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专业知识传染病学专项试题及答案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应选用哪种治疗方法

  • A.氯喹,第1天1000mg、第2、3天各750mg
  • B.吡喹酮,总剂量为40mg/kg,分1~2次,1日服用
  • C.吡喹酮,总剂量为60mg/kg,分2日,4~6次服用
  • D.乙胺嗪0.2g/d,3/d,连服7天
  • E.吡喹酮,总剂量为120mg/kg,4~6天,每日剂量分3次服
2

应做进一步检查不包括

  • A.肝脾B超检查或腹部CT检查
  • B.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查
  • C.结肠镜活检
  • D.粪便检查虫卵或孵育毛蚴
  • E.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4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 A.轻型
  • B.普通型
  • C.重型
  • D.极重型
  • E.未分型
5

下列治疗措施哪项不合理

  • A.吸氧
  • B.下胃管给予一定量的饮食
  • C.20%甘露醇脱水
  • D.亚冬眠疗法
  • E.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6

应尽快完成的检查不包括

  • A.头颅CT检查
  • B.腰穿测脑压、检查脑脊液
  • C.肛指检查,取大便化验
  • D.血气分析
  • E.抽血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
8

对血吸虫病的诊断最具特异性的方法是

  • A.血象检查了解嗜酸粒细胞比例
  • B.粪便检查虫卵
  • C.B超检查肝脾情况
  • D.血清学方法检测抗体
  • E.肠镜观察肠粘膜改变
9

血吸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 A.尾蚴性皮炎
  • B.嗜酸粒细胞增多
  • C.肝脾肿大
  • D.虫卵肉芽肿
  • E.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
10

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分型不包括

  • A.无症状带虫者
  • B.急性血吸虫病
  • C.慢性血吸虫病
  • D.晚期血吸虫病
  • E.异位损害
11

构成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蚊虫寄生
  • B.钉螺寄生
  • C.接触疫水
  • D.粪便入水
  • E.易感人群
12

关于日本血吸虫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 B.雌雄异体,合抱寄生
  • C.分布于长江沿岸及以南地区
  • D.钉螺为中间宿主
  • E.成虫及分泌物致病,虫卵不致病
13

下列传播媒介与哪种疾病相关,疟疾

  • A.库蚊,按蚊
  • B.雄性按蚊
  • C.雌性按蚊
  • D.螨虫
  • E.血液体液传播
14

下列传播媒介与哪种疾病相关,流行性乙型脑炎

  • A.库蚊,按蚊
  • B.雄性按蚊
  • C.雌性按蚊
  • D.螨虫
  • E.血液体液传播
15

发热期的治疗

  • A.预防DIC,防治肾脏出血
  • B.抗病毒、减少外渗、改善中毒症状
  • C.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 D.限制液入量、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
  • E.综合疗法,早期抗病毒,中晚期针对病理生理过程治疗
16

少尿期的治疗原则

  • A.预防DIC,防治肾脏出血
  • B.抗病毒、减少外渗、改善中毒症状
  • C.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 D.限制液入量、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
  • E.综合疗法,早期抗病毒,中晚期针对病理生理过程治疗
17

下列传播媒介与哪种疾病相关,AIDS

  • A.库蚊,按蚊
  • B.雄性按蚊
  • C.雌性按蚊
  • D.螨虫
  • E.血液体液传播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总体治疗原则

  • A.预防DIC,防治肾脏出血
  • B.抗病毒、减少外渗、改善中毒症状
  • C.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 D.限制液入量、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
  • E.综合疗法,早期抗病毒,中晚期针对病理生理过程治疗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可表现为,越期

  • A.在同一时间有发热、血压低和少尿
  • B.少尿期
  • C.多尿期
  • D.从发热直接到多尿
  • E.恢复期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可表现为,血压升高最常出现在

  • A.在同一时间有发热、血压低和少尿
  • B.少尿期
  • C.多尿期
  • D.从发热直接到多尿
  • E.恢复期
21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可表现为,两期或三期重叠

  • A.在同一时间有发热、血压低和少尿
  • B.少尿期
  • C.多尿期
  • D.从发热直接到多尿
  • E.恢复期
22

流行性出血热的尿量在下列情况可考虑,少尿期无尿状态

  • A.尿量每日<50ml
  • B.尿量每日<500ml
  • C.尿量每日<500增至2000ml
  • D.尿量每日>3000ml
  • E.尿量每日>8000ml
23

流行性出血热的尿量在下列情况可考虑,移行期

  • A.尿量每日<50ml
  • B.尿量每日<500ml
  • C.尿量每日<500增至2000ml
  • D.尿量每日>3000ml
  • E.尿量每日>8000ml
24

流行性出血热的尿量在下列情况可考虑,多尿

  • A.尿量每日<50ml
  • B.尿量每日<500ml
  • C.尿量每日<500增至2000ml
  • D.尿量每日>3000ml
  • E.尿量每日>8000ml
25

T<38℃,可见皮肤粘膜散在出血点,尿蛋白(±)

  • A.流行性出血热,轻型
  • B.流行性出血热,非典型型
  • C.流行性出血热,中型
  • D.流行性出血热,重型
  • E.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
26

T≥40℃,中毒症状及渗出严重,有休克、皮肤淤癍和腔道出血,少尿时间<5天。

  • A.流行性出血热,轻型
  • B.流行性出血热,非典型型
  • C.流行性出血热,中型
  • D.流行性出血热,重型
  • E.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
27

T≥40℃,并出现难治性休克、无尿>2天;或出现其他器官功能损害

  • A.流行性出血热,轻型
  • B.流行性出血热,非典型型
  • C.流行性出血热,中型
  • D.流行性出血热,重型
  • E.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
28

T<39℃,中毒症状轻,仅见少许出血点,无休克和少尿

  • A.流行性出血热,轻型
  • B.流行性出血热,非典型型
  • C.流行性出血热,中型
  • D.流行性出血热,重型
  • E.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
29

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

  • A.结肠粘膜下
  • B.全身静脉系统
  • C.门静脉系统
  • D.肝动脉
  • E.淋巴管
30

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

  • A.抗病毒
  • B.提高免疫力
  • C.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 D.治疗并发症
  • E.抗菌治疗,预防感染
31

重型乙脑患者极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见的是

  • A.心功能衰竭
  • B.高热
  • C.抽搐
  • D.呼吸衰竭
  • E.意识障碍
32

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

  • A.腰穿检测脑压
  • B.脑脊液化验检查
  • C.头颅CT检查
  • D.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脑IgG抗体
  •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抗体
33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微的部位是

  • A.脑桥
  • B.脊髓
  • C.基底核
  • D.丘脑
  • E.延髓
34

乙型脑炎的临床分期中不包括

  • A.初期
  • B.发热期
  • C.极期
  • D.恢复期
  • E.后遗症期
3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年龄主要在

  • A.成年人
  • B.年老体弱者
  • C.可通过母体传播给胎儿
  • D.10岁以下的儿童
  • E.缺乏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