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三(第一单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保护人类受试者的伦理原则与准则是

  • A.贝尔蒙报告
  • B.东京宣言
  • C.吉汉宣言
  • D.悉尼宣言
  • E.赫尔辛基宣言
2

涉及人类受试者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是

  • A.贝尔蒙报告
  • B.东京宣言
  • C.吉汉宣言
  • D.悉尼宣言
  • E.赫尔辛基宣言
3

上述各项中符合传染科道德要求的是

  • A.尊重病人的人格
  • B.精诚团结,密切协作
  • C.分秒必争,全力以赴
  • D.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 E.保守隐私和秘密
4

上述各项中符合急诊科道德要求的是

  • A.尊重病人的人格
  • B.精诚团结,密切协作
  • C.分秒必争,全力以赴
  • D.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 E.保守隐私和秘密
5

概括医患关系内容的是

  • A.医患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 B.医患关系是具有道德意义较强的社会关系
  • C.医患关系是一种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 D.医患关系是包括非技术性和技术性方面的关系
  • E.医患关系是患者与治疗者在诊疗和保健中所建立的联系
6

反映医患关系本质的是

  • A.医患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 B.医患关系是具有道德意义较强的社会关系
  • C.医患关系是一种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 D.医患关系是包括非技术性和技术性方面的关系
  • E.医患关系是患者与治疗者在诊疗和保健中所建立的联系
7

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体贴病人是《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内容要求的

  • A.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 B.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
  • C.文明礼貌服务
  • D.廉洁奉公
  • E.为病人保密
8

国家卫生监督作为卫生立法基本原则之一,通过监督以

  • A.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 B.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 C.维护医疗机构权益
  • D.维护医患双方权益
  • E.维护社会卫生公共秩序
9

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是《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内容要求的

  • A.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 B.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
  • C.文明礼貌服务
  • D.廉洁奉公
  • E.为病人保密
10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体液传播
  • B.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 C.消化道传播
  • D.呼吸道传播
  • E.土壤传播
11

卫生法立法目的在于

  • A.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 B.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 C.维护医疗机构权益
  • D.维护医患双方权益
  • E.维护社会卫生公共秩序
12

上消化道出血可见

  • A.脓血便
  • B.鲜血便
  • C.柏油样便
  • D.灰白色便
  • E.稀糊状便
13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体液传播
  • B.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 C.消化道传播
  • D.呼吸道传播
  • E.土壤传播
14

口唇发绀,常见于

  • A.心功能不全
  • B.贫血
  • C.维生素B2缺乏症
  • D.脑血管疾病
  • E.急性支气管炎
15

口角歪斜,常见于

  • A.心功能不全
  • B.贫血
  • C.维生素B2缺乏症
  • D.脑血管疾病
  • E.急性支气管炎
16

阻塞性黄疸可见

  • A.脓血便
  • B.鲜血便
  • C.柏油样便
  • D.灰白色便
  • E.稀糊状便
17

针灸治疗崩漏虚证应选取

  • A.三阴交、足三里、气海、肾俞
  • B.三阴交、肝俞、气海
  • C.隐白、血海、阴陵泉、关元
  • D.关元、公孙、隐白、三阴交
  • E.三阴交、足三里、气海、中极
18

针灸治疗崩漏实证应选取

  • A.三阴交、足三里、气海、肾俞
  • B.三阴交、肝俞、气海
  • C.隐白、血海、阴陵泉、关元
  • D.关元、公孙、隐白、三阴交
  • E.三阴交、足三里、气海、中极
20

歧骨(胸剑联合)至脐的骨度分寸是

  • A.16寸
  • B.13寸
  • C.12寸
  • D.9寸
  • E.8寸
21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督脉的是

  • A.后溪
  • B.公孙
  • C.太渊
  • D.列缺
  • E.内关
22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任脉的是

  • A.后溪
  • B.公孙
  • C.太渊
  • D.列缺
  • E.内关
23

复元活血汤中配伍瓜蒌根的主要用意是

  • A.清热生津润燥
  • B.散结消瘀续伤
  • C.涤痰散结宽胸
  • D.清热生津止渴
  • E.清热化痰散结
24

患者皮肤疹出色红,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舌苔白,脉浮数有力。治疗应选用

  • A.羚角钩藤汤
  • B.大定风珠
  • C.天麻钩藤饮
  • D.消风散
  • E.镇肝熄风汤
25

仙方活命饮中配伍天花粉的主要用意是

  • A.清热生津润燥
  • B.散结消瘀续伤
  • C.涤痰散结宽胸
  • D.清热生津止渴
  • E.清热化痰散结
26

四君子汤除益气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 A.健脾养心
  • B.健脾养胃
  • C.健脾温胃
  • D.健脾益阴
  • E.健脾温阳
27

患者高热不退,手足抽搐,有时神昏,舌绛而干,脉弦数。治疗应选用

  • A.羚角钩藤汤
  • B.大定风珠
  • C.天麻钩藤饮
  • D.消风散
  • E.镇肝熄风汤
28

归脾汤除益气补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 A.健脾养心
  • B.健脾养胃
  • C.健脾温胃
  • D.健脾益阴
  • E.健脾温阳
29

既能补精,又能助,治疗肝肾亏虚诸证的药物是

  • A.葶苈子
  • B.五味子
  • C.山茱萸
  • D.莲子
  • E.椿皮
30

可以治疗湿热下注,赤白带下的药物是

  • A.葶苈子
  • B.五味子
  • C.山茱萸
  • D.莲子
  • E.椿皮
31

治疗寒饮呕吐,宜选用

  • A.白芥子
  • B.杏仁
  • C.半夏
  • D.桔梗
  • E.竹茹
32

治疗湿阻胸脘痞闷,宜选用

  • A.白芥子
  • B.杏仁
  • C.半夏
  • D.桔梗
  • E.竹茹
33

既治厥阴头痛,又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的药物是

  • A.附子
  • B.干姜
  • C.肉桂
  • D.吴茱萸
  • E.小茴香
34

既治亡阳证,又治阳虚外感风寒的药物是

  • A.附子
  • B.干姜
  • C.肉桂
  • D.吴茱萸
  • E.小茴香
35

治疗湿热淋证,应选用

  • A.大黄
  • B.芦荟
  • C.番泻叶
  • D.甘遂
  • E.大戟1
36

治疗烧烫伤,应选用

  • A.大黄
  • B.芦荟
  • C.番泻叶
  • D.甘遂
  • E.大戟
37

用于平喘:宜蜜炙用的药物是

  • A.紫苏
  • B.荆芥
  • C.香薷
  • D.麻黄
  • E.生姜
38

用于止血:宜炒炭用的药物是

  • A.紫苏
  • B.荆芥
  • C.香薷
  • D.麻黄
  • E.生姜
39

胸腹胀满,按之不痛,腹胀满时减,此属

  • A.寒证
  • B.热证
  • C.实证
  • D.虚证
  • E.表证
40

胸腹胀满,按之疼痛,腹胀满不减,此属

  • A.寒证
  • B.热证
  • C.实证
  • D.虚证
  • E.表证
41

可见眩晕肢体震颤,面白无华症状的是

  • A.肝阳化风证
  • B.阴虚动风证
  • C.血虚生风证
  • D.热极生风证
  • E.肝阳上亢证
42

可见步履不稳,眩晕欲仆症状的是

  • A.肝阳化风证
  • B.阴虚动风证
  • C.血虚生风证
  • D.热极生风证
  • E.肝阳上亢证
43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心中烦热,口渴,鼻塞流清涕。其证候是

  • A.上热下寒
  • B.上寒下热
  • C.真寒假热
  • D.真热假寒
  • E.表寒里热
44

产后大出血,继则冷汗淋漓,甚则晕厥。其病机是

  • A.气滞血瘀
  • B.气不摄血
  • C.气随血脱
  • D.气血两虚
  • E.气血失和
45

肝病日久,两胁胀满疼痛,并见舌质瘀斑、瘀点。其病机是

  • A.气滞血瘀
  • B.气不摄血
  • C.气随血脱
  • D.气血两虚
  • E.气血失和
46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小便频数,淋漓涩痛,色黄。其证候是

  • A.上热下寒
  • B.上寒下热
  • C.真寒假热
  • D.真热假寒
  • E.表寒里热
47

消渴重证,可闻到

  • A.口气臭秽
  • B.口气酸臭
  • C.口气酒臭
  • D.口气腐臭
  • E.口中散发烂苹果气味
48

尿浊的主症是

  • A.小便点滴短少
  • B.小便浑浊如米泔水
  • C.小便时尿道刺痛有血
  • D.小便点滴不通
  • E.小便有血
49

血淋的主症是

  • A.小便点滴短少
  • B.小便浑浊如米泔水
  • C.小便时尿道刺痛有血
  • D.小便点滴不通
  • E.小便有血
50

胃有宿食,可闻到

  • A.口气臭秽
  • B.口气酸臭
  • C.口气酒臭
  • D.口气腐臭
  • E.口中散发烂苹果气味
51

湿热内阻其舌苔是

  • A.腐苔
  • B.黄腻苔
  • C.黄糙苔
  • D.积粉苔
  • E.滑苔
52

水湿内停其舌苔是

  • A.腐苔
  • B.黄腻苔
  • C.黄糙苔
  • D.积粉苔
  • E.滑苔
53

属转化关系的是

  • A.真寒假热
  • B.上热下寒
  • C.真实假虚
  • D.因实致虚
  • E.里虚寒证
54

属错杂关系的是

  • A.真寒假热
  • B.上热下寒
  • C.真实假虚
  • D.因实致虚
  • E.里虚寒证
55

“水之上源”是指

  • A.心
  • B.肺
  • C.脾
  • D.肝
  • E.肾
56

最易伤肺的病邪是

  • A.风
  • B.寒
  • C.火
  • D.湿
  • E.燥
57

易伤津耗气的病邪是

  • A.风
  • B.寒
  • C.火
  • D.湿
  • E.燥
58

“气血生化之源”是指

  • A.心
  • B.肺
  • C.脾
  • D.肝
  • E.肾
59

脾病传肾,属于

  • A.相克
  • B.相乘
  • C.相侮
  • D.母病及子
  • E.子病及母
60

患儿,10岁。睡梦中遗尿,每夜1次,精神不振,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 A.中极、三阴交、脾俞、肺俞
  • B.关元、三阴交、肾俞、膀胱俞
  • C.中极、足三里、胃俞、肾俞
  • D.关元、足三里、肺俞、膀胱俞
  • E.中极、三阴交、肺俞、三焦俞
61

肝火犯肺,属于

  • A.相克
  • B.相乘
  • C.相侮
  • D.母病及子
  • E.子病及母
64

人体试验中科学对照原则的重要性不包括

  • A.正确判定试验结果的客观性
  • B.减少对受试者肉体的冲击
  • C.为了消除偏见符合试验者心理要求
  • D.符合医学科学研究的需要
  • E.减少对受试者心理和人格的冲击
65

下列义务中应该经病人知情同意后才能合法履行的是

  • A.如实提供病情信息
  • B.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
  • C.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
  • D.遵守住院规章制度
  • E.支持医学生实习和发展医学
66

下列各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是

  • A.尽量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
  • B.要严格遵守各种抗生素的用药规则,尽可能开患者要求的好药或贵重药物
  • C.在医疗过程中要为患者保守秘密
  • D.对婴幼患儿、老年病人的用药应该谨慎,防止肾功能损害
  • E.钻研药理知识,防止粗疏和盲目用药
67

根据美国哈佛医学院提出的“脑死亡”概念,不能确诊“脑死亡”的条件是

  • A.自主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 B.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求毫无知觉和反应
  • C.体温低于32.2℃或服用中枢抑制药物者
  • D.脑电波平直或等电位
  • E.诱导反射消失
68

因严重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按照《刑法》,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违法犯罪行为是

  • A.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危险的
  • B.引起乙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危险的
  • C.从事实验、保藏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
  • D.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
  • E.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
69

李某,自费学医后自行开业,因违反诊疗护理常规,致使病人死亡,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机关是

  • A.卫生行政部门
  • B.工商行政部门
  • C.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
  • D.管辖地人民政府
  • E.管辖地人民法院
71

冬天小儿的尿液冷却后呈白色浑浊是由于

  • A.尿酸盐沉积
  • B.乳糜尿
  • C.脓尿
  • D.肾盂肾炎
  • E.泌尿系结石
72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是

  • A.毒性药品
  • B.放射性药品
  • C.戒毒药品
  • D.精神药品
  • E.麻醉药品
73

腹痛伴里急后重者多见于

  • A.急性细菌性痢疾
  • B.伤寒
  • C.副伤寒
  • D.肠结核
  • E.Crohn病
74

当实质性器官被含气组织覆盖时,其叩诊音为

  • A.清音
  • B.鼓音
  • C.实音
  • D.浊音
  • E.过清音
75

下列可引起血钾降低的情况不包括

  • A.严重呕吐、腹泻
  • B.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C.大量应用胰岛素
  • D.代谢性酸中毒
  • E.代谢性碱中毒
76

关于腹痛的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脐周
  • B.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
  • C.小肠疾病疼痛多在右上腹
  • D.胆囊炎疼痛多在左上腹
  • E.肝脓肿疼痛多在中下腹
77

黄疸伴右上腹钻顶样痛见于

  • A.急性肝炎
  • B.急性胆囊炎
  • C.胆道蛔虫症
  • D.急性胰腺炎
  • E.胃穿孔
78

临床疑诊自发性气胸病人,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A.B型超声波
  • B.胸部CT
  • C.胸部X线
  • D.磁共振成像
  • E.纤维支气管镜
79

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常见于

  • A.胃溃疡
  • B.十二指肠溃疡
  • C.胃癌
  • D.胃炎
  • E.肠道下端炎症
80

空腹时,听诊出现振水音,可见于

  • A.幽门梗阻
  • B.肾病综合征
  • C.结核性腹膜炎
  • D.肝硬化
  • E.急性肠炎
82

下列触诊语颤消失的疾病是

  • A.肺炎性浸润
  • B.肺梗死
  • C.肺结核空洞
  • D.肺纤维化
  • E.支气管阻塞
83

在下列部位中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可判断为病理性呼吸音的是

  • A.喉部
  • B.胸骨上窝
  • C.背部第6、7颈椎附近
  • D.背部第1、2胸椎附近
  • E.右下肺
84

下列关于蜘蛛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小动脉扩张所致
  • B.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 C.多分布于下腔静脉回流区
  • D.体内雌激素相对增多所致
  • E.皮肤小静脉扩张所致
85

下列不会引起腹痛的情况是

  • A.肺下叶炎症
  • B.肺结核
  • C.自发性气胸
  • D.心绞痛
  • E.心肌梗死
8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发生的休克是

  • A.中毒性休克
  • B.失血性休克
  • C.心源性休克
  • D.过敏性休克
  • E.低血糖性休克
87

中脘配胃俞治疗胃痛,应属于

  • A.上下配穴
  • B.前后配穴
  • C.左右配穴
  • D.表里经配穴
  • E.同名经配穴
88

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 A.感染
  • B.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 C.抗原一抗体反应
  • D.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 E.皮肤散热不良
89

可治疗气病的八会穴是

  • A.中脘
  • B.太渊
  • C.膻中
  • D.悬钟
  • E.章门
90

长针的最佳进针方法是

  • A.指切进针法
  • B.挟持进针珐
  • C.舒张进针法
  • D.提捏进针法
  • E.针管进针法
91

主治热病,疟疾,项背强急的腧穴是

  • A.曲池
  • B.合谷
  • C.大椎
  • D.风池
  • E.太冲
92

循上肢外侧中线上达肩部的经脉是

  • A.手阳明大肠经
  • B.手少阴心经
  • C.手太阳小肠经
  • D.手太阴肺经
  • E.手少阳三焦经
94

治疗盗汗或热病汗不出的腧穴是

  • A.大椎
  • B.风池
  • C.复溜
  • D.太溪
  • E.合谷
95

治疗痢疾、便秘、肠痈常选

  • A.内庭
  • B.丰隆
  • C.下巨虚
  • D.条口
  • E.上巨虚
96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的腧穴是

  • A.尺泽
  • B.曲泽
  • C.少海
  • D.小海
  • E.曲池
97

白术与苍术并用的方剂是

  • A.健脾丸
  • B.完带汤
  • C.参苓白术散
  • D.藿香正气散
  • E.九味羌活汤
98

下列方剂中,既长于辟秽化浊开窍,又善行气温中止痛的是

  • A.苏合香丸
  • B.安宫牛黄丸
  • C.普济消毒饮
  • D.至宝丹
  • E.新加香薷饮
99

与胞宫没有直接联系的脉象是

  • A.胞脉
  • B.冲脉
  • C.任脉
  • D.督脉
  • E.带脉
100

保和丸中连翘的主要作用是

  • A.清热散结
  • B.清热解毒
  • C.轻宣透表
  • D.消痈散结
  • E.疏风清热
101

具有清胃凉血功用的方剂是

  • A.玉女煎
  • B.清气化痰丸
  • C.蒿芩清胆汤
  • D.温胆汤
  • E.清胃散
102

实脾散与真武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附子、茯苓、白术
  • B.甘草、干姜、茯苓
  • C.茯苓、白术、木瓜
  • D.木香、茯苓、甘草
  • E.芍药、生姜、白术
103

二陈汤主治之咳嗽属于

  • A.湿痰
  • B.寒痰
  • C.热痰
  • D.风痰
  • E.燥痰
104

桑杏汤的主治证候中有

  • A.咽喉肿痛
  • B.痰稠色黄
  • C.干咳无痰
  • D.气喘短气
  • E.咳嗽痰稀
105

组成中含有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的方剂是

  • A.越鞠丸
  • B.茵陈蒿汤
  • C.保和丸
  • D.一贯煎
  • E.镇肝熄风汤
106

外感凉燥、治宜选用

  • A.杏苏散
  • B.桑杏汤
  • C.养阴清肺汤
  • D.麦门冬汤
  • E.清燥救肺汤
107

下列不属于肾气丸主治证的是

  • A.便秘
  • B.痰饮
  • C.消渴
  • D.脚气
  • E.转胞
108

组成药物中含有牛膝的方剂是

  • A.芍药汤
  • B.龙胆泻肝汤
  • C.清营汤
  • D.导赤散
  • E.玉女煎
109

龙胆泻肝汤与蒿芩清胆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半夏
  • B.木通
  • C.黄芩
  • D.栀子
  • E.泽泻
110

普济消毒饮的功用是

  • A.疏风清热,祛痰散结
  • B.疏风凉血,泻火解毒
  • C.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 D.疏散风热,消肿祛瘀
  • E.凉血解毒,散结消肿
111

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 A.大承气汤
  • B.济川I煎
  • C.大黄牡丹汤
  • D.麻子仁丸
  • E.十枣汤
112

止嗽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 A.紫菀
  • B.白前
  • C.杏仁
  • D.荆芥
  • E.陈皮
113

止泻宜煨用的药物是

  • A.葛根
  • B.柴胡
  • C.升麻
  • D.桑叶
  • E.薄荷
114

下列各项,具有大补元气功效的药物是

  • A.人参
  • B.党参
  • C.黄芪
  • D.甘草
  • E.太子参
115

外用杀虫,主治疥疮,内服可助阳通便的药物是

  • A.雄黄
  • B.硫黄
  • C.蛇床子
  • D.樟脑
  • E.土荆皮
116

具有泻水逐坎、消肿散结功效的药物是

  • A.大黄
  • B.芒硝
  • C.巴豆
  • D.牵牛子
  • E.甘遂
117

治疗血热所致之痔血、便血,宜首选

  • A.小蓟
  • B.艾叶
  • C.地榆
  • D.灶心土
  • E.白及
118

竹茹的功效是

  • A.止咳化痰,降逆和胃
  • B.化痰行水,降逆止呕
  • C.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 D.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 E.温肺止咳,和胃止呕
119

胡黄连除能清湿热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 A.清泄肺热
  • B.清热凉血
  • C.泻肝火
  • D.除疳热
  • E.清心热
120

肝肾不足所致之胎动不安,应首选

  • A.紫苏
  • B.狗脊
  • C.黄芩
  • D.桑寄生
  • E.五加皮
121

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的药物是

  • A.附子
  • B.干姜
  • C.丁香
  • D.吴茱萸
  • E.小茴香
122

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 A.石膏
  • B.芦根
  • C.知母
  • D.葛根
  • E.决明子
123

与海藻相反的药物是

  • A.藜芦
  • B.昆布
  • C.大枣
  • D.甘草
  • E.细辛
124

身热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轻者多属

  • A.热在表
  • B.热在里
  • C.虚阳外越
  • D.阴虚证
  • E.以上均不是
125

下列属于热极生风证的表现是

  • A.手足震颤
  • B.肢体麻木
  • C.手足蠕动
  • D.角弓反张
  • E.肌肉胭动
126

大出血证的治则是

  • A.扶正兼祛邪
  • B.祛邪兼扶正
  • C.急则治标
  • D.缓则治本
  • E.标本同治
127

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左关脉可候

  • A.心与膻中
  • B.肾与小腹
  • C.脾与胃
  • D.肝、胆与膈
  • E.肺与胸中
128

哮与喘的主要鉴别点是

  • A.呼吸困难
  • B.短促急迫
  • C.喉中痰鸣
  • D.鼻翼煽动
  • E.张口抬肩
129

舌绛少苔最常见的情形是

  • A.热盛
  • B.血瘀
  • C.气虚
  • D.阴虚
  • E.痰火
130

阴虚证典型的舌、脉是

  • A.舌红,脉数有力
  • B.舌淡,脉细无力
  • C.舌红少苔,脉细数
  • D.舌红苔黄,脉细数
  • E.舌红而脉滑数
131

齿燥如枯骨者,属

  • A.热盛伤津
  • B.阳明热盛
  • C.肾阴枯涸
  • D.胃阴不足
  • E.肾气亏虚
132

温病发斑,应属

  • A.气分热盛
  • B.热入营血
  • C.湿热蕴结
  • D.阳明经热
  • E.以上均非
133

望神的重点是

  • A.目光
  • B.面色
  • C.体态
  • D.意识
  • E.语言
134

久病畏寒主要见于

  • A.风邪表证
  • B.寒邪表证
  • C.内湿证
  • D.里虚寒证
  • E.里虚热证
135

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

  • A.表邪入里
  • B.阳气衰少
  • C.汗出亡阳
  • D.真热假寒
  • E.邪去正安
137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 A.补益正气
  • B.驱除邪气
  • C.补其不足
  • D.调理阴阳
  • E.补气养血
138

下列与疼痛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寒
  • B.风
  • C.湿
  • D.暑
  • E.燥
139

“津血同源”的理论依据是

  • A.同为营气化生
  • B.同为元气化生
  • C.同为宗气化生
  • D.同为水谷精微化生
  • E.可属阴液,生理功能相同
140

足太阳膀胱经在躯干部的循行部位是

  • A.前面
  • B.侧面
  • C.后背
  • D.上部
  • E.下部
141

血的运行与哪脏无直接关系

  • A.心
  • B.肺
  • C.肝
  • D.脾
  • E.肾
142

联结心和肺两脏使其功能协调平衡的中心环节是

  • A.元气
  • B.心气
  • C.肝气
  • D.肺气
  • E.宗气
143

“真气”是指

  • A.正气
  • B.元气
  • C.营气
  • D.宗气
  • E.卫气
144

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肝、脾
  • B.肺、肾、肝
  • C.肺、脾、肾
  • D.肝、脾、肾
  • E.心、肺、肾
145

“州都之官”指的是

  • A.胆
  • B.胃
  • C.小肠
  • D.大肠
  • E.膀胱
146

在血的生成中起主要作用的两脏是

  • A.心、肺
  • B.肺、脾
  • C.肝、脾
  • D.肾、脾
  • E.心、脾
147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 B.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 C.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 D.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
  • E.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
148

下列错误的说法为

  • A.木为水之子
  • B.水为金之子
  • C.金为木之所胜
  • D.土为水之所不胜
  • E.金为水之母
149

心脏后负荷过重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是

  •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B.二尖瓣关闭不全
  • C.高血压病
  • D.二尖瓣狭窄
  • E.心包填塞
150

“寒极生热”所体现的阴阳失调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 B.阴阳互根
  • C.阴阳对立
  • D.阴阳消长
  • E.阴阳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