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二(第一单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该患者治疗可采用下列方法,除外

  • A.2%~4%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
  • B.1%克霉唑溶液清洗或含漱
  • C.1%甲紫液涂搽
  • D.口服制霉菌素
  • E.口服广谱抗生素
2

最可能的异常表现是

  • A.皮肤靶形有无红斑
  • B.白细胞总数升高
  • C.涂片见念珠菌菌丝及孢子
  • D.活检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
  • E.针刺反应阳性
3

如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发生

  • A.颅内感染
  • B.下颌骨骨髓炎
  • C.化脓性关节炎
  • D.牙源性上颌窦炎
  • E.颞下颌关节强直
4

最适宜的诊断是

  • A.急性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
  • B.翼下颌间隙感染
  • C.颞下间隙感染
  • D.眶下间隙感染
  • E.阻塞性腮腺炎
6

如经检查后不能确定患牙的合位,应做

  • A.咬诊
  • B.麻醉测试
  • C.温度测验
  • D.牙周袋探诊
  • E.X线片检查
9

患牙的诊断最可能是

  • A.深龋
  • B.可复性牙髓炎
  • C.急性牙髓炎
  • D.慢性牙髓炎
  • E.牙髓坏死
10

最能反映暴露因素与高血压之间关系的指标为

  • A.发病率
  • B.患病率
  • C.罹患率
  • D.比值比
  • E.相对危险度
12

这项研究设计中不可能存在的偏倚是

  • A.信息偏倚
  • B.混杂偏倚
  • C.失访偏倚
  • D.选择偏倚
  • E.解释偏倚
13

若U值等于2.95,则最接近的概率P应

  • A.>0.05
  • B.=0.05
  • C.<0.01
  • D.=0.01
  • E.>0.01
14

若选用U检验,公式为

  • A.|P一π|/σp
  • B.|P一π|/sP
  • C.|P1一P2|/σp
  • D.|P1一P2|/sP
  • E.|P1一P2|/Sp1-P2
15

面神经颊支损伤,临床上可出现的症状是

  • A.患侧口角下垂,流口水
  • B.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 C.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上唇运动力减弱或偏斜以及食物积存于颊部等症状
  • D.眼睑不能闭合
  • E.同侧额纹消失
17

面神经颧支损伤,临床上可出现的症状是

  • A.患侧口角下垂,流口水
  • B.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 C.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上唇运动力减弱或偏斜以及食物积存于颊部等症状
  • D.眼睑不能闭合
  • E.同侧额纹消失
18

面神经颞支损伤,临床上可出现的症状是

  • A.患侧口角下垂,流口水
  • B.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 C.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上唇运动力减弱或偏斜以及食物积存于颊部等症状
  • D.眼睑不能闭合
  • E.同侧额纹消失
19

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的约为

  • A.10%
  • B.30%
  • C.40%
  • D.60%
  • E.80%
20

下颌切牙唇舌向双根管者约为

  • A.10%
  • B.30%
  • C.40%
  • D.60%
  • E.80%
21

正中合位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远中为

  • A.中性合
  • B.远中合
  • C.近中合
  • D.正中合
  • E.前伸合
22

正中骆位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近中为

  • A.中性合
  • B.远中合
  • C.近中合
  • D.正中合
  • E.前伸合
23

体现不伤害原则的是

  • A.杜绝对病人的有意伤害
  • B.选择受益最大、损伤最小的治疗方案
  • C.患者及家属无法实行知情同意时,医生可以行使家长权
  • D.对病人一视同仁
  • E.合理筛选肾脏移植受术者
24

体现有利原则的是

  • A.杜绝对病人的有意伤害
  • B.选择受益最大、损伤最小的治疗方案
  • C.患者及家属无法实行知情同意时,医生可以行使家长权
  • D.对病人一视同仁
  • E.合理筛选肾脏移植受术者
25

体现尊重原则的是

  • A.杜绝对病人的有意伤害
  • B.选择受益最大、损伤最小的治疗方案
  • C.患者及家属无法实行知情同意时,医生可以行使家长权
  • D.对病人一视同仁
  • E.合理筛选肾脏移植受术者
26

局部浸润扩展,很少发生转移的是

  • A.原位癌
  • B.腺鳞癌
  • C.未分化癌
  • D.基底细胞癌
  • E.鳞状细胞癌
27

与受累牙牙根融合的疾病是

  • A.成釉细胞癌
  • B.牙源性钙化囊肿
  • C.牙源性角化囊肿
  • D.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 E.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28

未穿破基底膜的是

  • A.原位癌
  • B.腺鳞癌
  • C.未分化癌
  • D.基底细胞癌
  • E.鳞状细胞癌
29

釉柱内2/3弯曲形成

  • A.绞釉
  • B.釉丛
  • C.釉梭
  • D.釉柱横纹
  • E.釉质生长线
30

含有透咀细胞的疾病是

  • A.成釉细胞癌
  • B.牙源性钙化囊肿
  • C.牙源性角化囊肿
  • D.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 E.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31

釉质基质节律沉积形成

  • A.绞釉
  • B.釉丛
  • C.釉梭
  • D.釉柱横纹
  • E.釉质生长线
32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形成

  • A.单侧唇裂
  • B.斜面裂
  • C.横面裂
  • D.腭裂
  • E.颌裂
33

成牙本质细胞的胞浆突形成

  • A.绞釉
  • B.釉丛
  • C.釉梭
  • D.釉柱横纹
  • E.釉质生长线
34

球状突于上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形成

  • A.单侧唇裂
  • B.斜面裂
  • C.横面裂
  • D.腭裂
  • E.颌裂
35

两个侧腭突未融合或融合不全形成

  • A.单侧唇裂
  • B.斜面裂
  • C.横面裂
  • D.腭裂
  • E.颌裂
36

躁狂症首选

  • A.碳酸锂
  • B.丙米嗪(米帕明)
  • C.氯丙嗪
  • D.奋乃静
  • E.五氟利多
37

抑郁症首选

  • A.碳酸锂
  • B.丙米嗪(米帕明)
  • C.氯丙嗪
  • D.奋乃静
  • E.五氟利多
38

在三羧酸循环中既是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又是调节点的是

  • A.异柠檬酸脱氢酶、α一酮戊二酸脱氢酶
  • B.柠檬酸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
  • C.柠檬酸合成酶
  • D.琥珀酸合成酶
  • E.苹果酸脱氢酶
39

在三羧酸环中是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但不是调节点的是

  • A.异柠檬酸脱氢酶、α一酮戊二酸脱氢酶
  • B.柠檬酸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
  • C.柠檬酸合成酶
  • D.琥珀酸合成酶
  • E.苹果酸脱氢酶
40

催化三羧酸循环第一步反应的酶是

  • A.异柠檬酸脱氢酶、α一酮戊二酸脱氢酶
  • B.柠檬酸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
  • C.柠檬酸合成酶
  • D.琥珀酸合成酶
  • E.苹果酸脱氢酶
42

女性,28岁。左颞下颌关节开口初、闭口末单音清脆弹响,紧咬牙时左关节区疼痛,多数后牙缺失。x线片示左关节后间隙明显变小。其诊断应该是

  • A.左翼外肌痉挛
  • B.左髁突破坏
  • C.左关节盘穿孔
  • D.左关节盘前移位,髁突后移
  • E.左关节盘前移位,关节前移
43

某肝癌患者病情已到晚期,处于极度痛苦之中,自认为是肝硬化,寄希望于治疗,病情进展和疼痛发作时,多次要求医生给予明确说法和治疗措施。此时,医生最佳的伦理选择应该是

  • A.正确对待保密与讲真话的关系,经家属同意后告知实情,重点减轻病痛
  • B.恪守保密原则,继续隐瞒病情,直至患者病死
  • C.遵循病人自主原则,全面满足病人要求
  • D.依据知情同意原则,应该告知病人所有信息
  • E.依据有利原则,劝导病人试用一些民间土方
52

张某于1999年7月从某医学院专科毕业,张某可以

  • A.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B.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 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 C.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2 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 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1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E.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54

李某因要报考研究生,欲向单位请假复习,遂找到其中学同学、县医院的执业医师王某,请王某为其开具病假条。王某为李开出了“病毒性心肌炎,全休1个月”的诊断证明书。对于王某的行为,县卫生局可以给予

  • A.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 B.警告或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
  • C.警告或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至1年
  • D.调离医师岗位
  • E.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56

公共卫生措施在全体居民中实施的第一级预防是指

  • A.病因学预防
  • B.“三早”预防
  • C.临床前期预防
  • D.临床预防
  • E.病残预防
57

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实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A.随机抽样
  • B.设立对照组
  • C.均衡性检验
  • D.控制样本含量
  • E.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58

有关概率与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概率就是频率
  • B.频率常用符号P表示
  • C.概率常用符号f表示
  • D.概率的取值范围介于一1和+1之间
  • E.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59

按一定比例或一定间隔抽取调查单位的抽祥方法为

  • A.单纯随机
  • B.系统
  • C.整群
  • D.多级
  • E.分层
60

现拟探索糖尿病早期筛选指标,评价时首要考虑的是该指标的

  • A.灵敏度
  • B.特异度
  • C.正确指数
  • D.符合率
  • E.假阳性率
61

口服升汞引起的急性中毒不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 A.腐蚀性胃肠炎
  • B.汞毒性肾炎
  • C.急性口腔炎
  • D.血象改变
  • E.腹痛、腹泻
62

Th2细胞主要分泌

  • A.IFN-cc
  • B.IL-4
  • C.IFN-3,
  • D.TNF-13
  • E.IL-2
63

一个操纵子通常含有

  • A.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 B.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 C.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 D.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 E.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64

以下不是补体介导的损伤的是

  • A.趋化因子的作用
  • B.过敏毒素的作用
  • C.激肽样物质的作用
  • D.C3aC5a的作用
  • E.Ⅳ型超敏反应的炎症
65

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是抗原

  • A.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
  • B.介导I型变态反应的能力
  • C.激活补体的能力
  • D.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
  • E.与抗体结合的能力
66

CD4阳性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特异性杀伤作用
  • B.吞噬作用
  • C.辅助作用
  • D.抑制作用
  • E.抗原呈递作用
67

HLAl类抗原分子

  • A.呈递外源性抗原
  • B.可与CD8分子结合
  • C.由a链和B 2m链组成
  • D.由HLAA、B、C基因编码
  • E.分布在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
68

下列是抗原的是

  • A.青霉素
  • B.溶血素
  • C.抗毒素
  • D.凝集素
  • E.类毒素
69

与外毒素性质的叙述不符合的是

  • A.大多是由活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
  • B.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 C.耐热、性质稳定
  • D.毒性强,引起特异性症状
  • E.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70

可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病毒是

  • A.疱疹病毒
  • B.麻疹病毒
  • C.汉坦病毒
  • D.腮腺炎病毒
  • E.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71

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 A.鞭毛
  • B.芽胞
  • C.荚膜
  • D.性菌毛
  • E.普通菌毛
72

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是

  • A.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B.假膜性肠炎
  • C.食物中毒
  • D.毒性休克综合征
  • E.大叶性肺炎
73

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 A.麻疹病毒
  • B.艾柯病毒
  • C.轮状病毒
  • D.呼吸道合胞病毒
  • E.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l)
74

哪项不是条件致病茵产生的因素

  • A.寄生部位改变
  • B.全身免疫功能低下
  • C.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 D.菌群失调
  • E.药物治疗
75

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的是

  • A.上颌乳尖牙
  • B.下颌第一乳磨牙
  • C.下颌第--$L磨牙
  • D.上颌第一乳磨牙
  • E.上颌第二乳磨牙
76

肺炎链球茵主要的致病物质是

  • A.荚膜
  • B.菌毛
  • C.自溶酶
  • D.内毒素
  • E.外毒素
77

关于腭大孔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距硬腭后缘约0.5cm处
  • B.有腭前神经和血管通过
  • C.位于腭侧牙槽嵴顶至腭正中缝弓形连线的中点
  • D.由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
  • E.是翼腭管的下口
78

上颌窦底壁距上颌哪颗牙的根尖最近

  • A.上颌第一前磨牙
  • B.上颌第二前磨牙
  • C.上颌第一磨牙
  • D.上颌第二磨牙
  • E.上颌第三磨牙
79

控制下颌运动的主要因素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E.5个
80

合力的定义为

  • A.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
  • B.咀嚼运动时,牙所承受的实际压力
  • C.咀嚼运动时,咀嚼肌实际发生之力
  • D.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
  • E.粉碎食物所需的最小力
81

以横嵴为主要解剖标志的是

  • A.上颌第一前磨牙
  • B.上颌第二前磨牙
  • C.上颌第一磨牙
  • D.下颌第一前磨牙
  • E.下颌第二前磨牙
82

牙尖交错位可以沿用“正中铪位”的名称是由于

  • A.牙尖交错合就是正中合
  • B.多数人牙尖交错合的下颌位置都处于正中
  • C.牙尖交错合时髁突位于最后、最上、最中的位置
  • D.牙尖交错耠也可以称为正中关系合
  • E.A+C
84

连接翼腭间隙与颞下间隙交通的是

  • A.颞下颌裂
  • B.翼上颌裂
  • C.翼腭管
  • D.眶下裂
  • E.蝶腭管
85

尖牙保护铪与组牙功能合出现在哪种铪住

  • A.牙尖交错位
  • B.后退接触位
  • C.下颌姿势位
  • D.前伸合位
  • E.侧方袷位
86

二腹肌中间腱附着于

  • A.颌骨乳突切迹
  • B.舌骨体下缘
  • C.舌骨体上缘
  • D.舌骨体与舌骨大角交界处
  • E.舌骨体与舌骨小角交界处
87

上颌第一磨验面发育沟包括

  • A.近中舌沟、远中舌沟、近中颊沟中央沟
  • B.颊沟、舌沟、近中舌沟、远中沟
  • C.颊沟、远中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 D.远中舌沟、近中舌沟、中央沟、远中沟
  • E.颊沟、舌沟、远中舌沟、中央沟
88

属于颌内动脉发出部位的是

  • A.舌骨大角稍上方
  • B.二腹肌后腹后缘外
  • C.髁状突颈部后内方
  • D.腮腺深部
  • E.腮腺前缘
89

属于上颌中切牙特点的是

  • A.近中切角为直角,远中切角为锐角
  • B.舌窝浅,不明显
  • C.牙冠由3个生长叶组成
  • D.切嵴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
  • E.近中面稍短,较圆突
90

对“牙尖”的解释正确的

  • A.牙釉质三角形隆起
  • B.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 C.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的显著隆起
  • D.两个斜面相交而成
  • E.两个轴面相交而成
91

Term牙歹q{旨数是{旨

  • A.上颌牙列的长度
  • B.上下牙列的宽度的比值
  • C.牙列的宽度与长度的比值
  • D.上下牙列的长度的比值
  • E.下牙列长度与宽度的比值
93

上颌尖牙的特点是

  • A.唇面似圆五边形,唇轴嵴明显
  • B.唇面近中缘和远中缘基本对称
  • C.牙根近颈部横截面呈葫芦形
  • D.舌轴嵴和边缘嵴均不明显
  • E.牙尖偏向牙体长轴的舌侧
94

不属于口腔前庭表面解剖标志的是

  • A.上唇系带
  • B.颊系带
  • C.腮腺管口
  • D.颊垫尖
  • E.翼下颌韧带
95

上颌第一双尖牙形态中错误的是

  • A.可见近中面沟
  • B.唇面五边形
  • C.颊尖偏近中
  • D.颊侧宽于舌侧
  • E.合面六边形
96

关于关节盘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后带无滑膜层覆盖
  • B.前带是穿孔好发部位
  • C.中间带是关节负重区
  • D.双板区上层止于髁状突后斜面
  • E.双板区下层止于髁状突前斜面
97

牙萌出的时间是指

  • A.牙出龈的时间
  • B.牙冠完全萌出的时间
  • C.牙达到咬合接触的时间
  • D.牙冠在牙隐窝中移动开始的时间
  • E.牙冠萌出2/3的时间
98

起于内斜线的是

  • A.下颌舌骨肌
  • B.茎突舌骨肌
  • C.颊肌
  • D.斜角肌
  • E.上唇方肌
99

医学伦理学原则中的最高层次是

  • A.不伤害病人
  • B.有利于病人
  • C.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 D.尊重病人的自主性
  • E.公正地对待病人
10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德建设,可以

  • A.使市场经济对医疗活动产生促进作用
  • B.平衡市场经济对医疗活动的正、负作用
  • C.为市场经济的改革导向
  • D.杜绝市场经济对医疗活动的负作用
  • E.消除医疗纠纷
101

不影响个体对应激的认知评价的是

  • A.人格特征
  • B.生活经历
  • C.应激原性质
  • D.对应激原的敏感度
  • E.当时个体的心身状态
102

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指它属于

  • A.医德学
  • B.元伦理学
  • C.应用伦理学
  • D.道德哲学
  • E.生命伦理学
103

个}生结构理论认为哪几部分保持平衡状态有利于人格正常发展

  • A.本我、自我和超我
  • B.本我、自我和现实
  • C.自我和现实
  • D.本我和自我
  • E.本我和超我
104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 A.个别属性的反映
  • B.整体属性的反映
  • C.本质属性的反映
  • D.特殊属性的反映
  • E.发展属性的反映
105

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 B.激情
  • C.心情
  • D.热情
  • E.应激
106

“比奈.西蒙量表”属于一种

  • A.智力测验
  • B.人格测验
  • C.神经心理测验
  • D.评定量表
  • E.投射测验
107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

  • A.3岁前
  • B.4岁前
  • C.5岁前
  • D.6岁前
  • E.7岁前
108

“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称为

  • A.心理评估
  • B.心理鉴定
  • C.心理测验
  • D.心理观察
  • E.心理调查
109

涎腺嗜酸性腺瘤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 A.瘤细胞体积大
  • B.瘤细胞圆形或多边形
  • C.瘤细胞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
  • D.瘤细胞胞质透明
  • E.瘤细胞核呈空泡状
110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病理学特点是

  • A.细胞多形性
  • B.细胞一致、结构多形和转移率低
  • C.细胞多形、结构一致和转移率低
  • D.细胞和结构多形,而恶性度低
  • E.低度恶性的多形性腺瘤
111

上皮内形成微小脓肿的是

  • A.肉芽肿性唇炎
  • B.念珠菌病
  • C.天疱疮
  • D.扁平苔藓
  • E.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112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不包括

  • A.始发期
  • B.早期病变
  • C.病损确立期
  • D.进展期
  • E.加重期
113

肉眼见包膜完整,组织学观察见玫瑰花样结构的肿瘤是

  • A.牙瘤
  • B.成釉细胞瘤
  • 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 D.牙源性腺样瘤
  • E.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114

上皮性根尖肉芽肿转变为根尖周囊肿的方式不包括

  • A.增生的上皮团中央液化,成为囊肿
  • B.增生的上皮团被覆脓腔,转变成囊肿
  • C.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出血,形成囊肿
  • D.增生的上皮团包裹的炎性肉芽组织退变
  • E.上皮增生呈网状,上皮网眼内的组织液化变性后形成许多小脓肿,相互融合成大脓肿
115

肿瘤细胞团块周边细胞主要呈栅栏状排列的涎腺肿瘤是

  • A.腺淋巴瘤
  • B.多形性腺瘤
  • C.嗜酸性腺瘤
  • D.腺泡细胞癌
  • E.基底细胞腺瘤
116

上皮棘层内疱常见于

  • A.红斑
  • B.红斑狼疮
  • C.天疱疮
  • D.类天疱疮
  • E.白斑
117

骨上袋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 A.假性牙周袋
  • B.牙槽骨无吸收
  • C.牙槽骨高度降低
  • D.固有牙槽骨吸收
  • E.牙周膜皮环明显
118

炎性肉芽组织形成主要见于

  • A.釉质龋
  • B.牙本质龋
  • C.牙髓变性
  • D.慢性牙髓炎
  • E.急性牙髓炎
119

属于氟牙症病理改变的是

  • A.釉柱间区发育不全或消失
  • B.球问牙本质明显增多
  • C.牙本质小管稀疏
  • D.釉牙本质界变得平直
  • E.髓腔狭窄或闭锁
120

牙本质发育不全症的组织学表现是

  • A.牙髓腔增大
  • B.牙本质小管细小
  • C.牙本质小管致密
  • D.球间牙本质明显增多
  • E.釉牙本质界凹凸不平明星
122

侧支根管形成的原因是

  • A.牙乳头部分坏死
  • B.牙本质发育障碍
  • C.颈环发育不良
  • D.上皮根鞘断裂
  • E.成牙本质细胞坏死
123

哪对鳃弓在中线处可以联合

  • A.第6对鳃弓
  • B.第1对和第2对鳃弓
  • C.第3对鳃弓
  • D.第4对鳃弓
  • E.第5对鳃弓
124

下列不是咀嚼黏膜的特征的是

  • A.有角化层
  • B.颗粒层不明显
  • C.上皮钉突多而细长
  • D.固有层较厚
  • E.胶原纤维粗大
125

关于固有牙槽骨,不正确的为

  • A.衬于牙槽窝的内壁
  • B.又称筛状板
  • C.属于束状骨
  • D.X线上称硬骨板
  • E.X线片上为围绕牙根的黑色透光带
126

神经嵴可衍化为下列细胞,除了

  • A.成釉细胞
  • B.成牙本质细胞
  • C.成牙骨质细胞
  • D.牙髓细胞
  • E.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127

属于角质形成细胞的是

  • A.黑色素细胞
  • B.郎格汉斯细胞
  • C.梅克尔细胞
  • D.淋巴细胞
  • E.基底细胞
128

结合上皮是

  • A.无角化鳞状上皮
  • B.正角化鳞状上皮
  • C.不全角化鳞状上皮
  • D.不全角化、正角化并存的鳞状上皮
  • E.无角化、正角化并存的鳞状上皮
129

罩牙本质位于

  • A.牙釉质的最内侧
  • B.牙釉质的最外侧
  • C.冠部牙本质的最外侧
  • D.根部牙本质的最外侧
  • E.根部和冠部牙本质都有
130

牙髓中的主要细胞成分是

  • A.成牙本质细胞
  • B.成纤维细胞
  • C.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 D.组织细胞
  • E.淋巴细胞
131

医疗机构中请配制制剂,有权依法予以批准并发给《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机关是

  • A.卫生行政部门
  •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 C.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D.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E.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32

我国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是

  • A.国家监督
  • B.预防为主
  • C.分类管理
  • D.共同参与
  • E.防治结合
133

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 A.试用3年
  • B.再次接受培训
  • C.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执业活动
  • D.暂停执业活动3年
  • E.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134

对传导具有双向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是

  • A.奎尼丁
  • B.普萘洛尔
  • C.利多卡因
  • D.普罗帕酮
  • E.维拉帕米
135

发生医疗纠纷需要进行尸检的,尸检时间应在死亡

  • A.12h内
  • B.24h内
  • C.36h内
  • D.48h内
  • E.72h内
136

医疗事故的鉴定应由

  • A.医师学会负责
  • B.医学会负责
  • C.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负责
  • D.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 E.法院负责
137

糖皮质激素诱发加重感染的原因是

  • A.激素用量不足
  • B.病人对激素产生耐受性
  • C.病原体对激素产生耐受性
  • D.激素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
  • E.激素促进细菌的生长繁殖
138

胃溃疡病人宜选用哪种解热镇痛药

  • A.对乙酰氨基酚
  • B.吲哚美辛
  • C.保泰松
  • D.吡罗西康
  • E.布洛芬
139

链激酶属于

  • A.抗贫血药
  • B.抗血小板药
  • C.纤维蛋白溶解药
  • D.抗凝血药
  • E.促凝血药
140

不属于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的是

  • A.神经肌肉阻滞
  • B.二重感染
  • C.过敏反应
  • D.‘肾毒素
  • E.耳毒性
141

兼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痈作用的药物是

  • A.苯妥英钠
  • B.地西泮
  • C.水合氯醛
  • D.扑米酮
  • E.司可巴比妥
14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

  • A.维拉帕米
  • B.硝苯地平
  • C.尼卡地平
  • D.尼索地平
  • E.地尔硫革
143

下列有关酶活性中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活性中心中包括结合基团
  • B.酶活性中心包括催化基团
  • C.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间无明显界限
  • D.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具有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的作用
  • E.酶活性中心的功能与酶蛋白构象无关
144

作为呼吸链组分的维生素有

  • A.烟酸(尼克酸)或烟酸胺(尼克酰胺)
  • B.泛酸
  • C.维生素E
  • D.硫辛酸
  • E.维生素A
145

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
  • B.氧化磷酸化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 C.氧化磷酸化过程有3个连结部位
  • D.氧化磷酸化过程涉及两种呼吸链
  • E.经两种呼吸链均产生3分子ATP
146

下列有关糖异生途径关键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丙酮酸羧化酶
  • B.丙酮酸激酶
  • C.PEP羧激酶
  • D.果糖双磷酸酶.
  • E.葡萄糖.6-磷酸酶
147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是含有铁卟啉的单亚基球蛋白
  • B.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为S状
  • C.1个血红蛋白分子可与1个氧分子可逆结合
  • D.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结构及氧解离曲线相同
  • E.血红蛋白不是变构蛋白
148

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

  • A.氧
  • B.氮
  • C.氢
  • D.碳
  • E.磷
149

有关mR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mRNA

  • A.5端有多聚腺苷酸帽子结构
  • B.3端有甲基化鸟嘌呤尾结构
  • C.链的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 D.三个相连核苷酸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 E.链的二级结构为单链卷曲和单链螺旋
150

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A.除甘氨酸外旋光性均为左旋
  • B.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构型
  • C.只含α氨基和α羧基
  • D.均有极性侧链
  • E.均能与双缩脲试剂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