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肠炎
- B.胆管结石
- C.临近组织感染
- D.胆囊炎
- E.消化道穿孔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 B.肺炎链球菌
- C.大肠埃希菌
- D.链球菌
- E.厌氧菌
- A.胆道疾病
- B.肝损伤
- C.膈下脓肿
- D.肾周脓肿
- E.化脓性阑尾炎
- A.及时使用抗生素
- 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C.及时用升压药
- D.紧急胆道减压手术
- E.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 A.肝动脉
- B.门静脉
- C.胆道系统
- D.肝脏开放性伤口
- E.淋巴系统
- A.大肠埃希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链球菌
- D.幽门螺杆菌
- E.沙门菌
- A.链球菌
- B.大肠埃希菌
- C.类杆菌
- D.粪球杆菌
- E.溶血性链球菌
- A.急性胃炎
- B.慢性胃窦炎
- C.胃溃疡
- D.十二指肠溃疡
- E.食管憩室
- 9
-
可以确诊的检查是
- A.化验胃酸
- B.胃镜
- C.CT
- D.B超
- E.化验血常规
- A.将医嘱写在长期医嘱栏内
- B.执行前须了解上次的执行时间
- C.在临时医嘱栏内记录执行时间
- D.护士签全名
- E.过时未执行则用红笔写“未用”
- A.医生口头停止,由护士转登在长期医嘱单上
- B.医生直接在临时医嘱单相应位置注明停止时间
- C.护士将停止医嘱转抄在长期医嘱单上
- D.护士在有关治疗单上注销该医嘱
- E.护士分别在医嘱单和治疗单上签全名
- A.长期医嘱
- B.临时医嘱
- C.长期备用医嘱
- D.临时备用医嘱
- E.即刻执行的医嘱
- 13
-
关于此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患者得知病重时的心理反应
- B.这是一种防卫机制
- C.患者可能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
- D.患者需要时间调整自己,接受疾病
- E.所有患者能很快地度过这一时期
- A.加强生活护理
- B.预防患者的自杀倾向
- C.揭穿患者的防卫机制
- D.真诚回答患者的问题,并注意与其他医务人员、家属的言语一致
- E.不与其交谈,减少外界干扰
- A.否认期
- B.愤怒期
- C.协议期
- D.忧郁期
- E.接受期
- 16
-
加入防腐剂的目的是
- A.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
- B.防止细菌污染
- C.防止尿液挥发
- D.保持尿液的酸性环境
- E.固定尿中有机成分
- A.60ml
- B.30ml
- C.5ml
- D.20滴
- E.10滴
- A.甲醛
- B.稀盐酸
- C.浓盐酸
- D.已烯雌酚
- E.乙醛
- A.发热反应
- B.过敏反应
- C.溶血反应
- D.枸橼酸钠中毒
- E.循环负荷过重
- 20
-
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减慢输血速度,密切观察
- B.乙醇湿化高流量给氧
- C.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 D.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5ml
- E.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
- 21
-
可能由于什么原因引起
- A.多次输血
- B.库血保存过久
- C.输入致热的物质
- D.输入致过敏的物质
- E.一次输血量超过1500ml
- A.心力衰竭
- B.急性肾衰竭
- C.肝性脑病
- D.感染
- E.失血性休克
- A.原发性肝癌
- B.肝硬化伴腹水
- C.活动性肝病
- D.肝脓肿
- E.多囊肝
- 24
-
保护双眼的目的是预防
- A.外伤
- B.倒睫
- C.结膜炎
- D.睑腺炎
- E.睫状体炎
- A.予以暴露
- B.干纱布覆盖
- C.湿纱布覆盖
- D.油纱布覆盖
- E.按揉到闭合
- A.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生
- B.减低洗胃吸引压力
- C.更换洗胃液,重新灌洗
- D.灌入止血剂以止血
- E.灌入蛋清水保护胃黏膜
- A.低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
- B.低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
- C.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 D.低流量、低浓度间断给氧
- E.高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
- A.3%过氧化氢
- B.1%盐水
- C.5%醋酸
- D.2%~4%碳酸氢钠
- E.0.5%~1%硫酸铜
- A.持续低流量吸氧
- B.持续高流量吸氧
- C.高压氧舱治疗
- D.低流量20%乙醇湿化吸氧
- E.高流量20%乙醇湿化吸氧
- A.极轻度
- B.轻度
- C.中度
- D.重度
- E.过重度
- A.原发性的心肌损害
- B.继发性心肌代谢障碍
- C.心室后负荷过重
- D.心室舒张充盈受限
- E.心室前负荷过重
- 32
-
患者目前的心功能分级属于
- A.心功能I级
- B.心功能Ⅱ级
- C.心功能Ⅲ级
- D.心功能Ⅳ级
- E.心功能V级
- A.肺部感染
- B.心律失常
- C.过度劳累
- D.气候变化
- E.用药不当