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传染病学)强化训练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典型伤寒可见

  • A.稽留热
  • B.弛张热
  • C.间歇热
  • D.回归热
  • E.马鞍热
2

疟疾的热型

  • A.稽留热
  • B.弛张热
  • C.间歇热
  • D.回归热
  • E.马鞍热
3

典型登革热可见

  • A.稽留热
  • B.弛张热
  • C.间歇热
  • D.回归热
  • E.马鞍热
4

检疫工作中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

  • A.潜伏期
  • B.前驱期
  • C.症状明显期
  • D.恢复期
  • E.后遗症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丙型肝炎首选抗病毒药物为

  • A.α-干扰素
  • B.拉夫米定
  • C.阿地福韦
  • D.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 E.单磷酸阿糖腺苷
6

充分表现出该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 A.潜伏期
  • B.前驱期
  • C.症状明显期
  • D.恢复期
  • E.后遗症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少于1.5×10/L时,首选抗病毒药物为

  • A.α-干扰素
  • B.拉夫米定
  • C.阿地福韦
  • D.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 E.单磷酸阿糖腺苷
8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首选抗病毒药物

  • A.α-干扰素
  • B.拉夫米定
  • C.阿地福韦
  • D.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 E.单磷酸阿糖腺苷
9

丙肝的平均潜伏期

  • A.30天
  • B.40天
  • C.50天
  • D.60天
  • E.90天
10

乙肝的平均潜伏期

  • A.30天
  • B.40天
  • C.50天
  • D.60天
  • E.90天
11

甲肝的平均潜伏期

  • A.30天
  • B.40天
  • C.50天
  • D.60天
  • E.90天
12

重型流行性出血热

  • A.T39~40℃,有低血压,出血、少尿、蛋白尿
  • B.T<39℃,有出血点,无休克、少尿
  • C.T>40℃,有明显出血,休克、少尿、无尿
  • D.有难治性休克、重要脏器出血、少尿、无尿及严重并发症
  • E.T<38℃,皮肤散在出血点,尿蛋白(±)
13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

  • A.T39~40℃,有低血压,出血、少尿、蛋白尿
  • B.T<39℃,有出血点,无休克、少尿
  • C.T>40℃,有明显出血,休克、少尿、无尿
  • D.有难治性休克、重要脏器出血、少尿、无尿及严重并发症
  • E.T<38℃,皮肤散在出血点,尿蛋白(±)
14

无尿

  • A.24小时尿量<1000ml
  • B.24小时尿量<500ml
  • C.24小时尿量<50ml
  • D.24小时尿量>3000ml
  • E.24小时尿量>5000ml
15

中型流行性出血热

  • A.T39~40℃,有低血压,出血、少尿、蛋白尿
  • B.T<39℃,有出血点,无休克、少尿
  • C.T>40℃,有明显出血,休克、少尿、无尿
  • D.有难治性休克、重要脏器出血、少尿、无尿及严重并发症
  • E.T<38℃,皮肤散在出血点,尿蛋白(±)
16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 A.24小时尿量<1000ml
  • B.24小时尿量<500ml
  • C.24小时尿量<50ml
  • D.24小时尿量>3000ml
  • E.24小时尿量>5000ml
17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

  • A.24小时尿量<1000ml
  • B.24小时尿量<500ml
  • C.24小时尿量<50ml
  • D.24小时尿量>3000ml
  • E.24小时尿量>5000ml
28

流行性出血热常规检查,下列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是

  • A.白细胞计数增加
  • B.中性粒细胞增加
  • C.病程的第4~5天后淋巴细胞增多
  • D.血小板减少
  • E.幼稚细胞
29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出现的"三痛"是指

  • A.头痛、胸痛、腹痛
  • B.头痛、腹痛、关节痛
  • C.头痛、胸痛、腰痛
  • D.头痛、腰痛、眼眶痛
  • E.头痛、腰痛、背痛
30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

  • A.反转录病毒
  • B.副粘病毒
  • C.正粘病毒
  • D.布尼亚病毒
  • E.小核糖核酸病毒
31

流行性出血热常见的休克是

  • A.原发性休克
  • B.继发性休克
  • C.出血性休克
  • D.感染性休克
  • E.过敏性休克
32

我国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 A.黑线姬鼠
  • B.褐家鼠
  • C.大林姬鼠
  • D.猫
  • E.患者
33

各种肝炎病毒的共性是

  • A.传播途径
  • B.复制机制
  • C.嗜肝性
  • D.临床预后
  • E.治疗措施
34

病毒性肝炎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是

  • A.支链氨基酸增多
  • B.血中NH3增多
  • C.血中NH4增多
  • D.高蛋白饮食
  • E.感染
35

HA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血液及血制品
  • B.垂直传播
  • C.媒介生物
  • D.粪-口途径
  • E.呼吸道
36

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有

  • A.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
  • B.流行性肝炎、血清型肝炎
  • C.甲、乙和非甲非乙型肝炎
  • D.甲、乙、丙、丁、戊、庚和TTV型肝炎
  • E.急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肝炎和淤胆型肝炎
37

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粪-口途径传播
  • B.输血
  • C.集体预防接种
  • D.母婴垂直传播
  • E.生活密切接触
38

下列不属于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

  • A.有流行病学特征
  • B.有传染性
  • C.病情发展有阶段性
  • D.有病原体
  • E.有感染后免疫
39

关于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 A.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
  • B.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 C.因为传染也可以称为感染,所以感染性疾病就是传染性疾病
  • D.感染病原体后不一定都发病
  • E.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环境三个因素
40

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最重要措施是

  • A.使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
  • 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C.使用高价免疫球蛋白
  • D.接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等
  • E.增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