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建立静脉通道,快速静脉补液
- B.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
- C.立即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
- D.进行全面彻底的清创,清除所有坏死表皮
- E.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 A.防止超负荷输液
- B.积极治疗原发病
- C.吸氧、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
- D.酌情应用强心利尿剂
- E.输血
- A.早期充分补液
- B.控制补液量
- C.适当应用碱性药物
- D.应用利尿药物
- E.早期应用升压药物
- A.有严重声门以上水肿且伴有面部环形焦痂者
- B.气管插管留置时间达7天以上者
- C.有严重支气管黏液漏者
- D.合并ARDS需要机械通气者
- E.合并严重脑外伤或脑水肿者
- A.早防止休克
- B.早期应用抗生素
- C.尽早肠道喂养
- D.早期切痂
- E.以上都是
- 6
-
胃肠内营养包括
- A.口腔饮食
- B.匀浆饮食
- C.管饲混合奶饮食
- D.均衡饮食
- E.要素饮食
- A.休克期
- B.急性感染期
- C.创面修复期
- D.代谢亢奋期
- E.功能恢复期
- A.尽快纠正低血容量休克,改善肾灌注不足状态
- B.早期清创及创面处理,控制感染
- C.忌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 D.血液透析
- E.利尿、碱化尿液
- A.发生早
- B.恢复慢
- C.恢复快
- D.纠正困难
- E.容易纠正
- A.保护创面,避免污染
- B.清洁创面,随时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
- C.避免长期受压,改变局部血运
- D.创面早期用药
- E.任其自然脱痂
- 11
-
磷烧伤全身治疗措施有
- A.加速磷的排泄
- B.早期使用钙剂、降血磷
- C.积极保护肝、肾
- D.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
- E.输血
- 12
-
烧伤感染的途径为
- A.烧伤创面感染
- B.吸入性损伤继发肺部感染
- C.静脉导管感染
- D.尿路感染
- E.肠道细菌和毒素移位
- 13
-
烧伤毒素的危害表现在
- A.导致全身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 B.诱导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
- C.诱发高代谢反应
- D.造成全身免疫功能紊乱
- E.引起骨髓抑制
- A.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严重烧伤、休克、全身感染
- B.纠正缺氧
- C.限制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D.营养支持
- E.防止并发症
- 15
-
放射性烧伤
- A.创面界限分明,渗出少,水肿轻
- B.创面由于组织脱水而形成硬焦痂
- C.皮损有一定的潜伏期,发展缓慢而后果严重
- D.坏死组织含水量多,早期不会形成焦痂
- E.创面呈黄色
- 16
-
火焰烧伤
- A.创面界限分明,渗出少,水肿轻
- B.创面由于组织脱水而形成硬焦痂
- C.皮损有一定的潜伏期,发展缓慢而后果严重
- D.坏死组织含水量多,早期不会形成焦痂
- E.创面呈黄色
- 17
-
化学烧伤
- A.创面界限分明,渗出少,水肿轻
- B.创面由于组织脱水而形成硬焦痂
- C.皮损有一定的潜伏期,发展缓慢而后果严重
- D.坏死组织含水量多,早期不会形成焦痂
- E.创面呈黄色
- A.盐酸利多卡因
- B.盐酸丁卡因
- C.盐酸布比卡因
- D.盐酸罗哌卡因
- E.碳酸利多卡因
- 19
-
烫伤
- A.创面界限分明,渗出少,水肿轻
- B.创面由于组织脱水而形成硬焦痂
- C.皮损有一定的潜伏期,发展缓慢而后果严重
- D.坏死组织含水量多,早期不会形成焦痂
- E.创面呈黄色
- A.急性肾衰
- B.尿潴留
- C.血容量不足
- D.局麻药引起膀胱麻痹
- E.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 A.术前食管镜检查损伤
- B.气管导管损伤
- C.手术损伤喉返神经
- D.急性喉炎
- E.急性咽炎
- A.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 B.静脉注射罗库溴铵
- C.静脉注射氨茶碱
- D.静脉注射呋塞米
- E.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 A.代谢性酸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
- C.高碳酸血症
- D.高碳酸血症伴代谢性酸中毒
- E.高碳酸血症伴代谢性碱中毒
- A.呼吸机故障
- B.镇静药用量不足
- C.肌松药用量不足
- D.气管导管打折
- E.支气管痉挛
- 25
-
治疗方法最好采取
- A.应用呼吸中枢兴奋药
- B.应用广谱抗生素
- C.吸氧
- D.应用氨茶碱
- E.呼吸机治疗
- A.大于10秒
- B.大于20秒
- C.大于30秒
- D.大于40秒
- E.大于50秒
- A.X线胸片
- B.胸部CT扫描
- C.肺功能
- D.心功能
- E.血气分析
- 28
-
延迟复苏治疗原则中不包括
- A.尽快实施充分有效的复苏治疗
- B.积极防止氧自由基损伤
- C.全面注意各脏器的保护和功能支持
- D.防止全身感染的发生
- E.输血量成倍增加
- A.包扎时由远端向近段缠绕绷带
- B.包扎应用要超出正常皮肤3~5cm
- C.必须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 D.包扎时各关节保持在对抗挛缩的功能位
- E.抬高患肢
- A.心电图
- B.X线胸片
- C.出凝血时间
- D.肺功能
- E.肝肾功能
- A.可以防止和减轻感染与中毒
- B.可以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 C.胸部焦痂切开利于气体交换
- D.可以防止颅内高压和脑水肿
- E.一般不需要麻醉
- A.5%,浅Ⅱ度
- B.5%,深Ⅱ度
- C.10%,浅Ⅱ度
- D.10%,深Ⅱ度
- E.15%,浅Ⅱ度
- A.补充营养代谢的底物
- B.维持细胞代谢
- C.改善免疫功能
- D.增加脂肪合成
- E.预防感染
- A.全面彻底地清创
- B.大量快速补液
-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 D.按公式计算补液量
- E.合理应用抗生素
- A.大声呼叫灭火
- B.立即用手扑打灭火
- C.就地翻滚,扑灭火焰
- D.奔跑离开火焰
- E.用不宜燃烧的材料,扇灭火焰
- A.包扎从远端开始
- B.敷料超出创面敷料紧贴创面
- C.各关节固定于功能位指(趾)间分隔包扎
- D.抬高患肢
- E.一次包扎后无须更换敷料
- A.拔毛不痛
- B.创面呈皮革样
- C.可见网状血管栓塞
- D.3~5周焦痂脱落
- E.愈合后留有瘢痕
- A.适当应用碱性药物和利尿药物
- B.预防厌氧菌感染
- C.早期焦痂纵行切开减张术
- D.预防破伤风
- E.采用包扎疗法
- A.10%
- B.15%
- C.20%
- D.25%
- E.30%
- A.头面颈部各为3%
- B.双臀为5%
- C.双上肢为18%
- D.躯体为27%
- E.双大腿为21%
- A.疼痛
- B.大量红细胞丧失
- C.大量水份蒸发
- D.创面感染
- E.以上都是
- A.半暴露疗法
- B.包扎疗法
- C.浸泡疗法
- D.暴露疗法
- E.以上都不是
- A.创面先清创
- B.先盖一层干纱布
- C.应敷2~3mm的吸收性棉垫
- D.由肢体近端至远端包扎
- E.包扎应露出肢端
- 44
-
烧伤防治休克最主要措施是
- A.及时快速补液
- B.输血浆
-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 D.抗氧自由基药物
- E.镇静止痛
- 45
-
烧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 A.休克
- B.ARDS
- C.肾功能衰竭
- D.感染
- E.心功能衰竭
- A.动脉血气分析
- B.血乳酸含量
- C.血流动力学变化
- D.呼吸频率
- E.胃肠黏膜pH
- A.创面的肿胀程度
- B.创面有无水泡
- C.创面疼痛情况
- D.创面渗出情况
- E.创面残存上皮的有无和多少
- A.支气管镜
- B.动脉血氧分压
- C.133Xe连续闪烁摄影肺扫描
- D.肺功能检查
- E.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 A.肺功能衰弱
- B.肝功能衰弱
- C.心功能衰弱
- D.肾功能衰弱
- E.以上都是
- A.别嘌醇
- B.维生素C
- C.维生素E
- D.维生素B
- E.谷胱甘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