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在全社会全面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 B.向全社会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口腔保健用品
- C.在全社会全面推进口腔自我保健的实践和普及
- D.使初级口腔卫生保健达到全社会的每个成员
- E.在全社会倡导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 A.复层鳞状上皮衬里
- B.基底细胞栅栏状排列
- C.表面不全角化
- D.腺上皮样分化
- E.伴卫星囊形成
- A.45~50分钟
- B.35~40分钟
- C.25~30分钟
- D.15~20分钟
- E.5~10分钟
- A.没有角化层
- B.血管丰富
- C.无黏膜下层
- D.缺乏颗粒层
- E.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
- A.颞下颌关节脱位
- B.颞下颌关节有骨质改变及明显的间隙改变
- C.开闭口过程中有连续摩擦音
- D.发现有关节弹响、绞锁及明显的运动受限
- E.关节内占位性病变
- A.舌骨大角
- B.环状软骨上缘
- C.环状软骨下缘
- D.甲状软骨上缘
- E.甲状软骨下缘
- A.直接盖髓
- B.间接盖髓
- C.冠髓切除
- D.干髓术
- E.根管治疗
- A.消除炎症,使牙周破坏停止
- B.恢复牙周组织形态
- C.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
- D.维持疗效,防止复发
- E.以上均是
- A.(10~19)ml:100g
- B.(20~30)ml:100g
- C.(31~39)ml:100g
- D.(40~50)ml:100g
- E.(51~60)ml:100g
- A.藻酸钾
- B.藻酸钠
- C.印模膏
- D.硅橡胶
- E.琼脂
- A.健康者吸收慢
- B.龋病较牙周病吸收快
- C.外伤较牙周病吸收快
- D.骨密质较骨松质吸收快
- E.缺牙时间越长,吸收越不明显
- 12
-
无釉柱釉质是指
- A.牙釉质牙本质界最后形成的釉质
- B.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
- C.多数乳牙和恒牙表面约309m厚的釉质
- D.近釉质牙骨质界最后形成的釉质
- E.规则性的釉柱排列方向改变产生的折光现象
- A.常为牙周病患者的主诉症状
- B.多在刷牙和咬硬物时发生
- C.牙龈探诊出血与牙龈颜色改变同时出现
- D.探诊出血可作为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指标
- E.探诊出血对诊断和判断牙周炎的活动性有重要意义
- 14
-
哪个牙的颊尖偏远中
- A.上颌乳尖牙
- B.下颌乳尖牙
- C.上颌第一双尖牙
- D.上颌第一乳磨牙
- E.下颌第一乳磨牙
- 15
-
磨牙
- A.主要功能为切断食物
- B.主要功能为穿刺和撕裂食物
- C.主要功能为协助捣碎和撕裂食物
- D.主要功能为捣碎和磨细食物
- E.无功能牙
- 16
-
以下组织中含味蕾的是
- A.硬腭黏膜
- B.舌背黏膜
- C.舌腹黏膜
- D.颊黏膜
- E.唇黏膜
- A.安抚处理
- B.服用消炎止痛药
- C.开髓引流
- D.针刺镇痛
- E.切开排脓
- A.四环素
- B.二甲胺四环素
- C.螺旋霉素
- D.洗必泰
- E.甲硝唑
- 19
-
间接盖髓禾治疗的适应证是
- A.深龋备洞穿髓
- B.急性牙髓炎
- C.慢性牙髓炎
- D.去腐未净穿髓
- E.可复性牙髓炎
- 20
-
功能性印模主要适用于
- A.黏膜支持式义齿
- B.混合支持式义齿
- C.牙支持式义齿
- D.前磨牙缺失的义齿
- E.少数前牙缺失的义齿
- 21
-
清除龈上牙石时应使用
- A.牙周探针
- B.尖探针
- C.洁治器
- D.刮治器
- E.骨挫
- 22
-
牙髓温度测验的结果表示为
- A.0°、1°、2°、3°
- B.20、30、60、80
- C.(-)、(┷)、(1)、(11)
- D.正常、敏感、迟钝、无反应
- E.无痛、过性痛、持续痛、剧痛
- A.可作为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
- B.可间接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
- C.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和速度
- D.可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
- E.能反映机体对药物吸收的程度
- A.术后1周
- B.术后3周
- C.术后10天
- D.术后1个月
- E.术后2个月
- 25
-
牙体硬组织的形成始于
- A.帽状早期
- B.帽状晚期
- C.钟状早期
- D.钟状晚期
- E.牙板形成期
- A.拔除
- B.保留
- C.根管治疗
- D.做烤瓷冠
- E.做嵌体
- 27
-
探测牙石部位时应使用
- A.牙周探针
- B.尖探针
- C.洁治器
- D.刮治器
- E.骨挫
- 28
-
探测牙周袋深度时应使用
- A.牙周探针
- B.尖探针
- C.洁治器
- D.刮治器
- E.骨挫
- A.远中龈瓣切除
- B.拔除下颌智齿
- C.同时拔除上、下颌智齿
- D.理疗
- E.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