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一(第二单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主诉牙治疗设计应为

  • A.保髓治疗
  • B.干髓治疗
  • C.根管治疗
  • D.塑化治疗
  • E.患牙拔除
2

主诉牙应诊断

  • A.根尖囊肿
  • B.慢性牙髓炎
  • C.慢性牙周炎
  • D.根尖肉芽肿
  • E.慢性牙槽脓肿
6

若对拾为可摘局部义齿,再修复7的设计应为

  • A.治疗6后,活动修复7
  • B.治疗6后,以456为基牙做固定修复
  • C.治疗6后,以56为基牙做固定修复
  • D.治疗6后,以6为基牙做固定修复
  • E.不修复
7

6牙龈发炎醚原因是

  • A.基牙受力过大
  • B.牙冠过大
  • C.固体位牙台面形态欠佳
  • D.固位体边缘与基牙不密合
  • E.食物嵌塞
8

正确的处理是

  • A.拆除固定桥
  • B.牙周上药
  • C.服用消炎药
  • D.全口洁治
  • E.不处理
10

注射后,患者同时感到恶心,想吐,余无异常,是由于

  • A.麻醉了腭小神经
  • B.麻醉了上牙槽后神经
  • C.麻醉了腭大神经
  • D.麻醉药过敏
  • E.中毒反应
11

注射过程中患者昏厥,以下处理哪项不正确

  • A.立刻停止注射
  • B.置患者于头低位,松解颈部衣扣
  • C.嗅闻氨水
  • D.静脉推注肾上腺素
  • E.吸氧
12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4岁,因左上智齿颊向高位阻生,要求拔除。拔除该牙应麻醉的神经是

  • A.上牙槽后神经+鼻腭神经
  • B.上牙槽中神经+腭前神经
  • C.上牙槽后神经+腭后神经
  • D.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 E.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13

注射后同侧颊部随即肿胀,是发生了

  • A.水肿
  • B.气肿
  • C.血肿
  • D.感染
  • E.咀嚼肌痉挛
14

若不及时正确处理,最易引起的并发症是

  • A.多间隙感染
  • B.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 C.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 D.败血症
  • E.感染性休克
16

为明确诊断需做腮腺造影检查,一般采用的造影剂是

  • A.20%碘化油
  • B.30%碘化油
  • C.60%碘化油
  • D.40%泛影葡胺
  • E.60%泛影葡胺
17

如果没有组织缺损或缺损较少,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清创后将口腔黏膜、肌肉和皮肤分层缝合
  • B.清创后将口腔黏膜与皮肤相对缝合,消灭创面
  • C.清创后严密缝合皮肤与肌层,黏膜侧放引流物
  • D.清创后皮瓣转移,修复创口
  • E.清创后拉拢缝合创缘两侧
19

如果口腔黏膜无缺损,而皮肤缺损较多,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口腔黏膜与皮肤相对缝合,消灭创面
  • B.严密缝合口腔黏膜,皮肤缺损行皮瓣转移或游离植皮
  • C.严密缝合口腔黏膜,设法拉拢缝合皮肤层
  • D.严密缝合口腔黏膜,皮肤缺损处覆盖敷料,加压包扎
  • E.严密缝合口腔黏膜,皮肤做“2”形切口缝合
20

义齿撬动或摆动的原因是

  • A.支托移位形成支点
  • B.基托边缘过长或过锐
  • C.基托过厚过大
  • D.卡环臂进入基牙倒凹区过深
  • E.咬合过高,基牙负担过重
21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1岁。在某施工工地干活时不慎绊倒,造成右颊部贯通伤,出血较多。此类创伤的治疗原则是

  • A.止血、止痛
  • B.抗感染及全身支持疗法
  • C.清创缝合时避免神经、血管损伤
  • D.减少畸形、恢复面型
  • E.尽量关闭创口,消灭创面
22

对固定义齿咀嚼功能有影响的是

  • A.基牙牙冠形态
  • B.基牙牙根形态
  • C.桥体合面形态
  • D.桥体龈面形态
  • E.固位体轴面形态
23

戴用义齿后发音不清的原因是

  • A.支托移位形成支点
  • B.基托边缘过长或过锐
  • C.基托过厚过大
  • D.卡环臂进入基牙倒凹区过深
  • E.咬合过高,基牙负担过重
24

对固定义齿固位有影响的是

  • A.基牙牙冠形态
  • B.基牙牙根形态
  • C.桥体合面形态
  • D.桥体龈面形态
  • E.固位体轴面形态
25

合力大,固定桥连接体薄弱可导致

  • A.松动、脱落
  • B.变色
  • C.穿孔、破裂
  • D.磨损
  • E.折断
26

对固定义齿基牙牙周健康有影响的是

  • A.基牙牙冠形态
  • B.基牙牙根形态
  • C.桥体合面形态
  • D.桥体龈面形态
  • E.固位体轴面形态
27

全冠修复与牙体不密合,侧向力过大可导致

  • A.松动、脱落
  • B.变色
  • C.穿孔、破裂
  • D.磨损
  • E.折断
28

术后预防创面渗血选用

  • A.指压止血
  • B.包扎止血
  • C.填塞止血
  • D.结扎止血
  • E.药物止血
29

全冠修复体太薄,合力过于集中可能导致

  • A.松动、脱落
  • B.变色
  • C.穿孔、破裂
  • D.磨损
  • E.折断
30

洞穿性创口内出血选用

  • A.指压止血
  • B.包扎止血
  • C.填塞止血
  • D.结扎止血
  • E.药物止血
31

现场无抢救器械及药品等,紧急情况可用

  • A.指压止血
  • B.包扎止血
  • C.填塞止血
  • D.结扎止血
  • E.药物止血
32

颞深间隙感染

  • A.张口受限,咀嚼时痛,口内上颌结节后方有压痛
  • B.张口受限,吞咽时痛,悬雍垂偏向健侧
  • C.张口受限,咀嚼时痛加剧,并向耳颞部反射
  • D.张口极度困难,患侧下颌支后缘内侧皮肤肿胀并有深部压痛
  • E.牙关紧闭,颈强直,下列间隙感染临床表现为
33

咽旁间隙感染

  • A.张口受限,咀嚼时痛,口内上颌结节后方有压痛
  • B.张口受限,吞咽时痛,悬雍垂偏向健侧
  • C.张口受限,咀嚼时痛加剧,并向耳颞部反射
  • D.张口极度困难,患侧下颌支后缘内侧皮肤肿胀并有深部压痛
  • E.牙关紧闭,颈强直,下列间隙感染临床表现为
34

翼颌间隙感染

  • A.张口受限,咀嚼时痛,口内上颌结节后方有压痛
  • B.张口受限,吞咽时痛,悬雍垂偏向健侧
  • C.张口受限,咀嚼时痛加剧,并向耳颞部反射
  • D.张口极度困难,患侧下颌支后缘内侧皮肤肿胀并有深部压痛
  • E.牙关紧闭,颈强直,下列间隙感染临床表现为
35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出现恶心或呕吐,可能是由于

  • A.注射点过高
  • B.针尖刺入过深
  • C.针尖刺入过前
  • D.针尖刺入过后
  • E.麻醉药注射入血管内
36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刺破翼静脉丛引起血肿,可能是由于

  • A.注射点过高
  • B.针尖刺入过深
  • C.针尖刺入过前
  • D.针尖刺入过后
  • E.麻醉药注射入血管内
37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发生面瘫的主要原因是

  • A.注射点过高
  • B.针尖刺入过深
  • C.针尖刺入过前
  • D.针尖刺入过后
  • E.麻醉药注射入血管内
38

痈好发于

  • A.上颌骨
  • B.下颌骨
  • C.上唇
  • D.下唇
  • E.鼻
39

新生儿颌骨骨髓炎主要发生在

  • A.上颌骨
  • B.下颌骨
  • C.上唇
  • D.下唇
  • E.鼻
41

成釉细胞瘤多见于

  • A.上颌骨
  • B.下颌骨
  • C.上唇
  • D.下唇
  • E.鼻
42

患者男性,50岁。行6断根拔除术,术中断根突然消失,此时首先应做的是

  • A.冲水吸根
  • B.开窗取根
  • C.拍X线片
  • D.服抗生素
  • E.扩大牙槽窝掏根
45

女性,52岁。因龋病而拔除654,余留牙情况良好。不适合固定义齿修复的主要理由是

  • A.基牙数目不够
  • B.基牙固位力不够
  • C.牙周储备力不够
  • D.桥体的强度不够
  • E.连接体的强度不够
46

某患者下颌骨前部肿物1年余,曲面断层片显示下颌前部囊性病变。如需观察其颊舌向膨隆情况,应加照

  • A.翼合片
  • B.下颌骨侧位片
  • C.下颌体腔片
  • D.下颌前部验片
  • E.下颌横断合片
48

男性,50岁。金属全冠粘固后1个月,咀嚼时出现咬合痛,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急性牙髓炎
  • B.创伤性尖周炎
  • C.牙龈萎缩引起颈部过敏
  • D.慢性牙髓炎
  • E.继发龋
49

男性,29岁。因外伤致23失,行固定义齿修复,其修复体属于

  • A.双端固定桥
  • B.粘结固定桥
  • C.单端固定桥
  • D.复合固定桥
  • E.特殊固定桥
50

患者两上颌侧切牙缺失,缺牙间隙略小,两中切牙之间有一2mm间隙,最佳的修复方案为

  • A.只固定桥修复缺牙
  • B.先正畸关闭两中切牙之间间隙,再修复
  • C.先光敏树脂关闭两中切牙之问间隙,再修复
  • D.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以及牙问隙
  • E.两中切牙烤瓷冠修复,然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
51

56岁无牙颌患者,戴用义齿7年,自觉咀嚼不利,面显苍老。其原因是

  • A.垂直距离过高
  • B.垂直距离过低
  • C.咬合不平衡
  • D.下颌前伸
  • E.义齿固位差
55

某患者在接受左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后半年出现进食时左腮腺区皮肤潮红、出汗。其原因可能是

  • A.该区域面神经与交感神经错位愈合
  • B.该区域面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错位愈合
  • C.该区域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错位愈合
  • D.腮瘘
  • E.耳大神经受损
56

男性,40岁。24h前颊部外伤,全层组织缺损约3.5cm×4cm。清创后适合的缝合方式是

  • A.严密缝合口腔黏膜
  • B.严密缝合颊部皮肤
  • C.黏膜、肌、皮肤逐层缝合
  • D.定向拉拢缝合
  • E.将皮肤与黏膜缝合
57

男性,50岁。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后,新鲜血液充盈牙槽窝,但不能淹没牙根间隔,正确的处理是

  • A.缝合拔牙创口
  • B.咬除根间隔
  • C.碘仿纱布覆盖
  • D.明胶海绵覆盖
  • E.任其吸收
58

患者40岁,右下剧烈牙痛并放射至耳颞部,同侧面颊部明显红肿、疼痛、下唇麻木、张口受限5

  • A.体温39.6℃,右下颌体、颊部弥漫性红肿,触痛明显,张口2cm,65残根,叩痛明显,8.2松动Ⅱ度,龈袋溢脓,白细胞总数18×109/L,中性粒细胞0.90。最可能的诊断是
  • B.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 C.颊间隙感染
  • D.咬肌间隙感染
  • E.边缘性骨髓炎
  • F.中央性骨髓炎
60

患者38岁,因颌面部皮肤癌入院手术治疗。术中在做必要的组织切除后,出现创缘两侧厚薄不均,为尽量使缝合后皮肤平整,最适合的措施是

  • A.采用外翻缝合
  • B.做环式(皮肤一皮下一皮肤)缝合
  • C.薄侧做附加切口调整后缝合
  • D.厚侧先做潜行分离调整缝合
  • E.缝合时组织在薄侧稍多而深些,厚侧稍少而浅些
61

患者46岁。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大4年,近半年起左侧腮腺也显肿大,两侧面部不对称,并伴口干不适。在行腮腺扪诊检查时,正确的方法是

  • A.拇指、示指夹住做提拉式扪诊
  • B.示指、中指、环指做平触扪诊
  • C.拇指、示指相对触诊扪诊
  • D.拇指扪诊
  • E.双合诊
62

患者因舌外伤致较严重出血,急诊止血的方法是

  • A.药物止血
  • B.纱布填塞
  • C.颈外动脉结扎
  • D.指压患者颈总动脉
  • E.缝合止血
63

患者男性,16岁。不慎跌倒,颏部先着地受撞击,致下颌中线偏左侧,左侧后牙早接触,前牙及右侧后牙开合。应考虑的诊断是

  • A.左侧髁突颈部骨折
  • B.颞肌、咬肌痉挛
  • C.右侧颞下颌关节脱位
  • D.左侧颞下颌关节脱位
  • E.左侧髁突骨质增生
65

口腔流行病学资料整理不包括

  • A.设计分组
  • B.拟定整理表
  • C.显著性检验
  • D.分组汇总
  • E.审核资料
66

男性,26岁,左下第三磨牙近中水平阴生拟拔除,口内法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很快出现暂时性牙关紧闭,可能原因是

  • A.翼颌间隙感染
  • B.肾上腺素反应
  • C.麻醉了颊神经
  • D.麻醉了下颌舌骨肌
  • E.麻醉药直接注入翼内肌
67

需要证明一种中药牙膏对牙周疾病的预防效果,实验设计中不包括

  • A.人群选择
  • B.样本含量
  • C.实验分组
  • D.空白剂选择
  • E.历史常规资料分析
68

现况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一个地区人群当前

  • A.患病的情况
  • B.发病的情况
  • C.发病的状况
  • D.发病的条件
  • E.发病的症状
69

通过刷牙不能有效地达到

  • A.去除牙颈部的牙垢与菌斑
  • B.去除龈沟内的牙垢与菌斑
  • C.去除合面的食物残渣
  • D.去除牙邻面的牙垢与菌斑
  • E.按摩牙龈,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
71

临床口腔医师在整个三级口腔预防中的主要职责除外

  • A.提高口腔医疗服务质量,预防病残,恢复口腔功能
  • B.做好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传播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 C.进行自我口腔保健指导
  • D.发展口腔疾病预防技术
  • E.预测口腔保健的需要
72

下列是运用菌斑显示剂的目的,除了

  • A.作为显示牙面不洁程度的手段
  • B.作为检查牙面龋坏范围的手段
  • C.作为评价刷牙效果的手段
  • D.作为确定残留菌斑的手段
  • E.作为提高口腔清洁技术的手段
73

牙周疾病流行特征不包括

  • A.地区分布
  • B.时间分布
  • C.城乡分布
  • D.年龄分布
  • E.微生物种群分布
74

DMFT中F所指为

  • A.已做充填的牙数
  • B.需要做充填的牙数
  • C.因龋已做充填的牙数
  • D.因非龋疾患已做充填的牙数
  • E.因龋坏而需要做充填的牙数
75

下述氟的防龋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 A.形成氟磷灰石,增强牙釉质的抗酸性
  • B.提高牙釉质的再矿化
  • C.增强牙体组织免疫力
  • D.抑制细菌的产酸力
  • E.抑制致龋菌的生长
76

龋齿三级预防不包括

  • A.治疗牙髓炎
  • B.治疗根尖周病
  • C.拔除残冠残根
  • D.预防性充填
  • E.修复缺失牙
77

乳磨牙最适宜做窝沟封闭的时间是

  • A.1~2岁
  • B.3~4岁
  • C.5~6岁
  • D.7~8岁
  • E.9~10岁
78

社区牙周治疗需要指数仅能说明

  • A.牙龈炎症状况
  • B.牙龈萎缩状况
  • C.牙周的部分健康状况
  • D.牙槽骨吸收状况
  • E.牙周附着丧失状况
79

对于牙刷的保护,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甩干刷毛上的水分
  • B.清洁甩干后将牙刷头向上放入漱口杯中
  • C.将牙刷清洗甩干后放入密闭的牙刷盒内
  • D.定期用专用清洁剂对牙刷进行消毒
  • E.将牙刷插入过氧化氢液浸泡数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甩干
80

DMFT中的M所指为

  • A.缺失的牙数
  • B.因龋丧失的牙数
  • C.因牙周病丧失的牙数
  • D.因病拔除的牙数
  • E.除外生理脱落所丧失的牙数
81

在下列无牙颌解剖标志中哪一个不需要缓冲

  • A.下颌隆突
  • B.颧突
  • C.舌侧翼缘区
  • D.切牙乳头
  • E.牙槽骨骨尖
82

舌杆宽度为

  • A.1~2mm
  • B.3~4mm
  • C.56mm
  • D.>6mm
  • E.为下前牙舌侧龈缘至口底距离的1/2
83

观测线的正确解释是

  • A.基牙的高点线
  • B.基牙的支点线
  • C.支点线的垂线
  • D.义齿的回转线
  • E.导线
84

肯氏分类第一类正确的说法是

  • A.没有亚类
  • B.义齿鞍基在一侧基牙远中
  • C.远中一侧为游离端,另一侧为非游离端
  • D.在基牙前份的鞍基不超过中线
  • E.双侧远中为游离端
85

功能性虾模主要适用于

  • A.黏膜支持式义齿
  • B.混合支持式义齿
  • C.牙支持式义齿
  • D.前磨牙缺失的义齿
  • E.少数前牙缺失的义齿
86

不具有支持作用的卡环是

  • A.间隙卡
  • B.双臂卡环
  • C.三臂卡环
  • D.联合卡环
  • E.对半卡环
87

下面是Kennedy第二类牙列缺损的是

  • A.876213678
  • B.3211234
  • C.876126
  • D.64
  • E.545
88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不包括

  • A.人工牙
  • B.固位体
  • C.基牙
  • D.连接体
  • E.基托
89

口腔修复应月3材料的性能中错误的描述是良好的

  • A.溶解性能
  • B.机械性能
  • C.物理性能
  • D.化学性能
  • E.生物性能
90

简单支持梁易引起的后果是固定桥的

  • A.屈矩反应
  • B.挠曲变形
  • C.固位力降低
  • D.连接强度降低
  • E.美观性差
91

为减小基牙的负担,桥体设计时应考虑

  • A.降低桥体牙尖斜度
  • B.降低桥体合面高度
  • C.采用金属与树脂材料
  • D.设计悬空龈面7=≥态
  • E.尽量扩大锥间隙
92

理想冠桩外形的要求不包括

  • A.与牙根外形一致的圆锥体
  • B.从根管口到根尖逐渐缩小呈锥形
  • C.各部横径都不超过根径的1/3,与根部外形一致
  • D.与根管壁密合
  • E.冠桩直径是根径的1/4
93

固定义齿修复与否主要根据

  • A.患者的舒适度
  • B.患者的美观性
  • C.基牙牙周储备力
  • D.基牙的牙合力
  • E.牙槽嵴吸收程度
94

在恢复牙体缺损患牙合面形态时,必须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而定,除了

  • A.患牙所能承受的合力
  • B.患牙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 C.患牙在牙列中的位置
  • D.患牙缺损的程度
  • E.对颌牙的合面形态
95

制备嵌体窝洞时,与修复体边缘封闭直接有关的是

  • A.洞斜面
  • B.边缘嵴
  • C.轴面角
  • D.洞的线角
  • E.洞的深度
96

前牙3/4冠的邻面轴沟的预备,正确的做法是

  • A.轴沟的深度为1mm,由龈端向切端逐渐变浅
  • B.轴沟与牙舌面的切2/3平行
  • C.两则轴沟微向龈方聚合
  • D.两侧轴沟微向切方聚合
  • E.轴沟位于邻面舌1/3与中1/3交界处
97

牙体缺损修复在恢复邻面接触区时应注意正常的接触位置,错误的说法是

  • A.前牙接触区靠近切缘
  • B.后牙接触区近中靠近合缘,远中在合缘稍下
  • C.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邻面接触区多在邻面颊1/3与中1/3交界处
  • D.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邻面接触区多在邻面舌1/3与中1/3交界处
  • E.第一一磨牙远中与第二磨牙的接触区多在邻面的中1/3处
98

瓷嵌体与金属嵌体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 A.物理性能稳定
  • B.制作工艺简单
  • C.机械性能较好,耐磨
  • D.色泽协调美观
  • E.边缘性较短
99

用于邻面或邻合面的牙体缺损的辅助固位形式是

  • A.鸠尾
  • B.箱状
  • C.沟
  • D.针道形
  • E.倒凹固位
100

与粘固力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 A.粘结材料的种类
  • B.粘结面积的大小
  • C.窝洞底平,点、线、面清楚
  • D.被粘固面的清洁度
  • E.粘固剂的调和比便
101

不是金属全冠初戴就位困难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接触点过紧
  • B.组织面有小的结节
  • C.基牙上有倒凹
  • D.基牙表面过于粗糙
  • E.铸件变形
102

全1:2义齿印模型的制作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在印模膏阴模的组织面和边缘刮除2mm 左右
  • B.灌注的模型厚度不超过10mm
  • C.用铅笔画出两侧翼上颌切迹和腭小凹后2mm的线
  • D.用刀沿上述连线刻一深1~1.5mm的沟
  • E.沿上述沟向前逐渐变浅刮除石膏,最宽处约5mm
103

属于双面嵌体的是

  • A.面嵌体
  • B.邻骀嵌体
  • C.颈部嵌体
  • D.邻舌嵌体
  • E.高嵌体
104

可摘局部义齿中主要起固位作用的部分为

  • A.连接体
  • B.卡环体
  • C.卡环臂
  • D.合支托
  • E.间接固位体
105

固定义齿中缺牙部分称作为

  • A.冠内固位体
  • B.冠外固位体
  • C.固定连接体
  • D.活动连接体
  • E.桥体
106

临床常用的印模材料是

  • A.印模石膏
  • B.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 C.琼脂胶体
  • D.印模膏
  • E.自凝塑料
107

固定义齿修复的最佳时间一般是

  • A.拔牙后3周
  • B.拔牙后4周
  • C.拔牙后6周
  • D.拔牙后2个月
  • E.拔牙后3个月
108

与远中合支托比较

  • A.近中骀支托减小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也减小了牙槽嵴的负担
  • B.近中骀支托减小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但增加了牙槽嵴的负担
  • C.近中合支托减小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不增加牙槽嵴的负担
  • D.近中合支托减小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但减少了牙槽嵴的负担
  • E.近中合支托减小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也不能减少了牙槽嵴的负担
109

颌下腺炎常见的原因是

  • A.牙槽脓肿
  • B.淋巴结炎
  • C.结石阻塞导管
  • D.冠周炎
  • E.血源性感染
110

制作全口义齿印模,托盘的宽度应比牙槽嵴宽

  • A.无间隙
  • B.1~2mm
  • C.2~3mm
  • D.3~4mm
  • E.4mm以上
111

休克存在时的尿量,每小时少于

  • A.60ml
  • B.50ml
  • C.40ml
  • D.35ml
  • E.25ml
112

颌面部创伤病员包扎的直接作用不包括

  • A.压迫止血
  • B.防止骨折进一步移位
  • C.保护并缩小创口
  • D.保证呼吸道通畅
  • E.减少污染,防止涎液外流
113

口腔颌面部损伤清创时,对创伤组织的去留应

  • A.尽量保留,以减轻可能的畸形
  • B.尽量去除创缘不齐的组织,使缝合美观
  • C.只要有异物污染均切除,以减少感染机会
  • D.离体的组织均应遗弃
  • E.口腔黏膜弹性大,不必过于强调保留
114

换药的主要目的

  • A.清洗伤口
  • B.常规要求
  • C.检查和促进创口正常愈合
  • D.使敷料保持整洁
  • E.患者要求
115

耳下结节样肿块首先考虑为

  • A.耳下淋巴结
  • B.皮脂腺囊肿
  • C.神经鞘瘤
  • D.腮腺混合瘤
  • E.脂肪瘤
116

少见的腭裂类型不包括

  • A.腭隐裂
  • B.腭垂裂
  • C.混合型双侧腭裂
  • D.腭垂缺失
  • E.硬腭裂孔
117

唇隐裂是指

  • A.皮肤完整,黏膜和肌层裂开
  • B.裂隙仅限于唇红部
  • C.皮肤及肌层完整,仅黏膜裂开
  • D.唇部基本完整,仅存在小点状凹陷畸形
  • E.唇部皮肤黏膜完整,但肌层未联合
118

颌问牵引常用于复位

  • A.上颌骨水平骨折
  • B.上颌骨锥行骨折
  • C.上颌骨横行骨折
  • D.下颌骨骨折
  • E.牙槽突骨折
119

贝尔面瘫的可能病因不包括

  • A.病毒感染
  • B.化脓性感染
  • C.风湿性疾病
  • D.遗传疾病
  • E.面部、耳部遭受风寒侵袭
120

以下哪种治疗对于贝尔面瘫急性期的患者是不适当的

  • A.给予阿司匹林
  • B.给予地塞米松
  • C.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
  • D.强的针刺或电针
  • E.局部热敷、按摩
121

以下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叙述,锚误的是

  • A.好发于青壮年,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 B.关节内微小创伤与精神心理因素是本病的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 C.本病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发生关节强直
  • D.三个主要临床症状是:下颌运动异常、自发痛及关节弹响和杂音
  • E.以保守治疗为主
122

由器质性病变导致的长期开口困难称为

  • A.癔症性牙关紧闭
  • B.咀嚼肌群痉挛
  • C.颞下颌关节强直
  • D.破伤风后牙关紧闭
  • E.关节盘移位
123

关节盘穿孔破裂时弹响杂音的特点是

  • A.开口初闭口末清脆单声响声
  • B.多声破碎杂音
  • C.一般无弹响杂音
  • D.开口末闭口初清脆单声弹响
  • E.多声清脆弹响
124

牙槽突骨折的特征性表现是

  • A.伴牙缺失
  • B.伴有唇和牙龈的肿胀和撕裂,撕裂口与牙相对应
  • C.咬合错乱
  • D.摇动损伤区某一牙时,邻近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 E.伴牙折或牙脱位
125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时弹响杂音的特点是

  • A.开口初期或开口初闭口末清脆单声弹响
  • B.开口末闭口初清脆单声弹响
  • C.多声破碎音
  • D.连续摩擦音
  • E.一般无弹响
126

属于潴留性囊肿的是

  • A.皮脂腺囊肿
  • B.皮样囊肿
  • C.胞裂囊肿
  • D.表皮样囊肿
  • E.甲状舌管囊肿
127

正常小开口运动时,运动的轴心在

  • A.髁突
  • B.下颌孔
  • C.喙突
  • D.下颌小舌
  • E.关节盘
128

关于拔牙窝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 A.拔除乳牙残艰后应进行彻底搔刮
  • B.扩大的牙槽窝需要牙槽变位
  • C.与骨膜牙龈相连的骨折片应复位保留
  • D.撕裂的牙龈组织应予缝合
  • E.拔牙创内的碎片及肉芽应刮净
129

最常见的颌骨上皮性牙源性肿瘤为

  • A.成釉细胞瘤
  • B.多形性腺瘤
  • C.血管瘤
  • D.角化囊肿
  • E.淋巴管瘤
130

有关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封闭疗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疼痛的患者
  • B.适用于口服药物无效者
  • C.是短期治疗方法
  • D.封闭药物的浓度要高于阻滞麻醉
  • E.注射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131

关于颞下颌关节强直造成的咬合错乱,不正确的是

  • A.面下1/3垂直距离变短
  • B.下颌牙弓变宽
  • C.一F颌磨牙舌向倾斜
  • D.下颌前牙唇俱倾斜
  • E.发生于成年者,咬合错乱不明显
132

外渗性黏液囊肿常由所致

  • A.外伤
  • B.炎症
  • C.过敏
  • D.感染
  • E.化学刺激
133

下列哪一项不适于做颞下颌关节造影

  • A.颞下颌关节脱位
  • B.颞下颌关节有骨质改变及明显的问隙改变
  • C.开闭口过程中有连续摩擦音
  • D.发现有关节弹响、绞锁及明显的运动受限
  • E.关节内占位性病变
134

根据临床实践,下颌骨体部骨折固定时间应为

  • A.1~2周
  • B.2~3周
  • C.4~6周
  • D.7~8周
  • E.9~10周
135

舌神经阻滞麻醉是使

  • A.舌尖麻醉
  • B.舌根麻醉
  • C.同侧舌前1/3麻醉
  • D.同侧舌前2/3麻醉
  • E.整个舌体组织麻醉
137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疼痛的性质是

  • A.持续性隐痛
  • B.阵发性剧痛
  • C.问歇性隐痛
  • D.持续性剧痛
  • E.持续性刀割样疼痛
138

由成釉器星网层变性发展而来的颌骨囊肿是

  • A.始基囊肿
  • B.含牙囊肿
  • C.根尖周囊肿
  • D.球上颌囊肿
  • E.牙源性角化囊肿
139

活检时,切取:舌检组织的部位是

  • A.肿瘤组织内
  • B.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
  • C.肿瘤边缘处
  • D.切取肿瘤深层组织
  • E.切取肿瘤表面组织
140

以下不宜行组织活检术的恶性肿瘤为

  • A.舌癌
  • B.唇癌
  • C.恶性淋巴瘤
  • D.牙源性角化囊肿
  • E.肉瘤
141

下列X线透过度最弱的是

  • A.牙釉质
  • B.牙本质
  • C.牙骨质
  • D.牙髓
  • E.牙槽骨
142

应用鹰嘴钳拔下前牙时,术者应站在患者

  • A.右侧后方
  • B.右侧前方
  • C.左侧后方
  • D.左侧前方
  • E.正后方
143

胚胎期形成唇裂畸形的时期是

  • A.第2~4周
  • B.第6~8周
  • C.第12~14周
  • D.4~5个月
  • E.6个月以上
144

常含有角化物的囊肿可能是

  • A.鳃裂囊肿
  • B.甲状舌管囊肿
  • C.滤泡囊肿
  • D.皮样和表皮样囊肿
  • E.黏液囊肿
145

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时,髁突的位置在关节结节的

  • A.前上方
  • B.前下方
  • C.前方
  • D.后方
  • E.下方
146

化脓性下颌骨中央性骨髓炎的好发部位是

  • A.喙突
  • B.体部
  • C.正中联合
  • D.升支部
  • E.髁突
147

颌面部硬组织损伤独具的特点是常伴有

  • A.颅脑损伤
  • B.水肿反应明显
  • C.咬合关系错乱
  • D.呼吸道阻塞
  • E.骨创感染
148

牙槽骨修整术的手术时间应选择在拔牙后

  • A.1周
  • B.2周
  • C.3周
  • D.6个月
  • E.1~3个月
149

以下关于手术切口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切口应尽量与术区内重要解剖结构的行径相平行
  • B.切口应选择在较隐蔽部位和天然皱褶处
  • C.切口方向尽量与皮纹方向一致
  • D.活检手术的切口力求与再次手术的切口一致
  • E.肿瘤手术宜使用电刀,而整复手术宣使用 光刀
150

进行口底、颌下检查时常采用的触诊方式为

  • A.由口内触诊
  • B.由口外触诊
  • C.在可能张口时触诊
  • D.双手口内外合诊
  • E.用一手的拇指、示指分别置于病变两侧触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