双胍联用能( )。

  • A.增加药物排泄
  • B.影响药物分布
  • C.影响药物吸收
  • D.影响药物代谢
  • E.减少药物排泄
72

【46-48】 中西药联用时会引起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下列药组中:煅龙骨和呋喃妥因联用能( )。

  • A.增加药物排泄
  • B.影响药物分布
  • C.影响药物吸收
  • D.影响药物代谢
  • E.减少药物排泄
73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胃火可见( )。

  • A.齿稀根露
  • B.齿龈红肿
  • C.齿龈青紫
  • D.齿龈淡白
  • E.牙齿蛀蚀
74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血虚可见( )。

  • A.齿稀根露
  • B.齿龈红肿
  • C.齿龈青紫
  • D.齿龈淡白
  • E.牙齿蛀蚀
75

【43-45】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肾虚可见( )。

  • A.齿稀根露
  • B.齿龈红肿
  • C.齿龈青紫
  • D.齿龈淡白
  • E.牙齿蛀蚀
76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脾肾阳虚可见( )。

  • A.齿痕舌
  • B.胖大舌
  • C.芒刺舌
  • D.瘘软舌
  • E.瘦薄舌
77

【41-42】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热邪亢盛可见( )。

  • A.齿痕舌
  • B.胖大舌
  • C.芒刺舌
  • D.瘘软舌
  • E.瘦薄舌
78

临床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应特别监护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

  • A.肝损害
  • B.过敏性休克
  • C.骨髓抑制
  • D.肾损害
  • E.脑卒中
79

婴幼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下列关于婴幼儿用药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用量宜轻
  • B.宜用轻清之品
  • C.宜佐滋补之品
  • D.宜佐凉肝定惊之品
  • E.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84

根据蒙医传统用药的“服药十则”,补养药的服用时间是( )。

  • A.食前服
  • B.食间服
  • C.睡前服
  • D.空腹服
  • E.夹食服
85

根据常见病证论治的理论,咳嗽风寒犯肺证的主要症状是( )。

  • A.咳嗽气粗,咳痰黄稠
  • B.干咳无痰,鼻燥咽干
  • C.咳嗽痰多,食后加重
  • D.咳嗽声重,痰稀色白
  • E.咳嗽气急,郁怒诱发
86

处方调剂复核时,应予以纠正的错付是( )。

  • A.草决明服决明子
  • B.双花付金银花
  • C.二术付苍术、白术
  • D.大腹子付牛蒡子
  • E.益母草子付茺蔚子
88

临床使用不当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是( )。

  • A.南沙参
  • B.牡丹皮
  • C.瓜蒌皮
  • D.马兜铃
  • E.北沙参
92

诊断心肌坏死最敏感的首选标志物是( )。

  • A.血清CK-BB
  • B.血清CK-MB
  • C.血清肌钙蛋白I
  • D.血清CK-MM
  • E.血清脱酸激酶
93

处方调剂复核时,应予以纠正的错付是( )。

  • A.苦杏仁末捣碎
  • B.生牡蛎单包先煎
  • C.薄荷单包后下
  • D.三七粉单包冲服
  • E.阿胶单包烊化
95

下列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既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含安乃近的是( )。

  • A.维C银翅片
  • B.感特灵胶囊
  • C.重感冒灵片
  • D.感冒灵胶囊
  • E.复方感冒灵片
97

处方炒三仙、焦三仙中,“三仙”的组成是( )。

  • A.山楂、稻芽、神曲
  • B.槟榔、麦芽、神曲
  • C.麦芽、稻芽、谷芽
  • D.山楂、麦芽、神曲
  • E.仙茅、仙灵脾、仙鹤草
98

血清淀粉酶(AMS)活性增高最常见于( )。

  • A.急性肠胃炎
  • B.病毒性肝炎
  • C.慢性胆囊炎
  • D.急性胰腺炎
  • E.病毒性心肌炎
100

可参考胸痹辨证论的西药疾病是( )。

  • A.高血压病
  • B.支气管炎
  • C.冠心病
  • D.支气管扩张病
  • E.病毒性肺炎
101

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首部本草专著是( )。

  • A.《新修草本》
  • B.《本草经集注》
  • C.《神农本草经》
  • D.《本草纲目》
  • E.《重修政和本草》
102

具有安神功能的藏药是( )。

  • A.洁白丸
  • B.大月晶丸
  • C.八味沉香散
  • D.仁青芒觉
  • E.仁青常觉
104

罂粟壳中毒的典型症状是( )。

  • A.精神亢奋
  • B.呼吸急促
  • C.血压升高
  • D.瞳孔急速缩小
  • E.心跳加速
105

中药养护中西湿防潮法可采用的干燥剂是( )。

  • A.干冰
  • B.生石灰
  • C.熟石灰
  • D.氯化钠
  • E.氢氧化钙
107

安排饮片斗谱时,不能排于一斗或上下药斗中的是( )。

  • A.麻黄与桂皮
  • B.陈皮与青皮
  • C.酸枣仁与远志
  • D.乌头与天花粉
  • E.板蓝根与大青叶
108

中医诊断用以分辨疾病性质的纲领是( )。

  • A.阴阳
  • B.表里
  • C.寒热
  • D.虚实
  • E.气血
109

执业药师在审方中发现有中成药不合理配伍,下列各组配伍中,属证候禁忌的是( )。

  • A.二陈丸与平胃丸
  • B.归脾丸与养荣丸
  • C.金匮肾气丸与麦味地黄丸
  • D.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
  • E.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
110

根据七情内伤治病的理论,惊可导致( )。

  • A.气上
  • B.气结
  • C.气消
  • D.气下
  • E.气乱
111

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静脉是( )。

  • A.带脉
  • B.督脉
  • C.任脉
  • D.冲脉
  • E.阴维脉
112

某女,22岁,身体偏寒,喜脉,少动,其体质类型应辩为( )。

  • A.偏阳质
  • B.气虚质
  • C.偏阴质
  • D.痰湿质
  • E.淤血质
114

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气成是( )。

  • A.营气
  • B.宗气
  • C.卫气
  • D.元气
  • E.真气
115

根据阴阳理论,下列属阳的是( )。

  • A.滋润
  • B.兴奋
  • C.抑制
  • D.凝聚
  • E.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