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一(第一单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选用的治疗方法是

  • A.盖髓术
  • B.活髓切断
  • C.干髓术
  • D.根管治疗
  • E.塑化治疗
3

引起该疾病的主要病因是

  • A.吸烟
  • B.食物嵌塞
  • C.不良的修复体
  • D.软垢与牙石
  • E.不良的刷牙方法
4

对该病最适宜的治疗措施是

  • A.洁治术
  • B.保持口腔清洁
  • C.局部用消炎药
  • D.全身用消炎药
  • E.牙龈切除术
6

本次发病渍疡扩大,直径1~2cm,深及黏膜层,呈“弹坑状”损害,应诊断为

  • A.轻型口疮
  • B.疱疹型溃疡
  • C.腺周口疮
  • D.疱疹性口炎
  • E.贝赫切特(白塞)综合征
7

(共用题干)青年女性,有溃疡反复发作的病史10 年,每次发作溃疡少于5个,症状轻,可以自行愈合。诊断为

  • A.轻型口疮
  • B.疱疹型溃疡
  • C.腺周口疮
  • D.疱疹性口炎
  • E.贝赫切特(白塞)综合征
8

膳食中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是

  • A.粮谷类
  • B.酱菜类
  • C.绿叶菜
  • D.干豆、花生
  • E.动物肝、‘肾、牛奶
9

第二个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学文献是

  • A.《赫尔辛基宣言》
  • B.《夏威夷宣言》
  • C.《希波克拉底誓言》
  • D.《大医精诚》
  • E.《纪念白求恩》
10

把技术和伦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文献是

  • A.《赫尔辛基宣言》
  • B.《夏威夷宣言》
  • C.《希波克拉底誓言》
  • D.《大医精诚》
  • E.《纪念白求恩》
11

抑制胃液分泌作用强的药物是

  • A.异丙嗪
  • B.西咪替丁
  • C.前列腺素
  • D.倍他司汀(抗眩啶)
  • E.氯苯那敏(扑尔敏)
12

膳食中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 A.粮谷类
  • B.酱菜类
  • C.绿叶菜
  • D.干豆、花生
  • E.动物肝、‘肾、牛奶
13

鹅口疮的病原菌是

  • A.I型单纯疱疹病毒
  • B.草绿色链球菌
  • C.变形链球菌
  • D.白色念珠菌
  • E.螺旋体
14

有抗组胺作用和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 A.异丙嗪
  • B.西咪替丁
  • C.前列腺素
  • D.倍他司汀(抗眩啶)
  • E.氯苯那敏(扑尔敏)
15

是组胺类药物,能扩血管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是

  • A.异丙嗪
  • B.西咪替丁
  • C.前列腺素
  • D.倍他司汀(抗眩啶)
  • E.氯苯那敏(扑尔敏)
16

膜性口炎的病原菌是

  • A.I型单纯疱疹病毒
  • B.草绿色链球菌
  • C.变形链球菌
  • D.白色念珠菌
  • E.螺旋体
17

上皮根鞘的残余上皮是

  • A.成釉器
  • B.牙乳头
  • C.牙囊
  • D.缩余釉上皮
  • E.Malassez上皮剩余
18

形成牙周膜的是

  • A.成釉器
  • B.牙乳头
  • C.牙囊
  • D.缩余釉上皮
  • E.Malassez上皮剩余
19

到达牙冠表面形成釉面横纹的是

  • A.釉质生长线
  • B.釉板
  • C.釉丛
  • D.釉梭
  • E.绞釉
20

形成釉质的是

  • A.成釉器
  • B.牙乳头
  • C.牙囊
  • D.缩余釉上皮
  • E.Malassez上皮剩余
21

减少牙釉质折裂机会的结构是

  • A.釉质生长线
  • B.釉板
  • C.釉丛
  • D.釉梭
  • E.绞釉
22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形成的结构是

  • A.釉质生长线
  • B.釉板
  • C.釉丛
  • D.釉梭
  • E.绞釉
23

下颌的铰链运动是从哪个合位开始的

  • A.牙尖交错位
  • B.后退接触位
  • C.下颌姿势位
  • D.前伸合位
  • E.侧方合位
24

牙位是指哪一个合位

  • A.牙尖交错位
  • B.后退接触位
  • C.下颌姿势位
  • D.前伸合位
  • E.侧方合位
25

哪个合位是下颌的主要功能位

  • A.牙尖交错位
  • B.后退接触位
  • C.下颌姿势位
  • D.前伸合位
  • E.侧方合位
26

下颌最大前仲范围是

  • A.3mm
  • B.10mm
  • C.12~16mm
  • D.18~25mm
  • E.40~60mm
27

下颌功能性前伸范围是

  • A.3mm
  • B.10mm
  • C.12~16mm
  • D.18~25mm
  • E.40~60mm
28

哪个牙的颊尖偏远中

  • A.上颌乳尖牙
  • B.下颌乳尖牙
  • C.上颌第一双尖牙
  • D.上颌第一乳磨牙
  • E.下颌第一乳磨牙
29

正常下颌铰链开口度为

  • A.3mm
  • B.10mm
  • C.12~16mm
  • D.18~25mm
  • E.40~60mm
30

哪个牙的牙尖偏远中

  • A.上颌乳尖牙
  • B.下颌乳尖牙
  • C.上颌第一双尖牙
  • D.上颌第一乳磨牙
  • E.下颌第一乳磨牙
31

ALT的底物是

  • A.上颌乳尖牙
  • B.D-天冬氨酸
  • C.D-丙氨酸
  • D.L-天冬氨酸
  • E.D-谷氨酸
32

AST的底物是

  • A.上颌乳尖牙
  • B.D-天冬氨酸
  • C.D-丙氨酸
  • D.L-天冬氨酸
  • E.D-谷氨酸
37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影响面部外形的对称性

  • A.偏侧咀嚼
  • B.牙列缺损
  • C.牙列缺失
  • D.后牙早失
  • E.单个牙牙体缺损
43

患儿,3岁。体温38℃,哭闹、拒食、多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其上有成簇的多数小溃疡,此时选择治疗措施,应避免

  • A.使用解热药降体温
  • B.使用地塞米松降体温
  • C.使用抗病毒药
  • D.给予足量的维生素C
  • E.局部涂1%甲紫
50

婴儿,男,出生5d啼哭拒食,口腔黏膜出现微凸的软白小点,擦去后可露出出血面,拟诊为

  • A.早萌乳牙
  • B.婴儿白斑
  • C.新生儿雪口
  • D.牙龈角化上皮珠
  • E.单纯疱疹
52

临床表现为斑纹的疾病有

  • A.球菌性口炎
  • B.扁平苔藓
  • C.血管神经性水肿
  • D.药物过敏性口炎
  • E.鹅口疮
53

一旦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标志着疾病已发展至牙周病阶段

  • A.牙槽骨吸收
  • B.牙齿松动
  • C.牙周袋形成
  • D.牙龈退缩
  • E.牙龈肿胀、出血和疼痛
55

下面哪一项不是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

  • A.实验性龈炎观察牙龈炎症随菌斑量的增加而加重
  • B.流行病调查发现牙周病的严重程度和菌斑的堆积量成正比
  • C.机械去除菌斑和抗菌效果明确
  • D.菌斑生物膜具有较强抵抗力,其内细菌为牙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
  • E.实验性动物研究证明,无菌情况下不会产生牙龈炎
57

釉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是

  • A.釉质表面暗自不透明、无光泽
  • B.釉质表面缺损呈现蜂窝状
  • C.釉质表面呈深度不等的带状或窝状凹陷
  • D.缺损处无软化现象
  • E.对称同名牙釉质呈自垩色横线
58

牙髓活力温度测验申的冷刺激是指

  • A.低于15℃的刺激
  • B.低于10℃的刺激
  • C.低于5℃的刺激
  • D.低于0℃的刺激
  • E.冰棒的刺激
59

楔犬缺损好发于

  • A.下前牙
  • B.上前牙
  • C.上下颌尖牙和前磨牙
  • D.上颌磨牙
  • E.下颌磨牙
60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牙位记录方法,26是

  • A.上领左侧第一磨牙
  • B.下颌左侧第一恒磨牙
  • C.上颁左侧第一恒磨牙
  • D.下颌右侧第一匾磨牙
  • E.上颌右侧第一恒磨牙
61

不应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的为

  • A.承受合力的l类洞
  • B.承受合力的Ⅱ类洞
  • C.须全冠修复的内层充填体
  • D.承受合力的Ⅳ类洞
  • E.桩冠修复的桩核
62

逆行性牙髓炎往往伴随有

  • A.严重的牙龈炎
  • B.严重的牙周病
  • C.严重的牙体块损
  • D.较深的楔状缺损
  • E.牙齿松动、移位
63

恒牙列中,患龋最少的是

  • A.下颌第…恒磨牙
  • B.下颁第二恒磨牙
  • C.前磨牙
  • D.尖牙
  • E.上颌第一恒磨牙
64

下面哪一项是乳牙容易患龋的原因

  • A.邻面为面接触,不易自洁
  • B.牙釉质薄,牙本质厚,抗龋力差
  • C.儿童易偏食,影响机体抵抗力
  • D.牙髓血管、神经较恒牙少,抵抗力弱
  • E.乳牙窝沟浅,不易自洁
65

龋病的定义是

  • A.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 B.在多种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急性严重性破坏的一种病变
  • C.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 D.在细菌的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 E.牙齿在多种化学因素的影响下,其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66

龋病一级预防的内容不包括

  • A.推广氟化水源
  • B.局部使用氟化物
  • C.窝沟封闭
  • D.牙体充填
  • E.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67

乳牙龋病最好发的牙为

  • A.上颌乳前牙
  • B.下颌乳前牙
  • C.下颌乳磨牙
  • D.上颌乳磨牙
  • E.下颌乳尖牙
69

在我国,实现人人享有1:2腔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是

  • A.在全社会全面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 B.向全社会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口腔保健用品
  • C.在全社会全面推进口腔自我保健的实践和普及
  • D.使初级口腔卫生保健达到全社会的每个成员
  • E.在全社会倡导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70

创伤性溃疡和复发性溃疡的鉴别诊断中一般不考虑

  • A.有无疼痛及疼痛程度
  • B.复发史
  • C.自限性
  • D.全身因素
  • E.好发部位
71

不易癌变的白斑类别是

  • A.疣状型白斑
  • B.白斑呈白皱纸状
  • C.白斑基底有浸润
  • D.发生在左侧舌腹部的白斑
  • E.无明确原因的白斑
72

地图舌患者可能有的症状是

  • A.自发痛
  • B.口干
  • C.冷热痛
  • D.烧灼、刺激痛
  • E.阵发性疼痛
73

复发性单纯疱疹复发的诱因有

  • A.麻疹
  • B.甲型肝炎
  • C.胃溃疡
  • D.上感
  • E.肺结核
74

与牙周炎发生发展有关的全身疾病如下,除外

  • A.糖尿病
  • B.血液疾病
  • C.遗传疾病
  • D.骨肿瘤
  • E.慢性肾病
75

矛周袋深度是指

  • A.龈缘至袋底的距离
  • B.龈缘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
  • C.釉牙骨质界至袋底的距离
  • D.牙龈至探诊出血点处的距离
  • E.釉牙骨质界至出血点的距离
76

造成咬合创伤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咬合力过大
  • B.咬合时间过长
  • C.咬合力方向改变
  • D.牙齿松动
  • E.咬合关系不正常
77

龈缘炎诊断要点如下,错误的是

  • A.龈出血.
  • B.龈肿胀
  • C.形成真性牙周袋
  • D.牙不松动
  • E.无牙槽骨吸收
78

关于牙周病牙槽骨破坏的形式描述错误的是

  • A.水平吸收是最常见的吸收方式
  • B.垂直吸收大多形成骨下袋
  • C.凹坑状吸收是指附着龈下牙槽骨的吸收
  • D.反波浪形骨吸收可伴随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出现
  • E.牙槽骨吸收的同时也会有代偿性的修复表现
79

牙周病全身治疗的常用药物不包括

  • A.甲硝唑
  • B.四环素
  • C.螺旋霉素
  • D.多种维生素
  • E.红霉素
80

成人牙周炎的早期主要症状中没有

  • A.牙龈炎症
  • B.牙周袋的形成
  • C.牙槽骨的吸收
  • D.牙齿移位
  • E.牙菌斑
81

菌斑指数与软垢指数的相同点是

  • A.只考虑龈缘处菌斑厚度
  • B.不估计牙面菌斑的面积
  • C.检查前先漱口
  • D.吹干牙面后检查
  • E.使用镰形探针
82

青少年牙周炎牙齿的松动、移位最为明显的是

  • A.下颌前磨牙
  • B.下颌磨牙
  • C.下颌前牙
  • D.上颌磨牙
  • E.上颌前牙
84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将有关文件悬挂于明显处所,除了

  • A.医疗机构批准书
  • B.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C.诊疗科日
  • D.诊疗时.司
  • E.收费标准
85

《传染病防治击》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病毒性肝炎
  • B.梅毒、淋病
  • C.霍乱、鼠疫
  • D.流行性感管
  • E.肺结核
87

氯己定溶液为口内手术后常用的含漱液,它的浓度是

  • A.0.01%~0.03%
  • B.O.05%~0.12%
  • C.0.3%~0.5%
  • D.1%~3%
  • E.3%~5%
88

关于盖髓术适应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
  • B.龋齿备洞时意外穿髓
  • C.深龋去腐未净露髓
  • D.年轻人恒牙的急性牙髓炎
  • E.年轻恒牙牙冠折断露髓范围较小
89

急性多发性龋脓肿最佳治疗方案为

  • A.局部治疗配合抗生素治疗
  • B.氯己定含漱1周后配合局部治疗
  • C.2%H202含漱1周,再做局部治疗
  • D.局部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 E.局部治疗配合支持疗法
90

急性牙槽脓肿的排脓通路对根尖周组织破坏最小的是

  • A.穿通唇颊侧骨壁
  • B.穿通舌腭侧骨壁
  • C.通过根尖孔经根管从龋洞排出
  • D.向上颌窦内排脓
  • E.通过牙周膜从龈沟或牙周袋排脓
91

x线片诊断根尖周囊肿的指标是

  • A.椭圆形透射区,边界较清晰,周围骨质疏松
  • B.较大圆形透射区,边界清楚,周围有阻射白线
  • C.透射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周围骨质稀疏
  • D.透射区形态不规则,边缘清楚,周围稍致密
  • E.椭圆形透射区,边界模糊,周围骨质稍致密
92

治疗牙龈炎的首选方法是

  • A.用漱口水,保持口腔卫生
  • B.龈上洁治
  • C.牙龈切除
  • D.选用抗生素
  • E.A+B+D
93

需要进行根管预备的治疗是

  • A.活髓切断术
  • B.根管充填术
  • C.根管塑化疗法
  • D.干髓术
  • E.直接盖髓术
94

临床通常掌握的根管充填的时机,除外

  • A.无自觉症状
  • B.无明显叩痛
  • C.无严重气味
  • D.无大量渗出液和急性根尖周症状
  • E.细菌培养阴性
95

浅龋与轻度釉质发育不全的鉴别要点,除外、

  • A.好发牙位不同
  • B.好发部位不同
  • C.患区质地不同
  • D.患区光滑度不同
  • E.患牙牙体形态不同
96

牙骨质龋属于

  • A.慢性龋
  • B.浅龋
  • C.中龋
  • D.深龋
  • E.继发龋
97

牙髓电活力测试不正确的是

  • A.隔湿患牙,吹干牙面
  • B.在探头上涂牙膏作为导体
  • C.探头不接触牙龈
  • D.测试患牙玉前应该先测试对照牙齿
  • E.调节电流,刻度从大到小,最后到0
98

深龋的临床表现,描述有误的是

  • A.龋损已至牙本质深层
  • B.大多数有冷热激发痛
  • C.对甜酸食物较为敏感
  • D.偶尔也会出现自发痛
  • E.龋洞嵌入食物有疼痛
99

-陵性牙髓炎依临床表现可分为

  • A.溃疡型、增生型、闭锁型
  • B.化脓型、坏死型、浆液型
  • C.增生型、坏死型、化脓型
  • D.坏死型、坏疽型、溃疡型
  • E.浆液型、化脓型、闭锁型
100

关于牙髓失活法操作错误的是

  • A.封失活剂后,一定要向患者交代复诊时间
  • B.封失活剂之前,不必彻底去净腐质
  • C.为保证失活效果,应该将失活剂压入髓腔内
  • D.操作中注意避免失活剂接触牙龈组织或口腔黏膜
  • E.封药时若牙髓出血多,可以适当止血
101

不属于氢氧化钙特性的是

  • A.呈弱碱性
  • B.呈弱酸性
  • C.pH为9~12
  • D.能够促进牙本质桥的形成
  • E.具有一定抗菌作用
102

医患关系是一种

  • A.主从关系
  • B.商品关系
  • C.信托关系
  • D.单纯的技术关系
  • E.陌生人关系
103

下颌第一前磨牙开髓时,最易侧穿的部住

  • A.舌侧
  • B.近中颈部
  • C.远中颈部
  • D.颊侧
  • E.舌侧根管
104

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主要依靠

  • A.牙髓电活力检查
  • B.冷热刺激检查
  • C.咬诊和叩诊
  • D.探诊和扪诊
  • E.X线检查
106

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下述提法中错误的是

  • A.尊重病人的理性决定
  • B.履行帮助、劝导,甚至限制患者的选择
  • C.提供正确、易于理解、适量、有利于增强病人信心的信息
  • D.当患者的自主选择有可能危及生命时,劝导病人做出最佳选择
  • E.当患者的自主选择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仅仅履行对患者的义务
107

不属于医学伦理学原则的是

  • A.有利
  • B.公正
  • C.不伤害
  • D.克己
  • E.尊重
108

侧支根管的形成是由于

  • A.上皮根鞘连续性破坏
  • B.上皮根鞘过度增殖
  • C.上皮隔过度增殖
  • D.成牙本质细胞过度增殖
  • E.成牙釉质细胞过度增殖
109

能调节唾液的量及渗透压的结构是

  • A.浆液性腺泡
  • B.黏液性腺泡
  • C.闰管
  • D.分泌管
  • E.排泄管
110

下列不是牙本质龋的病理变化的是

  • A.透明层
  • B.脱矿层
  • C.再矿化层
  • D.细菌侵入层
  • E.坏死崩解层
111

牙龈的组织学特征是

  • A.没有角化层
  • B.血管丰富
  • C.无黏膜下层
  • D.缺乏颗粒层
  • E.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
112

在根尖孔形成后所形成的牙本质称为

  • A.前期牙本质
  • B.球间牙本质
  • C.透明牙本质
  • D.原发性牙本质
  • E.继发性牙本质
113

牙骨质与骨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层板状排列
  • B.有陷窝
  • C.能新生
  • D.无血管
  • E.有细胞
114

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表现不包括

  • A.淋巴细胞浸润
  • B.小叶轮廓仍保留
  • C.形成上皮岛
  • D.病变常从小叶周边开始
  • E.导管增生扩张
115

以下不是扁平苔藓的病理表现的是

  • A.上皮不全角化
  • 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 C.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 D.出现胶样小体
  • E.胶原纤维变性
116

属于咀嚼黏膜的是

  • A.唇黏膜
  • B.颊黏膜
  • C.软腭黏膜
  • D.硬腭黏膜
  • E.口底黏膜
117

上颌尖牙来源于哪个突起

  • A.上颌突
  • B.下颌突
  • C.球状突
  • D.和鼻突
  • E.侧鼻突
118

口腔特殊黏膜是

  • A.舌腹黏膜
  • B.舌背黏膜
  • C.口底黏膜
  • D.牙槽黏膜
  • E.唇黏膜
119

釉牙骨质界的相接方式最多见的是

  • A.少量牙骨质覆盖在牙釉质表面
  • B.少量牙釉质覆盖在牙骨质表面
  • C.大量牙骨质覆盖在牙釉质表面
  • D.大量牙釉质覆盖在牙骨质表面
  • E.牙釉质与牙骨质端端相接
120

牙髓的组织学分层由外向内正确的是

  • A.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和髓核
  • B.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和髓核
  • C.髓核、多细胞层、无细胞层和成牙本质细胞层
  • D.髓核、无细胞层、多细胞层和成牙本质细胞层
  • E.成牙本质细胞层、髓核、无细胞层、多细胞层
121

心境的特点为

  • A.短时间猛烈爆发的情绪
  • B.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的情绪
  • C.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绪
  • D.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
  • E.与感知有关的情绪
122

关于白斑的病理变化,不正确的是

  • A.上皮细胞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
  • B.颗粒层增厚
  • C.棘层增厚
  • D.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
  • E.固有层炎细胞浸润
123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 A.观察法
  • B.会谈法
  • C.前瞻法
  • D.作品分析法
  • E.心理测验法
124

成人颏孔多朝向

  • A.后、上、外方
  • B.后、上、内方
  • C.后、下、内方
  • D.前、下、内方
  • E.后、下、外方
125

合力的定义为

  • A.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
  • B.咀嚼运动时,牙所承受的实际压力
  • C.咀嚼运动时,咀嚼肌实际发生之力
  • D.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
  • E.粉碎食物所需的最小力
127

磨牙后垫

  • A.为磨牙区后部的软组织垫
  • B.为覆盖磨牙后三角的软组织垫
  • C.为覆盖上颌第三磨牙后方的软组织垫
  • D.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
  • E.为覆盖磨牙后三角的脂肪垫
128

牙萌出特点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左右对称同期萌出
  • B.下颌牙比上颌同名牙萌出早
  • C.女性萌出早于男性
  • D.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上颌乳中切牙
  • E.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中切牙
129

腮腺咬肌区的前界是

  • A.胸锁乳突肌的前缘
  • B.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 C.下颌支的后缘
  • D.咬肌的前缘
  • E.咬肌的后缘
130

下列牙齿演化的论述中是错误的是

  • A.牙数从少到多
  • B.牙根从无到有
  • C.从多列牙到双列牙
  • D.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 E.从分散到集中
131

位于上颌骨体的是

  • A.切牙孔
  • B.腭大孔
  • C.破裂孔
  • D.眶下孔
  • E.眶上孔
132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机制是

  • A.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 B.直接灭活各种凝血因子
  • C.加速抗凝血酶Ⅲ灭活各种凝血因子的作用
  • D.激活纤溶酶
  • E.抑制血小板聚集
133

地西泮抗焦虑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 A.边缘系统
  • B.大脑皮质
  • C.黑质纹状体
  • D.下丘脑
  • E.脑干网状结构
134

有一位氯丙嗪中毒患者,抢救时宜选用

  • A.去甲肾上腺素
  • B.肾上腺素
  • C.异丙肾上腺素
  • D.多巴胺
  • E.可乐定
135

对呋塞米特点错误的描述是

  • A.降低肾脏的稀释与浓缩功能
  • B.排出大量等渗尿液
  • C.过度利尿可导致低血钾
  • D.长期大量静脉给药可致耳毒性
  • E.具有抗尿崩症的作用
136

吗啡的适应证是

  • A.肺心病
  • B.支气管哮喘
  • C.心源性哮喘
  • D.分娩止痛
  • E.颅脑损伤颅内高压
137

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应选择

  • A.新斯的明
  • B.去甲。肾上腺素
  • C.加兰他敏
  • D.阿托品
  • E.毛果芸香碱
138

雷尼替丁属于

  • A.M受体阻滞药
  • B.H+、K+_ATP酶抑制药
  • C.H1受体阻滞药
  • D.胃泌素受体阻滞药
  • E.H2受体阻滞药
139

连续应用易出现耐受性的抗心绞痛药是

  • A.普萘洛尔
  • B.卡托普利
  • C.硝苯地平
  • D.硝酸甘油
  • E.可乐定
140

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

  • A.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 B.与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 C.与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 D.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弱的内在活性
  • E.与受体有弱亲和力,有强的内在活性
141

血糖的主要去路不包括

  • A.转变成糖皮质激素
  • B.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
  • C.转变成其他单糖及衍生物
  • D.在肝、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原
  • E.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三酰甘油等非糖物质
142

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交汇点的化合物是

  • A.6-磷酸果糖
  • B.1-磷酸葡萄糖
  • C.6-磷酸葡萄糖
  • D.1,6-磷酸果糖
  • E.磷酸二羟丙酮
143

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能加速酶促反应速度

  • A.底物浓集在酶的表面
  • B.增加底物的化学键键能
  • C.利用肽键的能量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D.提供酸性或碱性侧链作为质子的供体或受体
  • E.降低活化能
144

RNA中的碱基互补原则是

  • A.G~T
  • B.A—U
  • C.A~T
  • D.C~A
  • E.U~C
145

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 A.血流速度
  • B.回心血量
  • C.外周阻力
  • D.每搏输出量
  • E.大动脉管壁弹性
146

糖代谢中与底物水平磷酸化有关的化合物是

  • A.3-磷酸甘油醛
  • B.3-磷酸甘油酸
  • C.6.磷酸葡萄糖酸
  • D.1,3-二磷酸甘油酸
  • E.2-磷酸甘油酸
147

DNA是

  • A.脱氧核糖核苷
  • B.脱氧核糖核酸
  • C.核糖核酸
  • D.脱氧核糖核苷酸
  • E.核糖核苷酸
148

下列有关维生素B2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 A.黄素酶类的辅基
  • B.在碱性溶液中不易破坏的维生素
  • C.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的物质
  • D.氢的传递体
  • E.核酸与7,8二甲基异咯嗪的缩合物
149

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

  • A.250nm
  • B.260nm
  • C.270nm
  • D.280nm
  • E.290nm
150

维系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 A.二硫键
  • B.离子键
  • C.疏水键
  • D.氢键
  • E.肽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