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良好的职业品德
- B.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专长和良好的职业品德
- C.从事中医药专业工作20年以上并担任高级专业职务10年以上
- D.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药工作,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 E.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149.承担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150.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继承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10日用量
- B.7日用量
- C.5日用量
- D.3日用量
- E.1日用量 147.处方开具的药物,一般不得超过的用量是 148.急诊处方开具的药物,一般不得超过的用量是
- A.试用期的医师
- B.实习医师
- C.见习医师
- D.经注册的执业医师
- E.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 145.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处方权的是 146.开具的处方须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字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的是
- A.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道义上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 B.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道义上应履行的职责和使命
- C.医学关系的主体对应尽义务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 D.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因履行道德职责受到褒奖而产生的自我赞赏
- E.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医疗活动中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143.作为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的良心是指 144.作为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的情感是指
- A.医患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 B.医患关系是具有道德意义较强的社会关系
- C.医患关系是一种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 D.医患关系包括非技术性和技术性方面的关系
- E.医患关系是患者与治疗者在诊疗和保健中所建立的联系 139.反映医患关系本质的是 140.概括医患关系内容的是
- A.《省心录·论医》
- B.《备急千金要方》
- C.《外科正宗》
- D.《本草纲目》
- E.《迈蒙尼提斯祷文》 14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生死之所系”。出自的著作是 142.“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愿绝名利心,一切为病人,无分爱与憎,不问富与贫,凡诸疾病者,一视如同仁”。出自的著作是
- A.高热
- B.脑膜刺激征明显
- C.脑脊液大多正常
- D.“三偏”征
- E.抽搐 135.壳核出血(内囊外侧型)的体征是 136.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征是
- A.病理性Q波或QS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 B.心电图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均呈弓背向下型抬高、T波倒置,无异常Q波出现
- C.V<SUB>1</SUB>、V<SUB>2</SUB>、V<SUB>3</SUB>导联呈QS型,ST段抬高,T波双向
- D.病理性Q波已发生半年,ST段仍持续抬高
- E.Ⅱ、Ⅲ、aVF、V<SUB>5-6</SUB>导联中Q波深而不宽 137.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是 138.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
- A.尿白细胞增多或尿菌(+)
- B.腰痛和下腹部疼痛,寒战发热,肾区叩痛(+)
- C.间歇性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间歇性尿频、尿急
- D.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 E.有多尿期,达3000~5000ml/d 31.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除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外还表现有 32.慢性肾盂肾炎更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A.胃体部和胃窦部都有溃疡
- B.胃和十二指肠都有溃疡
- C.十二指肠降部和食管下段都有溃疡
- D.十二指肠球部和食管下段都有溃疡
- E.胃窦部和食管下段都有溃疡 133.复合性溃疡的部位是 134.多发性溃疡的部位是
- A.黏液脓血便
- B-米泔水样便
- C.玫瑰疹
- D.皮肤巩膜黄染
- E.皮肤黏膜出血点 127.流行性出血热可出现的症状是 1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典型表现是
- A.凝血酶原活动度<40%
- B.胆红素>1 7.1μmol/L
- C.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 D.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
- E.甲胎蛋白升高 129.急性重型肝炎诊断的重要依据是 130.急性重型肝炎预后良好的标志是
- A.抗-HBe(+)
- B.HBcAg(+)
- C.抗-HBs(+)
- D.HBsAg(+)
- E.抗-HBc(+) 125.注射乙肝疫苗后阳性的标志是 126.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
- A.飞沫
- B.血液
- C.性接触
- D.消化道
- E.母婴 12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 124.甲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病原体进入机体后,被非特异性免疫所清除
- B.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出现任何临床表现
- 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既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又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 D.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寄生于机体某些部位,被机体免疫功能局限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 E.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但机体能排出病原体 121.属病原携带状态的是 122.属显性感染的是
- A.青霉素
- B.阿奇霉素
- C.氯霉素
- D.环丙沙星
- E.复方新诺明 11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菌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120.细菌性痢疾抗菌治疗,可首选的药物是
- A.水样便
- B.米泔样便
- C.鲜血便
- D.柏油样便
- E.灰白色便 117.上消化道出血时可见 118.霍乱病人可见
- A.二尖瓣狭窄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 B.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C.主动脉狭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 E.胸骨左缘第2肋间机器声样连续性杂音 113.上半身前倾坐位听诊更明显的是 114.左侧卧位听诊更明显的是
- A.白细胞管型
- B.蜡样管型
- C.脂肪管型
- D.红细胞管型
- E.颗粒管型 115.肾盂肾炎时常可出现的是 116.慢性肾衰时常可出现的是
- A.麦氏点压痛阳性
- B.墨菲征阳性
- C.液波震颤阳性
- D.振水音阳性
- E.移动性浊音阳性 111.急性胆囊炎可出现的是 112.幽门梗阻可出现的是
- A.剪刀步态
- B.醉酒步态
- C.慌张步态
- D.跨阈步态
- E.蹒跚步态 109.脑性瘫痪可出现的是 110.腓总神经麻痹可出现的是
- A.稽留热
- B.弛张热
- C.间歇热
- D.回归热
- E.不规则热 107.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常见热型是 108.败血症的常见热型是
- A.单纯性甲状腺肿
-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C.甲状腺腺瘤
- D.甲状腺癌
- E.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03.可出现甲状腺肿大伴震颤及血管杂音的是 104.可出现甲状腺肿大伴声音嘶哑的是
- A.静止性震颤
- B.动作性震颤
- C.老年性震颤
- D.扑翼样震颤
- E.手足搐搦 105.小脑病变可见到的症状是 106.肝性脑病可见到的症状是
- A.血流加速
- B.瓣膜口狭窄
- C.瓣膜关闭不全
- D.异常通道
- E.心脏内有漂浮物 101.心内膜炎时心脏杂音产生的主要机理是 102.贫血或甲亢患者常有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其产生的主要机理是
- A.上呼吸道感染
- B.胸膜炎
- C.喉头水肿
- D.支气管扩张
- E.肺结核 99.咳嗽伴有低热、盗汗、咯血多见于 100.咳嗽伴有杵状指(趾)主要见于
- A.慢性肝炎
- B.肝硬化
- C.原发性肝癌
- D.继发性肝癌
- E.重症肝炎
- 28
-
97.患者,男,68岁。有慢支病史10年。近半年间歇性下肢浮肿,朝轻暮重,X线提示慢支肺气肿、心脏轻度向两侧增大,ECG提示“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诊断为肺心病伴有心衰。对其最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
- A.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 B.两肺底有细湿啰音
- C.肝一颈静脉反流征(+)
- D.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 E.肝脾肿大
- A.肺炎球菌肺炎
- B.肺结核
- C.肺癌
- D.支气管扩张
- E.病毒性肺炎
- A.急性肾炎
- B.急性膀胱炎
- C.急性肾盂肾炎
- D.肾结核
- E.肾结石
- A.高渗性昏迷
- B.酮症酸中毒
- C.乳酸性酸中毒
- D.低血糖昏迷
- E.急性脑血管病
- A.急性支气管炎
- B.支气管哮喘
- C.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
- D.心源性哮喘
- E.气胸
- 33
-
92.患者,女.18岁。糖尿病病史2年。现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增多1天急诊。查体:患者神志昏迷、呼吸深快,血糖27. 7mmol/L_,血钠140mmol/L,血pH7.2。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酮症酸中毒
- B.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 C.低血糖
- D.乳酸性酸中毒
- E.水中毒
- A.脑血管意外
- B.肝昏迷
- C.有机磷农药中毒
- D.安眠药中毒
- E.毒蕈中毒
- A.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 B.二尖瓣区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
- C.奔马律
- D.Graham-Steell杂音
- E.二尖瓣面容
- A.急性心包炎
- B.心绞痛
- C.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 E.病毒性心肌炎
- A.急性支气管炎
- B.肺结核
- C.支气管扩张
- D.胸膜炎
- E.肺炎
- A.氯霉素
- B.长效磺胺
- C.红霉素
- I).青霉素
- E.氨苄西林
- A.不准实行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开单提成办法
- B.不准设立小金库
- C.不准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
- D.不准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提成
- E.不准外出会诊
- A.鼠疫
- B.炭疽中的肺炭疽
- C.病毒性肝炎
- D.狂犬病
- E.流行性出血热
-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 B.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畜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 C.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 D.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 E.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 A.1个月至3个月
- B.3个月至6个月
- C.6个月至9个月
- D.1年
- E.2年
- A.6个月内
- B.3个月内
- C.1个月内
- D.15日内
- E.7日内
- A.患者体重
- B.药品的拉丁文
- C.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 D.临床诊断
- E.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国务院有关部委
- E.各级人民政府
- A.警告
- B.停止损害
- C.罚款
- D.没收违法所得
- E.责令停产停业
- A.卫生保护原则
- B.预防为主原则
- C.公平原则
- D.初级卫生保健原则
- E.患者自主原则
- A.自主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 B.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求毫无知觉和反应
- C.体温低于32.2℃或服用中枢抑制药物者
- D.脑电波平直或等电位
- E.诱导反射消失
- A.认真严格地掌握适应证
- B.可以广泛积极地依赖各种辅助检查
- C.有利于提高医生诊治疾病的能力
- D.必要检查能尽早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
- E.应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决定该做的项目
- A.尽量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
- B.要严格遵守各种抗生素的用药规则
- C.尽可能开患者要求的好药、贵重药物
- D.对婴幼患儿、老年病人的用药应该谨慎,防止肾功能损害
- E.钻研药理知识,防止粗疏和盲目用药
- A.自体试验
- B.自愿试验
- C.欺骗试验
- D.强迫试验
- E.天然试验
- A.救死扶伤、一视同仁的道德准则
- B.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
- C.清廉正直、不图钱财的道德品质
- D.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
- E.不畏权贵、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
- A.不伤害原则就是消除任何医疗伤害
- B.不伤害原则就是要求医生对患者丝毫不能伤害
- C.因绝大多数医疗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不伤害原则是做不到的
- D.不伤害原则要求对医学行为进行受益与伤害的权衡,把可控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 E.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意味着绝对伤害
- A.主动一被动型,互相合作型,平等参与型
- B.主动一合作型,相互指导型,共同参与型
- C.主动一配合型,指导一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 D.主动一被动型,指导一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 E.主动一被动型,共同参与型,父权主义型
- A.李时珍
- B.陈实功
- C.孙思邈
- D.张仲景
- E.华佗
- A.婴幼患儿可以由监护人决定其诊疗方案
- B.家属无承诺,即使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也不得给予手术
- C.对特殊急诊患者的抢救都同样对待
- D-无需做到患者完全知情
- E.只经患者同意即可手术
- A.铁剂
- B.甲泼尼松
- C.雄激素
- D.-叶秋碱
- E.环孢素
- A.咳嗽、咳痰、咯血
- 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C.劳力性呼吸困难
- D.端坐呼吸
- E.乏力、疲倦、头昏、心慌
- A.间歇使用
- B.快速利尿
- C.轻症用噻嗪类
- D.排钾、保钾类利尿剂合用
- E.伴肾功能不全时用袢利尿剂
- A.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 B.血清铁浓度增高
- C.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 D.血清铁蛋白增高
- E.铁粒幼红细胞增多
- A.二尖瓣关闭不全
-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C.三尖瓣关闭不全
- D.肺动脉瓣狭窄
- E.主动脉瓣狭窄
- A.白细胞计数
- B.咳嗽,咯痰
- C.肺部哕音
- D.X线检查
- E.流行病学、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 A.伴咯血
- B.空洞形成
- C.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 D.干性胸膜炎
- E.抗痨药引起肝损伤
- A.蛋白尿
- B.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 C.高血压
- D.水肿
- E.血尿
- A.大量使用抗生素
- B.积极抗休克治疗
- C.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 D.用吗啡止痛
- E.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 A.瞳孔较前扩大
- B.心率加快
- C.流涎加重
- D.颜面潮红
- E.肺部湿哕音消失
- A.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视
- B.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 C.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同侧偏瘫
- D.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
- E.交叉性偏瘫、偏视、偏身感觉障碍
- A.儿童多见
- B.发病前有感染病史
- C.脾脏明显肿大
- D.女性多见
- E.多数自发缓解
- A.在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
- B.成人患者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
- C.白细胞计数多数低于正常范围
- D.急性白血病约半数以上以发热起病
- 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儿童
- A.磺脲类药物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 B.二甲双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 C.噻唑烷二酮可每天一次服用
- D.瑞格列奈餐前15分钟内服用
- E.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一起嚼服
- A.X线钡餐检查
- B.胃液分析
- C.胃镜加活检
- D.大便隐血试验
- E.Hp检测
- A.急性心衰
- B.支气管哮喘
- C.冠心病
- D.糖尿病
- E.高脂血症
- A. GGT-Ⅱ
- B.AFP
- C.ALT
- D.γ球蛋白
- E.AFU
- A.霍纳综合征
- B.咳嗽、咯血、胸闷、气急
- C.吞咽困难
- D.头痛、呕吐、共济失调
- E.厌食、肝区疼痛、黄疸
- A.室性早搏
- B.窦性心动过速
- C.房颤
- D.房性心动过速
- E.心房扑动
- A.发病以青少年为主
- B.一般不经呼吸道传播
- C.无明显季节性
- D.所有患者均有五期经过
- E.可有垂直传播
- A.抢救呼吸衰竭
- B.控制心衰
- C.防止肺性脑病
- D.控制呼吸道感染
- E.持续低流量吸氧
- A.只要阳性就有明确诊断价值
- B.阴性结果即可除外伤寒
- C.可根据“()”抗体效价的不同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 D.“H”抗体出现较早,消失快,更有利于诊断
- E.检测Vi抗体可用于慢性带菌者的调查
- A.黄疸深
- B.自觉症状重
- C.皮肤瘙痒
- D.大便颜色变浅
- E.血清胆固醇升高
- A.有病原体
- B.有感染后免疫性
- C.有流行病学特征
- D.有发热
- E.有传染性
- A.外观混浊呈脓性
- B.蛋白质含量高
- C.细胞数<0.5×10<SUP>6</SUP>/L,以单个核细胞为主
- D.糖含量明显减少
- E.氯化物含量减少
- A.3天
- B.5天
- C.7天
- D.9天
- E.12天
- A.齐多夫定
- B.双脱氧胞苷
- C.双脱氧肌苷
- D.阿糖腺苷
- E.拉米夫定
- A.头孢唑啉
- B.氯霉素
- C.链霉素
- D.环丙沙星
- E.庆大霉素
- A.抗菌治疗
- B.扩充血容量
- C.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 D.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 E.纠正代谢性碱中毒
- A.潜伏期
- B.发热初期
- C.极期
- D.缓解期
- E.恢复期
- A.结核性脑膜炎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伤寒
- 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 A.细菌性痢疾
- B.阿米巴痢疾
- C.急性胃肠炎
- D.流行性脑脊髓炎
- E.霍乱
- A.过度劳累
- B.暴饮暴食
- C.细菌变异性
- D.痢疾杆菌对肠粘膜上皮细胞的侵袭力
- E.发病季节
- A.黄疸迅速加深
- B.出血倾向明显
- C.肝肿大
- D.出现烦躁、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
- E.急性肾功能不全
- A.心
- B.肺
- C.肾
- D.脑垂体
- E.胃肠
- A.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
- B.感染过程的构成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和外环境三个因素
- C.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则意味着感染过程的开始
- D.病原体侵入的数量越大,出现显性感染的危险也越大
- E.病原体的致病力包括毒力、侵袭力、病原体数量和变异性
- A.前间壁
- B.前壁
- C.侧壁
- D.下壁(膈面)
- E.正后壁
- A.霍乱
- B.鼠疫
-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D.风疹
- E.流行性感冒
- A.口咽念珠菌感染
- B.持续发热
- C.头痛,进行性痴呆
- D.皮肤粘膜出血
- E.慢性腹泻
-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B.发热
- C.贫血
- D.甲亢
- E.主动脉瓣狭窄
- A.潮式呼吸
- B.叹息样呼吸
- C.库斯莫尔呼吸
- D.比奥呼吸
- E.抽泣样呼吸
- A.心律完全不规则
- B.脉搏短绌
- C.第一心音强度不一致
- D.心电图P波规律出现
- E.可有心悸、头晕、胸闷等
- 99
-
25.方颅可见于
- A.呆小症
- B.先天性梅毒
- C.脑膜炎
- D.脑积水
- E.小儿营养不良
- A.增强
- B.减弱或消失
- C.稍增强
- D.正常
- E.无变化
- A.胸膜粘连
- B.大量胸腔积液
- C.胸腔积气
- D.肺气肿
- E.纵隔肿瘤
- A.阿托品影响
- B.氯丙嗪影响
- C .有机磷农药中毒
- D.毒蕈中毒
- E.毛果芸香碱中毒
- 103
-
21.下列各项,可见间歇热的是
- A.急性肾盂肾炎
- B.肺炎
- C.风湿热
- D.渗出性胸膜炎
- E.霍奇金病
- A.气胸
- B.胸膜炎
- C.肺空洞
- D.肺气肿
- E.大量胸腔积液
- A.肝硬化
- B.麻疹
- C.猩红热
- D.伤寒
- E.药物过敏
- A.麻痹性肠梗阻
- B.机械性肠梗阻
- C.低血钾
- D.急性肠炎
- E.败血症
- A.白细胞
- B.夏科一雷登结晶体
- C.上皮细胞
- D.色素细胞
- E.枯什曼螺旋体
- A.佝偻病,
- B.先天性斜颈
- C.胸膜肥厚
- D.一侧腰肌瘫痪
- E.儿童发育期坐或立姿势不良
-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B.嗜铬细胞瘤
- C.糖尿病
- 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 E.胰岛细胞瘤
- 110
-
15.我国最常见的咯血原因是
- A.支气管扩张
- B。肺结核
- C.二尖瓣狭窄
- D.肺脓肿
- E.支气管肺癌
- A.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水平压低≥O.lmV,T波倒置
- B.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
- C.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深,深度≥R波的1/4
- D.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宽,宽度≥0. 04秒
- E.QRS波群宽大畸形
- A.上呼吸道感染
- B.肺炎
- C.慢性支气管炎
- D.肺结核
- E.白血病
- A.麻疹
- B.急性溶血
- C.恶性组织细胞病
-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E.脾功能亢进
- 114
-
11.下列可引起中枢性呕吐的是
- A.幽门梗阻
- B.洋地黄中毒
- C.急性腹膜炎
- D.急性心肌梗死
- E.迷路炎
- 115
-
12.蜘蛛痣不应出现的部位是
- A.手背
- B.前胸
- C.面部
- D.腹部
- E.颈部
- A.急性胃穿孔
- B.肠梗阻
- C.肠套叠
- D.肝破裂
- E.结肠肿瘤
- A.5ml以上
- B.lOml
- C.20ml
- D.50ml
- E.60ml
- 118
-
6.下列不属谵妄表现的是
- A.意识大部分丧失
- B.谵语
- C.躁动不安
- D.意识模糊
- E.错觉
- 119
-
7.下列疾病,表现为弛张热的是
- A.肺炎球菌肺炎
- B.疟疾
- C.布鲁斯菌病
- D.渗出性胸膜炎
- E.风湿热
- 120
-
5.过清音见于
- A.叩击富有弹性、含气量正常的肺组织所产生的音响
- B.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时出现
- C.叩击含气量增多、弹性减退的肺组织时出现
- D.叩击不含气的实质性脏器时出现
- E.叩击各种原因所致含气减少的肺组织时出现
- A.轻度肿大
- B.表面光滑
- C.无任何症状
- D.可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
- E.质地柔软
- A.饥饿状态
- B.暴饮暴食
- C.妊娠剧烈呕吐
-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E.厌食症
- A.巴宾斯基征
- B.查多克征
- C.戈登征
- D.拉塞格征
- E.奥本海姆征
- A.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
- B.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 C.DIC早期
-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严重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