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风湿活动
- B.感染
- C.环境因素
- D.情绪精神因素
- E.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 A.局部用药即可达治愈
- B.全身及局部同时用药效果最佳
- C.使用碱性液冲洗阴道可提高疗效
- D.症状消失复查分泌物转阴即停药
- E.男方不易感染,无需用药治疗
- A.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B.感染性心膜炎
- C.先心病
- D.马方综合征
- E.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
- A.细菌性阴道病
- B.真菌性阴道炎
- C.滴虫阴道炎
- D.淋球菌阴道炎
- E.外阴瘙痒症
- A.取分泌物前不能做双合诊
- B.取分泌物前先行碱性液体冲洗
- C.取分泌物行悬滴法检查
- D.可疑病人多次悬滴法阴性时做培养
- E.检查标本应注意保暖
- A.高浓度鼻导管吸氧
- B.增加输液量
- C.面罩吸氧
- D.输胶体液
- E.PEEP
- A.胎膜早破
- B.子宫破裂
- C.先兆子宫破裂
- D.前置胎盘
- E.胎盘早剥
- A.口服地西泮
- B.消毒后还纳肢体
- C.全麻下行内倒转术
- D.立即行剖宫产
- E.等待宫口开全后行牵引术
- A.心电图
- B.脑部CT
- C.血气分析
- D.超声心动图
- E.心肌损伤标志物
- A.休克期常规切痂
- B.开始补液后2h内切痂
- C.休克期过后15d内切痂
- D.争取复苏平稳,据情尽早切痂
- E.常规分次切痂
- A.7×9%
- B.6×9%
- C.5×9%
- D.4×9%
- E.3×9%
- A.1×9%
- B.2×9%
- C.3×9%
- D.4×9%
- E.5×9%
- A.膀胱灌注化疗
- B.经尿道电切
- C.开放手术
- D.放射治疗
- E.全身化疗
- 14
-
(137~138题共用题干) 男,50岁,2个月来间歇性无痛性全血尿,近3d来加重伴有血块,8超示双肾正常,膀胱内有5cm×2.0cmX1.0cm新生物,有蒂。137.137、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 A.尿常规
- B.尿脱落细胞检查
- C.膀胱镜检
- D.静脉尿路造影
- E.CT
- A.血小板抗体
- B.血清铁蛋白
- C.骨髓扫描
- D.淋巴结活检
- E.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 A.睑结膜苍白
- B.胸骨压痛
- C.浅表淋巴结肿大
- D.皮肤出血点
- E.心脏杂音
-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缺铁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溶血性贫血
- E.急性白血病
- A.糖尿病肾病
- B.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D.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 E.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A.抗感染
- B.肾上腺皮质激素
- C.口服降血糖药
- D.小剂量胰岛素及补液
- E.补充碱性药物
- A.血电解质+BUN、Cr
- B.糖基化血红蛋白BUN、Cr
- C.血气分析+BUN、Cr
- D.血酮体+血气分析
- E.血乳酸+血气分析
- A.化验检查:大便镜检白细胞.一2/HP,血红蛋白160g/L,血白细胞计数12x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12,单核细胞0.10。129.129、本例治疗的关键环节是
- B.抗菌治疗
- C.抗病毒治疗
- D.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 E.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
- F.首选升压药,纠正低血压
- 22
-
130、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菌痢
- B.急性肠炎
- C.细菌性食物中毒
- D.霍乱
- E.轮状病毒感染
- 23
-
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是
- A.该气体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三价铁和谷胱甘肽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
- B.该气体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结合,引起细胞内窒息
- C.使血氧饱和度增加,组织不能利用氧
- D.引起氧分压增加,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缺氧
- E.影响血液中氧的释放和传递,一导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 A.剖腹探查
- B.ERCP检查
- C.抗感染治疗下严密观察
- D.抗休克治疗
- E.腹腔穿刺
- A.血、尿常规
- B.尿淀粉酶测定
- C.胸腹部X线平片
- D.血清淀粉酶测定
- E.腹部B超检查
- 26
-
硫化氢中毒的机钳是
- A.该气体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三价铁和谷胱甘肽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
- B.该气体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结合,引起细胞内窒息
- C.使血氧饱和度增加,组织不能利用氧
- D.引起氧分压增加,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缺氧
- E.影响血液中氧的释放和传递,一导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 A.美国
- B.澳大利亚
- C.英国
- D.法国
- E.荷兰
- 28
-
肺硅沉着病
- A.纤维素性炎
- B.化脓性炎
- C.肉芽肿性炎
- D.浆液性炎
- E.一般慢性炎
- A.美国
- B.澳大利亚
- C.英国
- D.法国
- E.荷兰
- 30
-
小叶性肺炎
- A.纤维素性炎
- B.化脓性炎
- C.肉芽肿性炎
- D.浆液性炎
- E.一般慢性炎
- A.大肠埃希菌
- B.拟杆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溶血性链球菌
- E.金黄色葡萄球菌
- A.大肠埃希菌
- B.拟杆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溶血性链球菌
- E.金黄色葡萄球菌
- 33
-
CTL细胞具有
- A.对T1-A9应答
- B.ADCC的作用
- C.对TD-A9应答
- D.主要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E.特异杀伤作用
- 34
-
脓液有甜腥臭味的是
- A.大肠埃希菌
- B.拟杆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溶血性链球菌
- E.金黄色葡萄球菌
- 35
-
B1细胞具有
- A.对T1-A9应答
- B.ADCC的作用
- C.对TD-A9应答
- D.主要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E.特异杀伤作用
- A.电复律
- B.毛花苷C静脉注射
- C.普罗帕酮静脉注射
- D.普萘洛尔口服
- E.奎尼丁口服
- A.电复律
- B.毛花苷C静脉注射
- C.普罗帕酮静脉注射
- D.普萘洛尔口服
- E.奎尼丁口服
- A.肾上腺素
- B.去甲肾上腺素
- C.乙酰胆碱
- D.多巴胺
- E.5-羟色胺
- A.肾上腺素
- B.去甲肾上腺素
- C.乙酰胆碱
- D.多巴胺
- E.5-羟色胺
- 40
-
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
- A.胆盐与胆囊收缩素
- B.乙酰胆碱与组胺
- C.盐酸与脂肪
- D.抑胃肽与胆囊收缩素
- E.促胰液素与胆囊收缩素
- 41
-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 A.胆盐与胆囊收缩素
- B.乙酰胆碱与组胺
- C.盐酸与脂肪
- D.抑胃肽与胆囊收缩素
- E.促胰液素与胆囊收缩素
- A.I
- B.X
- C.A
- D.T
- E.U
- 43
-
初产妇,急产娩一男婴,体重39009,胎盘娩出后半小时内有较多量间歇性阴道出血,色红,宫底、宫颈及肌肉已注缩宫素10 单位,再次查看胎盘完整,胎膜有一处见血管中断于胎膜边缘,究其出血原因最可能是
- A.胎盘剥离不全
- B.软产道损伤
- C.胎盘残留
- D.产后宫缩乏力
- E.凝血功能障碍
- 44
-
直接分解产生尿酸的是
- A.I
- B.X
- C.A
- D.T
- E.U
- A.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 B.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 C.曼式手术
- D.阴道纵隔成形术
- E.子宫悬吊术
- A.B超
- B.诊断性刮宫
- C.宫腔镜检查
- D.腹腔镜+组织病理检查
- E.CA125
- A.潜伏期延长
- B.活跃期延长
- C.活跃期停滞
- D.第二产程延长
- E.滞产
- A.肺结核
- B.肺炎
- C.肺脓肿
- D.支气管扩张
- E.支气管肺癌
- A.禁食、胃肠减压
- B.输液
- C.应用糖皮质激素
- D.肌内注射新斯的明
- E.紧急手术治疗
- A.PTC
- B.ERCP
- C.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
- D.MRI
- E.静脉法胆道造影
- A.右肾切除
- B.右肾造口
- C.右肾切开取石
- D.继续消炎治疗
- E.体外震波碎石
- A.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 B.肺炎支原体肺炎
- C.腺病毒肺炎
-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E.衣原体肺炎
- A.新斯的明
- B.左旋多巴
- C.苯妥英钠
- D.卡马西平
- E.多巴胺
- A.2~4d
- B.5~7d
- C.8~10d
- D.11~l3d
- E.14~l6d
- A.450ml和200ml
- B.500ml和300ml
- C.550mi和200ml
- D.600ml和100ml
- E.650ml和200ml
- A.FT3,FT4,TSH
- B.TSAb
- C.甲状腺吸碘率
- D.T3抑制试验
- E.TRH兴奋试验
- A.再次肾上腺手术
- B.放疗
- C.酮康唑治疗
- D.螺内酯治疗
- E.降压治疗补钾
- A.H2受体拮抗药治疗
- B.黏膜保护药治疗,6周复查胃镜
- C.质子泵抑制药+黏膜保护药治疗,4周复查胃镜
- D.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质子泵抑制药治疗,6周复查胃镜
- E.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周复查胃镜
- A.消化性溃疡
- B.急性胃炎
- C.慢性浅表性胃炎
- D.胃癌
- E.慢性萎缩性胃炎
- A.席汉病
- B.颅咽管瘤
- C.完全性尿崩
- D.部分性尿崩
- E.精神性多饮’
- A.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
- B.13C尿素呼气试验
- C.24h胃食管pH监测
- D.腹部B超
- E.24h心电监测
- A.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降低20mmHg
- B.心电图示肢导联低电压
- C.心音弱
- D.心界向两侧扩大
- E.颈静脉怒张
- A.避免关节损伤
- B.忌海鲜
- C.减少体育运动
- D.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
- E.激素吸入维持
- A.大叶性肺炎
- B.肺气肿
- C.胸腔积液
- D.支气管哮喘
- E.气胸
- A.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 B.给予高浓度吸氧
- C.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 D.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 E.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
- A.急性左心衰竭
- B.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 C.肺炎球菌肺炎
- D.支气管哮喘重症发作
- E.过敏性肺炎
- A.增加地高辛剂量
- B.地高辛改为0.25mg,1/d
- C.维持地高辛用量,静脉滴注氯化钾
- D.停用地高辛,加用苯妥英钠口服
- E.减少地高辛用量,0.125mg/d
- 68
-
女,24岁。咳嗽、黄痰伴发热3d,最高体温39.8℃,行X线胸片检查示:“右下肺炎”,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d后体温降至正常,3d后复查x线胸片示:“右下肺阴影较前略有增加”,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继续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 B.换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 C.换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 D.换用万古霉素治疗
- E.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了解有无特殊病原
- A.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型)
-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型)
- D.支气管哮喘
- E.心源性哮喘
- 70
-
男,50岁,反复咳嗽、咳痰4年,近6 个月来发作时常伴呼吸困难。体检:双肺散在哮呜音,肺底部有湿哆音。肺功能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为55%,残气容积/肺总量为35%。诊断应考虑为
- A.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
- B.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 C.支气管哮喘
- D.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 E.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
- A.低蛋白饮食
- B.高蛋白饮食
- C.低钠饮食
- D.根据尿量多少适当限水
- E.低磷饮食
- A.结肠癌
- B.溃疡性结肠炎
- C.细菌性痢疾
- D.克罗恩病
- E.肠结核
- A.X线钡剂透视
- B.大便隐血试验
- C.血常规
- D.胃镜
- E.B超
-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D.急性红白血病
-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 A.类风湿关节炎
- B.骨性关节炎
- C.骨质疏松症
- D.强直性脊柱炎
- E.痛风
- A.右上肺癌
- B.右上肺结核,
- C.右上包裹性积液
- D.右上大叶性肺炎
- E.右上支气管扩张症
- A.急性苯中毒
- B.慢性苯中毒
- C.刺激性气体中毒
- D.急性铅中毒
- E.急性汞中毒
- A.病例对照研究
- B.临床试验研究
- C.现况调查研究
- 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 E.队列研究
- A.学习性
- B.自主性
- C.实效性
- D.应用性
- E.操作性
- A.V=9
- B.V=19
- C.V=8
- D.V=20
- E.V=18
- A.只能以死因不明定论
- B.魏某承担因拖延而迟延尸检,无法结论的结果
- C.李某承担因未作出解释而无法结论的结果
- D.院方承担因请人不当而无法结论的结果
- E.家属承担因不同意尸检延迟尸检而无法结论的结果
- A.责令改正
- B.警告
- C.罚款1万元以下
- D.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以上1年以下
- E.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 A.医疗意外
- B.医疗差错
- C.病情重笃而发生的难以避免的死亡
- D.医疗事故
- E.手术难以避免的并发症
- A.浆细胞
- B.CTL
- C.B细胞
- D.NK细胞
- E.肥大细胞
- A.成年期
- B.幼年期
- C.老年期
- D.胚胎期
- E.青年期
- 86
-
补体系统在激活后可以
- A.诱导免疫耐受
- B.抑制变态反应
- C.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
- D.启动抗体的类别转换
- E.裂解细菌
- 87
-
HLA复合体基因不编码
- A.HLAOI类分子的重链(0链)
- B.HLAOI类分子的轻链(p:m)
- C.HLAOⅡ类分子的0链
- D.HLAOⅡ类分子的P链
- E.B因子
- A.白色念珠菌
- B.结核杆菌
- C.疱疹病毒
- D.巨细胞病毒
- E.肺孢子虫
- A.gp120
- B.gp41
- C.P24
- D.P17
- E.gp160
- A.是有包膜病毒
- B.具有神经氨酸酶(NA)刺突
- C.不易发生抗原性变异
- D.具有分节段的RNA和核蛋白(NP)
- E.具有血凝素HA刺突
- 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 C.严重的结核病患者
- D.新生儿以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 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 A.乙型肝炎病毒
- B.人免疫缺陷病毒
- C.乙型脑炎病毒
- D.丙型肝炎病毒
- E.巨细胞病毒
- 93
-
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作用
- A.杀菌
- B.激活胃蛋白酶原
- C.使蛋白质变性
- D.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
- E.促进维生素812的吸收
- A.促甲状腺激素
-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C.生长抑素
- D.促性腺激素
- E.促黑素细胞激素
- A.引起痛觉
- B.引起温度觉
- C.引起触觉
- D.使机体进入睡眠状态
- E.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 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 B.与H+的分泌有关
- C.HC03是以C02散的形式重吸收D0Hc0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 D.C1-的重吸收优先于HC03-的重吸收
- A.梭内肌收缩
- B.梭外肌收缩
- C.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
- 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 E.梭内肌与梭外肌都收缩
- A.收缩压降低
- B.舒张压降低
- C.脉压增大
- D.舒张压升高
- E.收缩压、舒张压都升高
- A.稳定肺泡内压
- 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C.增加肺的回缩力
- D.维持肺泡于适当的扩张状态
- E.阻止肺毛细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
- 100
-
心指数等于
- A.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 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 D.心排血量X体表面积
- E.心率X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 101
-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
- B.阈电位水平高低
- C.动作电位2期时程
- D.钠泵功能
- E.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 102
-
属于抑癌基因的是
- A.Rb
- B.ms
- C.mys
- D.c-erbB-2
- E.sis
- A.属于可诱导型调控
- B.属于可阻遏型调控
- C.结构基因产物抑制分解代谢
- D.结构基因产物与分解代谢无关
- E.受代谢终产物抑制
- 104
-
反转录的遗传信息流向是
- A.DNA→DNA
- B.DNA→RNA
- C.RNA→DNA
- D.RNA→蛋白质
- E.RNA→RNA
- 105
-
催化嘧啶核苷酸合成开始的酶是
- A.酰基转移酶
- B.天冬氨酸氨基甲酰基转移酶
- C.TMP合酶
- D.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
- E.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
- 106
-
下列哪项不符合G蛋白的特点
- A.又称鸟苷三磷酸结合蛋白
- B.由α、β、γ,三种亚基组成
- C.α亚基能与GTP、GDP结合
- D.α亚基具有GTP酶活性
- E.β-γ结合松弛
- 107
-
胸腺嘧啶在体内合成时甲基来自
- A.N10一甲酰四氢叶酸
- B.胆碱
- C.N5,N10甲烯四氢叶酸
- D.5-腺苷甲硫氨酸
- E.肉碱
- 108
-
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循环1周生成4对NADH
- B.循环1周可生成2ATP
- C.乙酰
- D.A经三羧酸循环转变成草酰乙酸
- E.循环过程中消耗氧分子
- F.循环1周生成2分子C02
- 109
-
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
- A.脂蛋白脂肪酶
- B.单酰甘油酯酶
- C.二酰甘油酯酶
- D.三酰甘油酯酶
- E.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酶
- A.酶活性中心只能是酶表面的一个区域
- B.酶与底物通过非共价键结合
- C.活性中心可适于底物分子结构
- D.底物分子可诱导活性中心构象变化
- E.底物的分子远大于酶分子,易生成中间产物
- 111
-
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
- A.乳酸脱氢酶
- B.果糖双磷酸酶
- C.磷酸果糖激酶一1
- D.磷酸果糖激酶一2
- E.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 A.5’端有多聚腺苷酸帽子结构
- B.3’端有甲基化鸟嘌呤尾结构
- C.链的二级结构为单链卷曲和单链螺旋
- D.链的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 E.三个相连核苷酸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 A.P=0.05,拒绝H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B.P>0.05,接受H0,的可能性较大
- C.P=0.05,接受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D.P<0.05,拒绝H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E.P>0.05,接受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14
-
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Vanderwaals
- B.二硫键
- C.氢键
- D.离子键
- E.肽键
- A.0.15
- B.0.1
- C.1.5
- D.0.05
- E.0.25
- A.总体设计
- B.样本设计
- C.随机设计
- D.研究设计
- E.实验设计
- 117
-
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是指
- A.RDA
- B.AI
- C.EAR
- D.RNI
- E.UL
- 118
-
不是硅沉着病诊断主要依据的是
- A.接触粉尘的职业史
- B.临床症状
- C.CT检查
- D.X线胸片
- E.肺功能检查
- A.幼儿
- B.学龄期儿童
- C.青壮年
- D.新迁入的老年人
- E.新迁入的成年人
- A.罹患率
- B.发病率
- C.患病率
- D.感染率
- E.发病比
- A.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流行
- B.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 C.环境污染
- D.寄生虫病疫情
- E.水灾、地震等严重危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
- A.《夏威夷宣言》
- B.《赫尔辛基宣言》
- C.《希波克拉底誓言》
- D.《东京宣言》
- E.《悉尼宣言》
- 123
-
预防医学是研究
- A.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 B.个体与群体的健康
- C.人群的健康
- D.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 E.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 A.均数
- B.几何均数
- C.中位数
- D.百分位数
- E.众数
- A.因急于手术抢救患者,未由家属或患者签手术同意书
- B.发生故意伤害
- C.造成本可避免的残疾
- D.造成本可避免的病人自杀
- E.造成本可避免的人格伤害
- 126
-
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安乐死对象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
- B.前者是安乐死对象的家属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
- C.前者是负责医生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
- D.前者是医生采取促死手段使安乐死对象安然死去;后者是医生停止抢救甚至放弃一切治疗,任安乐死对象自然死去
- E.前者是安乐死对象自己采取促死手段致死;后者是其自己停止一切治疗,被动等死
- A.允许治疗性克隆,不允许生殖性克隆
- B.不允许治疗性克隆,允许生殖性克隆
- C.允许一切克隆
- D.不允许一切克隆
- E.以上都不是
- A.维持社会公正
- B.保护患者自主权
- C.解脱医生责任
- D.协调医患关系
- E.保证医疗质量
- A.“医乃仁术”
- B.有能力做的就应该去做
- C.“大医精诚”
- D.临床医学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决策
- E.前沿医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必须有医德参与
- 130
-
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有
- A.施测条件
- B.主试者素质
- C.应试者动机
- D.应试者生理状态
- E.以上都是
- A.确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医德原则和规范
- B.反映社会对医学职业道德的需要
- C.直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
- D.为医学的发展导向
- E.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
- 132
-
IQ=+100稚为
- A.比率智商
- B.离差智商
- C.百分位智商
- D.中位数智商
- E.人格智商
- A.认识
- B.意志
- C.情感
- D.感知
- E.思维
- A.心境
- B.激情
- C.应激
- D.美感
- E.悲哀
- 135
-
识记的内容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后的
- A.第l天
- B.第2天
- C.第3天
- D.第4天
- E.第5天
- A.工作任务不同
- B.工作时间长短不同
- C.对象和情境不同
- D.身份和工作方武不同
- E.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不同
- 137
-
投射性测验的理论基础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 B.行为主义理论
- C.人本主义理论
- D.认知理论
- E.心理生理学理论
- A.感觉
- B.知觉
- C.记忆
- D.思维
- E.想象
- A.立即停止输血
- B.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 C.及时报告上级医生
- D.积极抢救
- E.及时报告医院的医务科
- A.保健药品
- B.消毒药剂
- C.有禁忌证的药品
- D.副作用大的药品
- E.麻醉药品
- A.医德高尚,事迹突出的
- B.医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作ILH显著贡献的
- C.遇有自然灾害等情况时,救死扶伤,抢救诊疗表现突出的
- D.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差错的
- E.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努力工作的
- A.封闭场所并销毁物品
- B.强制隔离治疗
- C.必要的卫生处理
- D.报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处理
- E.提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
- A.当地上一级医疗机构报告
- B.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C.当地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 D.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 E.当地法律机构报告
- A.鼠疫
- B.流行性感冒
- C.艾滋病
- D.肺结核
- E.霍乱
- A.18~40周岁
- B.18~45周岁
- C.18~50周岁
- D.18~55周岁
- E.18~60周岁
- A.患者保管
- B.医疗机构保管
- C.患者和医疗机构共同委托的第三人保管
- D.患者和医疗机构任何一方均可以保管
- E.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保管
- 147
-
医疗事故的鉴定应由
- A.医师学会负责
- B.医学会负责
- C.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负责
- D.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 E.法院负责
- 148
-
构成医疗事故的要件之一是
- A.直接故意
- B.间接故意
- C.过失
- D.意外事件
- E.紧急避险
- A.社会舆论
- B.传统习俗
- C.内心信念
- D.病人评议
- E.院内评价
- 150
-
构成医患信托关系的根本前提是
- A.病人求医行为中包含对医师的信任
- B.病人在医患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
- C.医师是“仁者”
- D.现代医学服务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 E.医患交往中加入一些特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