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肝损伤
- B.肾损伤
- C.胃肠道损害
- D.粒细胞减少
- E.心脑血管意外 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 ( )
- A.丙谷胺
- B.哌仑西平
- C.西咪替丁
- D.氢氧化铝
- E.胶体枸橼酸铋钾 代表抗酸药的药物是
- A.缬沙坦
- B.美托洛尔
- C.依那普利
- D.氨苯地平
- E.氢氯噻嗪(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属于β受体阻断药的是 (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促进吸收
- B.减少不良反应
- C.作用不同的靶点
- D.保护药品免受破坏
- E.延缓或降低抗药性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联用使药效学作用相加的机制是 ( )
- A.烟酸类
- B.贝丁酸类
- C.TC吸收抑制
- D.胆酸螯合剂
- E.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首选的是 ( )
- 正确
- 错误
- A.甘露醇
- B.别嘌醇
- C.氯化钾
- D.氨苯蝶啶
- E.布美他尼
- A.酮康唑
- B.青霉素
- C.四环素类
- D.万占霉素
- E.氟喹诺酮类
- A.液状石蜡
- B.植物油
- C.纯化水
- D.甘油
- E.乙醇
- A.妊娠第14天~1个月
- B.妊娠第20天~3个月
- C.妊娠14剧~6个月
- D.妊娠6~9个月
- E.产前
- A.植物油
- B.甘油一水
- C.液状石蜡
- D.甘油一乙醇
- E.甘油一乙醇一水
- A.症状减轻
- B.症状消失
- C.不再发作
- D.发作次数减少
- E.最大呼气流速峰值接近正常 ( )
- A.粉剂
- B.溶液
- C.乳浊液
- D.混悬液
- E.高分子溶液
- A.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 B.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 C.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 D.查配伍禁忌,对药品适宜性
- E.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 A.加入乳酸钠输液中
- B.加入葡萄糖输液中
- C.加入林格液中
- D.加入注射用水中
- E.加入生理盐水中
- A.日龄
- B.月龄
- C.年龄
- D.出生年月
- E.身高与体重
- A.盐酸
- B.硝酸银
- C.碘化钾
- D.氢氧化钠
- E.高锰酸钾
- A.后遗作用
- B.过敏反应
- C.毒性反应
- D.过度作用
- E.停药综合征
- A.异烟肼配伍维生素B6
- B.给予老年人常规量1/2的地高辛
- C.给婴幼儿应用氨基苷类抗感染
- D.头孢菌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 E.乳糖酸红霉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 A.画一线
- B.画一斜线
- C.在空白处画一线
- D.在药品名称下方画一斜线
- E.在“正文”的空白处画一斜线
- A.表面皿
- B.锥形瓶
- C.称量瓶
- D.坩埚
- E.烧杯
- A.保护脑组织
- B.扩充血容量
- C.保持呼吸道通畅
- D.规范应用阿司匹林
- E.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A.利福布汀
- B.阿米卡星
- C.环丝氨酸
- D.左氧氟沙星
- E.链霉素
- A.急诊处方
- B.麻醉药品处方
- C.医疗用毒性药品
- D.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 E.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 A.冷藏库
- B.阴凉库
- C.普通库
- D.专用库
- E.危险品库
- A.青霉素
- B.泼尼松
- C.异烟肼
- D.四环素类
- E.阿司匹林
- A.5日
- B.4日
- C.3日
- D.2日
- E.1日
- A.pH
- B.氨基酸
- C.葡萄糖
- D.二价金属离子
- E.一价金属离子
- A.≤5
- B.≤4
- C.≤3
- D.≤2
- E.≤1
- A.麦角胺
- B.环孢素
- C.溴化物
- D.泼尼松
- E.苯妥英钠
- A.顺铂
- B.环磷酰胺
- C.阿霉素类
- D.甲氨蝶呤
- E.氟尿嘧啶
- A.白色
- B.淡红色
- C.淡黄色
- D.淡绿色
- E.淡蓝色
- A.拒绝调剂
- B.告知处方医师
- C.报告科主任或经理
- D.予以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
- E.不得调剂,予以记录并报告
- A.任何有伤害的反应
- B.任何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 C.在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
- D.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
- E.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
- A.药品剂型
- B.药品数量
- C.药品禁忌
- D.药品用法
- E.药品调配方法
- A.超说明书用药
- B.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
- C.剂型和给药途径不适宜
- D.新生儿患者处方未写明日龄
- E.前记、后记缺项或书写不规范
- A.纳洛酮
- B.醒脑静
- C.毒扁豆碱
- D.氟马西尼
- E.胞二磷胆碱
- A.绝不能吞服
- B.不宜直接吞服
- C.加入大量液体冲服
- D.用少量液体润湿后吞服
- E.用适量液体混合均匀后再吞服
- A.轻度液体潴留
- B.鼻与喉咙干
- C.便秘或腹泻
- D.轻度心悸
- E.口干
- A.双人采购
- B.双人收发
- C.双人领取
- D.双人保管
- E.双人记账
- A.硫酸
- B.硝酸银
- C.碘化钾
- D.氢氧化钠
- E.过氧化氢
- A.对药名
- B.对数量
- C.对剂型
- D.对规格
- E.对药费
- A.甘露醇
- B.别嘌醇
- C.布美他尼
- D.氨苯蝶啶
- E.葡萄糖酸钾
- A.1日常用量
- B.1日最大量
- C.3日常用量
- D.3次常用量
- E.3日最大量
- A.延长至30日用量
- B.延长至20日用量
- C.延长至15日用量
- D.延长至10日用量
- E.适当延长用量期限
- A.阿昔莫司
- B.考来烯胺
- C.洛伐他汀
- D.非诺贝特
- E.烟酸肌醇酯
- A.溴剂
- B.多虑平
- C.地西泮
- D.帕罗西汀
- E.阿普唑仑
- A.划价——收费——调配——核查——发药
- B.划价——收费——核查——调配——发药
- C.审方——划价——收费——调配——发药
- D.审方——划价——收费——调配——核查——发药
- E.审方——调配——核查——划价——收费——发药
- A.洛伐他汀
- B.考来烯胺
- C.吉非罗齐
- D.非诺贝特
- E.烟酸肌醇酯
- A.20℃
- B.25℃
- C.28℃
- D.29℃
- E.30℃
- A.超说明书用药
- B.前记、后记缺项
- C.剂型和给药途径不适宜
- D.新生儿处方未写明日龄
- E.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
- A.近期先用
- B.调配效期最早的药品
- C.货位卡注明效期与数量
- D.效期药品到期前2个月提出报告
- E.每购进新货,按效期先后调整药品位置
- A.有计划地采购药品
- B.按效期先后摆放药品
- C.定期检查,做到近期先用
- D.依据库房内动态“效期药品一览表”管理
- E.每一货位设置货位卡,注明有效期与数量
- A.仔细阅读处方,逐一调配药品
- B.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要登记
- C.全部药品配齐后,与处方核对
- D.绝不同时调配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处方
- E.书写标签,对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目的标签
- A.贵重药品
- B.调配率高的药品
- C.调配率低的药品
- D.需要冷藏、避光或保存在干燥处的药品
- E.名称相近、包装外形相似、同种药品不同规格等常引起混淆的药品
- A.医疗专家
- B.药品生产者
- C.药品分销者
- D.药品管理者
- E.药品包装者
- A.80mg
- B.100mg
- C.140mg
- D.180mg
- E.220mg
- A.完整
- B.大小均一
- C.硬度适宜
- D.包衣颜色均一
- E.个别包衣有裂隙
- A.维生素C
- B.维生素B6
- C.维生素B2
- D.维生素B12
- E.维生素B1
- A.青霉素钠
- B.苯妥英钠
- C.苯巴比妥钠
- D.盐酸氯丙嗪
- E.头孢菌素类
- A.窗口发药
- B.柜台发药
- C.小窗口发药
- D.大窗口发药
- E.大窗口或柜台发药
- A.盐酸吡哆辛
- B.头孢菌素类
- C.苯巴比妥钠
- D.青霉素钠
- E.苯妥英钠
- A.送货
- B.收货
- C.验收
- D.货物入库交接
- E.货物入库登记
- A.非医保药品
- B.调配率低的药品
- C.调配率高的药品
- D.同种药品不同规格的药品
- E.名称、包装极易混淆的药品
- A.弱酸中和强碱
- B.牛乳沉淀重金属
- C.阿托品拮抗有机磷中毒
- D.毛果芸香碱拮抗颠茄碱类中毒
- E.二巯丙醇结合组织中酶系结合的金属物
- A.慢性疼痛患者
- B.癌症疼痛患者
- C.一般慢性疼痛患蕾
- D.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
- E.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
- A.安全、有效
- B.安全、合理
- C.规范、有效
- D.安全、有效、规范
- E.安全、有效、经济
- A.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
- B.上市已经3年的药品
- C.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 D.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进口满5年的药品
- E.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进口5年内的药品
- A.阿昔洛韦
- B.头孢菌素
- C.依托泊苷
- D.笨妥英钠
- E.青霉素
- A.0~4℃
- B.2~10℃
- C.10~20℃
- D.10~30℃
- E.不超过20℃、遮光
- A.10日
- B.7日
- C.5日
- D.3日
- E.1日
- A.搅拌混合法
- B.过筛混合法
- C.等量递加法
- D.吸收剂法
- E.套色法
- A.注明原因
- B.再次签名
- C.医师再次签名
- D.医师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 E.医师在超剂量处再次签名
- A.患者姓名
- B.实足年龄
- C.门诊病历号
- D.临床诊断证明编号
- E.患者身份证明编号
- A.小檗碱用于降低血糖
- B.咳嗽无感染用克拉霉素
- C.轻度感染给予广谱抗菌药物
- D.盲目应用抗肿瘤辅助治疗药物
- E.应用两种以上一药多名的药品
- A.身份证明、疾病
- B.身份证号、病历号
- C.身份证号、药品名称
- D.身份证明编号、临床诊断
- E.身份证号、药品名称与数量
- A.认真审核处方
- B.准确调配药品
- C.始终执行“四查十对”
- D.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
- E.向患者交付药品时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
- A.门诊病历号
- B.患者姓名
- C.实足年龄
- D.临床诊断
- E.医师签章
- A.乙醇
- B.甲醛
- C.过氧化氢
- D.环氧乙烷
- E.苯扎溴铵
- A.处方编号
- B.患者姓名
- C.临床诊断
- D.医疗机构名称
- E.未列出可添加项目
- A.碘
- B.盐酸
- C.氢氧化钠
- D.高锰酸钾
- E.硫代硫酸钠
- A.代谢
- B.吸收
- C.分布
- D.排泄
- E.中毒
- A.此类药物剂量大
- B.此类药物容易过敏
- C.此类药物滞留胃肠时间久
- D.此类药物在尿液中浓度高
- E.多喝水可防止尿酸沉积形成结石
- A.中成药
- B.中药饮片
- C.普通西药
- D.西药复方制剂
- E.中药复方制剂
- A.普通处方
- B.麻醉药品处方
- C.医疗用毒性药品
- D.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 E.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 A.医疗专家
- B.门诊医师
- C.药品生产者
- D.药品服用者
- E.调剂室药师
- A.专用库
- B.冷藏库
- C.阴凉库
- D.普通库
- E.危险品库
- A.根据患者的要求
- B.在药房中进行临时调配
- C.根据患者个体化用药的需要
- D.在药房中临时调配特殊剂型
- E.在药房中临时调配非常用剂量
- A.安全、有效
- B.有效、经济
- C.规范、合理
- D.安全、有效、经济
- E.安全、有效、方便
- A.1件
- B.2件
- C.50件以下抽取1件
- D.51~100件抽取2件
- E.不足2件时,应逐件检查验收
- A.现配现用
- B.宜在18~20小时输完
- C.使用PVC袋时应避光
- D.输注时不能在Y形管中加入其他药物
- E.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与其他治疗液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渡
- A.货架摆药
- B.处方登记
- C.处方调配
- D.处方核对
- E.处方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