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药学(士)考前考点练习试卷1(基础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用

  • A.氧化铝吸附层析
  • B.聚酰胺吸附层析
  • C.离子交换层析
  • D.分配层析
  • E.凝胶层析
2

32.立法用药体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方剂是

  • A.败毒散
  • B.黄芩汤
  • C.芍药汤
  • D.白头翁汤
  • E.葛根芩连汤
3

71.巴豆内服剂量是

  • A.0·3~0·6g
  • B.0·7~0·9g
  • C.0·1~0·3g
  • D.0·01~0·03g
  • E.0·5~1g
4

依据中药药性理论,清热祛湿药的性味多为

  • A.苦温
  • B.苦凉
  • C.苦寒
  • D.苦干
  • E.苦微温
5

94.龟板的主治病证是

  • A.气虚自汗
  • B.阴虚盗汗
  • C.气分实热大汗
  • D.湿温汗出
  • E.黄汗证
6

42.由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属于

  • A.药味加减的变化
  • B.药量增减的变化
  • C.剂型更换的变化
  • 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 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7

既能温经止血,又能散寒止痛的药物是

  • A.炮姜
  • B.生姜
  • C.干姜
  • D.高良姜
  • E.棕榈炭
9

以6年生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

  • A.天花粉
  • B.山药
  • C.桔梗
  • D.人参
  • E.太子参
10

麻黄的归经是

  • A.肺、胃经
  • B.肺、心经
  • C.肺、膀胱经
  • D.心、肝经
  • E.肝、肾经
11

4.清气化痰丸的功用是

  • A.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 B.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 C.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 D.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 E.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12

鉴别α-去氧糖的反应是

  • A.K-K反应
  • B.Raymond反应
  • C.HCl-Mg粉反应
  • D.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 E.Gibb反应
13

提取植物体内的皂苷元,可选用的方法是

  • A.酶解法
  • B.沸水提取法
  • C.50%乙醇提取法
  • D.酸水解后用氯仿提取法
  • E.碱水解后用乙醚提取法
14

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 A.虎杖
  • B.桃仁
  • C.红花
  • D.牛膝
  • E.川牛膝
15

53.为增强活血祛瘀药的功效,常与活血药配伍的药物是

  • A.温里药
  • B.理气药
  • C.解表药
  • D.泻下药
  • E.补虚药
16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α-羟基蒽醌
  • B.1,5-二羟基葸醌
  • C.2,6-二羟基葸醌
  • D.α-羟基蒽
  • E.1,2-二羟基蒽醌
17

白芷的功效是

  • A.清热解毒
  • B.息风止痉
  • C.燥湿止带
  • D.行气宽中
  • E.解表除烦
18

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氯仿的成分是

  • A.单糖
  • B.氨基酸
  • C.无机盐
  • D.游离生物碱
  • E.低级脂肪酸
19

确定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是

  • A.药材的形状
  • B.药材的气臭
  • C.药材的来源
  • D.药物的疗效
  • E.药物的滋味
21

羌活最善治

  • A.少阳头痛
  • B.少阴头痛
  • C.太阳头痛
  • D.阳明头痛
  • E.厥阴头痛
22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载

  • A.成药专著
  • B.药物专著
  • C.中药材专著
  • D.药物剂型专著
  • E.制剂工艺专著
23

95.阴虚燥咳,宜选用的药物是

  • A.半夏
  • B.瓜蒌
  • C.白芥子
  • D.川贝母
  • E.桔梗
24

牡蛎散的主治病证是

  • A.风寒表虚之自汗证
  • B.阳明壮热之大汗证
  • C.阴虚火旺之盗汗证
  • D.体虚之自汗盗汗证
  • E.肺卫气虚之自汗证
25

在水中可以离子化的化合物分离可用

  • A.吸附层析
  • B.聚酰胺层析
  • C.凝胶层析
  • D.离子交换层析
  • E.正相分配层析
26

为强心苷中特有的糖是

  • A.6-去氧糖
  • B.六碳醛糖
  • C.甲基五碳糖
  • D.2-去氧糖
  • E.五碳醛糖
28

既能理气调中,又能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 A.橘皮
  • B.半夏
  • C.枳实
  • D.木香
  • E.香附
29

第 54 题石菖蒲善于治疗的痢疾是

  • A.寒湿痢
  • B.噤口痢
  • C.湿热痢
  • D.疫毒痢
  • E.休息痢
30

31.苇茎汤的功用是

  • A.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 B.宣肺止咳,祛痰排脓
  • C.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 D.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 E.清金降火,化痰止嗽
31

下列各项,按照酸性强弱,能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是

  • A.大黄酚
  • B.1,8-二羟基葸醌
  • C.大黄素
  • D.大黄素甲醚
  • E.芦荟大黄索
32

69.防己具有的功效是

  • A.祛风湿,止痛,安胎
  • B.祛风湿,舒经络,解表
  • C.祛风湿,消骨鲠,解暑
  • D.祛风湿,止痛,化湿和胃
  • E.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33

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香豆素成分是

  • A.游离小分子简单香豆素
  • B.香豆素苷
  • C.呋喃香豆素
  • D.吡喃香豆素
  • E.双香豆素
34

能与乙酸镁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 A.二葸酚类
  • B.羟基葸醌类
  • C.黄酮
  • D.黄酮醇
  • E.二葸酮类
35

1.大承气汤和大黄牡丹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枳实、厚朴
  • B.桃仁、丹皮
  • C.桃仁、红花
  • D.大黄、枳实
  • E.大黄、芒硝
36

甲型强心苷与乙型强心苷结构主要区别点是

  • A.不饱和内酯环不同
  • B.糖链连接的位置不同
  • C.内酯环的构型不同
  • D.内酯环的位置不同
  • E.C/D环稠合的方式不同
37

37.下列各项,不属于黄龙汤证临床表现的是

  • A.自利清水
  • B.腹痛拒按
  • C.身热口渴
  • D.神疲少气
  • E.脉象沉实
38

长于清肝胆湿热,泻肝胆实火的药物是

  • A.黄芩
  • B.黄连
  • C.龙胆草
  • D.苦参
  • E.穿心莲
39

48.朱砂除具有清心镇静、安神功效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 A.平肝潜阳
  • B.解毒疗疮
  • C.收敛固涩
  • D.活血散瘀
  • E.软坚散结
40

13.七厘散的功用是

  • A.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B.散瘀消肿,定痛止血
  • C.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 D.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 E.活血化瘀,散结止痛
41

胶剂的制作流程是

  • A.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干燥,包装
  • B.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凝胶,切胶→干燥,包装
  • C.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浓缩收胶→滤过澄清→干燥,包装
  • D.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干燥,包装
  • E.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浓缩收胶→干燥,包装
42

七叶苷是

  • A.氰苷
  • B.木脂素苷
  • C.黄酮苷
  • D.香豆素苷
  • E.葸醌苷
43

萜类化合物由( )衍生而成

  • A.甲戊二羟酸
  • B.异戊二烯
  • C.桂皮酸
  • D.苯丙氨酸
  • E.酪氨酸
44

属于四环三萜皂苷的是

  • A.羽扇豆烷型
  • B.羊毛脂甾烷型
  • C.螺旋甾烷型
  • D.联苯环辛烯型
  • E.异螺旋甾烷型
45

为挥发油组成成分的是

  • A.单萜
  • B.二萜
  • C.三萜
  • D.二倍半萜
  • E.四萜
47

煅石膏长于

  • A.清热泻火
  • B.滋阴生津
  • C.润肠通便
  • D.收敛生肌
  • E.消肿止痛
48

使用溶剂最少的提取方法是

  • A.浸渍法
  • B.渗漉法
  • C.煎煮法
  • D.回流法
  • E.连续回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