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神经毒性
- B.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 C.迟发性神经毒性
- D.部分有致畸性
- E.致癌作用
- A.清洁的防尘罩
- B.专用的制售台
- C.生熟分开的工具
- D.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
- E.要有空调设施
- A.色素
- B.营养强化剂
- C.香精
- D.糖精
- E.味精
- A.功能食品
- B.保健食品
- C.宫廷秘方或祖传秘方返老还童
- D.营养品
- E.延年益寿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
- B.工商行政部门处以违法所得1~5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0元至3万元的罚款
- C.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 D.卫生行政部门处以违法所得1~5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0元至3万元的罚款
- E.城管部门予以取缔
- A.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 B.按规定的生产工艺或岗位要求加工或经营食品
- C.保持个人卫生
- D.不加工、不销售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的食品
- E.做好社会卫生宣传
- A.各级卫生防疫站
- B.各级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部门
- C.食品生产经营者
- D.各级卫生检验机构
- E.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 A.对原料和全部生产加工过程各环节进行危害性分析
- B.确定影响产品安全卫生的关键控制点
- C.根据各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标准采取针对性措施
- D.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检测、验证和纠正措施
- E.提高原料卫生质量
- A.实施GMP
- B.对最终产品安全卫生的严格把关
- C.对食品原料和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危害分析
- D.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重点采取措施
- E.做好产品销售工作
- A.农药和抗生素残留
- B.沙门菌污染
- C.腐败变质
- D.有害金属污染
- E.霉菌污染
- A.已造成食品污染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 B.未体检的从业人员
- C.已造成食品中毒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 D.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 E.已造成食源性传染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 12
-
申报保健食品的基本条件是
- A.安全性评价
- B.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 C.经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
- D.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经卫生部批准
- E.社会需求量大
- 13
-
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 A.黄曲霉毒素
- B.游离棉酚
- C.酸败
- D.溶剂残留
- E.有异物
- A.腐败变质
- B.亚硝酸盐
- C.农药和抗生素残留
- D.重量不足
- E.人畜共患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 A.黑脚病
- B.地方性氟病
- C.水俣病
- D.痛痛病
- E.碘缺乏病
- A.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
- B.暂时封存食品及食品用产品的行政处罚
- C.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 D.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 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 E.责令停产停业
- 17
-
诊断食物中毒的依据含有
- A.多数人集体突然发病
- B.所吃的食物中未检出有害物质
- C.特有的临床表现
- D.流行病学特点,并尽可能从可疑食物中检测出有毒有害物质
- E.消费者自述
- A.月经期
- B.孕期
- C.围生期
- D.产后期
- E.哺乳期
- 19
-
音乐厅的照度标准为
- A.10 1X
- B.40 1X
- C.60 LX
- D.≥100LX
- E.≥150 LX
- 20
-
餐厅的照度标准为
- A.10 1X
- B.40 1X
- C.60 LX
- D.≥100LX
- E.≥150 LX
- 21
-
4星级饭店的照度标准为
- A.10 1X
- B.40 1X
- C.60 LX
- D.≥100LX
- E.≥150 LX
- A.保证运动员的敏锐视觉。
- B.增加运动员的糖原储备
- C.促进物质代谢的调节
- D.提高运动员的肌力
- E.促进机体散热,防止赛中痉挛
- A.保证运动员的敏锐视觉。
- B.增加运动员的糖原储备
- C.促进物质代谢的调节
- D.提高运动员的肌力
- E.促进机体散热,防止赛中痉挛
- A.保证运动员的敏锐视觉。
- B.增加运动员的糖原储备
- C.促进物质代谢的调节
- D.提高运动员的肌力
- E.促进机体散热,防止赛中痉挛
- A.准备程序
- B.现场处理
- C.调查
- D.必须具备的资料
- E.执法处理
- A.准备程序
- B.现场处理
- C.调查
- D.必须具备的资料
- E.执法处理
- A.准备程序
- B.现场处理
- C.调查
- D.必须具备的资料
- E.执法处理
- 28
-
商场的新风量标准为
- A.≥50M3/( H.人)
- B.≥40M3/( H.人)
- C.≥30M3/( H.人)
- D.≥20M3/( H.人)
- E.≥10M3/( H.人)
- 29
-
5星级饭店的新风量标准为
- A.≥50M3/( H.人)
- B.≥40M3/( H.人)
- C.≥30M3/( H.人)
- D.≥20M3/( H.人)
- E.≥10M3/( H.人)
- A.10G左右
- B.15G左右
- C.20G左右
- D.30G
- E.20~25G
- A.10G左右
- B.15G左右
- C.20G左右
- D.30G
- E.20~25G
- A.多钙少磷的成碱性食品
- B.低钙多磷的酸性食品
- C.正常膳食
- D.高钙高磷膳食
- E.成酸性食品和成碱性食品的交替使用
- A.多钙少磷的成碱性食品
- B.低钙多磷的酸性食品
- C.正常膳食
- D.高钙高磷膳食
- E.成酸性食品和成碱性食品的交替使用
- 34
-
运动员赛前的膳食是
- A.高糖类,高蛋白质
- B.高糖类,低蛋白质
- C.高糖类,低脂肪
- D.适量低糖类,低脂肪
- E.低糖类,高蛋白质
- 35
-
运动员减体重期间的膳食是
- A.高糖类,高蛋白质
- B.高糖类,低蛋白质
- C.高糖类,低脂肪
- D.适量低糖类,低脂肪
- E.低糖类,高蛋白质
- 36
-
青春中期主要特征
- A.第二性征迅速发育,出现月经.遗精
- B.生长突增
- C.体格发育停止,骨骼完全愈合
- D.各内脏器官增长
- E.两性差别明显
- 37
-
冻鱼解冻的最好方法
- A.水泡
- B.火炉烤
- C.室内空气中自然解冻
- D.4~5℃盐水浸泡
- E.热水泡
- 38
-
青春早期主要特征
- A.第二性征迅速发育,出现月经.遗精
- B.生长突增
- C.体格发育停止,骨骼完全愈合
- D.各内脏器官增长
- E.两性差别明显
- A.大米加水浸泡1~3d
- B.玉米加水浸泡1/3d
- C.大米加水浸泡10~30d
- D.玉米加水浸泡10~30d
- E.大米加水浸泡3~5d
- 40
-
冻肉解冻的最好方法
- A.水泡
- B.火炉烤
- C.室内空气中自然解冻
- D.4~5℃盐水浸泡
- E.热水泡
- A.进行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
- B.采集样品送检
- C.报告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送达行政控制决定书
- D.责令当事人保护现场
- E.制作现场笔录
-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B.省级卫生防疫站
- C.卫生部
- D.各地卫生局
- E.各地工商行政部门
- A.冬春季、淀粉类食品
- B.冬春季、鱼和肉等蛋白质食品
- C.夏秋季、淀粉类食品
- D.夏秋季、鱼和肉等蛋白质食品
- E.冬春季、植物发生食品
- A.10d和2d
- B.15d和5d
- C.15d和4d
- D.10d和1d
- E.15d和3d
- A.可以申请《保健食品批准书》
- B.可以申请新资源食品批号
- C.可以申请使用保健食品标志
- D.不得申请《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 E.以上都不是
- A.龙葵碱
- B.皂素
- C.氢氰酸
- D.苦杏仁
- E.氰苷
- 47
-
下列产品属化妆品的是
- A.消毒洗手液
- B.面巾纸
- C.指甲油
- D.空气清新剂
- E.餐洗剂
- A.3~4个点
- B.4~5个点
- C.5~6个点
- D.1~3个点
- E.1个点
-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E.5次
- A.可以发给合作者各一份
- B.只发给所有合作者共同确定的负责人
- C.由卫生部保管,仅发给复印件
- D.正本发给负责人,其他合作者持有证书副本
- E.以上都不是
- A.酸性饮料
- B.酒精性饮料
- C.油类食品
- D.水
- E.酱油
- 52
-
采购进口保健食品时应
- A.索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原件
- B.索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副本
- C.索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及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合格证
- D.索取出产国(地区)有关卫生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
- E.以上都不是
- A.立即报告上级,并销毁可疑中毒食品
- B.容器、用具彻底消毒,防止扩大蔓延
- C.立即采集呕吐物、排泄物和血液送检
- D.及时组织抢救患者
- E.宣传群众,防止扩大蔓延
- A.无目的
- B.随机性
- C.计划性
- D.针对性
- E.规范性
- A.卫生部
- B.国家经贸委
- C.劳动行政部门
- D.工会组织
- E.企业主管部门
- A.1:1.1
- B.1:1
- C.1:0.8
- D.1:0.5
- E.1:0.9
-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 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C.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E.县级工商行政部门
- 58
-
对新资源食品
- A.可以宣传功能及治疗疾病效果
- B.可以宣传功能,但不能宣传疗效
- C.禁止以任何形式宣传或暗示疗效
- D.可适当宣传疗效
- E.可以当药物使用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B.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 C.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D.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E.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A.卫生部
-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国务院
- E.国务院法制局
- A.证书持有者与受让方签定合同,并将证书转让给受让方
- B.证书持有者与受让方签定合同,并将证书复印件转让给受让方
- C.证书持有者与受让方共同向卫生部申领《证书》副本
- D.受让方可以再进行技术转让
- E.以上都不是
- A.病禽宰后污染室温下细菌繁殖
- B.家禽因经泄殖腔感染,室温下细菌繁殖
- C.病畜宰后污染,室温下细菌繁殖
- D.健康禽蛋不带染而在加工中污染,室温下细菌繁殖
- E.以上都不对
- 63
-
餐具消毒的原则是
- A.首选物理消毒法
- B.消毒前应洗净
- C.化学消毒剂应现配现用
- D.不宜物理法时才选化学消毒法
- E.以上均是
- A.200 LX和180LX
- B.220 LX和110LX
- C.240 LX和130LX
- D.260 LX和150LX
- E.280 LX和180LX
- A.卫生行政
- B.卫生监督
- C.医疗卫生
- D.基层卫生院
- E.卫生统计
- A.视觉检查
- B.嗅觉检查
- C.味觉检查
- D.触觉检查
- E.以上都对
- A.统计法
- B.食品卫生法
- C.统计实施细则
- D.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 E.计量法
- A.铁、锌、钾、硒
- B.碘、钠、钙、锌
- C.铁、氟、磷、镁
- D.铜、铁、锌、碘
- E.钾、铁、硒
- 69
-
《化妆品卫生许可证》由
- A.国务院发放
- B.卫生部发放
- C.药监局发放
-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放
- E.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放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5年
- A.4章28条
- B.5章30条
- C.6章35条
- D.7章40条
- E.7章42条
- A.红外分光光度法
- B.焦磷酸法
- C.X线衍射法
- D.紫外分光光度法
- E.等离子光谱法
- A.(1~50)mg/kg
- B.(501~5 000)mg/kg
- C.(5 001~15 000)mg/kg
- D.(1 0001~15 000)mg/kg
- E.>15 000mg/kg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9个月
- E.12个月
- A.2m<SUP>3</SUP>
- B.3m<SUP>3</SUP>
- C.0.5m<SUP>3</SUP>
- D.1m<SUP>3</SUP>
- E.0.2m<SUP>3</SUP>
- A.10d
- B.15d
- C.7d
- D.20d
- E.30d
- A.可以不在包装上标注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
- B.只须在包装上标注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
- C.只须在包装上标注批准文号
- D.以上都不是
- E.必须在包装上同时标注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
- A.卫生行政部门
- B.工商行政部门
- C.畜牧兽医部门
- D.环境卫生管理部门
- E.城建管理部门
- A.卫生许可证
- B.营业执照
- C.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
- D.食品广告证明
- E.税务证明
- A.内毒素性
- B.外毒素性
- C.感染性
- D.过敏性
- E.非感染性
- A.在省内使用
- B.在国内使用
- C.在国际上使用
- D.宣传是新原料
- E.在广告中注明
- A.≥220LX
- B.≥200LX
- C.≥180LX
- D.≥100LX
- E.≥150LX
- A.腹痛
- B.腹泻
- C.恶心
- D.呕吐
- E.腹痛、恶心
- A.5种
- B.6种
- C.7种
- D.8种
- E.9种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E.5年
- A.3类
- B.5类
- C.9类
- D.10类
- E.12类
- A.及时、准确、全面和规范
- B.及时、真实、准确和全面
- C.真实、准确、全面和规范
- D.准确、及时、完整和清楚
- E.及时、真实、确切
- A.气温较高
- B.气湿较大
- C.气压适合
- D.抵抗力较低
- E.食物水分高
- A.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 B.卫生监督、监测人员构成情况及卫生监督监测情况
- C.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及食物中毒情况
- D.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及行政处罚情况
- E.食物中毒情况及食品合格合格率
- A.铅麻痹
- B.铅脑病
- C.血铅增高
- D.腹绞痛
- E.尿ALA增高
- A.腹绞痛
- B.贫血
- C.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 D.铅麻痹
- E.神经衰弱伴腹胀,便秘
- A.卫生许可证
- B.每个产品批号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
- C.营业执照
- D.有关标准文本
- E.准销证书
- A.100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
- B.50人以上
- C.40人以上
- D.45人以上
- E.30人以上
- 94
-
保健食品
- A.可以适当宣传疗效
- B.不得有利用封建迷信进行的宣传
- C.不得有功能作用的宣传
- D.不得有营养成分含量的宣传
- E.可以宣传对某些病人有效
- A.急性、亚急性两种
- B.急性、慢性两种
- C.轻度、中度、重度三种
- D.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 E.轻度、重度两种
- A.沙门菌
- B.产气荚膜杆菌
- C.蜡样芽胞杆菌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副溶血性弧菌
- A.15
- B.20
- C.25
- D.30
- E.50
- A.是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项目进行卫生监督的要求
- B.是指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 C.是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
- D.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劳动环境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 E.没有法律效力
- A.索取卫生部发给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正本
- B.索取卫生部发给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副本
- C.索取卫生部发给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复印件和检验合格证
- D.索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 E.索取工商营业执照
- A.医师
- B.副主任医师
- C.主治(管)医(技)师
- D.主任医师
- E.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