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级疾病控制预防(专业实践能力)重点知识考核练习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计划免疫基本要素是目的性强、有科学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建立有效的监测、评价和

  • A.疾病控制系统
  • B.传染病控制系统
  • C.信息管理系统
  • D.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 E.疫情监测系统
3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

  • A.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 B.联合、适量、规律、因人而异
  • C.早期、联合、全程、适量
  • D.适量、规律、早期、因人而异
  • E.联合、规律、全程、适量
5

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易感人群是

  • A.儿童
  • B.青少年
  • C.青壮年
  • D.中老年
  • E.全人群
6

治疗炭疽首选药物是

  • A.青霉素G
  • B.链霉素
  • C.毒毛旋毛子苷
  • D.磺胺类
  • E.利福平
7

重症鞭虫病的症状是

  • A.咳嗽、咯血、胸闷、气急
  • B.失眠、烦躁不安、食欲减退
  • C.并发肠穿孔、阑尾炎
  • D.并发肠梗阻
  • E.腹痛、腹泻、消瘦、贫血、直肠脱垂
9

蛲虫致病的主要因素是

  • A.成虫和幼虫的机械刺激
  • B.成虫夺取宿主营养
  • C.以上都不是
  • D.虫体分泌的毒素
  • E.雌虫特殊的产卵习性对产卵部位的刺激
10

黑热病为人畜共患病,根据传染源及地形地貌,正确的流行病学分型为

  • A.人源型
  • B.犬源型
  • C.野生动物型
  • D.自然疫源型
  • E.平原型、山丘型、荒漠型
11

确诊并殖吸虫病的依据是

  • A.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0%)
  • B.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 C.成虫抗原皮内试验强阳性
  • D.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0%)
  • E.痰中找到并殖吸虫卵
12

诊断儿童患猩红热的特征性病变是

  • A.轻度腹泻
  • B.全身弥漫性红疹
  • C.剧烈头痛
  • D.高热、寒战
  • E.咳嗽、呕吐
13

囊尾蚴病确诊后,错误的处理是

  • A.吡喹酮总剂量120~180mg/kg,分4~6天服
  • B.阿苯达唑每天14~18mg/kg,10天疗法
  • C.使用皮质激素
  • D.住院在密切观察下治疗,对症处理
  • E.买药在家服用
14

布鲁菌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

  • A.不食可能是传染源的动物肉
  • B.严格处理疫区
  • C.检疫淘汰疫畜和免疫健畜
  • D.隔离病人
  • E.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防护
19

鉴定布鲁菌的染色方法是

  • A.革兰染色
  • B.复红染色
  • C.亚甲蓝染色
  • D.吉姆萨染色
  • E.柯兹洛夫染色
20

在蚊体内发育繁殖,而且侵入雌蚊卵巢,经卵传至下一代的病原体是

  • A.疟原虫
  • B.乙脑病毒
  • C.微丝蚴
  • D.登革热病毒
  • E.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21

治疗弓形虫病最常用的药物为

  • A.吡喹酮、奎宁
  • B.磺胺、链霉素
  • C.青霉素、氯霉素
  • D.阿苯达唑、林可霉素
  • E.乙胺嘧啶、磺胺嘧啶、螺旋霉素
23

WHO在1984年以后防止血吸虫病的目标是

  • A.消灭
  • B.控制发病
  • C.控制传播
  • D.阻断传播
  • E.基本消灭
25

治疗班氏和马来丝虫病的药物是

  • A.氯喹
  • B.乙胺嗪
  • C.噻嘧啶
  • D.磺胺类药物
  • E.苯并咪唑类药物
26

确诊伤寒、副伤寒血清特异性抗原阳性依据。恢复期效价增高

  • A.5倍以上
  • B.2倍以上
  • C.6倍以上
  • D.4倍以上
  • E.3倍以上
27

杀灭破伤风杆菌安全可靠的条件是

  • A.巴氏消毒
  • B.紫外线照射
  • C.煮沸30分钟以上
  • D.120℃高压,10分钟
  • E.2%过氧化氢10小时
28

对驱鞭虫病效果较好的药物是

  • A.酚嘧啶
  • B.甲苯咪唑
  • C.伊维菌素
  • D.阿苯达唑
  • E.阿苯达唑和多拉菌素
29

我国防治血吸虫病的现行国家标准为

  • A.基本消灭、消灭
  • B.疫情控制、基本消灭、消灭
  • C.疫情控制、传播控制、传播阻断
  • D.疫情控制、基本消灭、传播阻断、消灭
  • E.传播控制、基本消灭、传播阻断、消灭
30

不符合水痘皮疹特点的是

  • A.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 B.皮疹最初形态为斑丘疹
  • C.斑丘疹可以发展为水痘疹
  • D.丘疹、疱疹、结痂可同时存在
  • E.皮疹多沿某一感觉神经支的皮肤分布
31

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可靠的根据是

  • A.突发高热,头痛
  • B.全身弥漫性红疹
  • C.高热、头痛、腹泻
  • D.恶寒战栗,颜面潮红
  • E.脑脊液和血液培养脑膜炎球菌阳性
33

中国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何种鼠类

  • A.中华姬鼠
  • B.大林姬鼠
  • C.黑线姬鼠
  • D.高山姬鼠
  • E.黄喉姬鼠
34

伤寒、副伤寒预防原则为控制传染源

  • A.B、C、E三者同时进行
  • B.及时发现病人,隔离、消毒与治疗
  • 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 D.不予处理
  • E.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粪便与Vi抗体检测
36

溶组织内阿米巴主要侵入肠道何部位并引起疾病

  • A.小肠
  • B.空肠
  • C.结肠
  • D.回肠
  • E.十二指肠
37

伤寒、副伤寒预防措施中,关于监测若干措施中,重点人群监测

  • A.检测粪便
  • B.双份粪便检测
  • C.双份血清检测
  • D.首先以血清方法检测
  • E.以病原检测为主,必要时结合血清学方法
38

在下列疾病中,蜱类不能传播的是

  • A.森林脑炎
  • B.乙型脑炎
  • C.Q热
  • D.莱姆病
  • E.野兔热
39

我国重要的疟原虫媒介有

  • A.微小按蚊
  • B.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
  • C.嗜人按蚊和大劣按蚊
  • D.斯氏按蚊和中华按蚊
  • E.A+B+C
40

一个育龄妇女婚前检查,风疹IgG抗体阴性。婚后育龄妇女准备要小孩,但当地每年都有风疹散在流行。为防止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发生的最好办法是

  • A.该育龄妇女不接触出疹的病人
  • B.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并在3~6个月后再怀孕
  • C.推迟1年怀孕
  • D.保持家中空气流通和空气消毒
  • E.注射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
42

O157:H7暴发后与其应急措施无关的是

  • A.迅速查明传染源
  • B.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 C.提倡戴口罩
  • D.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教育
  • E.防止患者通过密切接触传染他人
43

治疗O157:H7感染的病人,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耐药性和诱导、刺激细菌释放志贺样毒素
  • B.治疗效果
  • C.使用必要性
  • D.抗生素过敏反应
  • E.抗生素拮抗作用
44

伤寒、副伤寒预防措施中,关于监测若干措施中,带菌者监测

  • A.历年患者,每年粪检3次
  • B.伤寒恢复期病人,病后1个月和3个月,各粪检3次
  • C.粪检4次
  • D.全部疫区检测
  • E.A+B
45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病例具有哪三大特征

  • A.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
  • B.发热、出血和心衰
  • C.发热、出血和脾脓疡
  • D.发热、出血和肺水肿
  • E.发热、出血和肝功能异常
46

大骨节病活跃病区概念可用于

  • A.进行病情监测
  • B.看成人病例有多少
  • C.评价致病因子的强弱
  • D.看临床检出率的高低
  • E.评价防治效果
47

以下大骨节病X线征中,灵敏、易变的部位是

  • A.骨端
  • B.干骺端
  • C.骨骺
  • D.腕骨
  • E.骨干
48

下列哪一项不是慢性病的一级预防措施

  • A.大众禁烟活动
  • B.给各居民户发盐勺
  • C.高危人群的疾病筛查
  • D.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 E.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49

流行性出血热病程可分为哪五期

  • A.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 B.潜伏期、发热期、休克期、多尿期、恢复期
  • C.发热期、蛋白尿期、高热期、肾出血期、恢复期
  • D.潜伏期、发热期、高血压期、休克期、恢复期
  • E.发热期、多尿期、高血压期、多尿期、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