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评价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善恶标准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是

  • A.经济标准
  • B.疗效标准
  • C.社会标准
  • D.行为标准
  • E.科学标准
2

评价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改善,是否有利于人类健康符合

  • A.经济标准
  • B.疗效标准
  • C.社会标准
  • D.行为标准
  • E.科学标准
3

医学道德保密的作用中提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无比信任
  • B.体现了医务人员对病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
  • C.有利于保护医务人员个人的权利
  • D.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和医护质量的提高
  • E.可以避免因泄密而给病人带来危害和发生医患纠纷
4

医疗机构对注销注册医师资格情形不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应

  • A.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 B.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C.对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 D.给予行政处罚
  • E.给予民事制裁
5

医学道德保密的作用最核心的是

  • A.体现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无比信任
  • B.体现了医务人员对病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
  • C.有利于保护医务人员个人的权利
  • D.有利于医护工作的开展和医护质量的提高
  • E.可以避免因泄密而给病人带来危害和发生医患纠纷
6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 A.医疗事故赔偿
  • B.申请再次鉴定
  • C.处理医疗事故工作
  • D.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 E.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7

对阻碍医师依法执业的违法行为应

  • A.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 B.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C.对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 D.给予行政处罚
  • E.给予民事制裁
8

可以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 A.医疗事故赔偿
  • B.申请再次鉴定
  • C.处理医疗事故工作
  • D.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 E.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9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任脉的是

  • A.后溪
  • B.公孙
  • C.太渊
  • D.列缺
  • E.内关
10

在八脉交会穴中,通督脉的是

  • A.后溪
  • B.公孙
  • C.太渊
  • D.列缺
  • E.内关
11

太溪在五输穴中,属

  • A.井穴
  • B.荥穴
  • C.合穴
  • D.经穴
  • E.腧穴
12

曲池在五输穴中,属

  • A.井穴
  • B.荥穴
  • C.合穴
  • D.经穴
  • E.腧穴
13

SARS主要经

  • A.直接接触传播
  • B.虫媒传播
  • C.食物传播
  • D.飞沫传播
  • E.疫水传播
14

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

  • A.血尿
  • B.高热、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 C.头痛、腰痛、眼眶痛
  • D.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 E.相对缓脉
15

细菌性痢疾主要经

  • A.直接接触传播
  • B.虫媒传播
  • C.食物传播
  • D.飞沫传播
  • E.疫水传播
16

不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的标志物为

  • A.HBsAg
  • B.抗-HBs
  • C.HBcAg
  • D.抗-HBc
  • E.抗-HBe
17

中毒型菌痢表现为

  • A.血尿
  • B.高热、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 C.头痛、腰痛、眼眶痛
  • D.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 E.相对缓脉
18

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为

  • A.HBsAg
  • B.抗-HBs
  • C.HBcAg
  • D.抗-HBc
  • E.抗-HBe
19

甲型肝炎属

  • A.呼吸道传染病
  • B.肠道传染病
  • C.人畜共患病
  • D.虫媒传染病
  • E.性传播疾病
20

乙型肝炎属

  • A.呼吸道传染病
  • B.肠道传染病
  • C.人畜共患病
  • D.虫媒传染病
  • E.性传播疾病
21

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是

  • A.枸橼酸铁铵
  • B.维生素K
  • C.氨甲环酸
  • D.硫酸鱼精蛋白
  • E.甲酰四氢叶素钙
22

可逆转心肌肥厚的药物是

  •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 B.β受体阻断药
  • C.利尿药
  • D.钙拮抗药
  • E.中枢性降压药
23

抢救由华法林引起的严重的自发性出血的药物是

  • A.枸橼酸铁铵
  • B.维生素K
  • C.氨甲环酸
  • D.硫酸鱼精蛋白
  • E.甲酰四氢叶素钙
24

轻度高血压患者首选的药物是

  •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 B.β受体阻断药
  • C.利尿药
  • D.钙拮抗药
  • E.中枢性降压药
25

螺内酯利尿作用的机制是

  • A.作用于髓襻升支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抑制Na+-K+-Cl-共同转运系统
  • B.作用于髓襻升支粗段皮质部,抑制Na+-Cl-共同转运系统
  • C.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竞争醛固酮受体,对抗醛固酮的作用
  • D.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滞Na+通道,减少Na+的重吸收
  • E.作用于近曲小管,抑制碳酸酐酶,减少 H+-Na+交换
26

呋塞米利尿作用的机制是

  • A.作用于髓襻升支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抑制Na+-K+-Cl-共同转运系统
  • B.作用于髓襻升支粗段皮质部,抑制Na+-Cl-共同转运系统
  • C.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竞争醛固酮受体,对抗醛固酮的作用
  • D.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滞Na+通道,减少Na+的重吸收
  • E.作用于近曲小管,抑制碳酸酐酶,减少 H+-Na+交换
27

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应首选

  • A.α受体阻滞药
  • B.β受体阻滞药
  • C.钙拮抗药
  • D.利尿药
  •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28

胸部叩诊呈实音的是

  • A.肺气肿
  • B.大量胸腔积液
  • C.气胸
  • D.支气管肺炎
  • E.肺空洞
29

治疗高血压伴心率过快,应首选

  • A.α受体阻滞药
  • B.β受体阻滞药
  • C.钙拮抗药
  • D.利尿药
  •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30

肺部叩诊呈过清音的是

  • A.肺气肿
  • B.大量胸腔积液
  • C.气胸
  • D.支气管肺炎
  • E.肺空洞
31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表现为

  • A.脉搏短绌
  • B.水冲脉
  • C.奇脉
  • D.颈静脉搏动
  • E.交替脉
32

缩窄性心包炎,多表现为

  • A.脉搏短绌
  • B.水冲脉
  • C.奇脉
  • D.颈静脉搏动
  • E.交替脉
33

白血病

  • A.皮下气肿
  • B.胸骨压痛
  • C.吸气时肋间隙回缩
  • D.上腔静脉阻塞
  • E.肋间隙膨隆
34

大量胸腔积液

  • A.皮下气肿
  • B.胸骨压痛
  • C.吸气时肋间隙回缩
  • D.上腔静脉阻塞
  • E.肋间隙膨隆
35

患者自己不能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病人可见

  • A.自动体位
  • B.被动体位
  • C.强迫体位
  • D.强迫仰卧位
  • E.强迫俯卧位
36

主治脾约的方剂是

  • A.十枣汤
  • B.麻子仁丸
  • C.贝母瓜蒌散
  • D.泻白散
  • E.枳实薤白桂枝汤
37

急性腹膜炎可见

  • A.自动体位
  • B.被动体位
  • C.强迫体位
  • D.强迫仰卧位
  • E.强迫俯卧位
38

主治胸痹的方剂是

  • A.十枣汤
  • B.麻子仁丸
  • C.贝母瓜蒌散
  • D.泻白散
  • E.枳实薤白桂枝汤
39

患者咳唾涎沫,短气喘促,咽喉干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治宜选用

  • A.清燥救肺汤
  • B.杏苏散
  • C.桑杏汤
  • D.麦门冬汤
  • E.百合固金汤
40

患者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治宜选用

  • A.清燥救肺汤
  • B.杏苏散
  • C.桑杏汤
  • D.麦门冬汤
  • E.百合固金汤
41

归脾汤除益气补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 A.健脾养心
  • B.健脾养胃
  • C.健脾温胃
  • D.健脾益阴
  • E.健脾温阳
42

四君子汤除益气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 A.健脾养心
  • B.健脾养胃
  • C.健脾温胃
  • D.健脾益阴
  • E.健脾温阳
43

既治厥阴头痛,又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的药物是

  • A.附子
  • B.干姜
  • C.肉桂
  • D.吴茱萸
  • E.小茴香
44

既治亡阳证,又治阳虚外感风寒的药物是

  • A.附子
  • B.干姜
  • C.肉桂
  • D.吴茱萸
  • E.小茴香
45

治疗湿热淋证,应选用

  • A.大黄
  • B.芦荟
  • C.番泻叶
  • D.甘遂
  • E.大戟
46

治疗烧烫伤,应选用

  • A.大黄
  • B.芦荟
  • C.番泻叶
  • D.甘遂
  • E.大戟
47

可见步履不稳,眩晕欲仆症状的是

  • A.肝阳化风证
  • B.阴虚动风证
  • C.血虚生风证
  • D.热极生风证
  • E.肝阳上亢证
48

可见眩晕肢体震颤,面白无华症状的是

  • A.肝阳化风证
  • B.阴虚动风证
  • C.血虚生风证
  • D.热极生风证
  • E.肝阳上亢证
49

肝病日久,两胁胀满疼痛,并见舌质瘀斑、瘀点。其病机是

  • A.气滞血瘀
  • B.气不摄血
  • C.气随血脱
  • D.气血两虚
  • E.气血失和
50

产后大出血,继则冷汗淋漓,甚则晕厥。其病机是

  • A.气滞血瘀
  • B.气不摄血
  • C.气随血脱
  • D.气血两虚
  • E.气血失和
51

气陷证可见的症状是

  • A.刺痛拒按,固定不移,舌暗,脉涩
  • B.气短疲乏,脘腹坠胀,舌淡,脉弱
  • C.胸胁胀闷窜痛,时轻时重,脉弦
  • D.面色淡白,口唇爪甲色淡,舌淡,脉细
  • E.少气懒言,疲乏无力,自汗,舌淡,脉虚
52

全身水肿,肿势较缓,肢体困重,脘闷纳呆,苔白腻者,多因

  • A.肾阳虚衰
  • B.湿邪困脾
  • C.脾肾阳虚
  • D.外邪侵袭
  • E.脾胃湿热
53

血瘀证可见的症状是

  • A.刺痛拒按,固定不移,舌暗,脉涩
  • B.气短疲乏,脘腹坠胀,舌淡,脉弱
  • C.胸胁胀闷窜痛,时轻时重,脉弦
  • D.面色淡白,口唇爪甲色淡,舌淡,脉细
  • E.少气懒言,疲乏无力,自汗,舌淡,脉虚
54

头面先肿,继而波及全身,小便短少,发热恶风者,多因

  • A.肾阳虚衰
  • B.湿邪困脾
  • C.脾肾阳虚
  • D.外邪侵袭
  • E.脾胃湿热
55

热邪已退的舌象是

  • A.厚苔化薄
  • B.腻苔化松
  • C.厚苔骤剥
  • D.燥苔转润
  • E.黄苔转白
56

正虚邪实,其治则是

  • A.先祛邪后扶正
  • B.先扶正后祛邪
  • C.扶正与祛邪同用
  • D.单纯扶正
  • E.单纯祛邪
57

胃气衰败的舌象是

  • A.厚苔化薄
  • B.腻苔化松
  • C.厚苔骤剥
  • D.燥苔转润
  • E.黄苔转白
58

正虚而邪不盛,其治则是

  • A.先祛邪后扶正
  • B.先扶正后祛邪
  • C.扶正与祛邪同用
  • D.单纯扶正
  • E.单纯祛邪
59

上述气的作用,可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是

  • A.推动作用
  • B.温煦作用
  • C.防御作用
  • D.固摄作用
  • E.营养作用
60

上述气的作用,可祛除病邪的是

  • A.推动作用
  • B.温煦作用
  • C.防御作用
  • D.固摄作用
  • E.营养作用
64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关机构及人员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法定疫情责任报告人是指执行职务的

  • A.患病病人
  • B.社会公众
  • C.社会团体及其人员
  • D.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人员
  • E.医疗卫生人员
65

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农村的责任报告单位法定报告时限为

  • A.6h之内进行报告
  • B.7h之内进行报告
  • C.8h之内进行报告
  • D.10h之内进行报告
  • E.12h之内进行报告
6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完善并建立监测与预警手段
  •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 C.积极预防、认真报告
  • D.及时调查、认真处理
  • E.监测分析、综合评价
67

疫情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传染病,报告的时限为

  • A.城镇于3h内,农村于6h内
  • B.城镇于6h内,农村于10h内
  • C.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
  • D.城镇于6h内,农村于24h内
  • E.城镇于12h内,农村于24h内
68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予以隔离治疗的是

  • A.疑似传染病病人
  • B.甲类传染病病人
  • C.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 D.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 E.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以外的乙类传染病病人
70

作为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的良心指的是

  • A.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道义上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 B.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道义上应履行的职责和使命
  • C.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道义上对周围人、事以及自身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 D.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对自己应尽义务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 E.医学关系中的主体在表现出对行为前的周密思考和行为中的谨慎负责
71

符合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是

  • A.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
  • B.研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 C.研究医学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科学
  • D.研究道德的形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 E.道德科学或道德哲学
72

生命神圣论的积极意义不包括的是

  • A.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 B.推行医学人道主义反对非人道的医疗行为
  • C.反对不平等的医疗制度
  • D.合理公正的分配卫生资源
  • E.实行一视同仁的医德规范
73

在使用辅助检查手段时,不适宜的是

  • A.认真严格地掌握适应证
  • B.可以广泛积极地依赖各种辅助检查
  • C.有利于提高医生诊治疾病的能力
  • D.必要检查能尽早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
  • E.应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决定该做的项目
74

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其正确的做法是

  • A.婴幼患儿可以由监护人决定其诊疗方案
  • B.家属无承诺,即使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也不得给予手术
  • C.对特殊急诊患者的抢救都同样对待
  • D.无须做到患者完全知情
  • E.只经患者同意即可手术
75

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 A.伦理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 B.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
  • C.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 D.医学道德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 E.医学道德中特殊问题
76

虚脱病人用神阙灸宜

  • A.隔盐灸
  • B.隔姜灸
  • C.隔蒜灸
  • D.温针灸
  • E.天灸
77

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腧穴是

  • A.肩髎
  • B.肩髃
  • C.肩贞
  • D.天宗
  • E.曲垣
78

既是合穴,又是八会穴的是

  • A.足三里
  • B.尺泽
  • C.阳陵泉
  • D.悬钟
  • E.曲池
79

眶上神经痛取攒竹穴的刺法为

  • A.向外平刺
  • B.直刺
  • C.向下斜刺
  • D.向内平刺
  • E.向上斜刺
80

主要治疗心、胸、胃、神志病证的经脉是

  • A.手太阴肺经
  • B.手少阴心经
  • C.足阳明胃经
  • D.手厥阴心包经
  • E.足太阴脾经
81

下列五腧穴中,属“荥”的是

  • A.内庭
  • B.厉兑
  • C.足三里
  • D.解溪
  • E.陷谷
82

具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是

  • A.督脉
  • B.阴跷与阳跷
  • C.足太阳膀胱经
  • D.足少阳胆经
  • E.十二经筋
83

下合穴是

  • A.上巨虚
  • B.下巨虚
  • C.足三里
  • D.阳陵泉
  • E.委中
84

急性菌痢患者下列哪项表现是不典型的

  • A.里急后重
  • B.发热
  • C.呕吐
  • D.腹痛
  • E.黏液便
85

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
  • B.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
  • 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
  • D.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 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86

治疗霍乱首选抗菌药物为

  • A.青霉素
  • B.黄连素
  • C.诺氟沙星
  • D.复方磺胺甲唑
  • E.庆大霉素
87

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 A.鼠类接触史
  • B.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 C.“三痛”和“三红”征
  • D.特异性IgM抗体滴度升高
  • E.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88

流脑典型脑脊液外观是

  • A.稍浑浊
  • B.毛玻璃样
  • C.绿色脓样
  • D.米汤样
  • E.血水样
89

伤寒菌血液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间是

  • A.第1周
  • B.第2周
  • C.第3周
  • D.第4周
  • E.第5周
90

急性HBV感染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A.抗-HAV
  • B.抗-HBs
  • C.抗-HCV
  • D.抗-HBe
  • E.抗-HBc
91

磺酰脲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包括的是

  • A.胆汁淤积性黄疸
  • B.突发严重低血糖
  • C.高乳酸血症
  • D.皮肤过敏
  • E.粒细胞减少
92

对青霉素G基本无效的是

  • A.白喉棒状杆菌
  • B.脑膜炎奈瑟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淋病奈瑟菌
  • E.梅毒螺旋体
93

下列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是

  • A.角膜溃疡
  • B.真菌感染
  • C.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
  • D.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
  • E.二重感染
94

甲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机制是

  • A.抑制食物中碘的吸收
  • B.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 C.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 D.减少甲状腺激素的贮存
  • E.增加甲状腺素的合成
95

属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之一的是

  • A.磺胺甲唑
  • B.磺胺嘧啶
  • C.磺胺异 唑
  • D.甲氧苄啶
  • E.磺胺米隆
96

属于糖皮质激素的平喘药物是

  • A.氨茶碱
  • B.肾上腺素
  • C.色甘酸钠
  • D.异丙肾上腺素
  • E.二丙酸倍氯米松
97

华法林与下列何药合用应加大剂量

  • A.阿司匹林
  • B.四环素
  • C.苯巴比妥
  • D.吲哚美辛
  • E.双嘧达莫
98

下列抗高血压药物中,哪一药物易引起刺激性干咳

  • A.维拉帕米
  • B.卡托普利
  • C.氯沙坦
  • D.硝苯地平
  • E.普萘洛尔
99

可用于吗啡类成瘾者戒毒的药物是

  • A.普萘洛尔
  • B.利舍平
  • C.可乐定
  • D.胍乙啶
  • E.卡托普利
100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使用

  • A.奎尼丁
  • B.维拉帕米
  • C.利多卡因
  • D.普萘洛尔
  • E.普鲁卡因胺
101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的心电图改变为

  • A.QRS增宽>0.12s
  • B.P-R间期>0.12s
  • C.P-R间期<0.21s
  • D.P-R间期≥0.21s
  • E.P-R间期逐渐延长
102

下列哪种疾病胸水为漏出液

  • A.结核性胸膜炎
  • B.脓胸
  • C.细菌性胸膜炎
  • D.心力衰竭
  • E.胸膜肿瘤
104

下列哪项不是肺气肿的X线表现

  • A.中、下肺野毛玻璃样密度增高阴影
  • B.肺体积膨大
  • C.肺纹理稀疏
  • D.膈肌下降但活动度加强
  • E.膈肌下降且活动度减弱
105

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见于

  • A.肺心病呼吸衰竭
  • B.呼吸性酸中毒
  • C.代谢性酸中毒
  • D.代谢性碱中毒
  • E.剧烈呕吐
106

正常人体不出现的叩诊音是

  • A.清音
  • B.浊音
  • C.实音
  • D.鼓音
  • E.过清音
107

正常成人腋测法体温应是

  • A.36~37℃
  • B.36.2~37℃
  • C.36.2~37.2℃
  • D.36.4~37.4℃
  • E.36.5~37.5℃
108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疾病是

  • A.流行性感冒
  • B.阑尾炎
  • C.狂犬病
  • D.肺炎
  • E.肝癌
109

发热伴有眼结膜充血多见于

  • A.流行性出血热
  • B.肺炎球菌肺炎
  • C.中暑
  • D.疟疾
  • E.流行性感冒
110

肺炎球菌肺炎的痰液特征是

  • A.粉红色泡沫样痰
  • B.鲜红色痰
  • C.棕褐色痰
  • D.铁锈色痰
  • E.灰黄色痰
111

具有清胃凉血功用的方剂是

  • A.玉女煎
  • B.清气化痰丸
  • C.蒿芩清胆汤
  • D.温胆汤
  • E.清胃散
112

保和九中连翘的主要作用是

  • A.清热散结
  • B.清热解毒
  • C.轻宣透表
  • D.消痈散结
  • E.疏风清热
113

桑杏汤的主治证候中有

  • A.咽喉肿痛
  • B.痰稠色黄
  • C.干咳无痰
  • D.气喘短气
  • E.咳嗽痰稀
114

下列不属于肾气九主治证的是

  • A.便秘
  • B.痰饮
  • C.消渴
  • D.脚气
  • E.转胞
115

组成中含有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的方剂是

  • A.越鞠丸
  • B.茵陈蒿汤
  • C.保和丸
  • D.一贯煎
  • E.镇肝熄风汤
116

组成药物中含有牛膝的方剂是

  • A.芍药汤
  • B.龙胆泻肝汤
  • C.清营汤
  • D.导赤散
  • E.玉女煎
117

龙胆泻肝汤与蒿芩清胆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半夏
  • B.木通
  • C.黄芩
  • D.栀子
  • E.泽泻
118

普济消毒饮的功用是

  • A.疏风清热,祛痰散结
  • B.疏风凉血,泻火解毒
  • C.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 D.疏散风热,消肿祛瘀
  • E.凉血解毒,散结消肿
119

止泻宜煨用的药物是

  • A.葛根
  • B.柴胡
  • C.升麻
  • D.桑叶
  • E.薄荷
120

止嗽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 A.紫菀
  • B.白前
  • C.杏仁
  • D.荆芥
  • E.陈皮
121

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 A.大承气汤
  • B.济川煎
  • C.大黄牡丹汤
  • D.麻子仁丸
  • E.十枣汤
122

威灵仙除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 A.清虚热
  • B.补肝肾
  • C.治骨鲠
  • D.消积平喘
  • E.行气温中
123

具有益卫固表,利尿功效的药物是

  • A.山药
  • B.党参
  • C.浮小麦
  • D.麻黄根
  • E.黄芪
124

治疗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卧之证的首选药物为

  • A.苏子
  • B.葶苈子
  • C.白芥子
  • D.桑白皮
  • E.白果
125

既治肝肾不足,目暗不明,又治胎动不安的药物是

  • A.杜仲
  • B.巴戟天
  • C.狗脊
  • D.桑寄生
  • E.菟丝子
126

三七、茜草、蒲黄的共同功效是

  • A.凉血止血
  • B.收敛止血
  • C.温经止血
  • D.化瘀止血
  • E.补气摄血
127

长于清肺热的药物是

  • A.黄芩
  • B.黄连
  • C.黄柏
  • D.苦参
  • E.龙胆草
128

苦寒有小毒,不宜持续及过量服用的药物是

  • A.全蝎
  • B.苦参
  • C.花椒
  • D.吴茱萸
  • E.川楝子
129

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是

  • A.大黄
  • B.芒硝
  • C.芦荟
  • D.郁李仁
  • E.番泻叶
130

具有透疹消疮功效的药物是

  • A.紫苏
  • B.荆芥
  • C.香薷
  • D.白芷
  • E.防风
131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肾不交证伴有的症状

  • A.心烦心悸
  • B.多梦健忘
  • C.腰膝酸软
  • D.惊悸不宁
  • E.五心烦热
132

热厥证的治则是

  • A.热因热用
  • B.寒因寒用
  • C.塞因塞用
  • D.通因通用
  • E.用热远热
133

血热证的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 A.月经量多而色淡
  • B.身热面赤而发斑
  • C.肌肤生疮疖疔痈
  • D.温熟病之血分证
  • E.迫血妄行而出血
134

濡脉与弱脉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 A.脉位的浮沉
  • B.脉力的大小
  • C.脉形的长短
  • D.脉率的快慢
  • E.脉律的齐否
135

下列各项,属常色的是

  • A.枯槁晦暗
  • B.鲜明暴露
  • C.明润而不应时应位
  • D.红黄隐隐,荣润光泽
  • E.独呈色而无血色相间
136

胃阴枯竭的舌象是

  • A.淡红舌
  • B.紫舌
  • C.绛舌
  • D.镜面舌
  • E.鲜红舌
137

下列证候,可见矢气酸臭的是

  • A.肝胃不和
  • B.肝脾不调
  • C.脾胃虚弱
  • D.宿食停滞
  • E.寒客于胃
138

下列可导致嗜睡的是

  • A.心脾两虚
  • B.心肾阳衰
  • C.营血亏虚
  • D.心肾不交
  • E.胆郁痰扰
139

假神的病机是

  • A.气血不足,精气亏损
  • B.机体阴阳严重失调
  • 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
  • D.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 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140

下列哪项与瘀血的形成无关

  • A.气虚
  • B.血虚
  • C.气滞
  • D.血寒
  • E.血热
141

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 A.手太阴肺经
  • B.手阳明大肠经
  • C.手厥阴心包经
  • D.手少阴心经
  • E.手太阳小肠经
142

寒热往来见于下列哪种证候

  • A.表寒
  • B.里寒
  • C.表热
  • D.里热
  • E.半表半里
143

下列关于五脏与血液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主藏血
  • B.脾主统血
  • C.肾精化生血
  • D.肺气助心行血
  • E.心调节血流量
144

与毛发荣枯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精与气
  • B.精与血
  • C.气与血
  • D.气与津
  • E.血与津
145

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为

  • A.心肾
  • B.肝肺
  • C.脾肾
  • D.脾胃
  • E.肝肾
146

被称为“洲都之官”的是

  • A.胆
  • B.胃
  • C.大肠
  • D.三焦
  • E.膀胱
147

宗气积聚之处为

  • A.息道
  • B.喉咙
  • C.气街
  • D.丹田
  • E.胸中
148

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治疗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之证,应选用的是

  • A.滋水涵木法
  • B.益火补土法
  • C.培土制水法
  • D.泻南补北法
  • E.金水相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