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考前预测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可减少霍乱腹泻量及缩短排菌时间的治疗是

  • A.抗菌治疗
  • B.补液治疗
  • C.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 D.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 E.强心治疗
2

确诊流脑常用的检查是

  • A.肥达反应
  • B.粪便培养
  • C.脑脊液培养
  • D.粪便镜检
  • E.胆汁培养
3

确诊菌痢常用的检查是

  • A.肥达反应
  • B.粪便培养
  • C.脑脊液培养
  • D.粪便镜检
  • E.胆汁培养
4

霍乱治疗的关键是

  • A.抗菌治疗
  • B.补液治疗
  • C.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 D.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 E.强心治疗
5

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痢疾杆菌是

  • A.痢疾志贺菌
  • B.福氏志贺菌
  • C.鲍氏志贺菌
  • D.宋氏志贺菌
  • E.舒氏志贺菌
6

能产生外毒素的痢疾杆菌是

  • A.痢疾志贺菌
  • B.福氏志贺菌
  • C.鲍氏志贺菌
  • D.宋氏志贺菌
  • E.舒氏志贺菌
7

伤寒患者人院时常规培养应选用

  • A.骨髓培养
  • B.血培养
  • C.粪便培养
  • D.胆汁培养
  • E.尿培养
8

解除伤寒患者隔离应选用

  • A.骨髓培养
  • B.血培养
  • C.粪便培养
  • D.胆汁培养
  • E.尿培养
9

虚烦不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细者,治疗应选用

  • A.天王补心丹
  • B.归脾汤
  • C.酸枣仁汤
  • D.朱砂安神丸
  • E.右归丸
11

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疗应选用

  • A.天王补心丹
  • B.归脾汤
  • C.酸枣仁汤
  • D.朱砂安神丸
  • E.右归丸
13

大黄炭的功效侧重于

  • A.泻下力强
  • B.泻下力缓
  • C.活血
  • D.清上焦火热
  • E.善止血
14

益母草为

  • A.理气调经要药
  • B.养血活血调经要药
  • C.温经调经要药
  • D.养血调经要药
  • E.活血调经要药
15

生大黄的功效侧重于

  • A.泻下力强
  • B.泻下力缓
  • C.活血
  • D.清上焦火热
  • E.善止血
16

当归为

  • A.理气调经要药
  • B.养血活血调经要药
  • C.温经调经要药
  • D.养血调经要药
  • E.活血调经要药
17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性质是

  • A.多局限在心尖部的舒张期杂音
  • B.向左腋窝传导的收缩期杂音
  • C.向胸骨下端左缘传导的舒张期杂音
  • D.沿胸骨右缘向颈部传导的收缩期杂音
  • E.向左肩胛下角传导的收缩期杂音
18

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性质是

  • A.多局限在心尖部的舒张期杂音
  • B.向左腋窝传导的收缩期杂音
  • C.向胸骨下端左缘传导的舒张期杂音
  • D.沿胸骨右缘向颈部传导的收缩期杂音
  • E.向左肩胛下角传导的收缩期杂音
19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是

  • A.病理性Q波或QS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 B.心电图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均呈弓背向下型抬高、T波倒置,无异常Q波出现
  • C.V1、V2、V3导联呈QS型,ST段抬高,T波双向
  • D.病理性Q波已发生半年,ST段仍持续抬高
  • E.Ⅱ、Ⅲ、aVF、V5 -V6导联中Q波深而不宽
20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

  • A.病理性Q波或QS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 B.心电图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均呈弓背向下型抬高、T波倒置,无异常Q波出现
  • C.V1、V2、V3导联呈QS型,ST段抬高,T波双向
  • D.病理性Q波已发生半年,ST段仍持续抬高
  • E.Ⅱ、Ⅲ、aVF、V5 -V6导联中Q波深而不宽
21

X线下见右下肺出现大片的浓密阴影,其内见一个含有液平面的圆形空洞,洞内壁有较广泛的纤维条索影。应首先考虑

  • A.肺大疱
  • B.肺脓肿C。浸润型肺结核
  •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 E.周围型肺癌空洞形成
22

胆结石常表现为

  • A.慢性规律性的上腹痛
  • B.无规律性的上腹痛
  • C.右上腹绞痛
  • D.左上腹剧痛
  • E.全腹剧痛
23

X线下见右上肺有多发的厚壁空洞,周围光整,洞壁较厚。应首先考虑

  • A.肺大疱
  • B.肺脓肿C。浸润型肺结核
  •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 E.周围型肺癌空洞形成
24

湿痰的特征是

  • A.黄而黏稠,坚而成块
  • B.白而清稀
  • C.清稀而多泡沫
  • D.白滑而量多,易咯
  • E.少而黏,难咯
25

消化性溃疡常表现为

  • A.慢性规律性的上腹痛
  • B.无规律性的上腹痛
  • C.右上腹绞痛
  • D.左上腹剧痛
  • E.全腹剧痛
26

寒痰的特征是

  • A.黄而黏稠,坚而成块
  • B.白而清稀
  • C.清稀而多泡沫
  • D.白滑而量多,易咯
  • E.少而黏,难咯
27

下列各项,属小肠生理功能的是

  • A.运化水谷
  • B.温化水液
  • C.受盛与化物
  • D.主津
  • E.受纳水谷
28

下列各项,属大肠生理功能的是

  • A.运化水谷
  • B.温化水液
  • C.受盛与化物
  • D.主津
  • E.受纳水谷
29

被称为“中精之府”的是

  • A.脑
  • B.髓
  • C.心
  • D.脉
  • E.胆
30

被称为“元神之府”的是

  • A.脑
  • B.髓
  • C.心
  • D.脉
  • E.胆
33

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20年,近日突然意识丧失,深度昏迷,出现三偏征,伴有高热与呕血。应首先考虑的是

  • A.内囊一基底节出血(外侧型)
  • B.内囊一基底节出血(内侧型)
  • C.桥脑出血
  • D.小脑出血
  • E.蛛网膜下腔出血
38

患者,男,50岁。半年来经常突发胸骨后疼痛,有窒息感,持续约1~5分钟,休息后迅速缓解。心电图示ST段下移及T波倒置。应首先考虑的是

  • A.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 B.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 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 D.自发性心绞痛
  • E.急性心肌梗死
40

患者,男,47岁。轻度高血压伴心动过速和轻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哮喘史。治疗应首选

  • A.α-受体阻滞剂
  • B.β-受体阻滞剂
  • 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D.血管收缩药
  • E.钙阻滞剂
45

患者,40岁。高热寒战3天,伴咳嗽,胸痛,痰中带血。为确诊,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A.肺部听诊
  • B.血常规检查
  • C.X线检查
  • D.痰结核菌检查
  • E.血培养
46

患者,女,25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3年,近半年心慌气短,双下肢浮肿。检查:颈静脉怒张,双下肢凹陷水肿,肝肋缘下3. 5cm,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其诊断是

  • A.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B.风湿性左房室瓣关闭不全
  • C.左房室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 D.心力衰竭
  • E.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右心衰竭
51

患者,男,42岁。既往脾大,HBsAg阳性。今晨排柏油样便约200ml。应首先考虑的是

  • A.急性糜烂性胃炎
  • B.消化性溃疡
  • C.肝硬化
  • D.白血病
  • E.胃癌
53

患者症见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选用

  • A.桂枝汤
  • B.蒿芩清胆汤
  • C.小柴胡汤
  • D.清瘟败毒饮
  • E.逍遥散
54

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身热不解,汗出而喘,舌苔薄黄,脉滑数者,治疗应选用

  • A.泻白散
  • B.葛根黄芩黄连汤
  •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E.小青龙加石膏汤
56

患者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腹满,口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治疗应选用

  • A.三仁汤
  • B.茵陈蒿汤
  • C.萆薢分清饮
  • D.蒿芩清胆汤
  • E.甘露消毒丹
60

患者呕吐吞酸,暖气频繁,胸胁闷痛,脉弦。治疗应选用

  • A.干姜
  • B.高良姜
  • C.吴茱萸
  • D.丁香
  • E.小茴香
61

在公正的内容原则中,进行公正分配的根据不包括

  • A.根据个人能力
  • B.根据对社会的贡献
  • C.根据个人的地位
  • D.根据科研价值
  • E.根据个人需要
62

在人体实验道德的原则中,不包括

  • A.有利于维护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 B.受试者绝对安全的原则
  • C.知情同意的原则
  • D.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 E.严谨的科学原则
63

对不伤害原则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不伤害原则就是消除任何医疗伤害
  • B.不伤害原则就是要求医生对患者丝毫不能伤害
  • C.因绝大多数医疗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不伤害原则是做不到的
  • D.不伤害原则要求对医学行为进行受益与伤害的权衡,把可控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 E.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意味着绝对伤害
64

医学人道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 A.尊重病人的生命
  • B.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
  • C.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与健康的权利
  • D.注重对社会利益及人类健康利益的 维护
  • E.病人的法律地位
65

经医师资格考试或助理医师考试,取得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可以申请注册,受理机构是

  •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C.省(自治区)级卫生行政部门
  •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E.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
66

在加强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当提高医务人员的

  • A.职业责任
  • B.职业理念
  • C.职业道德素质
  • D.职业观念
  • E.业务技术水平
67

下列人体实验类型中,不需要付出道德代价的是

  • A.自体实验
  • B.自愿实验
  • C.天然实验
  • D.强迫实验
  • E.欺骗实验
68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法律责任分为

  • A.赔偿责任、补偿责任、刑事责任
  • B.经济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 C.行政处分、经济补偿、刑事责任
  • D.行政处罚、经济赔偿、刑事责任
  • E.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69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 A.按假药论处
  • B.按劣药论处
  • C.可使用药品
  • D.不能使用药品
  • E.不合格药品
70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

  • A.隔离治疗病人
  • B.隔离治疗带菌者
  • C.切断传播途径
  • D.疫苗预防接种
  • E.接触者预防服药
72

乙型肝炎主要由

  • A.食物传播
  • B.飞沫传播
  • C.蚊虫传播
  • D.尿液传播
  • E.血液传播
73

下列各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可出“三痛”症状的是

  • A.发热期
  • B.低血压期
  • C.少尿期
  • D.多尿期
  • E.恢复期
74

下列哪种制剂不属于主动免疫

  • A.抗毒素
  • B.类毒素
  • C.菌苗
  • D.减毒活疫苗
  • E.灭活疫苗
75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

  • A.真菌
  • B.病毒
  • C.细菌
  • D.支原体
  • E.立克次体
76

霍乱的传染源主要是

  • A.患者
  • B.家畜
  • C.蚊虫
  • D.鼠类
  • E.毛蚶
77

病毒性肝炎按临床表现分类不包括

  • A.急性肝炎
  • B.慢性肝炎
  • C.重型肝炎
  • D.肝炎肝硬化
  • E.乙型肝炎
78

菌痢的病程超过几个月为慢性菌痢

  • A.2个月
  • B.3个月
  • C.4个月
  • D.5个月
  • E.6个月
79

SARS的传播途径是

  • A.空气
  • B.水、食物
  • C.蚊虫
  • D.土壤
  • E.母婴
80

中毒性菌痢的休克属于

  • A.心源性休克
  • B.神经性休克
  • C.感染中毒性休克
  • D.过敏性休克
  • E.失血性休克
8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潜伏期是

  • A.2~3天
  • B.10~15天
  • C.16~20天
  • D.21~30天
  • E.1个月以上
82

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肿瘤是

  • A.白血病
  • B.非霍奇金淋巴瘤
  • C.卡波西肉瘤
  • D.霍奇金淋巴瘤
  • E.结肠癌和肺癌
83

肺癌由原发癌肿引起的症状是

  • A.咳嗽,咯血,胸闷,气急
  • B.胸痛
  • C.吞咽困难
  • D.头痛,呕吐,共济失调
  • E.厌食,肝区疼痛,黄疸
84

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和最重要的症状是

  • A.咳嗽
  • B.咯痰
  • C.咯血
  • D.乏力
  • E.呼吸困难
85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最易出现

  • A.呼吸道感染
  • B.心力衰竭
  • C.心律不齐
  • 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E.栓塞
86

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多表现为

  • A.以右心衰竭为主
  • B.低氧血症
  • C.二氧化碳潴留
  • D.全心衰竭
  • E.肺水肿
87

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结核的主要鉴别依据是

  • A.发热
  • B.咳嗽
  • C.咯血
  • D.肺部哕音
  • E.痰液检查
88

最易触及心包摩擦感的是

  • A.坐位,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深呼气末
  • B.坐位,胸骨左缘第1肋间处,深吸气末
  • C.卧位,胸骨左缘第2肋间处,深呼气末
  • D.卧位,胸骨左缘第2肋间处,深吸气末
  • E.卧位,剑突下,屏住呼吸时
89

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

  • A.肌群瘫痪为主
  • B.有肌收缩
  • C.肌张力增高
  • D.腱反射消失
  • E.无病理反射
90

病理性双侧瞳孔缩小,可见于

  • A.有机磷中毒
  • B.青光眼
  • C.视神经萎缩
  • D.脑肿瘤
  • E.脑血管病变
91

下列关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开始升高
  • B.高于80ml/min提示预后不良
  • C.肾功能损害愈重,其清除率愈低
  • D.肾功能损害愈重,其清除率愈高
  • E.其测定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无关
92

下列关于急性胰腺炎酶学检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清淀粉酶多在发病1~2小时开始增高
  • B.尿淀粉酶多在发病3~4小时开始增高
  • C.胰腺广泛坏死时,尿淀粉酶可增高不明显
  • D.尿淀粉酶的增高多早于血清淀粉酶
  • E.尿、血淀粉酶常同时开始增高
93

下列哪项符合漏出液的特点

  • A.外观呈血性
  • B.比重>1. 018
  • C.能自凝
  • D.白细胞计数>0.5×109/L
  • E.无病原菌
94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出现蛋白尿

  • A.高热
  • B.高血压
  • C.妊娠中毒
  • D.心功能不全
  • E.慢性胃炎
95

巨大脾脏常见于

  •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E.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96

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应考虑为

  •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B.室间隔缺损
  • C.二尖瓣狭窄
  • D.三尖瓣狭窄
  • E.肺动脉瓣狭窄
97

体温在39℃以上,一日内波动范围超过2℃者,多见于

  • A.风湿热
  • B.伤寒
  • C.疟疾
  • D.大叶性肺炎
  • E.中暑
98

可闻及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的部位是

  • A.肩胛下区
  • B.喉部
  • C.胸骨上窝
  • D.背部第6颈椎附近
  • E.以上均非
99

心室收缩时颈静脉有搏动,可见于

  • A.高血压病
  • B.严重贫血
  • C.三尖瓣关闭不全
  •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00

小建中汤中配伍芍药的意义是

  • A.益阴养血,凉肝熄风
  • B.养阴复脉,益胃和中
  • C.益气养阴,缓急止痛
  • D.益气养血,复脉定悸
  • E.养阴补血,活血通脉
101

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不含有附子的是

  • A.实脾散
  • B.真武汤
  • C.乌梅丸
  • D.温脾汤
  • E.阳和汤
102

组成药物中含有连翘的方剂是

  • A.温胆汤
  • B.凉膈散
  • C.清骨散
  • D.温脾汤
  • E.清胃散
103

四逆散与四逆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茯苓
  • B.附子
  • C.白术
  • D.甘草
  • E.人参
104

体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方义的方剂是

  • A.凉膈散
  • B.右归丸
  • C.肾气丸
  • D.六味地黄丸
  • E.黄连解毒汤
105

保和丸中配伍连翘的用意是

  • A.透邪泄热
  • B.疏风散热
  • C.清热散结
  • D.清热解毒
  • E.以上都不是
106

调和营卫的代表方剂为

  • A.麻黄汤
  • B.桂枝汤
  • C.小青龙汤
  • D.大青龙汤
  • E.小柴胡汤
107

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

  • A.青蒿鳖甲汤
  • B.竹叶石膏汤
  • C.白虎加人参汤
  • D.白虎汤
  • E.补中益气汤
108

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是

  • A.苓桂术甘汤
  • B.济生肾气丸
  • C.金匮肾气丸
  • D.五苓散
  • E.真武汤
109

吴瑭所称“辛凉重剂”是指

  • A.银翘散
  • B.麻杏甘石汤
  • C.竹叶柳蒡汤
  • D.白虎汤
  • E.桑菊饮
110

治疗外感表证兼有食积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 A.神曲
  • B.麦芽
  • C.青皮
  • D.莪术
  • E.山楂
111

牡丹皮与赤芍共有功效为

  • A.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利尿通淋
  • B.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泻心火
  • C.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消痈肿
  • D.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透疹消斑
  • E.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退骨蒸
112

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既能温中补虚,又可和里缓急的方剂是

  • A.理中丸
  • B.炙甘草汤
  • C.温脾汤
  • D.厚朴温中汤
  • E.以上都不是
113

茵陈蒿配栀子、大黄主治

  • A.寒湿发黄
  • B.虚劳黄疸
  • C.湿热黄疸
  • D.瘀阻黄疸
  • E.女劳黄疸
114

热闭、寒闭神昏,均常选用的药物是

  • A.石菖蒲
  • B.麝香
  • C.牛黄
  • D.羚羊角
  • E.苏合香
115

杜仲具有的功效是

  • A.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B.补阳益阴,固精安胎
  • C.补肾壮阳,温脾止泻
  • D.补肝肾,行血脉,强筋骨
  • E.祛风湿,强筋骨,明目
117

蟾酥,临床一日常用量为

  • A.0. 015~0. 03g
  • B.0. 03~0. 10g
  • C.0. 10~0. 30g
  • D.0. 03~1. 0g
  • E.1. 0~3. 0g
118

治疗痰壅气逆,咳喘痰多,胸闷食少,甚则不能平卧,宜选用的药物是

  • A.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 B.紫菀、款冬花、川贝母
  • C.桑叶、贝母、北沙参
  • D.杏仁、麻黄、甘草
  • E.麻黄、石膏、杏仁
119

既能息风止痉,又能祛风湿,止痹痛的药物是

  • A.羚羊角
  • B.地龙
  • C.钩藤
  • D.天麻
  • E.珍珠
120

桑枝主治

  • A.上肢痹痛偏寒者
  • B.上肢痹痛偏热者
  • C.下肢痹痛偏寒者
  • D.下肢痹痛偏热者
  • E.以上皆非
121

功能泻火除烦,善于清泻三焦火邪的药物是

  • A.栀子
  • B.决明子
  • C.金银花
  • D.夏枯草
  • E.芦根
122

通因通用适用于

  • A.脾虚泄泻
  • B.气虚便血
  • C.瘀血崩漏
  • D.肾虚尿频
  • E.虚实夹杂
123

头晕目涩,胁肋隐痛,面部烘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应诊断为

  • A.肝火炽盛证
  • B.肝气郁结证
  • C.肝胆湿热证
  • D.肝阳上亢证
  • E.肝阴虚内热证
124

舌苔由黄燥转为白润,提示

  • A.病邪入里
  • B.寒邪化热
  • C.邪退正复
  • D.热退津复
  • E.湿热留恋
125

下列哪项是诊断心阳虚证最主要的依据

  • A.自汗、气短、神疲
  • B.心悸、形寒、肢冷
  • C.头晕、眼花、胸闷
  • D.神疲、困倦、乏力
  • E.面白、失眠、多梦
126

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虚,应诊断为

  • A.脾阳亏虚证
  • B.寒湿困脾证
  • C.脾不统血证
  • D.脾气亏虚证
  • E.脾气下陷证
127

下列哪项不属于滑脉所主病证

  • A.痰饮
  • B.食滞
  • C.实热
  • D.疟疾
  • E.妊娠
128

小儿指纹鲜红提示

  • A.外感表证
  • B.里实热证
  • C.疼痛惊风
  • D.血络郁闭
  • E.脾虚,疳积
129

下列哪项是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要点

  • A.有无发热恶寒
  • B.有无胸痛咳血
  • C.有无口干咽燥
  • D.痰量的多少
  • E.咯痰的难易
130

情志郁结不舒所致胸痛的特点是

  • A.胸背彻痛
  • B.胸痛喘促
  • C.胸痛咯血
  • D.胸痛走窜
  • E.胸部刺痛
132

数脉的脉象特征是

  • A.脉来急速,一息七至以上
  • B.一息五至以上,时而一止
  • C.厥厥动摇,一息五至以上
  • D.脉来滑数,一息四、五至
  • E.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
133

下列哪项不是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 A.恶寒与发热
  • B.便秘与便溏
  • C.口渴与不渴
  • D.头痛与不痛
  • E.苔黄与苔白
134

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者,称为

  • A.谵语
  • B.郑声
  • C.独语
  • D.错语
  • E.夺气
135

肺和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 A.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 B.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 C.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
  • D.气血的运行和气机的调畅
  •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137

暑邪伤人见气短、乏力的表现,是由于

  • A.暑易夹湿,气机不畅
  • B.暑邪伤人,损伤津液
  • C.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 D.暑邪伤人,损伤脾胃
  • E.暑性升散,最易耗气
138

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肢厥面白,脉微欲绝,证属

  • A.阳消阴长
  • B.阳胜则热
  • C.阴盛则寒
  • D.寒极生热
  • E.重阳必阴
139

可引起二便失禁的是

  • A.过度悲忧
  • B.恐惧过度
  • C.思虑过度
  • D.过度愤怒
  • E.突然受惊
140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 A.气能生血
  • B.气能化津
  • C.气能摄血
  • D.津能载气
  • E.津血同源
141

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 A.下午
  • B.前半夜
  • C.上午
  • D.中午
  • E.后半夜
142

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

  • A.元气
  • B.宗气
  • C.营气
  • D.卫气
  • E.脏腑之气
144

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 A.若雾露之溉
  • B.主气之生发
  • C.通行宗、营、卫三气
  • D.为元气之所使
  • E.主气之宣发和肃降
145

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色脉关系是

  • A.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同
  • B.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
  • C.客色胜主色
  • D.见其色反得其相胜之脉
  • E.主色胜客色
147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体现的治则是

  • A.阴病治阳
  • B.阳病治阴
  • C.热着寒之
  • D.寒者热之
  • E.阳中求阴
148

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

  • A.母病及子
  • B.子盗母气
  • C.传其所不胜
  • D.传其所胜
  • E.以上均非
149

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 A.水痘
  • B.麻疹
  • C.风寒感冒
  • D.头痛
  • E.恶寒
150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的对立制约
  • B.阴阳的对立消长
  • C.阴阳的互根平衡
  • D.阴阳的消长平衡
  • E.阴阳的消长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