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卫生经济分析中,常将药品成本归类为

  • A.固定成本
  • B.机会成本
  • C.直接成本
  • D.可变成本
  • E.间接成本
2

实验设计中的基本要素是

  • A.实验因素
  • B.非实验因素
  • C.实验效应
  • D.实验操作人员
  • E.受试对象
3

临床医疗服务具备的特点包括

  • A.共享性
  • B.即时性
  • C.不确定性
  • D.非排他性
4

适合技术资料的统计图是

  • A.线图
  • B.条图
  • C.直方图
  • D.百分条
  • E.散点图
5

关于正态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分布
  • B.计量资料均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 C.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均数+1.96倍标准差的面积为总面积的95%
  • D.医学参考值的范围属于正态分布的应用之一
  • E.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为0,标准差为1
6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包括

  • A.受医疗保险覆盖程度的影响
  • B.消费者完全掌握卫生服务相关信息
  • C.需求的主动性
  • D.需求的不确定性
  • E.受支付能力的影响
7

关于假设检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信区间可以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
  • B.针对总体参数建立检验假设
  • C.P≤a表示比较指标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
  • D.实际工作中,不可自行选择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α
  • E.双侧假设检验的效率要高于单侧检验
8

已知甲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均数为4.8×1012/L(480万/mm3)。现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正常成年男子,测得其红细胞均数为4.59 ×1012/L(458.8万/mm3),标准差为0.47×1012/L(47.17万/mm3)。针对该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资料属于计量资料
  • B.两均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测量误差
  • C.比较两均数间的差异宜采用t检验
  • D.检验假设是H0:μ<SUB>1</SUB>=μ<SUB>2</SUB>
  • E.检验得P>0.05,按α=0.05水准应接受H0
9

在医疗卫生领域,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

  • A.信息不对称
  • B.替代品的价格
  • C.公共物品
  • D.个人收入水平
  • E.政府宏观调控
10

说明正态分布总体特征的是

  • A.率
  • B.相对比
  • C.构成比
  • D.算术平均数
  • E.中位数
11

反映事物发生强度的指标是

  • A.率
  • B.相对比
  • C.构成比
  • D.算术平均数
  • E.中位数
12

具有最高层次法律效力的是

  • A.《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 C.《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 E.《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3

按照文书的性质分类,属于处罚类的文书是

  • A.责令改正通知书
  • B.现场检查笔录
  • C.卫生行政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
  • D.当场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
  • E.卫生监督意见书
14

按照文书的性质分类,属于许可类的文书是

  • A.责令改正通知书
  • B.现场检查笔录
  • C.卫生行政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
  • D.当场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
  • E.卫生监督意见书
15

具有最低层次法律效力的是

  • A.《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 C.《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 E.《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6

等级资料的比较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 A.T检验
  • B.方差分析
  • C.正态性检验
  • D.卡方检验
  • E.秩和检验
17

行×列表资料的比较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 A.T检验
  • B.方差分析
  • C.正态性检验
  • D.卡方检验
  • E.秩和检验
18

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 A.T检验
  • B.方差分析
  • C.正态性检验
  • D.卡方检验
  • E.秩和检验
19

表示必然发生事件的是

  • A.Α=0.05
  • B.P=1
  • C.P&GT;0.05
  • D.P≤0.05
  • E.Β=0.05
20

表示在α=0.05水平上拒绝检验假设的是

  • A.Α=0.05
  • B.P=1
  • C.P&GT;0.05
  • D.P≤0.05
  • E.Β=0.05
21

表示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发生的概率为0.05的是

  • A.Α=0.05
  • B.P=1
  • C.P&GT;0.05
  • D.P≤0.05
  • E.Β=0.05
22

变异系数是

  • A.频率指标
  • B.构成指标
  • C.相对比
  • D.动态数列
  • E.平均数
23

平均发展速度是

  • A.频率指标
  • B.构成指标
  • C.相对比
  • D.动态数列
  • E.平均数
24

描述不同年龄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宜绘制

  • A.条图
  • B.圆图
  • C.线图
  • D.直方图
  • E.半对数线图
26

某地某年婴儿死亡原因分布是

  • A.频率指标
  • B.构成指标
  • C.相对比
  • D.动态数列
  • E.平均数
27

7月7日(7月份第1周的最后一天)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 A.0.234
  • B.0.075
  • C.0.066
  • D.0.045
  • E.0.032
28

7月14日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 A.0.121
  • B.0.132
  • C.0.450
  • D.0.104
  • E.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29

表示某地400名15岁男生身高的频数分布,宜绘制

  • A.条图
  • B.圆图
  • C.线图
  • D.直方图
  • E.半对数线图
30

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22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

  • A.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
  • B.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
  • C.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
  • D.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
  • E.无法判断
35

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之前,需要进行的是

  • A.核对数据
  • B.方差齐性检验
  • C.求均数和标准差
  • D.做变量代换
  • E.考查各样本是否可靠
36

我国标准编号的正确构成及其顺序是

  • A.标准分类号、标准发布的年号、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 B.标准代号、标准发布的顺序号、标准发布的年号
  • C.标准发布的顺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发布的年号
  • D.标准名称、标准发布的顺序号、标准发布的年号
  • E.标准名称、标准发布的年号、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38

对同一双变量正态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 A.>0,<0
  • B.>0,>0
  • C.<0,>0
  • D.r=b
  • E.r与b的符号无关系
39

在卫生经济评价中,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属于

  • A.效果
  • B.效益
  • C.效用
  • D.效率
  • E.期望
41

下列不属于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

  • A.霍乱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 B.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 C.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 D.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 E.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42

反映卫生资源分配是否合理的指标是

  • A.人均卫生费用
  • B.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 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 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 E.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3

关于卫生经济学中需要、需求和供给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仅研究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 B.是卫生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 C.以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中间环节,将卫生资源需要量和供给量联系到一起
  • D.通过对卫生资源的现状分析和开发潜力的研究,预测、计算卫生资源可供量
  • E.它们属于系统分析的方法
44

甲地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的普查结果:均数为4.8×1012/L(480万/mm3),标准差为0.41×1012/L(41.0万/mm3)。后者反映的是

  • A.个体差异
  • B.抽样误差
  • C.总体均数不同
  • D.测量误差和个体差异
  • E.抽样误差和总体均数不同
46

欲评价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宜选用

  • A.横断面研究
  • B.病例对照研究
  • C.队列研究
  • D.筛检
  • E.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47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 A.变异系数
  • B.方差
  • C.极差
  • D.标准差
  • E.四分位数间距
49

下列关于卫生标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卫生执法监督和疾病防治的法定依据
  • B.国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C.具有一般标准的基本属性和性质
  • D.需要经主管部门批准并以特定形式发布
  • E.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行政法规
50

生活质量效用值是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数,取值范围在

  • A.-2~0;-2代表死亡,0代表完全健康
  • B.-1~0;-1代表死亡,0代表完全健康
  • C.-1~1;-1代表死亡,1代表完全健康
  • D.0~1;0代表死亡,1代表完全健康
  • E.0~2;0代表死亡,2代表完全健康
5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见年龄段是

  • A.幼儿
  • B.儿童
  • C.少年
  • D.青壮年
  • E.中老年
52

在样本量相同时,各种抽样方法、抽样误差大小的正确排序是

  • A.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 B.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 D.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 E.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53

进行公共卫生服务规划时,常用的居民对公共卫生卫生经济学指标是

  • A.要求
  • B.需求
  • C.支付能力
  • D.需要
  • E.购买愿望
54

美容服务的需求弹性属于

  • A.需求完全无弹性
  • B.需求缺乏弹性
  • C.单位需求弹性
  • D.需求富有弹性
  • E.需求无限弹性
55

卫生局能够当场做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的条件是

  • A.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符合法定形式
  • B.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详细,符合法定形式
  • C.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明确,符合法定形式
  • D.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
  • E.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可靠,符合法定形式
56

由20名20岁青年男子的身高和臂长的直线相关分析知,r=0.7325,若p>0.01,18,可认为

  • A.身高和臂长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 B.身高和臂长相差非常明显
  • C.身高和臂长间有一定关系
  • D.身高和臂长间呈正相关关系
  • E.身高和臂长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57

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宜选用的方法是

  • A.极差
  • B.标准差
  • C.变异系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 E.方差
58

我国标准的层次分为

  • A.国际标准、省级标准、地市级标准、县级标准
  • B.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单位标准
  • C.国家标准、部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 E.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临时标准
59

在原卫生服务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服务量,所增加的成本在卫生经济学上被定义为

  • A.固定成本
  • B.机会成本
  • C.直接成本
  • D.边际成本
  •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0

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中,检验假设是

  • A.各样本均数相等
  • B.各总体标准差相等
  • C.各样本方差相等
  • D.各总体均数相等
  • E.各总体方差相等
61

关于法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法不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B.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具有强制性
  • C.法的制定未必都具有程序性
  • D.法是最具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 E.法在任何范围内都有效力
62

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法体现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整体性
  • B.法不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C.法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 D.法体现了统治阶级内各个政党的纲领和宗旨
  • E.法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63

在统计分析中,为同时减小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员和设备
  • B.降低实验误差
  • C.增加样本含量
  • D.提高显著性水平
  • E.降低系统误差
65

在下列有关的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职业病防治法》
  • B.《尘肺病防治条例》
  • C.《职业病目录》
  • D.《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处理办法》
  • E.《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66

在抽样研究中,由于抽样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称为

  • A.系统误差
  • B.随机误差
  • C.抽样误差
  • D.过失误差
  • E.样本误差
67

某医生观察5种病人的阴道涂片按巴氏细胞学分级(I、Ⅱ、Ⅲ、Ⅳ、V)的检查结果,拟比较这5种病人的细胞学分级有无程度上的差别,宜用

  • A.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 B.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 C.多个样本两两样本的秩和检验
  • D.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 E.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C.鼠疫、霍乱
  • 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E.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
69

某厂医务室测定10名氟作业工人的工前、工中及工后4h的尿氟浓度,欲分析氟作业工人在这三个不同时间的尿氟浓度有无差别,应进行

  • A.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 B.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C.随机区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 D.相关回归分析
  • E.每两个均数比较的t检验
70

四格表x2检验,可用于

  • A.两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
  • B.两中位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 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 D.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71

一年之中常发生气温逆增的季节为

  • A.夏季
  • B.秋季
  • C.冬季
  • D.春季
  • E.四季无差别
72

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可以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比较的指标是

  • A.粗死亡率
  • B.某病死亡率
  • C.婴儿死亡率
  • D.某病患病率
  • E.某病发病率
73

不属于卫生法律“自然人”的是

  • A.法人代表
  • B.中国公民
  • C.外国人
  • D.无国籍人
  • E.有国籍人
7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对乙类传染病中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病种是

  • 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
  • B.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艾滋病
  • E.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6

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如编秩次时遇实测值相同,但分属于两组,则应

  • A.依顺序编秩
  • B.弃去不计
  • C.以实测值作为秩次
  • D.与邻近数值合并,再重新编秩
  • E.取其平均秩次
77

用来表示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足程度的常用指标是

  • A.效率指标
  • B.效用指标
  • C.效益指标
  • D.效果指标
  • E.效能指标
78

不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是

  • A.药品国家标准
  • B.检验方法国家标准
  • C.兽药国家标准
  • D.劳动安全国家标准
  • E.环境质量国家标准
79

在采纳一项健康行为时要经历几个阶段,但是不包括

  • A.接受健康知识阶段
  • B.相信健康指导阶段
  • C.改变信念态度阶段
  • D.尝试健康行为阶段
  • E.坚持健康行为阶段
80

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α值越大,表示

  • A.精度越低
  • B.可信程度越低
  • C.率的抽样误差越小
  • D.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越小
  • E.犯第二类错误的可能性越大
81

室内空气中尘螨的污染属于

  • A.化学性污染
  • B.物理性污染
  • C.生物性污染
  • D.生活性污染
  • E.工业性污染
8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与未修订前比较,新增加的病种有

  • A.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C.麻疹、狂犬病
  • D.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 E.麻风、包虫病
83

2003年发生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引起当地传播的省份是

  • A.山西省
  • B.广西省
  • C.湖南省
  • D.四川省
  • E.上海市
8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症状、体征是

  • A.发冷、头痛
  • B.恶心、呕吐
  • C.干咳、气促
  • D.出疹、少尿
  • E.黄疸、脾大
85

依据我国《标准化基本术语》(GB935.1—83)的定义,下列关于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国家管理要求所进行的数量化规定
  • B.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 C.对传统形成的固定概念的再次规定
  • D.由国家发布的强制执行规则
  • E.由国际公认的惯例形成统一的规定
88

配对设计的两组资料,如对两均数差别进行假设检验,则可用

  • A.配对t检验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 B.成组t检验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 C.成组t检验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 D.配对t检验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 E.只能用配对t检验
90

进入老年型社会的人口标志是

  • A.≥65岁的人口>10%
  • B.≥60岁的人口>10%
  • C.≥65岁的人口>15%
  • D.≥60岁的人口>15%
  • E.≥60岁的人口>20%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工作方针及原则是

  • A.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 B.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 C.分类管理、反应及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 D.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 E.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负责、反应及时、加强合作
9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

  • A.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B.须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C.须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D.须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批准
  • E.须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批准
94

属于标准化活动领域的是

  • A.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
  • B.特指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
  • C.科学和技术发展实践
  • D.国家专门规定的范围
  • E.国际专门规定的范围
95

行政机关依照普通程序做出行政处罚应当履行的程序是

  • A.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并做出决定、陈述申辩告知、送达处罚决定书、依法执行
  • B.调查取证、陈述申辩告知、立案、审查并做出决定、送达处罚决定书、依法执行
  • C.立案、审查并做出决定、陈述申辩告知、调查取证、送达处罚决定书、依法执行
  • D.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并做出决定、送达处罚决定书、陈述申辩告知、依法执行
  • E.立案、调查取证、陈述申辩告知、审查并做出决定、送达处罚决定书、依法执行
99

商品A是商品B的替代品,若商品A的价格上升,则一般情形下,商品B的需求将

  • A.不确定
  • B.不变
  • C.上升
  • D.下降
  • E.先下降后不变
100

法的效力层次排列正确的是

  •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 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政府规章
  • C.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法规
  • 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
  • E.法律>宪法>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