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试题(第一单元)考点测试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白豆蔻

  • A.善除一身上下内外湿邪
  • B.善除关节间湿邪
  • C.善除下焦湿邪
  • D.善除中焦湿邪
  • E.善除头面湿邪
2

薏苡仁

  • A.善除一身上下内外湿邪
  • B.善除关节间湿邪
  • C.善除下焦湿邪
  • D.善除中焦湿邪
  • E.善除头面湿邪
3

苍术

  • A.善除一身上下内外湿邪
  • B.善除关节间湿邪
  • C.善除下焦湿邪
  • D.善除中焦湿邪
  • E.善除头面湿邪
4

肝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5

松节

  • A.善除一身上下内外湿邪
  • B.善除关节间湿邪
  • C.善除下焦湿邪
  • D.善除中焦湿邪
  • E.善除头面湿邪
6

肾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7

脾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8

津液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9

肝在志为

  • A.思
  • B.怒
  • C.恐
  • D.喜
  • E.忧
10

肺在志为

  • A.思
  • B.怒
  • C.恐
  • D.喜
  • E.忧
11

肺的生理功能是

  • A.调畅气机
  • B.载气
  • C.生气
  • D.纳气
  • E.主气
12

中正之官是指

  • A.大肠
  • B.小肠
  • C.胆
  • D.胃
  • E.膀胱
13

传导之官是指

  • A.大肠
  • B.小肠
  • C.胆
  • D.胃
  • E.膀胱
14

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气是指

  • A.卫气
  • B.中气
  • C.营气
  • D.元气
  • E.宗气
15

脾胃之气又称之为

  • A.卫气
  • B.中气
  • C.营气
  • D.元气
  • E.宗气
16

成人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是

  • A.80~160g/L
  • B.90~145g/L
  • C.110~150g/L
  • D.130~155g/L
  • E.以上均不是
17

蜘蛛痣不常见于哪个部位

  • A.手臂
  • B.面颊
  • C.两肩部
  • D.踝部
  • E.胸部
18

肺结核的干酪性病灶液化,基本X线表现是

  • A.渗出
  • B.增殖
  • C.纤维化
  • D.钙化
  • E.空洞
19

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的病理改变是

  • A.充血,水肿
  • B.糜烂,出血
  • C.肥厚,粗糙
  • D.灰暗,变薄
  • E.渗出
20

震颤性麻痹的病人可出现

  • A.慌张步态
  • B.醉酒步态
  • C.鸭态
  • D.蹒跚步态
  • E.共济失调步态
21

下列哪项为实证的临床表现

  • A.五心烦热
  • B.面容憔悴
  • C.二便失禁
  • D.神疲体倦
  • E.以上都不是
22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喜则

  • A.气结
  • B.气消
  • C.气上
  • D.气缓
  • E.气下
23

气虚之人外感,治以益气解表,此属下列哪项治则

  • A.急则治标
  • B.缓则治本
  • C.标本兼治
  • D.扶正
  • E.祛邪
24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是因为

  • A.湿性重浊,不易祛除
  • B.湿性趋下,为病缠绵
  • C.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 D.湿性黏滞,不易祛除
  • E.湿为阴邪,伤人阳气
25

下列哪一项为暑、燥、火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

  • A.动血
  • B.伤津
  • C.生风
  • D.开泄
  • E.耗气
26

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肺
  • B.肾
  • C.脾
  • D.肝
  • E.心
27

具有"喜燥恶湿"特点的脏腑为

  • A.肾
  • B.肺
  • C.脾
  • D.心
  • E.肝
28

两脏同病出现血虚多见于下述哪两个脏

  • A.肝脾
  • B.肝肺
  • C.心肝
  • D.心脾
  • E.心肺
29

指肝而言的"本"是

  • A.仓廪之本
  • B.封藏之本
  • C.生之本
  • D.罢极之本
  • E.气之本
30

"生痰之源"指的是

  • A.心
  • B.肝
  • C.脾
  • D.肾
  • E.肺
31

属五行之"火"的音是

  • A.羽音
  • B.商音
  • C.角音
  • D.徵音
  • E.宫音
32

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

  • A.调畅气机
  • B.促进脾胃运化
  • C.调畅情志
  • D.促进血液运行
  • E.促进水液运行
33

"耳"的五行属性是

  • A.金
  • B.土
  • C.火
  • D.木
  • E.水
34

"怒"的五行属性是

  • A.木
  • B.水
  • C.金
  • D.土
  • E.火
35

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

  • A.张元素
  • B.张志聪
  • C.张仲景
  • D.张从正
  • E.张景岳
36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著是

  • A.《黄帝内经》
  • B.《诸病源候论》
  • C.《中国医学大成》
  • D.《本草纲目》
  • E.《伤寒杂病论》
37

具有"化物"功能的脏腑是

  • A.膀胱
  • B.大肠
  • C.小肠
  • D.胃
  • E.脾
38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 A.益火补土
  • B.补北泻南
  • C.金水相生
  • D.培土生金
  • E.滋水涵木
39

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 A.肝与肾
  • B.心与肺
  • C.心与脾
  • D.肺与肝
  • E.肺与肾
40

中医临床病症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 A.阴精与阳气的盛衰变化
  • B.气机升降的失调与变化
  • C.气血的盛衰变化
  • D.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
  • E.以上都不是
41

整个消化过程,有赖于六腑的哪项功能

  • A.大肠的传导
  • B.胃气的和降
  • C.膀胱的气化
  • D.胆的排泄胆汁
  • E.小肠的化物
42

最易伤肺的六淫邪气是

  • A.火邪
  • B.暑邪
  • C.寒邪
  • D.燥邪
  • E.风邪
43

"主治节"的脏是

  • A.肾
  • B.肝
  • C.脾
  • D.肺
  • E.心
44

肝的生理特性主要是

  • A.肝为血海
  • B.肝主筋,开窃于目
  • C.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 D.肝主疏泄
  • E.肝藏血
45

下列何症,少见于气滞证

  • A.晕
  • B.痛
  • C.胀
  • D.闷
  • E.以上都不是
46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关系

  • A.气与津液
  • B.气与血
  • C.津液与血
  • D.血与汗
  • E.以上都不是
47

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 A.吸入之清气与脏腑之精气
  • B.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水谷精气
  • C.水谷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
  • D.先天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
  • E.以上都不是
48

五行中"金"的"所不胜"是

  • A.火
  • B.水
  • C.木
  • D.土
  • E.以上都不是
49

《金匮要略》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 A.子病犯母
  • B.木乘土
  • C.母病及子
  • D.土侮木
  • E.木克土
50

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在水液代谢中具有

  • A.助心转输气血津液
  • B.宣发卫气,调节汗液之排泄
  • C.宣发布散津液
  • D.通调水道,肃降水液
  • E.肺气肃降有利于大肠吸收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